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阻抗及实现路径

2017-01-10 16:40
关键词:创客教育

林 洁

(1.浙江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2.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高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阻抗及实现路径

林 洁1,2

(1.浙江工业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4;2.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8)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常态,创客逐渐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经济转型的重要新生力量,高校创客教育日益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关键,以创客型创新人才为目标进行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高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并对当前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阻抗进行分析,最后重点从五个维度对高校创客型人才模式的实现路径进行阐述。

高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路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已开始迈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众创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无疑将成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而创客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正在推动和引领一场“众创时代”的产业革命。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然要适应新形势和新要求,以培养创客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变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兴起创客运动,营造创客氛围,设立创客空间,开展创客教育,大力培育、引导和支持创客文化的健康繁荣发展。

一、高校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一)创客的内涵及本质特征

“创客”,来源于英文单词“Maker”,在搜狐网发布的《中国创客白皮书2013》对“创客”分别作出广义和狭义的定义:广义的“创客”是指将自己的创意想法变成现实并乐于分享的人,这个定义涉及的范围很宽广。狭义的“创客”则指利用开源硬件和软件将创意现实化的人。这不仅是安德森在《创客:新工业革命》中描述的创客类型,也是目前国内外创客们的主要发展方向。笔者认为“创客”是指热衷于创新,出于兴趣与爱好,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自己掌握的生产工具努力把各种创意灵感转变为现实的人。他们是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新人类,是“玩创新的人”。[1]“创客”具有以下四个典型特征:

1.创意是根本。创客之所以称为创客,首先是创客具有无穷尽的创意和源源不断的灵感,这也是创客的灵魂。在变幻莫测和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愈加倾向于个性化发展,不断追求时尚、创意和与众不同,所以创客也必然有了应运而生的深厚土壤。

2.实践是标签。创客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型人才,不仅创意无限,具有许多奇思妙想,而且动手能力强,敢想敢做勇于实践,能利用自生产工具和已有资源,将想法付诸实践变成作品,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者,而绝不仅仅停留在创意和灵感阶段。实践是创客的专属标签。

3.分享是关键。创客区别于一般的创新型人才和创业者,因为他们热衷创新、勇于实践、精于创造,更因为他们乐于分享。创客从来不闭门造车,绝对不会一个人单打独斗,创客具有开源精神,注重分享,乐于交流,创客空间就是创客们的舞台和共同的战场。

4.网络是载体。创客是社会变革的新生力量,创客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力。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技术为创客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推广创客文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创客们需要通过网络、微博和微信等自媒体平台不断拓宽交流渠道,形成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创新创业氛围。[2]

(二)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在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传统的科技创新模式处在嬗变中,传统的以技术发展为导向、科研人员为主体、实验室为载体的科技创新活动正转向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以共同创新、开放创新为特点的用户参与的创新2.0模式。[3]2015年3月,“创客”首次被写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李克强总理指出,2014年我国着力培育新的增长点,众多“创客”脱颖而出。之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引发“创客”再度成为社会的关注焦点。创客在我国属新生力量,但发展迅猛,并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创客追求新鲜事物、勇于探索、推陈出新的特征适应青年学生个性需求;创客不慕名利、只为信仰的价值追求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创客不怕困难、不断实践、勇于拼闯的精神符合教育目标追求。[4]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这一切为教育增添了新的活力,成为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动力,也成为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重要依托。创客符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其所体现的创新与实践意识对教育模式变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高校作为青年创客培养的主要苗圃,提出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必然的趋势,高校培养崇尚创新、敢拼敢闯、积极实践并乐于分享的创客任重而道远。

二、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阻抗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和手段。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就是将创客型人才培养计划付之实践的过程。在实施过程中,传统观念、配套资源、师资力量、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等因素,总会以其各自力量对实施产生阻力,这种阻力,我们认为就是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阻抗因素。

(一)传统观念的束缚。高校改革势在必行,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影响改革成效和育人目标实现的关键一环,但同时也是高校改革的重大难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难,首先难在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高校改革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但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广泛形成一致意见,尤其对于创客以及创客型人才培养存在认识不够和拒绝推广的心理阻碍,这成为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首先需要突破的一个困境。

