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意义

2017-01-14 00:38李大林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7期
关键词:单排占位性低密度

李大林

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意义

李大林

目的 分析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意义。方法 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 均接受单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观察肝脏的病灶数量、位置、大小、形态, 病灶包膜的形态, 有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等征象, 肝内病灶在肝静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造影进出速度和各染色情况。结果 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检查出病灶34个, 其中左肝9个, 右肝25个,直径为0.5~10.0 cm, CT扫描在动脉期呈现高密度, 门静脉期为低密度、不均质, 延迟期表现等密度或者低密度。12例肝转移瘤患者, 其中7例单发, 5例呈多发, CT扫描呈现低密度, 动脉期边缘环状强化, 10例患者能够有明显的“牛眼征”。7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 左肝4例, 右肝3例。CT扫描边缘不清晰,整个呈现低密度影, 病灶内有条索状高密度影, 不规则;部分有胆管扩张, 肝被膜呈凹陷状。动脉期显示不均匀轻度强化, 密度低于实质, 静脉期病灶区强化增强, 可见钙化灶。延迟期再次加强, 并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7例肝脓肿患者, CT扫描边缘不清晰呈现低密度影, 动脉期边缘呈现带状强化, 在门静脉期出现典型的“双环征”, 1例不典型。5例肝血管瘤患者, 血管瘤直径为1~3 cm, 低密度影, 动脉期无强化或边缘呈现点状强化, 静脉期明显边缘强化向中心发展。结论 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能够对肝占位性病变起到很好的鉴别作用。

肝占位性病变;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血流供应

肝脏作为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 一旦发生病变就会引起身体的代谢紊乱。肝占位性病变是指良性肿瘤或恶性肿瘤,是一种广义上的肝脏肿瘤[1]。其形态、组织来源和供血情况都有所不同。单排螺旋CT能够在一次屏气的情况下对整个肝脏进行扫描, 使肝脏各部分都能够清楚的展现, 包括肝脏各部分的形态、密度。通过注射造影剂进行扫描, 不同血供的增强效果不同, 对病灶部分能够提供有效的线索[2]。有文献显示, 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能够提高肝癌检出率大约10%[3]。现通过对本院接受单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分析结果和特征, 探讨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鉴别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6月本院收治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病理检验, 患者均属于肝脏占位性病变, 患者对碘剂无过敏, 严重恶质病或心脏病。60例患者中男39例, 女21例, 年龄24~67岁, 平均年龄(46.0±6.3)岁。检出原发性肝癌29例, 肝转移瘤12例,肝胆管细胞癌7例, 肝脓肿7例, 肝血管瘤5例。

1.2诊断标准 ①肝动脉期诊断标准[4]:主动脉呈现清楚高密度影, 肝实质部分没有强化, 或者轻度强化, 腹主动脉及各分支动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脾动脉、肝动脉)显示清楚。肾皮质强化程度均匀而髓质无强化, 两交界清楚。胰腺强化, 脾脏强化但不均匀。②门静脉期诊断标准:肝实质区明显呈现强化, 下腔静脉、肝静脉、门静脉及分支、脾静脉等显示清楚, 脾脏强化均匀, 肾实质密度均匀强化。③延迟期诊断标准:肝脏和脾脏的密度均降低, 下腔静脉、门静脉及其分支呈现轻度强化, 肾盂和输尿管部分呈浓密强化。

1.3方法 60例患者均接受单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应用单排螺旋CT扫描机(120 kV, 100 mA)进行全肝扫描。扫描前对患者测试碘过敏, 训练患者保持屏气, 保持呼吸像一致,减少呼吸造成的伪影, 提示患者在扫描前6 h内禁止进食。检查前30 min口服500 ml的2%~3%的泛影葡胺充盈肠道,扫描时再加服200 ml充盈胃部, 以免由于胃部充盈不佳造成伪影影响左肝的观察。造影剂选择海碘醇, 用量为5 ml/kg,安科高压注射在肘静脉注射, 速度为2.5 ml/s。在静脉注射后, 20~30 s扫描肝动脉期, 60~70 s扫描门静脉期, 3 min后扫描延迟期。对有血管癌可疑征象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时间。

1.4观察指标 观察肝脏的病灶数量、位置、大小、形态,病灶包膜的形态, 有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腹水等征象,肝内病灶在肝静脉期、门静脉期和延迟期造影进出速度和各染色情况。

