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行为及其引导政策研究

2017-01-20 07:05李民梁胡思琪吴方阳晋清曼王亚歌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16年6期
关键词:渔民维权渔业

李民梁,胡思琪,吴方阳,张 影,晋清曼,王亚歌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我国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行为及其引导政策研究

李民梁,胡思琪,吴方阳,张 影,晋清曼,王亚歌

(广东海洋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湛江 524088)

随着近年来我国南海海域周边一些国家侵渔事件的频繁发生,南海护渔维权已经成为我国当今热点问题。渔民在维护我国领海安全和海洋权益、南海正常渔业生产活动以及推动南海问题的科学解决上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渔民整体综合素养偏低、渔业发展本身具有脆弱性,以及渔业管理制度法规落后等因素,严重制约着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因此,需从加大财政对渔业倾斜力度、完善渔业管理的制度与法规、分类引导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构建和完善渔民社会保障政策等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政策措施,有针对地提高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的能力。

南海;护渔维权;渔民行为;引导;政策

在南海形势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南海护渔维权问题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生多起南海渔民维权事件。据不完全统计,1989—2010年,周边国家在南沙海域袭击、抢劫、抓扣、枪杀中国渔船渔民事件达380多宗,涉及渔船750多艘、渔民11300人;其中,25名渔民被打死或失踪,24名渔民被打伤,800多名渔民被抓扣判刑。①参见邹立刚《关于南海若干重大法律问题的探讨》,载《法治研究》2013年第6期,第3-9页。最为典型的2012年“黄岩岛事件”,海南省潭门镇渔民在黄岩岛领域遭遇菲律宾军舰的挑衅、非法袭击甚至非法扣押,但我国渔民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与海监船一起守卫了黄岩岛的海域,捍卫了我国海洋领域的主权。自黄岩岛事件后,我国的海洋维权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国家派公务船和海监船在南海区域巡航及北斗导航系统等航海技术的支持,对渔民直接护渔维权提供了安全保障。国家领导人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渔民在南海护渔维权中的重要性,2013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到潭门镇考察时,深切关怀渔民,并强调渔民在南海维权中的重要作用,叮嘱渔民要注意安全,保卫好“祖宗海”。近期,“南海仲裁案”更是将南海维权问题推向国际舆论的最热点,南海维权问题也越来越值得我们关注。但是,学术界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对南海维权的国际战略关系的研究。杨珍奇通过梳理国际法院争端岛礁判例及其法理原则,认为我国在维护南海的领海安全及海洋权益上应加强关键性证据的收集、无人岛礁的管理、侵权行为的抗议及相关法律的完善。②参见杨珍奇《国际法院争端岛礁判例及其法理原则对我国南海维权的启示》,载《东南亚研究》2015年第5期,第41-45页。薛桂芳等人指出应加强海军南海维权行动法律保障的措施来维护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及海洋权益。③参见薛桂芳、郑洁《南海维权:海军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法律保障》,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第1-6页。二是在历史依据及经验层面上,对南海权益维护的法理原则及依据的研究。许多学者通过对《更路簿》以及大量史籍和地方文献的研究,证明南海是我国最早发现、命名、发开经营、长期有效管辖并得到许多国家广泛承认的主权领土。*参见周伟民、唐玲玲《〈更路簿〉是我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载《琼州学院学报》2015年第8期,第18-25页。海南大学的王彩从语言学的角度,认为:“南海诸岛俗名以特色鲜明的潭门方言为载体,融入了丰富的南海生态文化和深厚的海南语言文化元素,从一个特殊的层面上反映了南海诸岛与渔民之间悠远而亲密的人文联系。”[1]这为我国在南海“九段线”内岛礁及相关水域享有历史性主权提供了法理依据。目前学术界相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从政府行为层面进行研究,忽视了对渔民这一重要主体,即对于护渔维权中渔民的行为分析还缺少必要的研究。渔民作为渔业生产活动的主体,是护渔维权的重要力量,应在护渔维权中发挥制高点的作用。

