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的临床探讨

2017-01-09 01:47黄婷婷林建荣1
湖北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正确率筛查科室

高 艳,黄婷婷,李 露,林建荣1,

(1湖北理工学院 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黄石市中心医院 营养科,湖北 黄石 435000)

提高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的临床探讨

高 艳1,2,黄婷婷2,李 露2,林建荣1,2

(1湖北理工学院 医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3;2黄石市中心医院 营养科,湖北 黄石 435000)

为探索提高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的方法,准确筛查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对其进行营养干预,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对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随着2014年10月移动护理(PDA)上线、11月营养管理小组成立,通过对营养风险筛查表各项(A项:营养状态;B项:疾病严重程度;C项:年龄;总分项:A+B+C 3项评分相加)正确率进行核查,评估PDA、营养管理小组等措施对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的作用。结果为:2014年10月PDA上线将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提高到92.2%,与9月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的提高(P<0.01);11月营养管理小组成立后将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提高到96.0%,较10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2014年12月后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持续维持在98%左右的高水平。其中2014年10月A项、B项及总分项正确率均较9月高,2014年11月均较10月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C项正确率维持在98%左右,9,10,11月之间的正确率相比(P=0.5)无显著差异。信息系统支持(移动护理PDA)及营养管理小组成立可以有效提高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此外,培训管理、营养状态及疾病严重程度准确评估、多学科多部门协作等也是提高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的手段。

营养风险筛查2002;住院患者;正确率

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结局的风险[1]。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是ESPEN于2002年提出并推荐使用的营养筛查工具,操作简便,也是唯一建立在128个随机对照研究(RCT)循证基础上的营养筛查工具[2],可用于筛查住院患者是否存在营养不良及动态评估营养不良发展的风险[3]。近年来,NRS2002的临床应用日益得到推广,但其应用尚不成熟、量表使用中存在误区[4],因此临床营养工作中规范NRS2002的使用方法,提高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医护人员对营养风险的认识,准确地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提高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是发现营养风险患者的重要前提。

住院患者存在较高的营养不良发生率,对住院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是营养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的需要。医护人员应对患者在住院期间的营养风险进行监测,给予适当的干预,以降低住院期间营养风险发生率[5]。将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作为医院常规制度,使住院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常规化、程序化,可以及时发现有营养风险的患者,并对有营养风险患者及时进行营养干预或营养支持。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6-8],对已有营养不良或有营养风险的患者进行临床营养支持后大部分患者其临床结局改善,如并发症减少、住院时间缩短等。

1 资料和方法

1.1 营养风险筛查表的制定及运用

NRS2002在国内应用有很好的适应性[9]。参照《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2008版)推荐的NRS2002(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2002)制定营养风险筛查表,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对营养风险筛查表部分内容进行适当调整。黄石市中心医院在JCI认证前已将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表内容整合到移动护理(PDA)、电子病历系统中,规定所有住院患者入院24 h内均需进行营养风险筛查。1.2 营养风险筛查表内容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内容见表1。

表1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表

NRS2002主要从营养状态(项目A)、疾病严重程度(项目B)、年龄(项目C)三方面进行评估,总评分计算方法为A+B+C 3项评分相加,各项分数单选不累加,以分数较高者为主。若总分值≥3分,患者存在营养风险,则结合临床,制定营养支持计划;若总分值<3分,则每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

1.3 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

应用NRS2002对2014年9月至2015年5月在黄石市中心医院住院的全部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对全部科室的营养风险筛查表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进行查核。

2014年8月分场次对全院医生、护士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知识培训,明确填写《营养风险筛查表》的方法,筛查表先由护士负责填写,主管医生审核确认。2014年10月移动护理(PDA)上线,将营养风险筛查表内容整合到PDA、电子病历中,实现对患者进行床边筛查评分。2014年11月成立营养管理小组:从全院29个临床科室护理部各选取1名护士,经营养科强化培训、考试合格后作为营养管理小组成员,负责所在科室营养风险筛查工作,每月随机抽查10份营养风险筛查表(部分科室在患者数量不足时,样本量可小于10份)进行查核,收集营养风险筛查表中各项错误原因,对科室医护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各临床科室责任营养师作为数据审核员每月核查科室营养筛查情况。营养科室试查一周,制定营养风险筛查核查表,营养管理小组成员采用统一的核查表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审核员采用同样的流程与方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和正确性;数据整理和录入双人核对;计算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及统计营养风险筛查表中各项错误原因。分子分母定义:①分子:每月核查正确项目数(Y);②分母:每月抽查表单核查总项目数(Y+N);③计算公式: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Y/(Y+N)。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定性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x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

