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2017-01-02 19:32孙均桥
军营文化天地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同名写作者网络空间

观点

网络需要更高质量的互动

9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叶白的同名文章指出:互联网蕴藏的活力,现在也许还只挖掘出了冰山一角,但这一行业引发的治理问题,已足够棘手,也往往没什么先例可循。我国在互联网应用的许多方面都走在了世界前列,互联网治理水平也应该与这个位置相称。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网络安全法,为网络空间治理、网络信息传播秩序划定了基本规则;日前,国家网信办又出台了《互联网跟帖评论服务管理规定》,把广大网民参与网络空间讨论最常见的平台也纳入了网络生态治理,进一步填补了互联网治理的空白。以互联网治理的法治化来推动形成良好网上舆论氛围,其核心在于不能搬弄是非、颠倒黑白、造谣生事、违法犯罪,不能超越宪法和法律界限。要求恪守法治底线,对普通网民来说只是发言时需要克制一下不良情绪,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制造虚假舆论、混淆视听、谋取不当利益者,以及传播暴力恐怖、虚假谣言、淫秽色情信息的人或平台。

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吗

9月19日,《光明日报》发表王丹的同名文章指出:17万付费订阅者、3000多万元网课收入,近日,在媒体记者探访下,号称要做“陪你买早餐的经济学家”的薛兆丰再一次被拽进舆论视野,一同被反复打量的还有这位北大教授身后的知识付费洪流。知识付费成潮,固然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输出者和购买者在茫茫的知识海洋中可以找到彼此。免费的互联网逻辑下,信息不稀缺甚至过载,但优质的、结构化的内容仍属稀缺品。而且,在新一轮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为优质服务付费从而获得通达外部世界的全新路径,早已被验证是划得来的买卖。就这样,作为新时代的“知识抓手”,知识付费“起飞”了。知识付费是门好生意,但前提是先做足“知识”,再惦记“付费”。在此基础上,才能讨论下一个问题:知识付费时代,对为知识买单的个体而言,自我成长的期待能不能照进现实?

微信时代如何成为“合格的”书写者

9月1日,《学习时报》发表梁鸿鹰的同名文章指出:如今许多人抱怨被微信所过分打扰,但微信时代未尝不是写作的好时代。我们可以成为随时随地的写作者——没有编辑,没有跨不过去的门槛,无需征得他人允许。只要识字,就可以将自己的文字公之于天下,成为文学或准文学。但越是文学写作的普遍性、广泛性日益深广,文学的珍贵性稀缺性,越是应该得到重视。微信时代所开辟的是人人都能书写的所谓坦途,更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真正的文学是有难度的。做一个写作者容易,但怎么让自己的书写对得起这种便利,以及对得起有所追求的自觉,考验将是巨大的。做合格的、对得起自己的书写者,从根本上讲,是要探索生命的根本价值与意义,把个人的观察传送出去,把对世界的思考保留下来,用写作刷新生活,为建设我们的精神生态发出一点光与热。★

猜你喜欢
同名写作者网络空间
同名
给初学写作者的意见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看看热闹的世界,做个鲜活的写作者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网络空间安全》订阅单
写作
三 人 行
文学的可能性(散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