从幼儿学琴看家长的重要性

2016-12-17 14:59
黄河之声 2016年15期
关键词:陪练学琴弹琴

张 月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山西 太原 030031)

从幼儿学琴看家长的重要性

张 月

(太原师范学院音乐系,山西 太原 030031)

对于平均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学琴、练琴需要老师、父母、孩子三方共同努力。而老师上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更多的是在家中练习,所以家长在幼儿学琴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三点家长辅导孩子练琴的方法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鼓励;提醒;目标;培养兴趣;欣赏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家庭开始注意对孩子加强艺术教育,其中学习钢琴演奏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了。在我从事20余年的钢琴教学中,接触了许多学琴的孩子和家长,其中有一些孩子不仅琴弹得好,文化课也非常好;而也有许多学琴的孩子半途而废了,这其中原因有许多,但大多还是家长的原因。我们知道对于平均四五岁的学龄前儿童来说,学琴、练琴需要老师、父母、孩子三方共同努力。在学琴过程中,孩子是主体,老师和家长则起主导作用。老师上课的时间是短暂的,更多的是在家中练习,所以家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家长应如何辅导孩子练琴呢?首先,家长应听清楚老师对作业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老师会在课堂上把课后练习的重点、难点、练习方法讲清楚,它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孩子下次回课正确的重要保证。所以陪孩子上课要认真做好笔记,尽量把老师提到的每首曲子弹奏存在的问题记录下来,回家陪练时,在进行每项弹奏之前,先把老师讲到的问题和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孩子做提示,在孩子弹奏时注意观察和提醒。

其次,每天练琴要有目标。为了节约每晚练琴时间,提高效率,可事先给孩子一个目标。比如要是这首曲子原来存在的某些问题孩子能注意纠正,那么弹一遍结束:如果还有问题没改正,那么还要再来一次。针对孩子练琴时会有的各种逃避方法,如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等,事先和孩子谈要求,每天只练一小时,但要求练琴时动脑、认真,如果做到了,即使没有把所有曲子练完,也会结束练琴,但如果中间喝水或上厕所或问一些无关弹琴的事情一次,那么每次练琴时间延长5分钟。这样目标明确,练琴效率就会提高,也会养成好习惯。

再次,是练琴的顺序。(1)新课练习—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儿童在15~20分钟内大脑的吸纳记忆状态呈现最佳水平。所以把新课练习安排在一天练习时间的最前端,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掌握新课内容。(2)基础技能练习—每天的基础技能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如音阶、琶音、和弦、分解和弦、哈农手指练习等来提高技巧。(3)休息时间,可以给孩子5分钟喝水,上厕所时间。(4)改错练习—这个练习是非常必要的。在上节课回课中,老师一定会点出孩子一些不足之处,需要经过专门的改错练习改掉不足,让技巧得到提高。(5)巩固新课练习—在练习之初已经针对新课做了练习,为什么这段时间还要在做新课练习呢?要知道学琴是一种技巧,技巧是通过不断地练习加以巩固的。针对性的反复练习可以帮助孩子迅速提高新技巧的掌握能力。(6)保留曲目的练习—孩子总有他喜欢的曲目最后留出一点时间给孩子自由选择。这样也可以提高孩子练琴的兴趣。另外在练习新曲子之前,要先唱一遍谱子,再分手练,分手练要注意在同一个速度里练,不能右手一个速度,左手又一个速度,这样会给合手弹造成困难。

家长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1.多鼓励、少训斥。几乎所有的孩子刚开始学琴时,都有浓厚的兴趣,因为一是新鲜、好奇;二是音乐自身魅力的吸引。那为什么孩子后来不愿意弹琴了呢?我常听到陪练的家长说,陪孩子弹琴总是生气。我们试想一下每首乐曲都要重复许多次,因为音要弹准,指法、奏法、节奏都要正确,这对很多琴童来说,每天的练习枯燥无比,因为孩子还没有体会到乐曲给他带来身心快乐。再加上弹错时,还常伴随着家长声声斥责,这就难怪孩子不想练琴了。所以家长一定要多鼓励,有进步要大声说“好!”再微小的进步都值得你大加赞美。夸奖是最好的激励,表扬是最方便的手段。孩子弹得好要大声表扬,积极的鼓励。弹得不好或弹错了,不要把自己的急躁传递给孩子,以免打击他的积极性;更不要盲目攀比,动不动就拿别人孩子的优点来比自己孩子的缺点,这是最伤害孩子自尊心的做法。要随时抓住孩子的闪光点,给于适当目标和积极地鼓励,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家长要随时肯定幼儿每日,每阶段的进步,努力寻找孩子的闪光点。可以用一些鼓励的方法,比如弹得好奖励小奖章、小贴画等,也可以把近期练得较好的曲子列出来,录音珍藏或手机录像发送给亲戚看等等。实践证明孩子精神状态的好坏,决定了每天练琴的质量和效率。一句温暖的鼓励,就可以激发孩子的自信和激情,激励孩子把事情做得更好。一句负面的批评可能会击垮孩子的信心。不断地鼓励孩子的学习欲望,是琴童父母的首要任务。