2014年9月—2015年5月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如图1所示。2014年9月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为87.6%(908/1036);2014年10月移动护理(PDA)系统上线及全院医护营养风险筛查知识强化培训后,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上升至92.2%(959/1040),与2014年9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1.96,P<0.01),可见随着PDA的建立,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有一定的提升; 2014年11月成立营养管理小组,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为96.0%(1021/1064),与2014年10月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3.32,P<0.01),可见成立营养管理小组比应用PDA更能提高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自成立营养管理小组后,从2014年12月开始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持续维持在98%左右。

图1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

2.2 营养风险筛查各项目正确率

2014年9月—2015年5月我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各类项目正确率如图2所示。2014年9月—11月我院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各项目正确率及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A项:9月正确率仅73.4%,10月PDA系统上线,正确率上升至80.8%,而这其中仍存在BMI值的手工输入计算错误以及对患者的饮食摄入量变化未遵循“1周”这个时间段进行评估等问题。针对性改进后,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直线上升,11月达到98.5%,与10月份相比正确率有显著差异,12月达到99.3%,此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正确率。

B项:9月正确率仅88.4%,10月PDA系统上线及全院医护营养风险筛查知识强化培训后,正确率上升至93.5%,使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有了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提高,11月营养管理小组成立后正确率达97.4%,有了进一步提高,12月以后正确率已能够维持在97%左右。

C项:正确率维持在98%左右,9,10,11月之间的正确率相比(x2=1.386,P=0.5)无显著差异,分析其原因有:该项内容较简单、客观;错误原因是存在勾选漏项或错误。

总分项:9月正确率仅90.7%,10月份PDA系统上线,针对此漏洞改进为NRS2002自动总分,正确率达95.8%,与9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月统计的正确率却为90.6%,营养小组讨论并分析原因是单项错误后,总分项目加和也相应错误被营养管理小组判定为总分错误所致,针对此误差对营养管理小组进行培训调整后,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已能够保持在98.9%左右。

图2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各类项目正确率/%表2 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各项目正确率及统计分析结果

筛查时间 (2014年)A项B项C项总分项9月73.4%(190/259)88.4%(229/259)98.1%(254/259)90.7%(235/259)10月80.8%(210/260)x2=4.032﹡P=0.048<0.0593.5%(243/260)x2=4.009﹡P=0.048<0.0598.8%(257/260)x2=0.516P=0.504>0.0595.8%(249/260)x2=5.809﹡P=0.022<0.0511月98.5%(262/266)x2=44.851#P=0.00<0.0197.4%(259/266)x2=4.609#P=0.037<0.0597.4%(259/266)x2=1.540P=0.339>0.0590.6%(241/266)x2=5.507#P=0.024<0.05

注:﹡与9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10月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对营养风险筛查的错误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后,针对提高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1)信息系统支持。

信息网络部门协作,使护士应用PDA床边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移动护理系统每日汇总营养风险患者的信息供质控员及营养科数据审核员核查。

2)成立营养管理小组。

营养管理小组成员对营养风险筛查改进的最新信息及时组织科内人员学习,在日常工作中加强督导,对营养风险筛查表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3)培训管理。

营养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的营养知识水平, 有助于降低病人的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发生率[10]。应对全院医护人员、营养管理小组成员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知识多层次密集培训,加强对基本技能的培训。定期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普及科学的营养评估和营养筛查方法的目的, 推动全面营养临床指南的广泛使用[11]。对护理人员开展营养筛查培训工作能够提高护理人员对营养筛查工作的认识和技能[12]。

4)营养状态评估。

营养状态评估应在详细的膳食调查、准确的人体测量基础上进行体重、体型、体能及饮食摄取量的评估。对患者身高、体重的测量尽量通过客观检查获取数据。

5)疾病严重程度评估。

注意避免勾选漏项,在患者合并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慢性肾病等慢性病时应勾选相应选项,因此,应注意详细询问患者既往病史。

