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中职会计教学中的衔接

2016-12-26 15:13黄嫣嫣
考试周刊 2016年98期
关键词: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教学

黄嫣嫣

摘 要: 自2013年1月1日起财政部制定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在小企业范围内施行,各小企业必须执行《小企业会计准则》,按《小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由于中职生毕业后从事小企业会计工作的可能性较大,因此,中职会计教学引入《小企业会计准则》应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将新的会计准则贯彻到会计教学中势在必行。作者对《小企业会计准则》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谈看法。

关键词: 《小企业会计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 会计教学

一、《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教学中的必要性

《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发布,并自2013年1月1日起在全国小企业范围内实施。《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小企业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提升政府管理水平,促进小企业健康发展和完善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中职财会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会计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会计人才。从中职会计类毕业生历年的就业单位和就业岗位看,毕业生首次就业去向主要为中小型企业,岗位主要为出纳、成本会计、仓管、记账等岗位。由此可见,在财会专业中应该尽快开设《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相应课程,以适应用人单位的实际的需求。中职学校积极组织教师进行《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学习,将《小企业会计准则》贯彻落实到教学内容中是当务之急。

二、《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及会计考试问题

据了解,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财经专业沿用的是以《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的教材,而中职学生日后在中小企业从事财务工作的可能性较大,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制度下的教材,最明显的缺陷就是忽视了学生日后所从事职业的岗位需要,即出现学校所学习、考试的内容在实际工作用不上的情况。现阶段,我省高职单招财经类考试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采用《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教材,如果在教学中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的教材,就会出现平时所接触学习的内容与考试内容对不上的问题。这些情况使得学校在选择会计教材,教师按哪种会计准则进行授课都会出现两难的尴尬情况。

2.《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平行教学的问题

按现行的考试、考证制度的要求及日后就业的需要,两准则必须在教学中穿插进行。就目前我们所面对的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生源数量在减少,在生源素质方面也严重下降,两种会计准则同时在教学中来回穿梭,部分学生有些吃不消,有时会对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产生疑虑,因为不知道要按哪个会计准则进行处理,或者是对两准则下的会计处理相互混淆,出现逻辑上的混乱。对于专业老师来说,两准则的并行给教学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麻烦”,因为专业教师一般都要承担本专业2-3门课程的教学。就以任教《会计基础》这个课程来说,不同年级的财会班有不同的教学要求,此时就要根据不同班级教学的需要,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授课。这样在无形当中,教师的备课量就增加了不少。

三、《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教学中的衔接

1.更新会计考试内容,重视小企业会计教材的编写。

据资料统计,截至2015年,我国的中小企业近5000万家,预计每年将保持7%~8%的增长率。针对此现象,以后的会计系统考试可以分开执行标准。针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建议采用《小企业会计准则》标准,针对会计职称和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建议采用《企业会计准则》。在教材方面,中职学校在小企业会计教材的选择上,不仅数量不多,而且种类参差不齐,其中不乏高职高专类教材,针对中职生的教材较少。由此可见,目前的教材情况无法满足中职会计专业教学的需要,应引起出版机构的重视。同时,建议中职学校尽快组织教师依据《小企业会计准则》编写相关的教辅教材。

2.根据学生实际,采用分层次教学方法。

会计专业学生成分多元化,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班内学生间基础能力差异大,学生的成绩和思维能力都呈现离散性和波动性,学生难教是不争的事实。目前,两准则尚需在教学中并行,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推进分层次教学。学生在第一学期结束《基础会计》的学习后,通过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可以将学生分为两类:成绩优秀、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想继续升入高职学习的学生,在会计教学中,要求同时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会计准则》的知识内容;对于专业基础及文化水平,处于较低水平的,将此类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在能胜任小企业会计工作的某个岗位能力要求,重视操作能力的培养及岗位的锻炼,可以重点讲授《小企业会计准则》业务操作,将《企业会计准则》知识内容作为学生的选修课程,不做强调。这样在降低学困生的学习难度的同时,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最佳水平,获得成就感,满足了社会对专业多层次人才的需要。

3.整合教学内容,强化小企业会计教学内容。

对比《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要素确认、计量与财务会计报告方面进行了简化和调整,降低了会计核算的难度。《企业会计准则》与《小企业会计准则》两者既有一定的联系,又有不同的会计处理要求。为提高教学效率,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同一案例在不同准则下的会计处理进行对比,达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例如:2015年10月25日,甲企业月末盘点,盘盈A材料3000元,如果甲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那么会计处理应为:发现盘盈时:借:原材料—A材料3000贷: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查明原因后:借:待处理财产损溢3000贷:管理费用3000;如果甲企业执行的是《小企业会计准则》,则会计处理应为:借:原材料-A材料3000贷:营业外收入3000。又如:出租包装物的租金收入,在《企业会计准则》下是记入其他业务收入,在《小企业会计准则》下作为营业外收入处理。最后,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归纳出两种准则下对经济业务的不同账务处理,表格对比的形式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账务处理的关键点,即找出两准则下会计处理的不同点,更高效地进行实务操作,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加强会计师资培训。

当前,我国的会计环境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会计准则与国际惯例进一步协调和趋同。特别是2013年出台的《小企业会计准则》,加强了小企业的会计行为,使小企业的会计工作更规范。中职会计教师肩负着培养一线会计人员的使命和责任,只有使教师充分理解小企业在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理解和掌握《小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会计核算方法,不断增强教师的实务操作能力,重视对《小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和再学习,才能使《小企业会计准则》在会计教学中得到贯彻和落实。

综上所述,为了培养出具有会计理论与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技术人才,满足企业的现实需求,实现毕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广大会计教师就要尽快将“小企业会计准则”引入到教学中,克服目前存在的教学困难,寻求两准则平行教学的平衡点,真正将“小企业会计准则”融入会计教学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小企业会计准则[S].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M].

[3]贺志辉.由《小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想到的.财会月刊,2013(6).

猜你喜欢
小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教学
无形资产摊销的账务处理分析
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势分析
谨慎性原则在小企业会计核算中的运用
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及差异的根本原因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协调问题研究
《小企业会计准则》有关资产的规定对小微粮油加工企业的影响
《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差异及纳税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