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AHP模型的我国武术散打发展战略研究

2017-01-04 09:29刘凤虎王美娟韩跃刚
中国体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武术赛事运动

刘凤虎,王美娟,韩跃刚

基于SWOT-AHP模型的我国武术散打发展战略研究

刘凤虎,王美娟,韩跃刚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基于对武术散打内部优势(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技术涵盖面广、赛事稳步推进、新竞赛规则导向效果较好)、内部劣势(品牌形象有待提升、项目发展不均衡、现有推广模式单一)、外部机会(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重视、武术段位制推广新契机)、外部威胁(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其他对抗格斗类项目的冲击、受众群体较小)的定性分析,构建了SWOT-AHP定量模型。通过对SWOT组中各因素的定量评价,得出我国武术散打应采取外部威胁与自身优势相结合的ST发展战略类型,建议以厚重的传统文化母体为文化之源,提升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以“远踢、近打、贴身快摔”的技术特色为项目优势进行重点宣传,增强散打运动的竞争力;以武术散打商业赛事为切入点,提高影响力;以散打教育培训为主攻方向,积极应对其他格斗项目挑战,以期为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

武术散打;发展;战略;层次分析法

武术是最具象征性的中国符号,中国国粹之一,不仅是一种体育项目,更重要的是具有厚重的文化内涵。武术散打脱胎于中国传统武术,是为了适应国际推广的需要,经过归纳整理后,以传统的“打擂台”形式呈现的一种现代竞技体育项目[17]。从1979年改革试点到现在,虽然只有短短30多年的时间,但是经过几代武术人的不懈努力,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截止目前,已成功举办了7届武术散打世界杯比赛,并已成为全运会、亚运会、东亚运动会、世界锦标赛、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在商业赛事方面,“英雄传说”、“昆仑决”、“武林风”等品牌赛事正如火如荼的举行,各种形式的“中外对抗赛”不断上演,在创造了经济价值的同时,武术散打的社会效益凸显,在国内及国际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20]。2011年,国际奥委会曾把武术(套路)和其他7个项目列为2020年奥运会备选项目,在2013年的最终裁决中,武术项目遗憾出局。虽然此次申奥主推武术套路,但是,武术散打期待加入奥运会大家庭的梦想从未停止,入奥的脚步一直在前行。和武术套路相比,武术散打是真正力量和实力的较量,更易推广,更有利于和国际接轨。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传统文化重要载体的武术(散打)的内涵功能必将受到更多的关注和挖掘,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此时间节点,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武术散打运动进行理性分析,全面总结出内在优、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遇和威胁,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的发展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运用SWOT分析,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对武术散打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为其后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22]。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研究

查阅CNKI、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的相关期刊,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及外文文献,以主题为检索条件,以“SWOT”、“SWOT-AHP”、“体育学”、“武术散打”、“农林学”、“经济学”为检索词,总计得到有效文献近70多篇。

1.2 问卷调查

根据研究需要,结合开放型问卷结果确定问卷题目,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向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及相关省(市)武术运动管理中心散打部管理人员、体育院校散打专项专家、散打国家级以上裁判员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62份,回收51份,有效回收率74%。运用主成份分析法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得出SWOT中各组因素[16]。

1.3 访谈

从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出发,采用立意抽样中强度抽样的方式确定了相关领域内多位访谈对象,为SWOT详细定性分析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1.4 专家调查

选取相关领域内专家18人,按照1~9的标度,在构建SWOT各组判断矩阵时进行两两因素的比较赋值,同时对战略强度打出相应的分值。

1.5 数理统计

运用YAAHP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定量分析。

2 研究评价模型

2.1 SWOT模型

SWOT主要是对研究对象进行定性分析,包括优势(S)、劣势(W)、机会(O)、威胁(T)4个因素,是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下的态势分析,在战略管理及战略选择等领域有较广泛的运用[23]。

2.2 AHP(层次分析法)

AHP是一种系统性分析方法,通过对SWOT定性指标的模糊量化方法计算出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实现了定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的融合,为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4]。

3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SWOT分析

3.1 内部优势

3.1.1 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

武术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传统武术以传统文化为母体,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与传统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武术散打由传统武术发展演变而来,技术体系大多借鉴了传统武术中各门派拳种及中国式摔跤的技术动作,比赛过程中体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21]。比如,武术散打比赛形式是传统的“打擂台”;武术散打实战中,讲究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攻防转换,这是传统哲学思想对武术散打技击理念的影响。因此,武术散打运动具有其他搏击项目不具有的厚重文化底蕴,没有了传统文化的支撑,武术散打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12]。