2 结果

2.1原发性肝癌 2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检查出病灶34个,其中左肝9个, 右肝25个, 直径为0.5~10.0 cm, CT扫描在动脉期呈现高密度, 门静脉期为低密度、不均质, 延迟期表现等密度或者低密度。

2.2肝转移瘤 12例肝转移瘤患者, 其中7例单发, 5例呈多发, CT扫描呈现低密度, 动脉期边缘环状强化, 10例患者能够有明显的“牛眼征”。

2.3肝胆管细胞癌 7例肝胆管细胞癌患者, 左肝4例, 右肝3例。CT扫描边缘不清晰, 整个呈现低密度影, 病灶内有条索状高密度影, 不规则;部分有胆管扩张, 肝被膜呈凹陷状。动脉期显示不均匀轻度强化, 密度低于实质, 静脉期病灶区强化增强, 可见钙化灶。延迟期再次加强, 并高于周围肝实质密度。

2.4肝脓肿 7例肝脓肿患者, CT扫描边缘不清晰呈现低密度影, 动脉期边缘呈现带状强化, 在门静脉期出现典型的“双环征”, 1例不典型。

2.5肝血管瘤 5例肝血管瘤患者, 血管瘤直径为1~3 cm,低密度影, 动脉期无强化或边缘呈现点状强化, 静脉期明显边缘强化向中心发展。

3 讨论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 肝脏占位性病变是肝脏疾病中最常见的类型, CT扫描虽然最常规, 但普通CT扫描速度慢, 不能进行多期扫描, 螺旋CT能够克服这一缺点, 快速扫描动脉期、门静脉期、延迟期, 清晰的观察多期肝脏血流状态和占位性病变。肝脏主要血供来自门静脉, 动脉期对血供丰富的肿瘤判断有价值, 门静脉期对于血管性肿瘤判断有利, 因此螺旋CT对于肝内占位性病变的检出有很高价值[5-8]。

原发性肝癌的特征是在动脉期有异常的肿瘤血管, 造影剂呈现“速升速降”的特点, 大多数肿瘤的边缘在动脉期强化, 并且在门静脉期双重强化, 提示这些肿瘤可能存在双重血供。肝转移瘤由于生长过快导致中心组织变性坏死, 呈现“牛眼征”[9,10]。本次检查, 10例患者具有明显“牛眼征”。肝胆管细胞癌是少血供肿瘤, 在门静脉期表现明显, 边缘条索状在门静脉期开始强化并逐渐加强, 在延迟期会高于肝实质,呈现“慢进慢去”的状态。外层模糊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明显,中间液化区呈低密度, 内层坏死区无强化, 脓肿中可能有少量气体呈现“花瓣征”。肝血管瘤有大小不一的血管腔隙,内有丰富血液, 平扫低密度, 无强化或边缘性强化。

综上所述, 单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于肝脏占位性病变, 是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检出率高, 可作为常规占位性病变检查手段进行推广。

[1] 曾玉平, 陈观尚, 王耀光, 等.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11):59-61, 78.

[2] 彭翌.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医疗装备, 2016, 29(22):19-20.

[3] 吴志辉, 周展新.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0, 11(1):27-29.

[4] 张长顺.36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行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的结果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1, 6(10):76, 46.

[5] 钱万兴.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医学信息(中旬刊), 2011, 24(9):4503-4504.

[6] 刘世军.单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意义.药物与人, 2014, 24(6):77.

[7] 刘春岭.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肝脏占位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内蒙古中医药, 2010, 29(14):99-100.

[8] 李长富.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对鉴别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 2011(7):222-223.

[9] 朱江.螺旋CT三期动态扫描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 2013(21):648-649.

[10] 李加其.多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15):52-5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7.026

2017-06-30]

224200 江苏省东台市三仓人民医院放射科

猜你喜欢
单排占位性低密度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轮转冰”背景下山东省单排轮滑球运动发展的构想
Role of telomere shortening in anticipation of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胃肠超声造影对胃十二指肠占位性病变的诊断研究
世界男子单排轮滑球锦标赛八强技术特色分析
基于低密度网格覆盖分析的重访星座优化设计
蝶鞍分区联合影像征象对鞍区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涉及车辆装载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