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及机制研究

2017-01-05 08:15王庆金田善武
财经问题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互利共生协同

王庆金,田善武

(青岛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及机制研究

王庆金,田善武

(青岛大学 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71)

本文利用共生演化理论和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首先探讨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单利共生阶段、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和均衡互利共生阶段的特点和形成机理;其次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论证了其由单利共生阶段向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再向均衡互利共生阶段演化的机制;最后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政策建议。

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单利共生;互利共生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有重要影响。 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区域创新系统涉及经济、科技、制度、文化和生态等方面,是由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共生要素和共生环境等构成的复杂共生系统。为了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建设及运行,需要根据共生理论和方法探讨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演化过程以及各个共生单元之间复杂的协同关系[1],探讨动态环境下共生模式演化过程中不同路径、关键节点和要求,研究区域创新系统不同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

一、文献综述

在区域创新系统环境与结构方面,Cooke[2]基于治理结构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基层式、网络式和统制式三种类型,基于商业活动模式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地方式、交互式和全球式三种类型。Asheim和Isaksen[3]在Cooke定义的基础上强调系统中创新主体的多元性,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Doloreux[4]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互相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Lambooy[5]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动态结构,可以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其优势。李卉妍等[6]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徐兰和方志耕[7]以全国31个省级区域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创新系统中的技术创新子系统、政策环境子系统、知识创新子系统和科技中介子系统进行了分析,并且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陈昀等[8]根据生态学的理论方法,研究了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探讨了大学在系统中的作用过程和作用机理,构建了研究型大学主导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框架模型。

在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理与绩效方面,王祥兵等[9]的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学习行为和能力以及系统演化的初始状态等相关。王景荣和徐荣荣[10]提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自组织演化模型,认为国内外各区域创新系统正按照该模型进行由无序向有序的自组织演化。王春杨和张超[11]揭示了知识溢出及其空间局限性对区域创新时空演进模式的贡献和推动作用,其结论为制定合理的区域科技政策提供了实证依据。叶斌和陈丽玉[12]对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表明区域创新网络中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共生演化的结果取决于共生作用系数的取值。

在区域创新系统演化与类型方面,Lee和Lim[13]认为区域技术创新是一个线性演化过程,但也可能不按照现有技术演化轨迹呈现出阶段跳跃性。李晓娣和陈家婷[14]研究得到FDI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驱动路径,为FDI有效推进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了实证支持。胡浩等[15]将区域创新系统视为多创新极共生演化系统,建立基于多创新极共生的区域创新系统概念模型,进而对创新极之间的共生演化模式进行分析。冷志明和张合平[16]根据种群生态学的共生方法,研究了区域经济合作及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共生问题,并且提出了区域合作的政策建议。张小峰和孙启贵[17]通过共生理论和方法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了研究,认为区域创新共生系统的共生作用能产生创新能量。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探讨共生演化理论在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应用,研究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阶段、路径和机制,并提出政策建议。

二、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阶段

1.形成阶段:单利共生

在单利共生阶段,共生单元的形态方差差距很大,亲近性非常低,共生环境和共生机制处于建设的初级阶段,共生单元之间的交流不通畅,尽管偶尔出现新的利益,利益由某共生单元完全获得,不存在广谱上的利益分配。获利一方开始追求创新,共生单元不能实现协同演化,协同创新共同体还没有出现,不会出现大量创新成果,区域创新系统处于共生演化的初级阶段。

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逐步建立联系,但相互交流机制不健全,还不能协同演化,共生单元之间信息技术传递效率较低,呈现出不协调发展的封闭现象。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环境比较差,信息技术等共生要素不能实现双向传递。企业凭借其体制创新优势,吸引信息技术等共生要素向企业单向流动,企业初步演化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增长极,而其他共生单元不能实现同步演化,区域创新系统内共生单元之间呈现单利共生的演化格局。