3.1.2 技术涵盖面广、特长突出

踢、打、摔、拿是传统武术的技击基础,武术散打由于受拳套的限制无法使用拿的动作,选择性地继承了其中的踢、打、摔技术,并加以整合发展。舍弃传统武术中具体的动作形态,根据动作特点和运行规律,归纳为直线、弧线动作,结合自身技术特点对同时代其他格斗对抗类项目如拳击、跆拳道等进行大胆借鉴,形成了现在武术散打的踢、打、摔技术体系[15]。跆拳道强调腿法,拳击突出拳法,泰拳侧重肘法、膝法,从技术层面讲,武术散打运动的远踢、近打、贴身摔区别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搏击项目。在整个技术体系中,侧踹腿、贴身快摔是最具代表性的特长技术动作。侧踹腿动作具有启动突然、不易防守的特点,既可以主动进攻,也可以被动堵击防守。贴身快摔吸收借鉴了中国跤技术动作,突出“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等发力技巧[13]。

3.1.3 赛事稳步推进

当前,国际武术联合会会员协会已达到149个,遍布5大洲,各项赛事的推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国内赛事方面,每年的常规比赛有上半年的武术散打锦标赛和下半年的武术散打冠军赛,全国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全国武术馆(校)散打比赛,城运会武术散打比赛,男、女散打分别在第7届全运会、第10届全运会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国际赛事方面有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同时,武术散打相继成为亚运会、东亚运动会、青奥会的正式比赛项目,并首次以“特设项目”的身份亮相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在商业赛事方面,国家出台了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政策,要求对体育赛事审批放权,因此,促进了武术散打商业赛事的蓬勃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目前,市场运作较成功的赛事品牌包括“英雄传说”、“武林风”、“昆仑决”、“山东好汉”等,从宣传推广、赛事包装、品牌运作等方面逐渐和国际主流搏击商业赛事接轨。在国内运动员参赛的基础上,各品牌赛事还会定期运作全球功夫争霸赛等一些中、外对抗赛,通过与国外选手的交流比赛,提高了武术散打的国际影响力[2]。

3.1.4 新竞赛规则导向效果较好

竞赛规则是技术发展的指挥棒,指引着教练员和运动员的实践活动,规则的变化必然引起武术散打运动技术、战术和训练等一系列变化。武术散打从改革试点发展至今,竞赛规则历经了多次修改。从以往竞赛规则修改的精神来看,技术与竞赛规则之间存在制约关系。技术的发展促使规则不断完善,规则要按照技术的发展做出修改和调整。2014年,国家武术运动管理中心对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进行了最新修订:取消了运用摔法时后倒地者得1分的规定,对于摔法技术运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鼓励快摔;将之前的消极等待时间由8 s缩短为5 s,鼓励主动进攻;得分相同时,不得判平局,主动进攻多者获胜;技术动作采用累加得分等。通过一系列条款的修订,武术散打比赛发生了明显变化,拳腿技术的运用比重加大,带有战术性目的的无效搂抱减少,摔法技术含金量更高,运动员主动进攻意识增加,比赛节奏更快,比赛观赏性明显增强。新竞赛规则的出台引导着武术散打运动技术朝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从而更好的推动武术散打运动的普广推及。

3.2 内部劣势

3.2.1 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武术散打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同其他对抗类项目相比,无论外在亦或内在理应有更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但从武术散打表现出的品牌形象来看,结果差强人意。通过访谈得知,武术散打品牌定位不明确,没有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整体形象有待提升,即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没有很好地继承,缺乏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发展。中国是礼仪之邦,在武术的习练过程中,自古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目前,武德在武术散打运动中是通过上课开始和结束时的抱拳礼来体现,在教学或训练中,“重术轻道”的趋势明显,忽视了项目的内在价值和功能。在服装上,男、女都是标准的短裤、短袖,唯一能展现中国元素的只有上衣胸口辨识度不高的八卦图,对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继承不够,和跆拳道运动白色道服配以显示带段的腰带相比缺乏现代时尚气息。依托于深厚的传统文化母体,但缺少凝炼自传统文化精髓能体现武术散打运动内在本质的文化内涵或者精神,就像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1年散打名将上官鹏飞悲剧的发生,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尽管只是商业比赛中的个案,但或多或少使人们对武术散打运动的安全问题产生质疑,给武术散打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上述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深思[14]。

