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恶性肿瘤的现状比较及差异分析*

2017-01-11 16:25刘鹏杜秀婷韦海林徐联洋李柳宁
肿瘤预防与治疗 2017年4期
关键词:死亡率发病率直肠癌

刘鹏, 杜秀婷, 韦海林, 徐联洋, 李柳宁

510405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中心(刘鹏);510405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杜秀婷、韦海林);510405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徐联洋);510006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肿瘤科(李柳宁)

•综述•

中国与美国恶性肿瘤的现状比较及差异分析*

刘鹏, 杜秀婷, 韦海林, 徐联洋, 李柳宁△

510405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肿瘤中心(刘鹏);510405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杜秀婷、韦海林);510405 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 针灸康复临床医学院(徐联洋);510006 广州,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 肿瘤科(李柳宁)

恶性肿瘤是当今世界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但不同国家的不同肿瘤在性别、年龄、地区分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着显著差异。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恶性肿瘤的现状也有所不同,但却存在着许多共性和潜在的相似点。因此,本文尝试对中美两国最新恶性肿瘤现状相关研究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其中差异,以期为中国在恶性肿瘤的预防、筛查及诊疗方面提供些许借鉴和指导。

恶性肿瘤; 中国和美国; 肿瘤防治; 差异与分析

恶性肿瘤(后文统称癌症)曾经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以及富贵地区群体性疾病,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类预期寿命的不断延长,癌症的防治已成为一个全球性健康、经济和社会多重问题。大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新发癌症人数达1 490万,其中死亡人数接近820万,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致死病因,其死亡原因排在前三位在男女有所差别,男性依次是肺癌、胃癌、肝癌,女性依次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1-2]。与美国相比较,由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加之农业人口比例大,相对滞后的医疗管理体系,中国大多数癌症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远远高于美国,其在不同性别、年龄、地区癌症的相关流行病学特点也不同[3]。本文试图比较中美两国癌症现状,分析当前癌症现状原因并探究中国未来潜在演变趋势,为癌症的防治提供思路。

1 中美癌症现状

1.1 癌症发病率

最新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癌症发病人数预计约为4,292,000例,相当于每天平均近12,000例新发癌症被诊断;其中男性被诊断排在前五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胃癌、食管癌、肝癌以及结直肠癌,女性依次为乳腺癌、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以及食管癌,仅乳腺癌的发病率就占女性的15%,上述男女前五位癌症的发病数都超过新发病例数的50%;年龄校正后显示,癌症在中国男女性别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34.9/10万 vs. 168.7/10万),而从城乡差异比较农村癌症发病率高于城市(213.6/10万vs.191.5/万)[4]。

同期预计2015年美国癌症的发病总人数达1,658,370例,相当于每天新发癌症人数约为4,500例;其中被男性被诊断排在前五位的癌症依次是前列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膀胱癌和皮肤黑色素瘤,仅前列腺癌就占男性新发癌症的25%,而女性排在前五位的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子宫癌和甲状腺癌,单乳腺癌发病人数就占女性新发病肿瘤例的29%[5]。

1.2 癌症死亡率

研究显示,2015年中国因癌症死亡的人数预计达2,814,000例,相当于每天就有7,500例死亡;男女性癌症的死亡排在前五位的类别没有差别,依次都是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上述五种癌症占总比例的3/4;和发病率类似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165.9/10万vs. 88.8/10万),且农村高于城镇(149.0/10万vs. 109.5/10万)[4]。

而在美国,预计2015年因癌症死亡的人数约有589,430例,即每天死亡的癌症人数达1,600例;男女性的死亡癌症排序却不尽相同,其中男性排在前五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肝癌,在女性依次是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和卵巢癌,其中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四类的死亡人数占所有肿瘤的27%[5]。总体上美国癌症的死亡率较上世纪初90年代初降低了23%,从1991年的215.1/10万降至现今的166.4/10万,其中男性较女性降低更为明显(28% vs. 19%)[6]。

1.3 癌症5年生存率

一个国家多年肿瘤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可反应其总体和局部医疗健康水平及经济发展状况。2015年中国癌症的5年生存率为36.9%,其中女性高于男性(47.3% vs. 29.3%),城镇高于农村(42.8% vs. 30.3%);进一步从空间地理区域分析5年生存率,中国西南西区的最低(24.9%),中部地区最高(41.0%)[4]。