中国某些区域由于交通不便、区位闭塞、观念陈旧和资源枯竭等原因,区域创新系统还处于单利共生阶段。在共生演化形成阶段,由于历史原因,区域创新系统的发展主要依靠自然资源要素驱动,而不是人力资源驱动,全要素生产效率比较低。依靠自然资源要素驱动发展的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单方利益,创新活动比较活跃,而其他创新单元的创新意愿不高。如大学和科研机构缺少动力机制的驱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积极性不高。另外,由于对中介组织的有效需求不足,无法进行市场化运行,中介组织建设和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合作中利益由单方获得是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区域创新成本较高,创新积极性不高,创新成果比较少,区域创新系统需要从单利共生向差异互利共生演化。

2.发展阶段:差异互利共生

在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共生单元的亲近度整体开始提升,共生单元的形态方差逐步缩小。由于共生环境和共生机制逐步完善,共生单元之间的交流逐步增加,协同创新共同体开始出现,创新成果开始涌现,产生新的利益。尽管共生单元之间建立了联系,但双边交流机制不完善,因而在利益分配上呈现出差异性,即利益分配上一方多,而另一方少,共生单元的演化不同步。

区域创新系统内企业对其他共生单元的影响效应逐渐增加,共生单元的互动协同逐步加强,共生单元之间日益密切的协作与互动促进其发展演化,信息技术的交流逐渐顺畅。但由于共生环境不完善,共生要素还不能实现有效流动,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尽管在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实现双向流动,但还不能在所有共生单元之间实现有效流动,无法实现利益分配的对称性。大学和科研机构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程度比较强,而政府和中介组织与企业的协同创新程度相对较弱,共生单元演化呈现典型的非同步性特征,共生单元之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互利共生特征。

随着共生环境和创新驱动要素的建设和完善,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协同逐步加强,促进了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共生组织的发展,进而增强了共生单元的互动协同。尽管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共生组织还处在发展阶段,但共生单元之间的信息、技术转换度比较高,关系比较稳固,创新成果开始不断涌现,共生单元之间呈现出差异互利共生演化格局。

目前中国大部分由于交通、区位和政策优势发展起来的区域处于差异互利共生阶段。尽管区域内校企合作加强,也涌现出一些创新成果,但由于政策措施和共生机制还不是很完善,存在差异化的利益分配,共生单元协同创新的积极性还不高。尽管这些区域开始培育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共生组织,但由于差异性利益分配,共生组织还不能实现稳定运行,共生的平台载体还不能实现一体化发展。现阶段这些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产能过剩和创新活力不足等问题,需要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调动共生单元协同创新的积极性,实现差异互利共生向均衡互利共生转化。

3.成熟阶段:均衡互利共生

均衡互利共生是区域创新系统比较高的演化阶段,是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方向。在该阶段,均衡互利共生的环境良好,创新的资源要素配置合理,各种利益配置和共享机制完善,共生单元的形态方差基本接近,共生单元的亲近度较高,实现互动沟通、多边交流、协同创新和广谱进化。各种协同创新共同体运行稳定,创新成果大量涌现,区域创新演化达到新高度。

围绕生态产业链,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通过共生机制驱动、共生单元协调、共生平台支撑、共生组织推进和共生要素集成,降低协同创新成本,提升协同创新绩效,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及企业,实现资金链、产业链和创新链“三链融合”,创造出大量创新成果。

共生单元协调主要是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共同演化、均衡发展和均衡受益。随着区域创新系统共生环境和信息网络建设趋于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中介组织发展迅速,共生单元开始协同发展,共生单元的演化具有同步性,共生单元之间建立起对称性的多边交流机制。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协同演化和深层次的互动协同,进行协同创新,产生大量创新利益,共生单元形成多种形式的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共生平台支撑区域创新系统的研发平台载体和产业化平台载体经过系列耦合实现有机衔接。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公共服务平台载体的发展引起各方高度关注,区域创新系统的平台载体实现均衡发展。共生组织逐步成熟,一些协同创新共同体,如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比较完善,实现稳定运行。要素推进主要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实现创新要素的双向传递,人才、技术、资金、市场、政策环境和空间载体等有机集成,信息、技术和资金等创新要素实现科学配置和流动,共生单元之间位势梯度接近,区域创新共生系统运行机制基本形成。