3.2.2 项目发展不均衡

通过访谈相关武术散打裁判员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结合近2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世界杯武术散打比赛相关资料,发现在国际比赛中武术散打参赛人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如第10届世界武术锦标赛包括46个国家和地区的196名运动员,到第11届时增加到遍布63个国家和地区的354名运动员,说明武术散打的国际影响力正逐步扩大[8]。进一步研究参赛运动员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亚洲和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赛人数较少。以第11届世界武术锦标赛为例,亚洲运动员占参赛总数的50.28%,欧洲占25.71%,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等加起来只占24.01%,其中,男运动员占所有参赛运动员的74.58%,女运动员占25.42%,说明武术散打在国际上的推广呈现出地区差异和男、女项目发展不均衡的态势。推测原因:1)相对于其他洲际国家,武术散打在亚洲各国起步较早,在1990年亚运会就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有了洲际赛事的刺激,武术散打越来越受到重视,促进了在亚洲的进一步发展;2)亚洲各国地理位置靠近中国,文化习俗相似,有更适合武术散打运动生根发芽的土壤;3)女子武术散打于2003年、2004年才成为世界武术锦标赛、散打世界杯的比赛项目,设项较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在国际上的推广发展[3]。

3.2.3 现有推广模式单一

武术散打自1979年开展改革试点以来,一直走的是竞技化道路,即按照竞技体育的模式推广发展,逐步增加在国际上的普及率和影响力,通过一系列重大赛事的推动,力争早日进入奥运会。相对于传统武术的源远流长,武术散打的起步时间较晚,单纯依靠单一模式——竞技散打进行品牌推广,缺少与其并行发展的大众散打的基础支撑,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普通大众练习者,只是技术动作的要求有所不同,但都是相同的练习内容,合理性值得商榷。和竞技武术散打的受众群体相比,社会上的普通大众练习者要远多于前者,对于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对照同属于格斗对抗类项目的韩国跆拳道运动,推广脉络清晰,竞技跆拳道和大众跆拳道两条主线同时推进,相辅相成的发展模式值得借鉴[19]。

3.3 外部机会

3.3.1 相关政策的推动

为更好地促进体育产业繁荣发展, 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陆续出台了《关于推进体育赛事审批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全国性单项体育协会竞技体育重要赛事名录》、 《在华举办国际体育赛事审批事项改革方案》等政策文件,提出将转变政府职能,取消商业性体育赛事的审批权,通过市场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承办赛事,以竞赛表演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各类体育赛事,推动专业赛事发展。从体育赛事发展和推广角度衡量,有了利好政策的刺激,武术散打商业赛事必将从中受益,有竞争力的赛事品牌将会借助政策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成长为国内、国际上知名度较高的品牌赛事。在现有赛事基础上,还会涌现新的品牌赛事,满足不同人群的观赏需求,武术散打商业赛事的社会效益及经济价值将逐渐显现。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依托于商业赛事的社会曝光度和影响力,形成更大的武术散打人群辐射范围,以赛事作为突破口,从而更好地助推武术散打的发展[5]。

3.3.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核心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当下,国家倡导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研究,将其作为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内生力量及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石,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武术散打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武术散打具有一般体育运动的健身、娱乐、观赏等作用,有着较强的防身自卫功能和独特的交流属性。武术散打作为传统文化的触角,很容易使交流的深度突破散打表层而深至文化底蕴的层面。更重要的是它无形的价值功能,表现为培养意志品质,塑造积极向上精神,提高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武术散打文化的独特内涵,深刻认识其“外在防身、内在强心”的价值功能。

3.3.3 武术段位制推广新契机

武术段位制早在1998年就已开始推行,期间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性成果。2014年,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华全国体育总会联合印发了《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武术段位制工作被纳入国家体育发展战略,标志着武术推广普及进入新的战略发展期。借助武术段位制国内、外推广,逐步实现武术工作的社会化、国家化、品牌化和基础化,全面提高武术的国际影响力。在此过程中,武术散打运动将随之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18]。