在美国,研究数据显示[5-6],过去三十年里癌症5年生存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白种人提高了20%,黑种人提高了23%;总的5年生存率大约为68%,其中白种人较黑种人高(69% vs. 62%);美国在过去的20年里,癌症的死亡率一直在持续下降,死于癌症的风险下降了23%之间。从区域上看,其中东北部死亡率下降了25%至30%,而南部最慢,只下降了约15%。

1.4 癌症发展趋势

1.4.1 中国统计数据 发病率男女对比:在常见的10大癌症趋势,男性在胰腺癌、结直肠癌、脑及神经系统肿瘤、前列腺癌、膀胱癌及白血病有所上升,其中前列腺癌最明显(+12.6%),而在胃癌、食管癌、肝癌的发病率有所下降,其中胃癌最突出(-5.3%),肺癌基本持平,略微少许下降(-0.2%)。对于女性常见10大癌症而言,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以及甲状腺癌有所上升,其中宫颈癌最为明显(+15.6%),而在发病率下降方面同男性一样,不过下降最明显的是食管癌(-5.5%)[4]。

死亡率男女比较:男性在结直肠癌、前列腺癌、胰腺癌和白血病有所上升,其中前列腺癌最明显(+5.5%);而在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膀胱癌、脑及神经系统肿瘤有所下降,其中食管癌下降最明显(-6.15%)。对女性而言,在乳腺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的死亡率有所上升,其中最明显的是卵巢癌(+21.6%),在结直肠癌、肺癌、子宫癌以及甲状腺癌方面基本稳定[4]。

1.4.2 美国统计数据 癌症的生存趋势:总体的生存率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在造血和淋巴系统恶性肿瘤方面;例如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41%提升至21世纪初的70%;但是例如肺癌和胰腺癌生存率改善并不明显,5年生存率只有18%和8%左右[6]。

癌症的死亡趋势:在过去得20余年里,由于癌症的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癌症的死亡率下降了23%,其中与肺癌(38%)、乳腺癌(36%)、前列腺癌及结直肠癌(50%)的下降密切相关。越来越多研究认识到肺癌、口腔癌、食管癌、膀胱癌发生与吸烟的关系,全面控烟与相关癌症发病率下降呈明显的正相关性[7]。

总体上美国的死亡率由20世纪90年代初的251.1/10万下降到21世纪10年代的166.4/10万;20世纪40年代以前,由于子宫癌(包括宫颈癌和子宫体癌)的高死亡率使得美国女性的死亡率远远高于男性,而到20世纪初期由于巴氏试验的应用使子宫癌的死亡率下降了80%;同样在胃癌方面下降了近30%[8]。与之相反,在肝癌、胰腺癌、黑色素瘤、甲状腺癌、扁桃体、软组织恶性肿瘤有上升的趋[9]。

1.5 儿童青少年癌症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儿童青少年癌症都是仅次于意外死亡的死因[10]。根据 GLOBOCAN2012数据库资料,美国和中国的儿童青少年(1~14岁)癌症发病率分别为 16.5/10 万和6.9/10 万,死亡率分别为2.3/10万和4.4/10万[11]。201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公布当前美国儿童癌症的5年存活率高达80%,而目前中国儿童癌症5年生存率低于美国[12-13]。在过去的近40年里,美国儿童癌症的发病率以每年0.6%的速度增长,其中脑肿瘤已经超过白血病成为癌症的首要死因,但总体的死亡率却下降了63%。中国儿童癌症的发病率虽然明显低于美国,而死亡率却高于美国[14]。对比分析中美现状,这很大程度是得益于白血病等癌种的有效治疗进展及高层次的临床试验研究[15]。当然在治疗方案实施的同时,美国更为注重为患儿提供情感支持,因为恶性肿瘤患儿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的风险增加,这也是值得中国借鉴的地方[16]。

2 差异分析

2.1 人口因素

首先是人口基数问题。全球几乎22%的新发癌症病例及接近27%的全球癌症死亡病例发生在中国,这与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约1/5的世界人口)密不可分[17]。其次就是人口增长,从20世纪50年代的5.5亿增加到2000年的12.4亿,预测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4.3亿[18]。

再者不可忽视的就是人口老龄化问题,中国经济及卫生事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的直面严峻的挑战,中国老龄化人口增长显著快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基于中国人口老年化特征,中国老年恶性肿瘤数量的迅猛的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老年肿瘤的问题是中国当前的恶性肿瘤的主要问题,也成为中国当前及未来医疗卫生的重要负担,对此也给医疗体制改革提出重大挑战[19]。另外从区域结构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呈中西部地区老龄化程度低而东部地区老龄化程度高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分布态势,这就预示着中国东地区的老年肿瘤发病数也将远高于中西部地区[20]。这与美国癌症区域分布具有明显的相似性。