2.培养孩子的兴趣。关键是从小给孩子创造一个音乐熏陶的环境,如听音乐会和音乐碟片,让孩子学会聆听,从小让孩子多听、多唱,鼓励孩子边听边哼唱;潜移默化之中熏陶孩子,增加音乐感觉,在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中提升学习兴趣。另外心理上也可唤起他学习的期待,平时练琴中,让他感觉学琴不特别困难,只要你付出了努力就能够弹得好,好多人会因你会弹琴而赏识你,这些都容易使孩子产生学习期待。另外要维持兴趣还要注意以下三点:1、每天练琴时间要严格固定,轻易不要变动。2、明确目标:要有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比如家人近期有过生日的,鼓励孩子到那天演奏一首乐曲,或是准备要参加比赛或考级等3、曲目和教材方面,必弹的应少而精,选弹部分可以鼓励孩子自主选择。这点需要和老师商量。

3.养成练琴的好习惯。好习惯是无价之宝,学琴应特别注意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习惯的好坏对练琴效率有直接影响,在初学阶段,要不失时机地从细小环节做起,注意培养孩子的主动、专注、严谨、独立的练琴习惯。同时,还要告诉孩子任何荣誉和成功都是与平时的努力和刻苦分不开的。教育孩子懂得“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的道理。

开始学琴阶段,最好有家长或负责课外指导的其他成年人陪伴,由于成年人理解力强,便于在孩子练琴的时候进行指导,开始学琴有成人的陪伴能克服幼儿学习时的孤独感,在增强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以后,要慢慢培养独立学习练琴的习惯。我见过有一些家长陪练包办的多,孩子就依赖你,自己不动脑筋,这也是学琴半途而废的一个原因。所以家长需要做的是努力促进孩子独立学习的勇气,引导孩子独立思考处理事情的能力。比如,让孩子自己学会打开琴盖、摆好谱子;练琴时自己拿教材;练完琴自己收谱子,关琴盖等,这些事虽微小但却能让孩子明白学钢琴是自己分内的事情。孩子在练琴中有疑问时,家长要耐心地给他指引,千万不要一问问题就马上抛出答案,而是要诱导式地回答问题,让孩子自主找到解决的答案。另外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鼓励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处理问题。练琴时,假如他弹错了音或某个技术动作不规范,家长不要没完没了地批评,老是打断他弹琴,你可装作没看见,技术问题宁可事后来解决,也要让孩子在自信心的驱使下,一直保持对学习的热忱。家长从陪练渐渐到后来不再陪练,而是充当一个欣赏者、一个提醒者。每天练琴中,家长以一种欣赏的态度,尽管孩子的琴技还较幼嫩,但还应由衷地去欣赏从孩子手上流出的稚幻的音乐。在学琴的过程中会不间断地出现瓶颈期,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如果孩子遇到困难气馁了不想练,就鼓励他,帮他找找原因,困难象弹琴,你弱他就强,一遍不行弹十遍,二十遍、五十遍甚至百遍,告诉孩子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你要做个有心人,练好了给我们听,等着你好消息等等,做家长的要善于用鼓励的方法。我们要明白,好习惯是需要时间来养成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

培养孩子独立练琴就像是培养他们独立行走一样,在开始的时候,需要的是方向性的指引,而不是替代,替代最终只能培养出惰性。所以要避免那出于疼爱的处处“帮忙”。

琴童家长的任务主要有以下几点:1.及时督促孩子每天准点练琴。2.想办法让他觉得弹琴时是一件很轻松愉快的事情。3.给孩子创造一个宁静独立的空间,让他能够安静地识新谱。4.提醒孩子数节拍。5.将课堂上老师的手腕动作,手指动作复述出来。可以在上课时把老师的示范录下来,回家放给孩子看。

最后,家长要充当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桥梁,不但要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以成熟的眼光和智力来沟通师生学习的疑问,督促孩子把基础打扎实,还应及时地向老师反映情况。

[1] 黄因.琴童妈妈100问.湖南文艺出版社.

猜你喜欢
陪练学琴弹琴
喜欢弹琴的春风女孩儿
听雨
孔子学琴
会弹琴的沙丘
弹琴换牛
"狗保姆"一家三口照顾中风主人 还会健身陪练
特殊陪练
怎么看待爸妈当陪练
炀炀的“三心二意”学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