区域创新系统共生单元、共生要素、共生环境、共生组织和共生平台载体的一体化发展机制形成。“互联网+”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始不断发展和跨界融合,行业跨界成为常态。各行业出现大量创新创业型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成为新常态,新的商业模式不断出现,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和创新成果大量涌现。

美国硅谷科技园区基本达到区域创新系统均衡互利共生的成熟阶段,该区域有完善的共生环境和丰富的共生文化,有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大学和科研机构,有一批具有成长潜力的科技型企业。同时,该区域中介组织完善,尤其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并且培育了大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更关键的是,该区域共生单元、共生组织和共生平台载体实现耦合发展。中国一些靠区位优势和国家政策优先发展起来的区域,为了实现新常态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积极实施创新驱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向均衡互利共生演化。近年来,这些区域通过不断完善人才引进、财政税收和投融资方面的政策,为共生单元进行多种形式的合作搭建平台,引进一批国内外高层次的大学和科研机构,加快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科技成果交易中心等中介组织建设,培育了一些协同创新共同体,力争通过协同创新机制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

三、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和机制

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演化需要通过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等共生环境,在创新文化和激励机制的引领和规范下,实现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在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之间科学配置和有效流动,共生单元之间的互动协同程度不断加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共生组织逐步成熟并开始稳定运行。共生单元合作过程是不断与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的过程,共生单元之间不同的政产学研方式形成了不同的共生组织,进而推动区域创新系统由单利共生向差异互利共生和均衡互利共生演化,如图1所示。

图1 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路径结构图

1.单利共生向差异互利共生演化

首先,在较完善的共生环境中,通过利益分配机制,促进创新要素在共生单元之间流动。通过共生机制建设,破除制约创新的壁垒,培育共生组织,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机制。完善共生环境,推动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由自然资源要素驱动向全要素驱动转化。共生环境支撑着共生机制的运行,只有适应共生环境,才能提升共生机制的运行绩效。只有当交通、邮电、供水供电、商业服务和公用市政等共生环境达到一定临界值,才能驱动区域共生机制的建设和运行。

其次,通过利益分配机制等促进创新利益向其他共生单元演化,由企业单方获得向其他共生单元传递,促进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的发展,降低协同创新成本,调动所有共生单元参与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利益分配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积极服务区域经济。校企合作成为协同创新的突破口,也是区域创新系统由单利共生向差异互利共生演化的关键着力点。

最后,着力建设共生组织和共生平台载体,加快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流动,通过有国际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共同体促进创新成果的出现。

2.差异互利共生向均衡互利共生演化

首先,需要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协同机制以及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机衔接机制的支撑。引进和建设一批科技基础设施、工程中心和实验室,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移中心和产权交易中心等中介组织,突破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产业化之间的壁垒,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

其次,完善激励机制,突破共生单元之间的壁垒,建设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体系。通过企业、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的无缝衔接和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共生单元互动,大众与精英相互促进以及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创新要素科学配置,形成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新格局。利益共享与补偿机制使得创新单元为了追求均衡的创新利益和共生能量,积极进行互动沟通和协同创新,有利于加快培育高水平科技企业孵化器等中介组织,调动共生单元协同创新的积极性,激励共生单元之间的协同演化,进而带来协同创新共同体和创新成果的大量涌现。通过持续建设激励机制,共生单元获得均衡利益,培育出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协同创新中心和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等共生组织。通过完善共生组织的运行机制,协调共生单元之间的利益关系,促进共生单元的协同演化。