2.2 经济与环境因素

现今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和医疗水平。但中国仍然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处于经济和医疗卫生相对落后的地区。对此在不同经济背景下产生了“贫穷癌”和“富贵癌”之分。大数据显示以胃癌、食管癌、肝癌为主的消化道肿瘤依然位居中国男女性前五的恶性肿瘤,更倾向于“贫穷癌”的特征,而在美国排在前列的支气管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结直肠癌则代表着“富贵癌”。经济的发展伴随着环境(空气、水、土壤等)污染为代价。中美也有类似的现状,两国都有研究表明大气环境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对居民潜在寿命,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肺癌,而水体污染与消化道相关肿瘤风险性增加也得到确切证实[21-23]。美国作为工业化国家的典型,也曾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经济与环境对癌症的防治方面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2.3 饮食与生活习惯因素

当今中国正经历着从传统农业大国向工业大国的转变,饮食生活习惯也发生着巨变。中国以米面为主食,相对落后地区最为常见如胃、食管、结直肠癌以及口咽等消化道肿瘤与不良的饮食及生活习惯相关[24]。同时与常年嗜食发酵酸菜和腌制萝卜、辣椒及白菜,喜食烟熏、烘烤、辛辣、热烫及干硬的加工食品,饮水中缺乏微量元素(如锌、钼、铂等)和维生素(如VitA、VitB、VitC等)也有着非常密切的正相关性。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胃食管癌发病率明显较低,而在乳腺癌和结直肠癌以及男性前列腺癌发病率正不断增加,这一方面得益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另外则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居民多食红肉及其加工品、低纤维素饮食习惯改变以及酗酒不无关系[24-25]。近期有Meta分析表明“西方式的饮食模式”不仅是前列腺癌的危险因素,也是肺癌发生的重要影响因子[26-27]。中国这类癌症的发展趋势与美国现今乳腺、结直肠及前列腺癌发病率高现状有着极为相似的特征。

2.4 诊疗技术因素

早在2011年美国医学界就提出了“精准医学”概念,直至2015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将“精准医学”具体化,提出预算2.15亿美元经费来实现美国“精准医学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其中癌症的治疗就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短期目标即为癌症提供更多有效的诊疗方式[28]。涉及的基因组学、蛋白组学、癌症生物学、分子免疫学、遗传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以达到建立“癌症知识网络”,让创新技术和实践得到及时共享的目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不管是在流行学的基础研究、临床技术的创新都得到快速的发展,近些年在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也在逐年增长,但2015年仅约占6.8%,而美国则早就超出了20%[29-30]。财政在肿瘤防治领域支出对于医疗技术的改进是一个直接驱动因素,这也是近些年中美两国癌症总体下降比重及生存率不同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进一步加大卫生领域财政投入优化资金结构统筹不容忽视。

3 讨 论

癌症作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杀手”,并有取而代之的趋势,预计到2025年全球新发肿瘤数将达到2 000万例,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及社会及经济及可持续发展[31]。2014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将中国列为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人类发展指数即健康长寿、教育水平以及体面的生活水平,是评估人类发展所取得平均成就的综合指数),但就当前中国癌症发病和死亡例数均居世界首位,发病和死亡总数均约占世界的1/4,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癌症发病死亡比最低的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比较仍有显著差距(中美比较 0.38 vs. 0.62)[32]。

随着期望寿命的不断增长,国家在癌症的防治财政负担也日益加重。当前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而跃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且在不久的将来有赶超美国的趋势。研究预测到2030年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将超过四分之一[33]。生活环境经历过先污染后治理的西式发展“老路”,逐渐进入一种“美式”高脂高蛋白饮食而缺少运动的生活习惯。中美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虽然在制度、历史文化、饮食生活习惯及心理层面都有着显著的差异,但对比中美两国当前恶性肿瘤的现状不难发现,透过差异可以发现存在许多可供借鉴的共性或潜在相似点。

(1)中国癌症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总体上明显高于美国,癌症的防治投入在当今及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必将成为中国卫生支出部非常重要的分。尤其是一级预防方面,重点是加强对社会经济地位低下和其他弱势群体癌症防控知识的传播,如加大戒烟、预防感染等宣传能够降低癌症总体死亡率,因此流行病学的科研支出是重要的一环[5,34]。

