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当“出头鸟”

2017-01-03 19:04赵欣瑞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逆耳智商情商

赵欣瑞

国有句古话:“枪打出头鸟。”而“出头鸟”亦有一个名号: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自古至今,古今中外,人们似乎总不愿做那“出头鸟”,甚至将此看作愚蠢的行为。

然而事情总有两个极端。除此类人外,世上还真有另一个极端:争当“出头鸟”。或是出于好奇,或是高度自信,或是缺乏思考。

此两极端皆不可取。不妨舍两端而执其中耳:深思熟虑,担起责任,智当“出头鸟”。

社会需要“出头鸟”,这是毫无疑问的。国家亦如此。若无“出头鸟”向上级政府提出民众意见,何来社会长治久安?若无“出头鸟”如管仲、魏征等人,何来齐国、唐朝的和平昌盛?然而要做一只怎样的“出头鸟”,以及怎样才能做好“出头鸟”,这才是我们要深思的问题。

我们首先要做一只智慧的“出头鸟”。勇敢诚然是一只“出头鸟”身上的闪光品质,但若无智慧打头阵,勇敢只会化为鲁莽,最终“枪打出头鸟”,无法从中获取预期效益不说,还可能遭到八面玲珑的“九头鸟”们的耻笑。因此,我们若想做那“出头鸟”,就必须做一只智慧的“出头鸟”。那么,这种智慧,又当如何定义呢?首先,它指的绝不是所谓“智商”。我倒认为对一个人来说,“情商”可能更能表现其智慧。情商是衡量一个人为人处世本领的一把标尺,有真智慧的人,是懂得相处之道的人。这样的人,拥有这种智慧的人,才可能成为一只优秀、智慧的“出头鸟”。

而怎样才能做好一只“出头鸟”?这要从当“出头鸟”的动机说起。你为什么要当“出头鸟”?若是为一己私利者,应当属少数,因为“出头鸟”们冒着大风险、大考验,这样的人往往应有较高的思想觉悟。真正的“出头鸟”,应当是明察秋毫的社会生活观察者,是满腔热血的精忠报国者,是有高度自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普通人。做好“出头鸟”的第一步,就是明确动机、缘由,扶正思想。第二步,亦即最为关键的一步,便是要用对方法,智当“出头鸟”。方法没用对,便如缘木求鱼,达不到目的尚且不说,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南辕北辙。正所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一只“出头鸟”要做的,不仅是带来“忠言”与“良药”,更要用智慧将“逆耳”与“苦口”的程度降到最低,使之易为人所接受。

可见,无论是“做怎样的‘出头鸟”,抑或是“如何做好‘出头鸟”,问题的答案始终围绕一个字:智。

智当“出头鸟”,为社会贡献微薄之力,每个人都应养成这种高度的思想自觉。

得分: 53分

文章先破后立,针对人们要么“不愿当‘出头鸟”、要么“争当‘出头鸟”的情况,鲜明地提出要“智当‘出头鸟”。一个“智”字,将读者的思路引向深处——“出头鸟”要当,关键是“做怎样的‘出头鸟”以及“如何做好‘出头鸟”,如此框定全文的逻辑框架,足见作者思想的深度。

在具体的论述中,作者认为“智”的关键不是“智商的高低”而是“情商的高低”。对于“如何做好‘出头鸟”,作者认为先要“明确动机”,不为个人私利,而是出于为国为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其次要用对方法,将“逆耳”“苦口”的程度降到最低。

全文文脉清晰,论述深刻。不过,由于第1—4段花了较多篇幅论述社会需要“出头鸟”,导致后文对如何“智当‘出头鸟”,也就是“智”如何体现在情商上阐述不足。从后面“如何做好‘出头鸟”的论述来看,“智”“情商”不是一般认为的“为人处世圆滑”,而是“对社会生活的明察秋毫”。

猜你喜欢
逆耳智商情商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论劝告
张湘瑜
让”忠言”不再“逆耳”
高冷,是因为智商太高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智商欠费的男友
亲,你的智商已下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