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提高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2017-01-05 18:24廖卫华
未来英才 2016年18期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廖卫华

摘要:提起历史,人们的普遍印象是:死记硬背,与现实联系并不大,是无用之学。其实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历史课程绝不是照本宣科,讲一些陈年往事,应付考试而已。作为中学历史教师,为什么教、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考虑这些问题是必须要的,特别是采用什么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是教学中经常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学好功课的重要前提。因此,学习兴趣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这门课程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学习历史的意义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学生获得历史基本知识和技能,初步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逐步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增强爱国主义情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初步形成正确的国际意识,理解和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所创造的文明成果;学习和继承人类的传统美德,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中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习历史。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历史不只是中考的需要,更是提升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只有当学生明确了学习历史的意义时,他们学习内驱力才能增强,才会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创新历史教学的手段

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使历史教学妙趣横生。利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影片、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可帮助教师形象地重现历史原貌,让学生重温历史,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们容易理解相关的历史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如开展课堂讨论,组织辩论会,举行历史故事会,举办历史讲座,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参观历史博物馆、纪念馆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考察历史遗址和遗迹,采访历史见证人,编演历史剧,撰写历史小论文,写家庭简史、社区简史和历史人物小传,编辑历史题材的板报,举办小型历史专题展览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使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是轻松愉快的;让学生在活动中运用相关的历史知识,使他们觉得学习历史是有用的,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会逐渐增加。

三、用足历史课程的资源

历史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研讨会,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历史课程的资源。我们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些资源,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效地利用直观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历史挂图等多种直观形象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如上《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时,我指导学生看教科书上的插图《时局图》,在分析了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等多种手段,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后,向学生指出图上鹰、蛇、熊、狐狸等动物所指代的殖民侵略者,以及它们肆虐横行的地域范围,从而使学生对帝国主义国家占据中国大半河山、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有了直观、形象的了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

善于挖掘现实生活资源。要善于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联系现实为了说明现代事实的历史根源,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认识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热情。如可联系现在陈水扁等人鼓吹台湾独立,妄图建立台湾共和国,编织“一边一国”、“两国论”的谬论,引导学生回顾历史上大陆与台湾的关系的史实:孙权派人到过台湾,设澎湖巡检司,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以及《世界历史》中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关于台湾问题的决议等,这些事实无可辩驳地指出了台湾历史上就是中国的领土,有利于学生认清台湾问题的实质。使学生觉得运用历史知识对解决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竟有如此大的作用。

四、有效利用直观教学资源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地图册、教材插图、彩图、等直观教学资源,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培养学习兴趣。在音响、电视、计算机普及的今天,靠一张嘴、一支笔的教学手段已经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历史是人类的百科全书,”有关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比比皆是。通过图片、动画效果、影音资料等再现已经发生过的事件,让学生感受到“一部活生生的历史。对这些因素加以综合运用,加上教师的及时讲解,定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五、历史教学应该风趣、幽默

历史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不管什么方法如果失去了趣味性,学生肯定不愿意听。这其中有许多技巧需要注意:第一,声音要抑扬顿挫,起伏适当。这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你的声音进入状态,这就像和看电影一样,总比在家看碟片好,这就是“电影院效应”。第二,要加用肢体语言,它能使学生有个形象的记忆,使本来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对他们的理解很有帮助。第三,适当的将普通话和方言相结合,形成独特的语音效果,尤其是在学生学习困倦的时候加两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精神,但这种方法不能满堂串,容易使历史课失去趣味而变为纯粹的搞笑,如果严重的话甚至将使历史课失去它原本的“理性”。

总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自发的,而是教师着力培养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一名中学历史老师,应抱着对国家、对社会、对民族、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精神,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使历史教育应有的作用充分得到发挥,历史学科不受欢迎的现状才能得到改变,历史教学才能走出低谷,历史教学质量才有望迅速提高。

参考文献

[1] 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

[2] 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历史教师用书.

[3] 肖俊.“创设历史情境、生动历史教学”.南昌一中.

猜你喜欢
中学历史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