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7-01-14 19:46康艳立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7年10期
关键词:视网膜常规糖尿病

康艳立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康艳立

目的研究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方法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常规组(53例)和护理组(5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 常规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基础护理, 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系统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空腹血糖(FBG)为(6.01±3.47)mmol/L、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为(8.35±3.06) mmol/L,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06±7.50)、(18.03±4.50)m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56±9.18)分,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51±9.6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更快的恢复, 提升生活质量, 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护理干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生活质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常见疾病, 在临床中有增值性和非增值性两类, 病因是糖尿病导致的细胞代谢异常, 组织变化, 微循环异常, 影响视功能[1-3]。患者临床会出现视力减退, 致盲等症状, 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负面情绪比较多。所以改善患者的生活状态、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1]。此次对本院收治的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对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对107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成常规组(53例)和护理组(54例)。常规组男31例,女22例, 年龄最小38岁, 最大77岁, 平均年龄(57.22±6.59)岁;护理组男33例, 女21例, 年龄最小36岁, 最大78岁, 平均年龄(56.86±7.0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常规组在次基础上配合基础护理, 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合理运动, 常规降压降脂治疗。护理组除常规治疗, 对患者提供系统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生活规划、健康教育等护理内容。具体如下。

1.2.1 心理护理 患者情绪烦躁焦虑, 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 稳定患者情绪, 为患者建立生活的信心;为患者讲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预后知识, 让患者正视疾病, 能够积极的接受治疗。

1.2.2 生活策划 为患者制定符合其习惯的生活计划。鼓励患者参与社交, 降低盲从感, 提高主动性。

1.2.3 健康教育 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能够自我控制疾病,懂得自我约束和调节,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 让患者深入了解教育内容[4]。

1.3 观察指标 临床治疗与护理结束后, 检测两组患者的FBG和2 h PG水平, 以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中文版)[5]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并进行对比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FBG为(6.01±3.47)mmol/L、2 h PG水平为(8.35±3.06) mmol/L,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06± 7.50)、(18.03±4.50)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56±9.18)分,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51±9.6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我国糖尿病患者数量比较多, 临床护理主要是针对心脑并发症和糖尿病进行开展[6-9]。因为视网膜病变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威胁性较小, 所以往往缺乏健康教育[10-12]。视网膜病变会让患者失明, 降低生活质量, 对患者的生活和心理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很多患者对于生活失去信心, 意志消沉, 不利于临床治疗。临床治疗可以缓解病情, 促进患者恢复, 可是无法消除患者负面情绪, 让患者重拾生活信心[2,13-17]。

此次研究中, 对患者行有效饮食护理, 护理组患者治疗护理后的FBG为(6.01±3.47)mmol/L、2 h PG水平为(8.35± 3.06)mmol/L, 均明显低于常规组的(13.06±7.50)、(18.03± 4.50)mmol/L,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护理后护理组生活质量评分为(79.56±9.18)分, 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8.51±9.6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李弢等[4]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研究所得数据结论相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临床中接受护理干预可以提升视觉能力, 促进恢复, 眼手协调更加优秀[5-8]。

总之, 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干预可以让患者更快的恢复, 提升生活质量, 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1] 郭玉清.心理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5):547-548.

[2] 李婷, 雷绪, 刘小芳.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当代医学, 2013, 26(21):7-9.

[3] 岳贤贤, 陈云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1, 10(16):9-10.

[4] 李弢, 王洁.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 2011, 26(21):1985-1987.

[5] 郭玉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山西医药杂志, 2012, 41(2):203-204.

[6] 莫贻娟, 龙翠娟, 刘小玲, 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外医学研究, 2012, 10(15):75-76.

[7] 王晓辉, 梁爱明.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河南医学研究, 2015(2):158-159.

[8] 李军.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基层医学论坛, 2014, 26(6):689-690.

[9] 李玉芹.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保健营养(旬刊), 2013, 23(5):2183-2184.

[10] 郭晓玲, 李慧明, 王俊杰, 等.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2015, 26(6):70-71.

[11] 冀玉霞, 石红岩, 岳晶晶.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糖尿病新世界, 2015, 35(22):134-136.

[12] 邹绍芬.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大家健康(旬刊), 2015, 26(4):215-216.

[13] 崔文萍, 王明霞.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饮食保健, 2016, 3(17):101-102.

[14] 张莉娅.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家庭医药, 2016, 1(15):167-168.

[15] 司艳波.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基层医学论坛, 2015, 27(19):2696-2697.

[16] 冯伶俐, 吴伯乐.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3):79-81.

[17] 任巧霞, 陈亚琼, 郑云萍.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13(2):193-194.

Influence b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quality of life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patients

KANG Yan-li.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Nangang Branch of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Hospital, Harbin 150001, China

Nursing intervention; Diabetic retinopathy; Quality of life

conventional therapy, and the conventional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basic nursing, while the nursing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systematic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conventional therapy.Nursing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nursing group ha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as (6.01±3.47) mmol/L, and 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 PG) as (8.35±3.06) mmol/L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which were all much lower than (13.06±7.50) and (18.03±4.50) mmol/L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Nursing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life quality score as (79.56±9.18) points than (68.51±9.65) poin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and nursing,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ConclusionImplement of scientific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patients can accelerate their rehabilitation and improve quality of life.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2017-03-23]

150001 黑龙江省医院南岗院区眼科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0.077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life in diabetic retinopathy patients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MethodsA total of 107 patients with diabetic retinopathy as study subjects were divided by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 into conventional group (53 cases) and nursing group (54 cases).Both groups

猜你喜欢
视网膜常规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深度学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中的应用
常规之外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合并孔源性视网膜脱离1例
高度近视视网膜微循环改变研究进展
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致视网膜损伤1例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