(2)在常见癌症病种方面,中国在胃癌、食管癌、肝癌等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而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及女性生殖系统的肿瘤呈一个上升趋势。这些改变提示与中国居民卫生条件及饮食生活习惯“西式化”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重新审视国人当前的饮食结构和习惯[35]。

(3)人类居住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空气污染到水体、土壤以及城镇化带来的看不见的内外“压力”及“心理”污染。“美式”的现状很可能就是中国的未来,“经济”不能以“环境”为代价是反面教训,必须重视。

(4)儿童青少年癌症是一个容易忽视的部分,中国儿童青少年癌症当前以2.8%速度递增,其中脑肿瘤和白血病是两个最为常见的病种[14]。以家庭为中心的患儿宣教及家庭教育成为儿童肿瘤学科的重要组成,积极投入儿童恶性肿瘤的病因学研究,将危险因素的暴露可能降至最低,开展更高层次的临床试验研究从而突破当前诊疗水平,另外重视情感支持都是需要借鉴的理念及方案[36]。

(5)癌症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地域差异,根据国家区域的死亡率来估计发病率已经有几十年历史了[37-38]。中国幅员辽阔,东部与西部、城镇与农村的恶性肿瘤分布明显不同[39]。通过建立城乡不同的防治侧重点加强癌症危险因素的研究,有针对性的采取调研及防治措施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方向。

(6)不同类型癌症发病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男性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男性在癌症的危险性远是大于女性[40]。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男性更多的暴露于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各种危险因素以及承受更大的家庭、工作压力等有关[41-42]。男性癌症预防管理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值得相关性别差异研究。

(7)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国家癌症登记规划、北美中央癌症协会以及美国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在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6]。因此加快中国癌症登记工作,扩大登记覆盖领域人口,逐步提高数据质量,为中国卫生行政部门癌症防治及病因学的相关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43]。

4 展 望

癌症是一项需要长期重点卫生支出及全民共同参与的多元化系统化防治工程。基于中国当前的基本国情特点,回顾中国流行病学发展概况,参考美国当前癌症的发病及诊疗现状,对比两国的差异并借鉴美国的防治经验。可以大胆预测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的癌症的发病和死亡人数还会进一步上升,尤其如何控制肺癌的绝对死亡人数;男性的前列腺癌、女性乳腺癌早期筛查方面需要加大政策支持;根据城乡经济、东中西部区域、年龄阶段不同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加强青少年儿童癌症的关注等等。也许可以把握中国癌症当前发病及其演变趋势,在任重而道远的肿瘤防治研究道路上提供些许思路。

作者声明:本文第一作者对于研究和撰写的论文出现的不端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利益冲突:本文全部作者均认同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学术不端:本文在初审、返修及出版前均通过中国知网(CNKI)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学术不端检测;

同行评议:经同行专家双盲外审,达到刊发要求。

[1]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Cancer Collaboration, Fitzmaurice C, Dicker D, et al. The Global burden of cancer 2013[J]. JAMA Oncol, 2015,1(4):505-527.

[2] GBD 2013 Mortality and Causes of Death Collaborators.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age-sex specific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for 240 causes of death, 1990-201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3[J]. Lancet, 2015,385(9963):117-171.

[3] Chen W, Zheng R, Zeng H, et al. Trend analysis of the changes of male/female, urban/rural incidences and average age of cancer patients in China 1989-2008[J]. Chin. J. Oncol,2014,36(10),796-800.

[4] Chen WQ,Zheng QS, Peter DB, et al. Cancer statistics in China, 2015[J].CA Cancer J Clin, 2016,66(2):115-132.

[5] Siegel RL, Miller KD, Jamal A. Cancer statistics,2015[J].CA Cancer J Clin,2015,65(1):5-29.

[6]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2016[J].CA Cancer J Clin,2016,66(1):7-30.

[7] Siegel RL, Jacobs EJ, Newton CC, et al. Deaths due to cigarette smoking for 12 smoking-related cancers in the United States[J]. JAMA Intern Med,2015,175(9):1574-1576.

[8] Bertuccio P, Chatenoud L, Levi F, et al. Recent patterns in gastric cancer: a global overview[J]. Int J Cancer,2009,125(3):666-673.