一、渔民参与护渔维权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维护我国的领海安全和海洋权益

渔民在南海从事正常渔业活动本身就是捍卫我国在南海的领海安全和海洋权益。渔民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本身就属于一种常态化的护渔维权行为。渔民积极开展远洋渔业,一方面能够大力发展渔业生产活动,解决渔民的生计问题;另一方面渔民在南海从事正常渔业活动时,能以较敏锐的方式发现外来渔船以及外来军舰,并把信息及时反馈给我国在南海的公务船和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在南海的领海安全和海洋权益作出巨大贡献。2015年,我国渔民黄运来在南海捕鱼时,捞获了一个某国海军在我海域秘密投放的新型技术窃密装置。该装置既能搜集我国重要海域内各类环境数据,又能探测获取海军舰队活动动向,严重威胁我国南海海域安全。*参见《渔民作业捞到“大鱼”,原是外国水下窃密装置》,载人民网。网址:http://military.people.com.cn/n/2015/0822/c1011-27499863.html。2015年8月22日上传,2016年12月1日引用。因此,南海渔民成为保卫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力量,是伫立在南海上一道坚实的防线。

(二)有利于维持渔民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的活动

渔民参与维权对维护渔民自身的生计和安全具有保障作用。海南省委书记罗保铭强调,南海是海南渔民的“祖宗海”,渔民参与海洋权益的维护,根本目的是保卫他们渔业的生产。渔民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活动是我国渔民合法行使其南海渔业权。但由于他国对我国渔民的无理袭击、抓扣、枪杀等行径,使渔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得不到保障,致使我国渔民在南海作业的人数大大减少。从2014年菲律宾扣押中国渔民事件到2016年印尼舰船袭击中国渔船事件,都说明了即使我国在南海有公务船和海监船的护航,但渔民在南海捕鱼时的人身财产权仍得不到保障。所以,只有我国加大对渔民的南海护航,才能使渔民克服心理障碍大胆行使其南海渔业权。渔民大胆行使其南海渔业权本身就是参与护渔维权,能够防止我国传统捕鱼区域的缩减以及别国渔民对我国南海渔业资源的掠夺性捕捞,从而维持其长期在南海从事渔业生产活动。

(三)有利于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南海问题的科学解决

对于在南海生活的渔民来说,南海就是他们的家,因为这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有些渔民长期驻岛捕捞,不但生活在岛上,死后也选择葬在岛上。南海多个岛屿都留存着我国渔民生产、生活过的痕迹。在甘泉岛上至今还保留着我国古代渔民挖掘的水井,井周围还有渔民种植的椰子树。在中业岛还有我国渔民建设的地下海龟仓库,他们还在岛上修建了祠堂、庙宇。尤其是在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永兴岛是西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这里有日本人留下的炮楼、民国时期修建的西沙主权碑,还有一座中国最南端的渔村。这里的渔民多来自海南岛的潭门、万宁和文昌。2012年,三沙市正式挂牌成立。三沙市管辖范围为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总面积超过了200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12月,三沙市“常住人口2500多人(不含驻市部队官兵)”[2]。正是这些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渔民和军官,守护了这片土地的安宁,也在一定程度上切实维护了国家的岛礁主权。

