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应用乳腺钼靶及彩超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

2017-01-14 00:38沈鸿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肿块乳腺病灶

沈鸿雁

联合应用乳腺钼靶及彩超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

沈鸿雁

目的 探讨乳腺钼靶联合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 按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乳腺钼靶组、彩超组及联合组, 各40例。乳腺钼靶组采用X线乳腺钼靶进行检查, 彩超组采用多普勒彩超进行检查, 联合组采用X线乳腺钼靶和多普勒彩超联合检查, 观察比较三组的诊断结果。结果 联合组确诊率为95.0%(38/40), 明显高于乳腺钼靶组的70.0%(28/40)和彩超组的60.0%(24/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误诊率为2.5%(1/40), 明显低于乳腺钼靶组的25.0%(10/40)和彩超组的27.5%(1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钼靶联合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确诊率高, 可清晰检查出微小肿瘤病灶,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X线乳腺钼靶;多普勒彩超;乳腺癌;早期诊断;价值

虽然乳腺并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维持器官, 且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 但由于乳腺癌会导致正常的乳腺细胞丧失特征, 细胞结构松散, 容易脱落, 且脱落后的癌细胞可随血液或淋巴液游离扩散转移到其他身体部位[1], 威胁到妇女健康和生命, 及早诊治是降低死亡率、提高女性生活质量的关键。有研究指出[2], X线乳腺钼靶摄影和多普勒彩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有重要作用。本次研究基于上述背景, 对乳腺钼靶、多普勒彩超以及二者联合应用三种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对比, 希望能为临床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收治的12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按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乳腺钼靶组、彩超组及联合组, 各40例。乳腺钼靶组年龄32~80岁, 平均年龄(53.24±9.76)岁;包括单侧肿瘤38例,双侧肿瘤2例;有32例局部肿块, 8例未触及肿块。彩超组年龄30~78岁, 平均年龄(52.78±9.32)岁;包括单侧肿瘤39例,双侧肿瘤1例;有33例局部肿块, 7例未触及肿块。联合组年龄31~81岁, 平均年龄(53.07±10.93)岁;包括单侧肿瘤37例,双侧肿瘤3例;有39例局部肿块, 1例未触及肿块。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乳腺钼靶组 器材包括Diamond型乳腺钼靶X线摄影仪、Kodak单面增感屏暗盒以及乳腺专用胶片, 对乳腺侧和轴位进行摄片, 或根据肿块触诊结果增加斜位摄片, 参考美国放射学会乳腺影像报告[3]和BI-RADS工作站分型标准读片, 观察内容包括肿块密度、边缘、形态、钙化灶、致密影。

1.2.2彩超组 采用GE-E8四维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放射状扫描, 探头频率8~12 MHz, 患者双手上举, 仰卧平躺, 以顺时针方向对双侧乳腺进行纵横连续扫查, 若初检结果显示有异常则再次进行局部扫查, 记录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衰减和钙化情况、侧壁声影、局部皮肤增厚、腋窝淋巴结肿大情况, 同时观察病灶周围组织内部血流情况。

1.2.3联合组 采取X线乳腺钼靶和多普勒彩超联合检查。

1.3观察指标及诊断标准 对三组的确诊率、误诊率及漏诊率进行观察比较。乳腺钼靶诊断乳腺癌标准为[4]:①不规则颗粒型、细沙型或混合型钙化;②边缘模糊、高密度不规则结节影。彩超诊断乳腺癌标准为[5]:①回声不均匀、边缘模糊、形态不规则的低回声区;②低回声区可见微小强回声光点;③低回声区后壁衰减比或纵横比>1。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联合组确诊率为95.0%(38/40), 明显高于乳腺钼靶组的70.0%(28/40)和彩超组的60.0%(24/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6、14.05, P<0.05), 联合组误诊率为2.5%(1/40), 明显低于乳腺钼靶组的25.0%(10/40)和彩超组的27.5%(1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4、9.80, P<0.05); 联合组漏诊率为2.5%(1/40), 与乳腺钼靶组的5.0%(2/40)、彩超组12.5%(5/40)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5、2.88, P>0.05)。