[9] Howlader N, Noone AM, Krapcho M, et al. SEER cancer statistics review, 1975-2012.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Bethesda,MD, http://seer.cancer.gov/csr/1975_2012/, based on November 2014 SEER data submission, posted to the SEER web site, April 2015.

[10]Kaatsch P. Epidemiology of childhood cancer[J]. Cancer Treat Rev, 2010, 36(4): 277-285.

[11]周艳玲,安嘉璐,田玲.我国儿童恶性肿瘤的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5,7(7):649-654.

[12]Hudson MM, Link MP, Simone JV. Milestones in the curability of pediatric cancers[J]. J Clin Oncol,2014, 32(23):2391-2397.

[13]闫龑,王丹. 我国儿童肿瘤5年生存率达72%白血病居儿童肿瘤发病和死亡首位[J].吉林医学信息,2014,30 (10):34-35.

[14]Zheng R, Peng X, Zeng H, et al.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survival of childhood cancer in China during 2000-2010 period: A population-based study[J]. Cancer Lett,2015,363(2):176-80.

[15]Hudson MM, Meyer WH, Pui CH. Progress born from a legacy of collaboration[J]. J ClinOncol,2015,33(27):2935-2937.

[16]Moller B, Barkmann C, Krattenmacher T, et al. Children of cancer patients: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emotional and behavioral problems[J]. Cancer, 2014,120(15):2361-2370.

[17]Ferlay J, Soerjomataram I, Dikshit R, et 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sources, methods and major patterns in GLOBOCAN 2012[J]. Int J Cancer, 2015,136(5):E359-386.

[18]吴菲,林国桢,张晋昕.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现状及趋势[J].中国肿瘤,2012,21(2):81-85.

[19]Teng H, Cao Z, Liu J, et al. Health status and burden of health care costs among urban elderly in China[J]. Asia Pac J Public Health, 2015,27(2):61S-8S.

[20]刘华军,何礼伟,杨骞.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空间非均衡及分布动态演进:1989-2011[J]. 人口研究,2014,38(2):71-82.

[21]Liu M, Huang Y, Ma Z, et al. Spatial and temporal trends in the mortality burden of air pollution in China: 2004-2012[J]. Environ Int,2016, 98:75-81.

[22]Turner MC, Krewski D, Pope CA 3rd, et al. Long-term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ir pollution and lung cancer in a large cohort of never-smokers[J].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11,184(12):1374-1381.

[23]Van Grinsven HJ, Rabl A, de Kok TM.Estimation of incidence and social cost of colon cancer due to nitrate in drinking water in the EU: a tentative cost-benefit assessment[J]. Environ Health,2010, 9:58.

[24]Tuan J, Chen YX. Dietary and Lifestyle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olorectal Cancer Risk and Interactions with Microbiota: Fiber, Red or Processed Meat and Alcoholic Drinks[J]. Gastrointestinal Tumors,2016,3(1):17-24.

[25]Liang H, Wang J, Xiao H, et al. Estimation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attributable to alcohol drinking in China[J].BMC Public Health,2010,10:730.

[26]Fabiani R, Minelli L, Bertarelli G,et al. A Western Dietary Pattern Increases Prostate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Nutrients,2016,8(10):626.

[27]Anic GM, Park Y, Subar AF, et al. Index-based dietary patterns and risk of lung cancer in the NIH-AARP diet and health study [J]. Eur J Clin Nutr,2016,70(1):123-129.

[28]Collins FS, Varmus H. 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J]. N Engl J Med,2015,372(9):793-795.

[29]Zhu X,Cai Q,Wang J,et al.Determinants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Expenditure Growth for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A Systematic Review Article[J]. Iran J Public Health,2014,43(12):1597-1604.

[30]赵大仁,张涛,徐斌,等. 2004年-2014 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分析与预测研究[J].中国医疗管理科学,2016,6(4):36-40.

[31]Gelband H, Jha P, Sankaranarayanan R, et al. Cancer: Disease Control Priorities[M].Washington(DC):The 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 The World Bank,2015:23-41.

[32]段纪俊,严亚琼,杨念念,等. 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的国际比较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6,8(7):17-23.

[33]马野青,陈思,唐莹. 当今世界经济新格局与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环境[J].南京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33-41.

[34]De Martel C, Ferlay J, Franceschi S, et al. Global burden of cancers attributable to infections in 2008: a review and synthetic analysis[J]. Lancet Oncol,2012,13(6):607-615.

[35]Chen W, Zheng R, Zuo T, et al. National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 2012[J].Chin J Cancer Res, 2016,28(1):1-11.