二、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行为的总体状况

由于南海海域广阔,而中国渔政执法船只数量供给不够,给每支渔船编队护航,是不现实的。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渔政部门接到报警电话,赶到事发地点后,对方船只已经离开,渔民的损失并不能挽回。另一种情况是当中国渔船遭遇以“维护主权”名义的外国军警船只无理对待时,附近并没有本国政府船只护航与之抗衡,遭受的人身安全、财产损失将会更大。因此,对于他们自身而言,加强渔民间团结协作是对抗外界威胁的重要方式。南海渔民自发组建民兵连,能够临时抵御突发应急侵权行为,这样既保障了自己的正常生产生活,又对维护国家主权起到了重大作用。潭门港是通往南海诸岛最近的港口之一,这里繁荣的渔业,离不开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海上民兵连的护卫。民兵连1985年组建,组建后发挥了较大的实际作用。比如近年来,民兵连“先后在南海组织渔民抗击台风、生产自救120多次,20余次执行海上紧急救援任务,抢救渔民600余人,挽回财产损失3000余万元”[8]。潭门镇渔民是我国去南海捕捞数量最多的群体,也正是因为有谭门镇民兵连的护卫,南海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一些切实可靠的安全保障。因此,这些训练有素的民兵连,一方面可以帮助营救那些在捕捞过程中,遇到自然灾害危险的渔民。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临时抵御突发应急侵权行为,以等待政府正规部队的前来支援。

供试材料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石家庄分中心)提供的大豆ms1轮回群体,对照品种为贵州省区域试验对照品种黔豆7号和贵州省地方品种铜科豆2号。

表1 南海护渔维权中不同形势下渔民行为分类表

常态下主导行为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的特征,这类行为表现为渔民经常在南沙海域居住或捕捞。常态下辅助行为具有灵活性、及时性、自主性和自发性的特点,此类行为表现为渔民遇到新情况自主报警请求支援或自发组队维护南沙岛礁。临时性主导行为具有人文性、传承性的特征,此类行为表现为渔民通过渔家文化对外正义发声以及在保护渔家历史文化遗产中维权。临时性辅助行为具有短暂性以及多元性的特点,这类行为表现为渔民提供外国侵渔的多样化信息以及直接参与政府护渔专项行动。

(一)常态下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主导行为

1.渔民在海岛上生活居住,有力地捍卫国家的岛礁主权

南海护渔维权问题一直都是热点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赴南沙作业的渔船渔民被无辜抓扣、被驱赶、被枪击的事件屡屡发生,护渔维权势在必行。从渔民自身角度来说,渔民是南海问题最直接的受害者。渔民亲身经历类似事件,更能体会到护渔维权的重要性,在政府征求护渔维权政策时,能够有针对性地建言献策。同时,政府通过渔民也可以了解当时被驱赶、抓扣、枪击的具体情境,为我国政府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南海护渔维权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事实依据。这也为我国政府了解南海形势,制订维护南海权益的战略、政策、行动提供了决策依据。*参见郑泽民、王国红《南海权益维护中的渔民作用探析》,载《海洋开发与管理》2014年第10期,第40-44页。因此,我们需更加重视渔民在南海护渔维权中的作用,积极引导渔民参与到南海护渔维权,以集中群众智慧推动南海问题的科学解决。

2.渔民开展渔业生产活动,切实地维护国家的海洋权益

1.2 调查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广州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医院感染控制相关知识调查问卷,通过横断面调查法,运用现场统一发放填写的方式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①个人情况:机构名称、机构级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②院感知识掌握情况:即了解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理论知识的掌握,包括传染病认知、院感传播知识认知、手卫生认知、治疗过程防护认知、消毒与灭菌认知、医院污物处理认知等调查;③操作相关知识:了解医务人员医疗操作过程中的院感防控意识。

南海渔民以海为生,祖祖辈辈在这片海域进行渔业生产,这些渔业活动本身就是对我国南海主权有力地维护。以活动的区域性为标准将渔民行为分为近海活动和远海活动。一是在近海活动方面,主要包括近海捕捞和近海养殖。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部门的统计,“2012年海南有近2.7万艘海洋捕捞渔船,其中约95%的渔船在近海捕捞(海南岛东部和南部海域约20海里内均属于近海范围)”[3]。而政府基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考虑,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渔民发展近海养殖业。越来越多的渔民将外海捕获的珍稀鱼种进行人工养殖,海水养殖产业风生水起。二是在远海活动方面,主要是远海捕捞。南海物产富饶,资源丰富。据统计,“南海鱼类品种2050种,渔业资源蕴藏量约为1080万吨,潜在可捕量约540万~650万吨”[4]。不过,由于远海捕捞的高风险,目前到远海捕鱼的渔民并不多。在2011年,“领取南沙捕捞许可证的渔船约500艘,年底只有21艘在南沙作业”[5]。政府为了鼓励渔民进行远海捕捞活动,不仅对深入远海捕捞的渔民进行补贴,而且加强了海上防卫力量,保障出海渔民安全。政府的一系列举措,为南海渔民开展渔业生产活动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通过开展渔业生产活动切实地维护南海权益。