3.4 外部威胁

3.4.1 西方体育文化的影响

当今世界文化的全球化、多元化已成为趋势,不同文化间的交流、碰撞已成为常态。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形成了价值取向和内涵特征差异较大的中、西方体育文化。作为中华优秀文化重要载体的武术,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强调身心双修。西方体育文化则倡导竞争,强调征服自然、超越自我。西方体育文化依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这个载体,以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为基础在全球广泛传播。在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影响下,我国竞技体育奥运导向明显,奥运项目占据了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大众健身领域,承载着西方体育文化的体育项目受到健身场所中青年群体的青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武术(散打)的发展空间[11]。

3.4.2 其他对抗格斗类项目的冲击

武术散打和拳击、跆拳道、柔道、摔跤等归属于格斗对抗类项目,从社会需求角度衡量,它们的价值功能有重叠的一面,受众群体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交叉,人们在对比选择格斗对抗项目进行练习时,有更大的可选范围,势必对武术散打的普及推广产生一定影响。以韩国跆拳道为例,凭借着大众跆拳道、竞技跆拳道并行发展的推广模式和所倡导的“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跆拳道精神成功进入奥运会,目前国际影响力是武术散打所不能比拟的。通过道馆作为推广载体,跆拳道迅速风靡全球,对武术散打运动的普及发展构成了一定威胁。还有拳击、柔道等奥运项目,都在一定程度上从不同层面冲击着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6]。

3.4.3 受众群体较小

与足球、篮球、田径、游泳等社会影响力大、普及程度较广的运动项目相比,武术散打的受众人群比例较小。通过访谈发现,除了专业运动员和有过武术散打练习经历的人之外,普通人群中不了解武术散打运动的不在少数。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即使没有参与过足球等体育项目,对其了解人群的比例也远高于武术散打。缺乏足够的社会群众基础,增加了武术散打普及发展的难度。不同的运动项目出现相差较大的受众群体和辐射范围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否认,媒体对体育项目宣传力度、广度的差异是其中之一。比如,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等媒体,随处可以见到足球、篮球等项目的大量相关新闻和比赛。反观武术散打,各种媒体资源的宣传报道就少得多,使本身群众基础薄弱的散打运动无法借助媒体的巨大力量扩大受众面,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武术散打的发展[1]。

4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SWOT-AHP定量模型构建与战略选择

4.1 SWOT-AHP定量模型构建

4.1.1 AHP层次结构图及判断矩阵的构造

基于对我国武术散打运动的SWOT定性分析,建立AHP层次分析结构图(图1)。

按照表1 AHP衡量标度,对SWOT 组中要素进行两两比较,通过4轮信息反馈得出各组具体分值。以S组为例,判断矩阵如表2所示[24]。

图 1 我国武术散打SWOT层次分析结构图

Figure 1. Hierarchic Analysis Structure Graph

表 1 AHP衡量标度一览表

Table 1 AHP Measure Scale

定性比较描述定量数字因素1相较于因素2具有相同的重要性1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稍强3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强5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明显强7因素1与因素2相比,前者重要性绝对强9因素1与因素2相比,相对重要性处于上述等级之间2、4、6、8因素1与因素2相比,后者重要性稍强、强、明显强、绝对强于前者1/3、1/5、1/7、1/9

表 2 S组的比较矩阵一览表

Table 2 S group’s Comparison Matrix

SS1S2S3S4S11345S21/3134S31/41/314S41/51/41/41

4.1.2 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以S组为例:

j=1,2,…,n

得到:

2.对各行的几何平均值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特征向量

,j=1,2,…,n

一级指标权重系数计算结果如下所示:

W=(0.526 0, 0.267 3, 0.143 6, 0.063 2)

3.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

,j=1,2,…,n

由此得出:λmax=4.254 6

4.计算一致性指标CI和一致性比率CR

当n>2时,CR表示矩阵的一致性,CR=CI/RI,RI取值见表3。

表 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一览表
Table 3 Average Random Consistency Index

阶数12345678910RI000.580.901.121.241.321.411.451.49

通过计算得出:

CI=0.084 9

当n=4时,RI=0.90

CR=0.094 3

CR<0.1,因此,S组指标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要求。

其他组结果如表4~表7所示。

表 4 S组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一览表
Table 4 Weight and Consistency Check of Each Index in S Group