[36]Landier W, Ahern J, Barakat LP, et al.Patient/Family Education for Newly Diagnosed Pediatric Oncology Patients: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from a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 Expert Panel[J]. J Pediatr Oncol Nurs,2016,33(6): 422-431.

[37]Jensen OM, Esteve J, Moller H, et al. Cancer in the European Community and its member states[J]. Eur J Cancer,1990,26(11-12):1167-1256.

[38]Kamangar F, Dores GM, Anderson WF. Patterns of cancer incidence, mortality, and prevalence across five continents: defining priorities to reduce cancer disparities in different geographic region of the world[J].J Clin Oncol,2006,24(14):2137-2150.

[39]陈万青,郑荣寿,王宁,等.中国东部与中西部地区恶性肿瘤发病率的比较研究[J].中国肿瘤,2013,22(3):161-167.

[40]贺宇彤,郑荣寿,孙喜斌,等. 中国恶性肿瘤性别发病差异分析[J]. 中国肿瘤,2013,22(3):171-179.

[41]贾士杰,范慧敏,刘伟,等.2002-2011年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水平及变化趋势[J].中国肿瘤,2014,23(12):999-1004.

[42]喻璟瑞,徐明飞,尹序德,等.2008-2012年某医院首次住院恶性肿瘤病例构成情况分析[J].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4,27(5):222-225.

[43]Cheng W, Zheng R, Zhang S, et al. Report of cancer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in China,2012[J]. China Cancer,2016,25(1):1-8.

《肿瘤预防与治疗》2018年征订启事

《肿瘤预防与治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即《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N51-1703/R,ISSN1674-0904,大16开,双月刊,双月25日出版。

本刊主要报道国内外肿瘤防治研究领域的新成果、新进展。开设栏目有专家述评、国际交流、应用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临床经验与技术交流、预防研究、综述与讲座,短篇与个案报道等。所征稿件内容包括:肿瘤流行病学、基础研究、肿瘤病理、临床研究进展、病例报告、国外研究动态等。

敬请读者及作者踊跃投稿,欢迎订阅,每期定价10.00元,全年订价60.00元。需订阅者请到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2-142,错过订阅时间可直接向编辑部订阅,款汇至成都市武侯区人民南路四段55号《肿瘤预防与治疗》编辑部。

邮编:610041;电话:028-85420233;

E-mail:zlyfyzl@163.com; 网址:http:∥zlyfyzl.cn; QQ:973469379

微信公众号:肿瘤预防与治疗杂志

欢迎订阅,欢迎使用网上投稿。

《肿瘤预防与治疗》编辑部

ComparisonandAnalysisoftheCurrentStatusofCancerinChinaandtheUnitedStates*

Liu Peng1, Du Xiuting2, Wei Hailin2, Xu lianyang3, Li Liuning4△

(1.DepartmentofMedicalOncology,The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405,Guangdong,China; 2.TheSecondMedicalCollegeofGuangzhouUniversityofTCM,Guangzhou510006,Guangdong,China; 3.ClinicalMedicalCollegeofAcupunctureMoxibustionandRehabilitation,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6,Guangdong,China; 4.DepartmentofMedicalOncology,HigherEducationMegaCenterHospital,GuangdongProvincialHospitalofChineseMedicine,Guangzhou510006,Guangdong,China)

Cancer is one of the leading causes of death in the world. However, different countries and regions had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of different cancers in gender and age. As the world's largest developing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respectively, although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s current situation of cancers is different, it contains a lot of common points and potential similarities. Therefore, the primary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rying to mak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search materials abou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e differences of cancers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order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the prevention, screening,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ancers in China.

Cancer;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Cancer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Differentia and analysis

2016- 11- 26 [

] 2017- 01- 06

加拿大泰瑞·福克斯癌症科研基金(No.YN2014TF02)

李柳宁,E-mail:liliuning97@126.com

R730.1;R730.231

A

10.3969/j.issn.1674- 0904.2017.04.012

Liu P,Du XT,Wei HL, et al.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of cancer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 J Cancer Control Treat, 2017,30(4):299-304.[ 刘鹏,杜秀婷,韦海林,等. 中国与美国恶性肿瘤的现状比较及差异分析 [J].肿瘤预防与治疗,2017,30(4):299-304.]

猜你喜欢
死亡率发病率直肠癌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重庆每小时10人确诊癌症 癌症发病率持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