总而言之,我国渔民在保卫自身利益、维护南海主权等方面发挥了必不可少的重要作用。首先,渔民在南海的渔业活动本身就是我国南海主权的最好体现,充分向国际社会表现出我国在南海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主权。其次,渔民的自我保卫行为会让外国军队有所顾忌,不敢任意妄为,起到一定的牵制作用。此外,渔民对外国侵权行为的控诉,在媒体上进行正义发声,容易在舆论上占据主动权,为我国制定维权政策提供依据。最后,渔民对自我利益的维护,有利于营造一个更好的生产环境,促进渔民增产增收。

(二)渔业高度依赖自然资源,行业发展本身具有脆弱性

随着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岛礁建设加快,北斗导航系统、卫星电话、南沙灯塔、医院、大型补给船、海上救助船、救助直升机等设施配备不断完善,“南海基础设施保障服务功能不断增强,除了超强台风遇险,救助船只难以抵达之外,一般的海上搁浅、突发疾病、意外受伤,都能够通过各种渠道得到及时救援”[6]。现在出海的渔船,驾驶室里装有卫星电话和北斗导航系统,遇到危险时可以随时跟海警、渔政等部门取得联系。国家在渔船上配备有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渔政渔港监督管理站通过北斗卫星船位监控系统,能对在南海区域作业的所有渔船进行定位。若遇到台风等特殊情况,监管站会通过该系统向渔船发出警示信息,渔船遇到异常时也可以向管理站等部门求助。渔民装备越来越齐全,大大提高了海上活动安全性。“国家在南沙海域有关岛礁上进行渔港、避风锚地、航路灯标、渔业生产生活物资补给、通讯导航等渔业生产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为在此海域作业渔船提供及时便捷的生产服务和安全保障。”[7]

总体思路是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程度,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多元化水平,更好地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结合本文的实证检验结论,对如何推进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2.渔民自发组建民兵连,临时抵御突发应急侵权行为

小说将完全对立的两个人物安排在一起,一崇高、一鄙俗;一理想、一现实;两种视角针锋相对,又相互穿插、碰撞,最后彼此成就从而使作品达到一种独特的完满的艺术效果。读者看到作品中变化着角度的世界,既获得共鸣也产生思考。

目前,我国南海渔民行为主要以经济生产活动为主,维权活动为辅。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国大多数渔民集中在近海捕捞,远海捕捞的人数并不多。然而随着近几年来近海渔业资源枯竭,国家也出台了休渔期制度限制近海捕捞,渔民渐渐转变思路,开始从事远海打鱼。另外,国家近几年对远海捕捞的资助力度不断增强,安全保障不断完善,出入南海捕捞的船只数量每年都在上升。在维权活动方面,渔民主要还是依靠海上防卫力量进行维权,而自我维权和集体维权活动相对较弱。随着我国海上防卫的不断完善,渔民在南海捕鱼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坚实的保障。因此,根据相关案例群和统计资料,对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行为的总体状况进行划分,分析当前南海渔民护渔维权行为现实构成。主要是以主导性和时间表现为标准,划分为常态下主导行为(经常在南沙海域居住或捕捞)、临时性主导行为(报警请求支援或自发组队维护南沙岛礁)、常态下辅助行为(对外正义发声或保护渔家历史文化遗产)、临时性辅助行为(提供外国侵渔的信息或者直接参与政府护渔专项行动)等行为类型(如表1)。