SS1S2S3S4权重S113450.526S21/31340.2673S31/41/3140.1436S41/51/41/410.0632

一致性检验:λmax=4.254 6,CI=0.084 9,CR=0.094 3<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 5 W组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一览表
Table 5 Weight and Consistency Check of Each Index in W Group

WW1W2W3权重W111/31/50.1007W2311/40.2255W35410.6738

一致性检验:λmax=3.085 8,CI=0.042 9,CR=0.073 9<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 6 O组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一览表
Table 6 Weight and Consistency Check of Each Index in O Group

OO1O2O3权重O1131/50.1947O21/311/60.0881O35610.7172

一致性检验:λmax=3.094 0,CI=0.047 0,CR=0.081 0<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 7 T组各指标的权重及一致性检验一览表
Table 7 Weight and Consistency Check of Each Index in T Group

TT1T2T3权重T111/21/40.1365T2211/30.2385T34310.625

一致性检验:λmax=3.018 3,CI=0.009 1,CR=0.015 8<0.1,通过一致性检验。

4.1.3 各战略因素力度的计算

因素作用的大小为力度,其实际水平为估计强度,则力度=估计强度×权重。各因素估计强度按0~5分值表示, S、O用正值表示,W、T用负值表示,绝对值越大强度越大。

如表8所示:∑Oi=4.911 9>∑Wi=-3.899 3>∑Si=3.319 5>∑Ti=-2.727 0[10]。

表 8 各因素力度计算结果一览表
Table 8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Each Factor

因素 力 度子因素权重强度分数力度S∑Si=3.3195S10.52642.104S20.267330.8019S30.143620.2872S40.063220.1264W∑Wi=-3.8993W10.1007-3-0.3021W20.2255-4-0.902W30.6738-4-2.6952O∑Oi=4.9119O10.194750.9735O20.088140.3524O30.717253.586T∑Ti=-2.7270T10.1365-1-0.1365T20.2385-3-0.7155T30.625-3-1.875

4.2 我国武术散打发展战略选择

4.2.1 SWOT战略四边形

以S、 W、O、T总力度4个变量各为半轴,构成4半维坐标系。在坐标系的相应半轴上画出力度值S′、W′、O′、T′,依次连接得出战略四边形(图2)[9]。

4.2.2 战略向量(θ,ρ)

在SWOT-AHP模型中,以战略方位角θ判断战略类型,以战略强度系数ρ判断战略强度。在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谱系极坐标中,坐标(θ,ρ)形成以θ为方位角、以ρ为极径的战略向量。

图 2 SWOT战略四边形示意图Figure 2. Strategic Quadrilateral

1.计算战略方位角θ,重心坐标为:

P(X,Y)=P(∑xi/4, ∑yi/4)

=(-0.145 0, 0.546 2)

其中,xi和yi分别是S′、W′、O′、T′在战略四边形中的坐标。

则战略方位角为:

≈284.86°(0≤θ≤π)

2.计算战略强度系数ρ:

战略正强度:U=O′×S′;

战略负强度:V=T′×W′;

战略强度系数定义为:ρ=U/(U+V),ρ的取值范围是[0,1],ρ的大小表示战略类型的强度。

通过上述数据,结果如下所示:

U=16.305 1,V=10.633 4,ρ=0.605 3

由图3可以看出,坐标(θ,ρ)=(284.86°,0.605 3),武术散打运动外部威胁较大,同时有一定的自身优势,应该采取调整型战略,实施外部威胁与自身优势相结合的ST发展战略。

图 3 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图Figure 3. Strategic Type and Strategic Intensity Diagrams

5 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发展对策与建议

本文采用SWOT定性方法,分析了目前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优劣、劣势、机会和威胁,基于此,构建SWOT-AHP定量模型,通过对SWOT组中各因素的定量评价,得出我国武术散打运动应采取内在优势与外部威胁相结合的ST发展战略类型,即利用武术散打自身内在优势回避或减轻外在威胁影响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以下对策与建议。