(二)配套机制的落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出台人才培养方案到顺利实施离不开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诸多设施和相关机制的匹配,也就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需要硬件和软件两手都要硬才能取得真正的实效。但目前的现状是创客型人才培养未受到广泛的重视,与之相匹配的教育资源严重匮乏,比如资金不到位、保障机制政策未落实等,这些本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要保障的配套匮乏将成为影响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最大障碍。

(三)师资力量的缺乏。创客型人才培养需要一大批热爱创新创业教育、熟悉创新创业教育规律、具备扎实创新创业知识并有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师资力量。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根本是人才培养,两创教育日益受到重视,各高校的创业学院也逐渐创办,但是创业学院的独立师资情况却让人堪忧。师资力量的匮乏,尤其是高层次师资力量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创客型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学生主体作用的缺位。全球化交往时代迅猛来袭,而高校教育的实质就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不管是教学还是德育都离不开交往,交往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这就决定了交往双方是相互平等的,交往就是相互对话、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的过程,[5]也就意味着教育对象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主体,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高校改革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目前教育交往异化、学生主体作用缺位仍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制约因素。

三、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路径

(一)找准突破点:发起创客运动,营造创客氛围

随着各种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各地掀起了创客运动的浪潮,其核心内涵是强调将想法变成现实,让人做梦想的实现家。创客运动正在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对颠覆传统教育和学习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新媒体联盟发布的2014高等教育版的美国地平线报告中预测,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转变为创造者,将是未来三到五年内的趋势,而在教育界日趋发展壮大的创客运动,正是这一预测的一大表现。[6]在美国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界,创客运动正以不同的形式兴起。在中国,创客活动上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战略倡议,下连每一个普通人的人生梦想,必然引燃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激情。高校要实现创客型人才培养目标,必须以发起创客运动,营造创客氛围为突破点,让学生有勇气、有信心、有魄力地去追逐自己创意的落脚点,挥汗拼搏,为自己的青春添上注脚。高校要积极营造舆论氛围,在师生中大力宣传创客和创客运动,让师生对高校创客培养目标形成共识,并对创客运动进一步深入认识。同时要积极搭建平台、创设载体,让更多的人可以参与到创客运动实践中来。创客运动将改变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内容、学习模式和学习效果。

(二)把握关键点:设立创客空间,拓展创客平台

创客的创新和力量源泉来自于所有创客的相互分享、帮助与合作,所以他们需要有一个这样的平台。而创客空间就是兴趣相投的创客们的聚集平台,是创客们最基本的组织单位,是为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和交流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创客空间并不需要物资上的奢华,最重要的是能够为每个参与者提供一个可以自由交流思想、一起探索未知的环境。[7]高校拥有水平和密集度均较高的人才和智力储备,也是创客人才教育、培养和培训的重要基地。高校进行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就是根据高校特点和学生的特质创建创客空间,积极呵护学生的想法和创意,为创客教育提供固定的活动和交流场所,充分利用开放实验室、实训室、社团活动室、图书馆等创客空间,满足学生进行跨学科、跨专业创新实践项目的需要,提升技术应用并进行创意交流,让创客空间真正成为创新创意的汇聚地和实现梦想的试验田。高校将创客空间朝着市场化、专业化、集成化、网络化的众创空间方向培育,将其打造成高校创业者的公共服务平台和载体,打造“创业前期-创业苗圃-创业孵化-孵化加速”的完整创业孵化链条,使之成为玩创意、搞创意、想创业的创客乐土,使其成为高校实现从创新资源优势到创新快速发展的重要推进器。

(三)掌握着力点:开展创客教育,发展教育创客

创客教育是在当今创客运动的浪潮之下,在教育界兴起的教育创新现象。创客教育继承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并借助与多媒体的融合,开拓了创新教育的实践阵地,有效延伸了创新创业教育的触角,实现了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实践、创业孵化的链条式的一体化的有机衔接。高校成为创客教育的主战场,实施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大力开展创客教育,结合专业与行业特点,从“个体需要、教学主线、平台搭建”三个维度[8],点、线、面三维融合,以创客教育引领专业教育改革,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志趣,探索出融创新、创造、创业教育为一体的创客教育新路子。在开展创客教育的时候,要“课堂”和“实训”两手抓,一方面以课堂为出发点,不断深化课堂创新改革,加强创业创新的理论知识体系建构,耐心灌溉,让“创客”的种子潜滋暗长;另一方面,以实训为导向,跨专业、跨区、跨产业进行实践训练,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等待“创客”新芽破土。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在创客教育内容、师资、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及体验等方面探索实施分层次、差异化、递进式创客培养,深入到创新创业的不同程度,不断满足大学生对创客教育与实践活动的需求。

