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发展关键阶段需要全面凝聚政治共识

2016-12-22 22:09
人民论坛 2016年29期
关键词:受访者公众意识

调查目的

系统掌握公众对政治意识的整体看法、认知与评价;深入探索国家发展中政治意识的作用及其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的意见建议。

重要发现

越是深化改革的重要时期、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越需要高度凝聚的政治共识,需要强化社会公众、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

政治意识作为“四个意识”之首,是根本的、基础的、统管全局的。只有讲政治,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

公众对政治意识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而且在公众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认知中,国家认同、政党认同、领袖认同与公民意识之间高度统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众政治意识显著增强,政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如何切实提高社会公众、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调查说明

调查时间:2016年10月13日-10月17日

调查方式:互联网发布+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电子问卷+面对面采访

调查样本:共发放11025份电子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0672份,有效率96.8%

2016年1月29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才能使我们党更加团结统一、坚强有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在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排在了首位,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增强“四个意识”,不仅是对党员干部的要求,对整个社会公众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民论坛课题组此前围绕“核心意识”所开展的公众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核心意识”的增强,对国家发展动力的提升、国家治理效率的改善、国家创新体系的构建等都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对于公众而言,对“政治意识”又是怎样理解的?在公众的眼中,“政治意识”究竟意味着什么?当前,哪些因素更加突出了增强“政治意识”的重要性……

为弄清上述问题,从2016年10月13日至10月17日,我们通过互联网发布电子问卷,多个微信公众平台同步推送电子问卷,面向全国社会公众开展了问卷调查,重点考察公众对政治意识的整体看法与认知、对国家发展中政治意识的作用及其二者之间的关联性认识、对提升政治意识的看法与意见建议。调查共收回有效样本10672份,有效回收率96.8%,从受访者日常居住地看,直辖市占22.5%,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占32.5%,地级市/县城占32.0%,乡镇村占11.9%,海外和港澳台占1.1%。

在发放和回收问卷过程中,我们搜集了百余篇与政治意识有关的公开发表的干部专家文章,对相关舆情材料进行了系统整理和深入分析,力求较为全面、客观地呈现专家学者、干部群众、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现将主要调查发现呈现如下。

公众对政治意识有深入且系统的认知,对政治意识作为“四个意识”之首所具有的重要内涵、重要意义高度认同

现实工作生活中,人们究竟应该具有哪些重要的政治意识?从受访者针对这一问题的选择结果来看,“积极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3.86分)、“自觉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地位”(3.82分)、“全力支持党和国家的发展事业”(3.80分),在众多选项中排在前三位。其后还依次包括“主动学习中央大政方针”(3.78分)、“依法行使民主权利”(3.78分)、“全面履行公民义务和责任”(3.77分)。这一调查结果,不仅说明公众对政治意识有着全面而系统的认识,而且在公众的政治观念与政治认知中,国家认同、政党认同、领袖认同与公民意识之间高度统一。

受访专家指出:“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打头的。讲政治,自觉从政治高度看问题、办事情,才能真正做到服从大局、围绕核心、自觉看齐。正因此,在“四个意识”中,政治意识是统管全局的,其重要内涵和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这一论断,在本次调查中得到全面证实。依据“当前公众的核心观念与核心意识调查”结果,在政治意识中,实际上内在地包含了“自觉服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积极维护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地位、主动向中央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等重要内容、重要原则。

“缺乏政治意识或政治意识不强,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哪些危害?”进一步的问卷调查显示,68.0%的受访者选择了“有损国家的国际地位”,占比最高。此外,还分别有67.1%的受访者选择了“阻碍改革发展的进程”,61.6%的受访者选择了“扰乱经济社会秩序”,59.9%的受访者选择了“降低社会凝聚力、向心力”,50.4%的受访者选择了“恶化政治生态”,38.0%的受访者选择了“削弱党的执政根基”。正如受访专家所指出的,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政治是灵魂、是统帅。也正因此,只有增强政治意识,才能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推动发展,才能提高向心力凝聚力,不断提升国家的国际地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公众政治意识显著增强,政治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纵观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其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不断壮大,与其一以贯之地坚持讲政治是分不开的。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正是充分发挥了讲政治的独特优势,使我们党始终保持着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不断开拓前进,取得胜利。

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关键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从提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到要求干部做“政治上的‘明白人”;从“增强政治定力”,到强调“心中有党”;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到“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中,政治问题始终是根本性的大问题,政治上的要求始终摆在首要位置,讲政治、增强政治意识是贯穿始终的思想主线。调查显示,这显著地促进了社会公众、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政治意识的提升。针对此所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71.6%)的受访者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公众、尤其是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意识比以前明显“提高了”。