3 讨论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分期与疾病转归和预后有密切关系,由于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无法扪及肿块, 因此采取影像学检查恶性钙化灶成为主要的判断依据, 可作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独立指标。采取乳腺钼靶诊断时, 患者典型恶性钙化征象包括细沙粒样钙化影、片状不均匀致密影、细小多形性钙化等, 恶性钙化影可作为最可靠的征象, 细小钙化影由于形状大小不一, 因此更为可疑[6]。此外还包括线样或线样分支状钙化, 此种征象多表现为外形细且不规则, 无连续性, 宽度通常<0.5 mm, 以导管腔内钙化最为多见。采取彩超诊断时,患者典型征象则表现为边界模糊, 无明显包膜, 且腺体内有低回声结节, 内部回声均匀且伴点状强回声光点, 后方多有衰减, 血流频谱丰富。

乳腺钼靶和彩超各自的优缺点也十分明显。乳腺钼靶分辨率和密度较高, 针对肿块结节影和微小钙化病灶有超强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可清楚观察到乳腺组织内的肿块和微小钙化点。李佳鹏等[7]的研究中指出, X线乳腺钼靶摄影针对直径在1.0 cm以下的微型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彩超和磁共振成像(MRI)等方法(P<0.05);但由于部分腺体组织密度差异小,因此乳腺钼靶对该类组织分辨率较低, 对近胸壁和致密性乳腺内病灶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8]。在肿块血流和囊性病变等方面, 彩超则有无法替代的作用, 组织分辨率高且浅表器官穿透力强, 不受腺体类型和厚度影响, 能清晰显示出肿块形态大小、结构位置以及周围腺体组织侵犯状态, 乳腺内部的异常回声也能清晰显示, 但其针对微小钙化点特异性较低[9, 10]。

采取乳腺钼靶联合彩超诊断的方式可实现优势互补, 乳腺钼靶整体性强, 可用于对微小钙化、肿块结节影的定性分析, 彩超则可帮助筛选致密乳腺肿瘤病灶,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组确诊率为95.0%(38/40), 明显高于乳腺钼靶组的70.0%(28/40)和彩超组的60.0%(24/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联合组误诊率为2.5%(1/40), 明显低于乳腺钼靶组的25.0%(10/40)和彩超组的27.5%(1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漏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结果证实了联合诊断的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 临床应用过程中并不是简单的组合, 而是要有先有后, 针对腺体丰富的年轻患者可先使用彩超诊断, 而中老年患者则优先使用乳腺钼靶, 若采用单一方法即可确诊就无需再采用第二种方法, 若单一方法诊断存在疑惑则必须采用联合诊断, 从而提高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 乳腺钼靶联合彩超诊断早期乳腺癌确诊率高,可清晰检查出微小肿瘤病灶, 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 斯兴无, 徐彬.用核磁共振、乳腺钼靶及彩超检查诊断早期乳癌的效果对比.当代医药论丛, 2017, 15(4):120-121.

[2] 罗成静.乳腺钼靶与超声诊断乳腺原位癌伴早期浸润的影像学特点比较分析.山西医药杂志, 2015, 59(10):1115-1116.

[3] 吕彦利.联合应用乳腺钼靶及彩超在诊断早期乳腺癌中的价值.中国实用医药, 2015, 10(33):82-83.

[4] 田柳, 皮亚平.高频超声联合钼靶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河北医学, 2015, 44(11):1812-1814.

[5] 陆清, 江科, 李琼, 等.高频超声联合钼靶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医学临床研究, 2015, 32(2):229-231.

[6] 关云.超声和钼靶X线诊断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比较.检验医学, 2016, 31(B09):16-17.

[7] 李佳鹏, 赵燕会, 侍朋举, 等.钼靶联合彩超在未扪及肿块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 16(4):548-.

[8] 冯宾.彩超与钼靶对于乳腺癌早期诊断的对比研究.中外医疗, 2016, 35(1):177-178.

[9] 邓小芸, 赖玉琼, 黄伟俊, 等.乳腺彩超与X线钼靶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2, 18(2):185-187.

[10] 唐蓉, 梁祯, 丁力.高频彩超与X线钼靶在早期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西部医学, 2015, 27(4):592-59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19

2017-06-21]

110101 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彩超室

猜你喜欢
肿块乳腺病灶
基于高频超声引导的乳腺包块导丝定位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
乳腺结节状病变的MRI诊断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乳腺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1例并文献复习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CEUS与平面波超敏感血流显像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
乳房有肿块、隐隐作痛,怎么办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