5.1 以传统文化母体为文化之源,提升武术散打运动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体育文化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挤压,其中就包括最具代表性的武术。在承载着不同文化的体育项目的交流碰撞中,我们需要有更加清醒的文化认同。一方面,要看到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吸取其长处;另一方面,还要明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因此,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上,需树立强大的民族文化自信,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重新思考如何赋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烙印。以邻为鉴,可以知得失,韩国跆拳道倡导的“礼义、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的精神内涵提升了项目的文化层次和辨识度。反观武术散打,依托于传统文化优势,却没有凝练自传统文化、又能体现武术散打运动项目特色的文化载体。所以,在发展武术散打运动过程中,需在认识到传统文化母体厚重文化底蕴基础上,深入挖掘蕴藏的宝贵文化财富,根据武术散打运动项目特点加以融合,使之能更好地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刚劲与儒雅的完美结合,全面提升武术散打品牌的文化内涵。

5.2 以“远踢、近打、贴身快摔”的技术特色为项目优势进行重点宣传,以此增强武术散打运动的竞争力

运动技术是一个体育项目推广过程中最外延的东西,项目所蕴含的品牌或文化内涵也是通过技术向外传递的,技术是否具有竞争力或辨识度,直接关系到一个项目的发展前景。在民族传统文化及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下,武术散打运动技术涵盖拳法、腿法、摔法3种技术,其中又包括侧踹腿、快摔2项特长技术,强调“远踢、近打、贴身摔”,形成了其在技术层面区别于其他搏斗对抗项目的特色。最新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修订又进一步促进了武术散打3大技术的均衡发展。因此,武术散打运动在推广普及过程中,应把上述技术优势作为核心竞争力,重点进行宣传。每个格斗项目都有各自的技术侧重点,如拳击、跆拳道、泰拳等,和其他同类项目比,技术全面、风格突出是武术散打运动的技术特色,是优势所在。如何在散打运动推广发展过程中将隐形技术优势转化为显性推广发展效益,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5.3 以武术散打商业赛事为切入点,扩大受众群体,提高影响力

当下,国家大力提倡发展体育产业,并对体育产业重要增长点的体育赛事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一系列政策支持,这必将促进体育赛事的迅猛发展。随着人们收入水平及需求提高,消费结构逐渐向精神消费升级,而散打赛事恰恰可以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这给武术散打赛事提供了更大的拓展空间。武术散打商业赛事作为体育赛事的一种,具有刺激、惊险、视觉效果好、观赏性强的特点,通过观看比赛,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进而吸引更多的人关注散打,了解散打,扩大武术散打受众范围,通过散打赛事推动散打运动,形成二者之间相互促进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武术散打商业赛事处于群雄争霸的局面,品牌较多,虽然名称不同,但都是在武术散打运动的基础上,根据比赛侧重不同,对技术和规则进行相应改动,最大程度地提高比赛的激烈性、观赏性。此类散打商业赛事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各类赛事同质化现象严重,部分赛事昙花一现,生命周期较短等。因此,在政策红利的背景下,应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优势,实现赛事传播渠道多元化,传播范围扩大化,增强武术散打赛事的影响力。借鉴“昆仑决”联姻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的发展思维,寻求风投机构等社会资本的注资,为武术散打赛事发展提供强大资金支持。在现有武术散打赛事品牌的基础上,整合资源,借鉴国际知名格斗品牌赛事如UFC等成功运作经验,进一步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及顽强生命力的赛事品牌,真正做大做强武术散打商业赛事,并以此为突破,利用赛事的综合效应,带动武术散打运动的发展。

5.4 加强散打教育培训

经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武术散打运动群众参与度处于较低水平,明显低于跑步、骑行、篮球、足球等项目,仅高于射击、举重等冷门项目。从改革试点之初到现在,武术散打一直沿着竞技散打一条主线发展,练习群体以各省(市)运动员为主,国家人力、物力、财力都向专业队倾斜,造成了目前项目发展不均衡的局面。任何一个体育项目的普及推广,没有广泛参与人群的支撑是很难向前推动的,散打运动亦不例外。目前,跆拳道在社会上拥有众多的拥泵者和习练人群,在格斗对抗类教育培训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尤以青少年群体为主,这对跆拳道的宣传推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23]。我们应在发展竞技散打的同时,把社会群体的教育培训作为主攻方向,根据不同人群的练习需求进行散打教学内容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武礼、武德教育的培养,使更多的人由接触变为喜欢,口耳相传,以点带面,扩大练习散打人群比例,形成竞技、大众两条主线同步推进的发展思路[7]。

[1]蔡晓楠.新媒体在体育新闻传播中的应用及其发展前景探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2):47-53.