更进一步的调查结果显示,公众政治意识的提高,对自身的政治素质产生了积极影响,这其中既包括公众政治理想(57.2%)和政治信念(55.6%)的更加坚定,也包括公众政治态度(57.0%)、政治立场(57.5%)的更加清晰和明确。需要指出的是,公众政治素质在近几年来能够取得全面提升,除了得益于自身政治意识的提高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之外,与新一届党中央对政治立场、政治理想的坚持和强调所发挥的示范带动效应也是密不可分的。正如专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这些重要讲话是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旗帜道路的庄严政治宣示和对大政方针的全面系统阐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的最新进展。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我们会深切地感受到其中所体现出来的两个最突出的特点,这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日益多样的经济形态,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是需要迫切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问及“下列哪些因素,凸显了当前增强政治意识的重要性”?调查结果显示,“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78.9%)、“日益多样的经济形态”(70.6%)为更多受访者所选择。此外,还分别有64.4%、54.5%和31.7%的受访者选择了“日益多元的价值观念”、“日益纷繁的舆论环境”和“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势”。

很多干部专家表示,政治意识有助于形成一种社会的价值导向,让社会成员接受、认同该政治意识所要求的共同信念,达到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上的一致,凝聚政治共识和社会共识。而近年来改革开放深入推进所带来的利益格局深刻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协调各方面关系的压力不断加大等问题,决定了在现阶段最需要的是凝聚共识,最难得的也是凝聚共识。只有在关乎国家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上加快形成政治共识、凝聚政治共识,才能在提倡什么、允许什么、限制什么、反对什么等重要问题上,自觉地做到从政治上全局上来思考和权衡,深刻理解、积极跟进、准确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进而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做到大事面前不糊涂, 关键时刻不动摇。

尤其是近几年来,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繁重任务,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多种话语体系、多个舆论场的相互交流交融交锋,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日益错综复杂,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意义更加重大。正因此,有专家进一步指出,在当前,强化政治意识,要求在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形势下,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坚定的政治立场、敏锐的政治观察力和鉴别力。

当我们问及受访者,“据您观察,当前,对于那些政治意识不强的人,主要的表现有哪些”时,有66.6%的受访者选择了“政治敏感性不够”。另分别有53.4%、53.2%的受访者选择了“政治鉴别力不足”和“政治坚定性不强”。相比之下,仅有27.8%的受访者选择了“政治执行力不强”。 这说明,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提高广大社会公众、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既是增强政治意识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

增强政治意识,需要个人主动加强理论学习,同时也需要进行相应的组织机制安排

我们从个人和组织机制两个层面,围绕如何增强政治意识进行了调查。首先,在问及“从个人的层面来看,增强自身的政治意识,关键是要”?受访者选择的结果显示,“注重加强理论学习”(53.9%)和“保持坚定的政治信仰、政治方向”(51.7%),在众多选项中排在前两位。还分别有36.1%的受访者选择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34.0%的受访者选择了“不断提高思想境界”,15.4%的受访者选择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受访干部指出,增强政治意识,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方法路径,坚持知行合一。这其中的重点在于,一是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在加强理论武装上下真功,特别是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学透,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是在对标先进先辈上下真功,在思想上对齐、作风上对照、行动上对标,从而真正做到深学、细照、笃行。

其次,问及“在组织机制上,增强人们的政治意识,关键是要”?受访者选择的结果显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60.5%)和“强化部门间的合作与配合”(43.0%)在众多选项中排在前两位。还分别有40.5%的受访者选择了“加强宣传和引导力度”,37.1% 的受访者选择了“健全立法执法体系”,19.0%的受访者选择了“拓宽民众参政议政的渠道”。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进行相关的组织建设和机制安排,在此基础上开展有针对性、富有效率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们政治意识的增强也是非常重要的,故而应成为有关部门的一项重点工作。

此外,针对今后如何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队伍和广大社会公众政治意识,受访干部专家的意见建议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实现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改造和提高,将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理念贯穿工作生活各个环节;二是把增强政治意识提升到国家治理的战略层面,通过加强对党和国家有关治国理政、改革发展等重大方针政策等的宣传和解读,以此提高公众的政治认同,坚定公众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三是进一步健全针对社会公众的有关遵守政治纪律、维护政治安全等的立法执法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约束,提高公众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责编/高骊 温祖俊(见习) 美编/李祥峰

猜你喜欢
受访者公众意识
认识亚健康
“民生清单”承载幸福期待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房价还会涨吗?
消防意识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