国外学者认为,智慧校园利用信息技术来改变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为人们创造服务”[5]。总之,智慧校园综合运用智能物联网、高速互联网、高速无线网、虚拟化技术、云计算、统一存储和分布式存储以及大数据平台等信息技术,全方位感知校园物理环境,智能识别师生个体,实现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服务。

4.2.1 居住区级医养结合养老设施的类型与项目 居住区级医养结合养老设施类型与项目见表2,其中支撑辐射型设施中的社区老年服务中心、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依靠社区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撑辐射作用,作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要据点发挥社区医养服务的基础性作用.整合照料和联合运行类设施属于机构养老设施,其中整合照料型设施主要有养老综合体、康养中心等类型;联合运行模式主要有护理院、养护院、养老院、老年公寓等,主要为失能失智或部分失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提供长期照护的场所.

(三)常态下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辅导行为

本模型基于2016年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汇总分析[9]以及PLATO研究[10]获得的数据进行模型假设以及模型构建,利用TreeAge Pro 2011软件,采用长期Markov模型对没有确诊或缺乏CVD症状的患者服用或不服用阿司匹林进行CVD一级预防这两种干预措施作10年期成本-效用分析。长期Markov模型气泡图见图1(图中,单向箭头表示只能从该状态转移至另一状态但无法逆向转移;双向箭头表示两个状态间可以相互转移;弧形箭头表示该状态可自身转移)。

1.加强渔民的思想文化教育,提升渔民护渔维权的能力

对大多数南海沿岸的渔民来说,南海就是他们立足的土壤。他们的祖祖辈辈都是在这个区域生活,这是一个洒满了先辈血汗的地方,他们亲切地把南海成为“祖宗海”。以前,他们捕鱼不会高呼“主权”“领海”,因为所有的南沙群岛,看不到一个外国人的身影。自从外国军队不断骚扰南海,他们每次出海都有一种自豪感。他们心中怀着这样的信念,他们的存在,是国家南海主权的铁证。他们在南海捕鱼,是保护祖国海域的办法。对于世代在南海从事捕鱼业的老渔民家族来说:南海是中国的“祖宗海”,中国渔民在南海活动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菲律宾人的身影。老渔民们虽然没上过学,但维护主权的意识却很强,他们会用石头在岛屿上写“南沙是中国的”,懂英文的小伙子还会写上“CHINA”。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南海是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参见《谁才是南海的主人?他们用石头在岛上刻下CHINA》,载《紫光阁》官方微博。网址:http://www.weibo.com/5467852665/DCDLowWso?mod=weibotime&type=comment。2016年6月30上传,2016年12月1日引用。国际舆论的导向时常受到非官方渠道的影响。众多的媒体更倾向于接受民间的声音而非官方观点。渔民亲现现场,进行正义性表态,发出有利的声音,宣传我南海主权。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更容易引起共鸣。在南海问题上,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十分必要,尤其是在南海问题日益趋向国际化的时期。渔民的正义发声,是在守卫舆论阵地,同时也增强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使全民族都能够自觉主动的维护和捍卫国家海洋权益。

中国的国内法上关于渔业权的制度供给主要集中在《物权法》《渔业法》《渔业法实施细则》《渔业行政处罚规定》等法律法规。首次将渔民渔业权纳入自然资源物权范畴的是《物权法》的第123条规定,即“使用水域、滩涂从事养殖、捕捞的权利收法律保护”。《物权法》对养殖、捕捞权利的规定,是我国渔业权制度的取得实质性进步的标志*参见宁清同《南海涉外侵权中我国渔业权制度的需求、供给和创新》,载《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年第2期,第162-173页。。虽然这些法律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南海渔业的秩序,但并不适应当前我国南海渔业发展的现状。除此之外,目前世界上海洋国家普遍遵循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制定于1982年。由于历史时间的缘故,它并不能为当今时代处理南海争端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在这些争端中我国南海渔民的正当权益频受侵害,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也受到侵害。因此,为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维护南海渔民正当护渔权益,政府渔业管理部门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护渔维权提供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