(四)夯实落脚点:完善创客培养体系,丰富创客培养载体

高校人才培养最重要的问题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和“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创客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落脚点是打通现有的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不断整合资源,丰富培养载体,完善培养体系,最终实现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一方面必须认识到位,形成合力,把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深化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形成交叉培养、协调育人新机制,鼓励跨院系、跨学科和跨专业培养创客型人才,推进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和国际合作。另一方面,搭建教育、竞赛、实践三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健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激励与保障机制,改进学生创客培养指导服务,健全专门机构,强化信息服务,完善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做好点面结合,开展一系列科技创新资助活动,实现“以创新创业社团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以创新创业实践让理论知识变身科研成果,以创新创业平台助力成果转化”的三步走的全过程的创客培养新机制。

(五)明确支撑点: 培育创客文化,实现长效发展

2015年初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健全创业辅导指导制度,支持举办创业训练营、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培育创客文化,让创业创新蔚然成风”。培育创客文化,让创客成为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才能真正实现长效发展。皮亚杰曾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可以创造新事物的人,而非重复上一辈子已经做过的事,这些人应该具备创造力、开拓性并善于发现。[9]这也是创客文化的教育内容,是创造新事物的教育的目的。当前在美国,从政策到实践层面,创客文化已经开始在教育中站稳脚跟。与其他新鲜的群体一样,创客在国内也正在经历一个“从沉默到爆发”的发展阶段,创客文化开始渐渐积累和活跃起来。从2014开始,清华大学把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周六定为清华创客日,借此宣传、倡导创客文化。这就是培育创客文化的一种有效尝试。高校在一定规模上开展“创客论坛”、“创客大赛”或是“创客嘉年华”等创新活动,吸引更多受众甚至媒体,广泛参与创客运动,不断营造创客文化,使创客成为深入人心的一种理念和精神。高校培育创客文化,是在源头上厚植创业文化,引领和扶持大学生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当下,创业氛围日益浓郁,我们培育一种文化,应紧紧抓住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育人本质,引导青年理性、有序、切实地投入创客天地。

[1]李凌,王颉.“创客”:柔软地改变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4-09-23(5).

[2]张宝君.创客:教育变革的新生力量[N].中国青年报,2015-07-15(6).

[3]唐平秋,罗仙慧.关于创新2.0模式下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113-118.

[4]张宝君.创客:教育变革的新生力量[N].中国青年报,2015-07-15(6).

[5]闰艳,王秀阁.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交往关系的改善[J].思想教育研究,2009(5):18-21.

[6]New Horizon Report: 2014 Higher Education Edition[DB/OL].(2014-10-08)[2016-09-28].http://cdn.nmc.org/media/2014-nmchorizon-report-he-EN-SC.pdf.

[7]吴俊杰.创客运动与STEM教育—专访“创客教父”Mitch Altman [J].中小学信息教育,2013(12):39-42.

[8]谢志远.兴趣+乐趣+志趣——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现代农业创客教育的实践探索[N].中国教育报,2015-07-02(11).

[9]深化跨国产学合作,以创客教育支持创新人才培养[EB/OL].(2014-06-16)[2016-09-28]. http://do.chinabyte.com/207/12985207. shtml.

The Implementing Impediments of Cultivation Mode of Maker-Type Talents and the Realization Path in Universities

LIN Jie1,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310014, China; 2. College of Marxism,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In the “Internet +” new era,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has emerged as a new normality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process. With the advent of new social background, makers are gradually growing into important new blood for promoting social reformation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which also gradually makes maker education a key part of university re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reformation of cultivation mode for innovative maker-type talents makes an inevitable trend.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maker-type talents and analyzes the implementing impediments of the talent-cultivating mode. Finally,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the maker-type cultivation mode from five dimensions.

universities;maker;talent-cultivating mode;path

G645.5

A

1008-8318(2017)01-0082-04

2016-12-07

2016年度浙江省青少年和青少年研究工作重点课题“共青团在服务青年创新创业领域供给侧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ZD201615)阶段性成果。

林洁(1984-),女,浙江温州人,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创客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创客大赛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小创客”有法宝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