[2]蔡仲林,刘轶.中国武术赛事现状与路径走向[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6):539-542.

[3]丁传伟,王继生.从第十一届世界武术锦标赛看世界武术散打的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3,29(3):108-111.

[4]Ebonzo Menga Angelo Dan.基于公理模糊集的AHP和TOPSIS及其在SWOT分析中的应用.[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12.

[5]方敏.功夫王赛事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M].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0.

[6]高亮.试析竞技散打的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困境[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6,25(3):93-95.

[7]关博,杨兆山.武术教育的文化性探析[J].体育与科学,2014,35(3):83-87.

[8]韩英甲.散打运动的国际化发展态势研究——基于近两届世锦赛比赛情况分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2,1(8-10):25-30.

[9]黄圣霞.基于SWOT-AHP法的上思县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南方农业学报,2013,44(5):879-884.

[10]蒋庆哲,徐焱明,宋倩倩.基于SWOT-AHP模型的昆仑工业润滑油经营战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5):7-11.

[11]李卫平,王智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SWOT分析[J].体育与科学,2011,32(6):28-32.

[12]刘创,付植红,谢先伟,等.论传统武术视野中散打的发展[J].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84-89.

[13]刘凤虎.我国优秀男子散打大级别运动员单招动作运用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6(12):58-66.

[14]刘奇.散打与跆拳道国际化推广策略的对比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11):69-72.

[15]石华毕.“标准化”视域下竞技武术散打技术发展窘境与改革思考[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7):64-68.

[16]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编写组.体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17]铁斐伟.武术散打竞赛体系特色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3.

[18]王岗,吴松.“大武术观”视域下的中国武术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9):19-40.

[19]王建基,高涛.大众跆拳道发展模式及特点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11,30(3):18-20.

[20]张宝国.运用“SWOT”分析法探讨散打运动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4,30(2):65-69.

[21]张鸿韬.武术散打的“多元化”发展[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3,30(5):142-145.

[22]LIHUA,CHEN Z Y.Exploring the potential of community-based grassland management in Yanchi County of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China:An application of the SWOT-AHP method[J].Environ Earth Sci,2014,72(6):1811-1820.

[23]SEKER S,OZGURLER M.Analysis of the turkish consumer electronics firm using SWOT-AHP method[J].Procedia Soc Behav Sci,2012,(58):1544-1554.

[24]TALEAI M,MANSOURIAN A,SHARIFI A.Surveying general prospects and challenges of GIS implement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A SWOT-AHP approach[J].J Geogr Syst,2009,11(3):291-310.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hina’s Wushu Sanda Based on SWOT-AHP Model

LIU Feng-hu,WANG Mei-juan,HAN Yue-gang

Through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questionnaire,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based on the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Wushu Sanda internal strengths(rooted in the fertile soil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echnique covers a wide range,Sanda event promoting steadily,the new competition rules has good guide effect),interna weakness(brand image needs to be improved,Sanda’ development is not balanced,single existing promotion pattern),external opportunity(The promotion of national revelant policies,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has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a new opportunity for promotion of Wushu rank system),external threats(the influence of western sports culture,other shocks of fighting events-group,smaller audience groups),the quantitative model of SWOT-AHP is constructed.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WOT's elements,we should take “S-T developmental strategy” that combining the inherent advantages and external threats,and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with the heavy traditional culture as the source of culture,enhancing 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Sanda,take advantage of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 of kicking far,nearly beating,quick wrestling to focus on propaganda,enhancing the competitive power of Sanda,from the point of Sanda business events,increasing the influence,as the main direction of Sanda education and training,actively respond to the challenges of other fighting events-group,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Wushu Sanda.

WushuSanda;development;strategy;AHP

1002-9826(2016)03-0027-08

10.16470/j.csst.201603004

2015-08-31;

2016-03-22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2013CTYJ06)。

刘凤虎(1981-),男,山东肥城人,副教授,在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Tel:(0531)89655059,E-mail:13791098222@163.com;王美娟(1963-),女,山东烟台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韩跃刚(1979-),男,山东郓城人,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拳击教学理论与实践。

山东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 Shandong Sport University,Jinan 250102,China.

G852

A

猜你喜欢
武术赛事运动
本月赛事
《武术研究》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河南省体育馆近年承办的主要赛事
不正经运动范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