最后,通过共生单元、共生组织和共生平台载体的一体化发展机制,推进供给侧的系统性改革,促进共生单元之间的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创新要素畅通交流。一体化的协同机制为每个创新单元带来发展机会,进而推动区域创新共生系统的演化和发展,形成龙头企业为产业集群发展发挥带动作用、创新型小微企业迅速成长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特色发展的协同创新格局。

四、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政策建议

1.完善法律法规等政策措施,促进创新系统的共生演化

完善共生机制和制度体系,积极构建促进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的知识产权政策、利益分配政策和利益补偿政策等,促进共生单元之间利益共享,协同演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机制,健全科技基础制度体系,激励企业等共生单元进行技术创新,鼓励大学和企业的协同研发,提升科技成果的转化率。建立大型科学仪器和科研设施共享服务补助机制,激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实验室、图书馆和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共享。完善科研评价奖励制度,建立主要由市场决定技术创新项目、经费分配和成果评价的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建设协同创新人才队伍,完善人才队伍的选拔和培育机制。建立共生单元互利共生的多元化、市场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建设天使投资、股权投资和社会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加快推进PPP融资模式,加快发展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超市,加快金融聚集区建设。

加强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组织和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促进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形成。根据区域产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鼓励区域内不同创新共生单元和平台载体联合攻关,形成国际上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建立国际上有竞争力的协同创新共同体,如日本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组合(VLSI)和美国半导体制造技术研究联合体 (SEMATECH )。

2.积极构建区域互利共生文化,加强创新创业共生系统建设

一是重视建设区域互利共生的精神文化,主要包括区域协同创新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建立符合区域创新系统建设和发展的宗旨,动态规划区域愿景目标,建立促进区域创新的价值观,明晰创新精神,培养更多的创客,激励更多的创客从事创新创业。二是积极建设区域共生演化的制度文化,通过完善的制度文化促进区域创新共生系统的演化。通过制度激励以大学毕业生为主导的青年协同创新创业;激励更多的企业转型升级,协同创新创业;激励更多的企业家、中高层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协同创新创业。三是建立完善区域创新的物质文化,完善区域创新共生系统演化和发展的物质载体和宣传体系,加强创业生态空间建设,为创新创业提供物质支撑。

区域创新共生系统向高级阶段演化的过程中,共生单元之间的多边交流和协同创新创业产生新的利益并实现均衡分配,这种新的利益和均衡分配又促进了区域创新系统的持续共生演化。区域创新系统需要持续的创新成果和能量来推动其演化,为了给区域创新系统演化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需要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加强创新创业共生系统建设,积极培育不同的创客群体和投资群体,建设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打造低成本的创客空间,构建生态的投融资机制,积极构建新兴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加快培育创新创业型企业。积极建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示范模式,通过创新创业的引领来推动创新型企业的发展。积极完善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模式,如创新创业大赛和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引导下的协同创新创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低成本创客空间激励下的协同创新创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协同创新共同体为主导的创新创业;以大集团内企业家为主导的协同创新创业,如海尔集团鼓励企业内部开展创新创业;集聚国内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中介组织于一体的协同创新创业模式,如青岛的橡胶谷和潍坊的粮食谷等。

3.构建区域长效合作机制,进行组织创新和平台建设

借鉴美国及欧盟等国家的经验,积极建立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协同创新组织协调机制,健全区域共生单元的长效合作机制,构建区域协同创新的对话机制,促进政府、企业、中介组织、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的长效合作。构建由区域内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代表性企业和中介组织主要领导组成的区域协同创新领导机构,统筹解决区域发展和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并设立办公室组织协调具体工作。

推广首都创新大联盟的经验,完善协同创新共同体的组织机制,鼓励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协同创新共同体跨界融合发展和运营。完善共生组织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促进区域内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实现网络化发展,与国内外其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共享创新资源,促进联盟的稳定发展和知识在联盟共生单元之间有效转移。