6)多学科、多部门协作。

营养科、医疗部、护理部、各临床科室、信息网络部等多部门协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

7)核查及反馈。

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数据通过QQ群、医院OA网邮箱汇总,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并督促改进,持续监测,稳定后提高目标值。

8)加强督查考核力度。

部分护士责任心不强,0分项目没有进行勾选导致漏项。应将营养风险筛查正确率作为院级质控指标,将营养风险筛查工作与临床科室个人绩效考核挂钩,并将营养表单考核作为科室病历书写质量指标之一,引起临床重视。

[1] 王艳,蒋朱明,Marie T Nolan,等.营养风险的概念分析[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09,17(2):104- 106.

[2] Kondrup J,Rasmussen HH,Hamberg O,et al.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NRS2002):a new method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controlled clinical trails[J].Clinical Nutrition,2003,22(3):321- 336.

[3] Kondrup J,Allison SP,Elia M,et al.ESPEN guidelines for nutrition screening 2002[J].Clinical Nutritiion,2003,22(4):415-421.

[4] 张慧,牟绍玉.营养风险筛查 2002(NRS2002)应用的几个误区[J].中华临床营养杂志,2011,19(4):280-281.

[5] 谷斌斌,张蕊,黄伟,等.欧洲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内科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调查[J].浙江医学,2015,37(12):1035-1036,1050.

[6] Med NEJ.Perioperative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in surgical patients.The Veterans Affairs 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 Cooperative Study Group[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1991,325(8):525-532.

[7] Koretz RL,Lipman TO,Klein S.AGA technical review on parenteral nutrion[J].Gastroenterology,2001,121(4):970-1001.

[8] Heyland DK,MacDonald S,Keefe L,et al.Total parenteral nutritilon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a meta-analysis[J].Jama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1998,280:2013-2019.

[9] 于康.营养风险筛查是临床营养管理的基础[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4,8(6):361-363.

[10] 王蕾蕾,陈秋霞,张片红,等.营养教育对病人营养风险筛查和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4,21(5):270-272.

[11] 寇京莉,韩斌如,路潜.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营养风险筛查认知现状的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3):199- 201.

[12] 李素珍,方建萍,赵久红,等.护理人员在住院患者营养筛查中的路径及培训[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5,1(2):31-32,39.

(责任编辑 吴鸿霞)

Clinic Study on Improving Accuracy of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Among Inpatients

GaoYan1,2,HuangTingting2,LiLu2,LinJianrong1,2

(1School of Medicine,Hu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Huangshi Hubei 435003;2Nutrition Department,Huangshi Central Hospital,Huangshi Hubei 435000)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 of inpatients and to do nutritional intervention for the inpatients with nutrition risk.Method: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 was adopted to screen the inpatients from September 2014 to May 2015 in Huangshi Central Hospital.Along with the online of mobile nursing (PDA) in October 2014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nutrition management group in November 2014,the accuracy of each item on the screening table (item A:nutrition state; item B:the serious degree of disease;item C:age;Total:A+B+C three items score added) was checked and effects of measures such as PDA and nutrition management group on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accuracy were assessed.Results:The online of mobile nursing (PDA)in October 2014 increased the accuracy of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to 92.2% and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mpared to the accuracy in September(P<0.01).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nutrition management group in November 2014 enabled the rate of accuracy rise to 96%,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October (P<0.01),and since December 2014,the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rate maintained around 98%.Accuracy of Item A, B and total score were all higher that those in September and November was higher than October,and the difference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Accuracy of Item C maintained around 98%,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September,October and December.Conclusion:Information system support(mobile nursing PDA)and establishment of nutrient management group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in addition,management of training,nutritional status and accurate assess of disease severity,multi-subject and multi-department collaboration can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effectively.

NRS 2002;inpatients;accuracy

2016-04-05

高艳,教授,本科,研究方向:消化内科、临床营养。

10.3969/j.issn.2095-4565.2016.06.012

R47

A

2095-4565(2016)06-0052-04

猜你喜欢
正确率筛查科室
点赞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爱紧张的猫大夫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生意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