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2017-01-05 14:24罗云平
未来英才 2016年18期
关键词:品德课思想品德课件

罗云平

在思想品德课程改革中,倡导新理念、新思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冲破传统的教学框架,改变了思想品德课上始终演泽着语言说教的教学模式,把道德行为与学生的生活、情感体验,化成一幅幅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生动画面展现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情感、兴趣、思维。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教学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有助于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一、现在信息技术的的优势

1、生动激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兴趣可以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为主动。现代信息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集于一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比如,教学《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这一框时,可以播放动物在野外自由生活的画面,唤起学生的注意,在课堂气氛活跃时,播放动物为大自然增添美丽颜色和无限生机的图画或影像,以及动物为人类带来益处的片断,学生从心里认同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珍贵动物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从而增进保护动物的情感。

2、调动多种感官,发挥主体作用。列宁曾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即光听讲没有实感。由于学生处世甚浅,其思想品德的可塑性,模仿性较强,所以教师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把无声的文字情境,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具体情境,化虚为实,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3、扩充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综合各种媒体的功能,传递大容量的信息,为教师拓展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教学的内涵和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现实的条件。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只靠课本的内容的讲解是完全不够的,教师必须作适当的补充,现代教学技术就能速度快,效率高的完成这一任务。

4、发挥交互作用,转变学习方式。现代教学媒体还为学生提供了亲自操作的条件,实现师生双向交流。教师可以有效地监控和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自我控制学习步骤,还可以反复练习巩固知识和技能。

二、现代信息技术使用时存在的误区

1、“信息飞逝、满堂灌”。课堂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像是讲座或者学术报告,老师只管低头盯着电脑屏幕“念”或者操控电脑演示多媒体课件或者引用大量信息。大屏幕成了信息海洋,不管学生能否来得及阅读和消化。信息量过大、呈现速度过快,超过一般学生的信息接受能力,出现“信息飞逝”的现象。这样用机器取代教师,对学生实施“目中无人”的教学,既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忘记了教师是教学的主导。

2、重视课件制作,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随着现代教学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教师注重课件的制作,将备课的主要精力花费在制作课件上,将上课的过程演变为播放课件的过程,忽视了在教学设计中如何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忽视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于是,课堂上就见教师轻点鼠标,将学生带入预设的教学程序中,画面精美生动,学生应接不暇,但是自主思维却处于几乎停滞的状态,更谈不上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忽视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三、走出误区,提高实效

1、现代信息技术使用要有利于增进师生情感。课程改革强调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双向交流是教学的灵魂。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以人为本,以师生互动为主要活动形式,教学媒体的使用不能将师生关系演变成冷冰冰的“人机”关系,媒体发挥的是辅助教学的作用,教师的语言、动作、面部表情、言语解说和示范中展示出来的教学基本功等富有生命力的因素是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在教师对学生、对教育满腔热情的情感下,在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下使用教学媒体才能更好地发挥媒体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时刻坚持教学手段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原则,现代信息技术只不过是辅助教学工具,课堂教学的主体和主导都是人,不应让机器唱主角,不应喧宾夺主,应注意教学手段运用的适度和简捷。

2、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要切合实际,在课件制作上要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信息体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手段,应是为完成教学目的和任务而服务的。选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要服从实际教学需要,切忌哗众取宠,忽视实际效果。在课件使用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提出明确教学要求,布置学习任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加强指导。制作多媒体课件,应遵循科学性、实用性原则,应围绕教学目的、教学内容设计课件,以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为切入口。

3、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多媒体教学中,很多教师使用的课件都是上课前准备好的。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需要预设,但不能预设地太死太严,应给学生留有适当的思考空间,学生在构建知识的过程中会生成很多新的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对学生生成的新情况作出应变处理。重视预设与生成的统一。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发展良好个性的空间,使学生在标准中有变化,在规范中有自由。

总之,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领域必将发生相应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实施,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思想品德教师应顺应时代要求,加强学习,提升自身信息技术素养。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媒体的优势,走出媒体使用的误区,积极投身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整合的教学科研中,积极学习和研究教学理论、教材、教学方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媒介,构筑思想品德新课堂,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学质量、增进教学实效的作用。

猜你喜欢
品德课思想品德课件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取与舍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