4.推进“三链融合”,构建协同创新网络

构建“三链融合”互动模式,围绕区域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要求,部署区域创新链,形成良好的创新集群,健全市场导向下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体制机制,围绕区域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建设要求,部署资金链,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人才和资金等共生要素互动交流,促进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演化。充分发挥企业在“三链融合”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以及与大学和政府等共生单元互动沟通。

根据协同理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网络层次和节点。建设区域间技术创新合作体系,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对接路径,构建一批利益共享的技术研发、产品中试、成果孵化和产业化的技术创新链条,形成全链条、系统化、集成化和一体化的创新布局,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一方面,加快建立一批国际协同研发中心,在世界范围内促进科技资源和创新要素的流动,建立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共生单元协同发展的网络体系,建立共生单元协同创新的共生网络层次和节点,健全协同创新的平台载体,培育全球创新网络节点上以企业为主体的共生联合体,提升区域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搭建信息平台、科技服务平台和技术转移中心等,完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实现共生单元共享各类资源。

[1] 曹云.共生思想及其在区域空间演化的应用:兼论开发区与城市空间的共生演化[J].人文杂志,2013,(3):40-45.

[2] Cooke,P.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Competitive Regulation in the New Europe[J].Geoforum,1992,23 (3):365-382.

[3] Asheim,B.T., Isaksen,A.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The Integration of Local ‘Sticky’ and Global‘Ubiquitous’ Knowledge[J].Journal of Technology Transfer,2005, 27 (1):77-86.

[4] Doloreux, D. What We Should Know About Reg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J].Technology in Society, 2002,24(3):243-263.

[5] Lambooy, J.G.The Transmission of Knowledge,Emerging Networks,and the Role of Universities:An Evolutionary Approach[J].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2004,12(5):643-657.

[6] 李卉妍,王树恩,吴健林.区域创新系统环境风险评价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9,(1):5-8.

[7] 徐兰,方志耕.基于结构方程的区域创新体系子系统影响程度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5):162-165.

[8] 陈昀,贺远琼,周振红.研究型大学主导的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32-36.

[9] 王祥兵,严广乐,杨卫忠.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J].科研管理,2012,(11):1-8.

[10] 王景荣,徐荣荣.基于自组织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演化路径分析——以浙江省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9):27-32.

[11] 王春杨,张超.地理集聚与空间依赖——中国区域创新的时空演进模式[J].科学学研究,2013,(5):780-789.

[12] 叶斌,陈丽玉.区域创新网络的共生演化仿真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5,(4):86-94.

[13] Lee, K.,Lim, C.Technological Regimes,Catching-up and Leapfrogging:Findings From the Korean Industries[J].Research Policy,2001,30(3):459-483.[14] 李晓娣,陈家婷.FDI对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驱动路径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4,(8):39-48.

[15] 胡浩,李子彪,胡宝民.区域创新系统多创新极共生演化动力模型[J].管理科学学报,2011,(10):85-94.

[16] 冷志明,张合平.基于共生理论的区域经济合作机理[J].经济纵横,2007,(4):32-33.

[17] 张小峰,孙启贵.区域创新系统的共生机制与合作创新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5):172-177.

(责任编辑:孙 艳)

2016-10-1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系统观视角下创新创业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机制及系统优化设计”(BIA150111);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山东区域创新系统共生演化机制及路径研究”(15CGLJ09);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科技中介组织的作用机理研究”(ZR2013GM007)

王庆金(1972-),男,山东临沂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区域创新、技术经济及管理等方面的研究。E-mail:wangqingjin2005@126.com田善武(1990-),男,山东聊城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

F127

A

1000-176X(2016)12-0108-06

猜你喜欢
互利共生协同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中민영기업,한국과 협력해 ‘호리공영 ( 互利共赢)’
开启互利合作的新征程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探底基层 互动互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