中国渔民自古以来就一直在南海海域进行捕鱼作业。作为我国南海渔民自明代以来就使用的航海手册,据遗存下来的渔家历史文化遗产《更路簿》书籍上记载了通往某个地区的航程和航向,并记录了南海诸岛、屿、礁名称及准确位置等。比如在《更路簿》里就有古代琼海渔民开发西沙和南沙群岛的历史记载,这些记载有力地证明了西沙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领海。“是我国维护南海主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9]。随着现代导航技术普遍用于航海,我国现代渔民基本弃用或不会使用《更路簿》,但《更路簿》作为历史的见证者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在诸多的南海国际纠纷中佐证了中国对西沙、南沙群岛拥有主权。2016年9月7日,我国《更路簿》研究中心在海南大学成立,将为国家南海战略提供更多历史论据的服务。除了《更路簿》古老的文字记录,博物馆也是让人了解南海历史的一种方式。三亚河西区榆港社区首创的三亚疍家文化陈列馆,在疍家文化馆中,陈列着疍家渔民珍藏的、使用了百余年历史的指南针、水眼镜,以及指导捕鱼作业的西沙、中沙、南沙渔场海图等珍贵南海渔业古物。

(四)临时性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辅导行为

1.渔民反馈南海侵权的信息,为护渔维权提供真实的依据

我国南海海域资源丰富,战略地位特殊,引发了周边国家的觊觎。一些国家的军队在我国海域内经常胡作非为,进行一系列侵犯我国主权的活动。南海上经常有外国军队损毁我国设置在岛上的标志物,这是极其富有侵略性的行为。渔民以打渔为生,出入南海深处比较频繁,对南海的岛礁比较熟悉,可以对外国军队进行日常监督。这样的日常监督有利于树立国家军队在国内、国际上的威信。即使外国人在我国领土上有任何侵犯性活动,我国渔民也会很快报告政府,对我国海岛的维护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有外国人上岛礁测量,他们就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尤其是这几年周边国家在南沙展开大规模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每当有新的钻井平台立起,渔民总是第一时间用渔船雷达测好方位,报告给相关部门。正是因为渔民及时给政府提供外国在南海活动的信息,政府可以了解南海局势的发展动态,决策部门才能对南海局势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把握,从而更好的制定我国在南海的维权策略。渔民已经成为中国海上防卫的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担起维护国家主权的使命。

根据新村金矿床原生晕及各项地球化学参数的研究,绘制矿床成矿元素空间分布示意图(图5)。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成矿热液由矿区北北西侧深部沿构造通道多次分期上侵至矿区。根据矿床原生晕的大致分带情况可知,矿区的原生晕轴向分带为以Mo-Ni-Co-Cu为后尾晕,以W-Au-Ag-As-Sb为中心晕,以Mn-Ba-Zn-Pb-Hg为前缘晕。而示意图中实线所标示的原生晕中心正是新村金矿主要矿体部分,故可以推断在-60中段的下方,仍旧有大部分金矿体的存在,同时也表明矿区北北西侧深部仍有较大找矿空间。

2.南海渔民积极参与护渔行动,做好护渔维权强有力的助手

在政府主导的护渔维权中活动中,南海渔民的积极参与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反监视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海渔民成为了保卫国家海洋安全的重要力量,是伫立在南海上一道坚实的防线。同时,有一些渔民组成了若干临时渔船在海上跟帮作业,同行的伙伴在看到我国渔民在受到骚扰时,往往也会主动提供帮助。

(二)临时性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主导行为

由式(1)可知,微波选择性加热矿石矿物时,矿石矿物吸收一定的微波能后,其始末温差与其比热容和热涨系数相关,表8和表9列出了黄铁矿和脉石矿物的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17] 。

PLC数字量输入点数的统计:1)启动按钮、停止按钮、计米按钮、急停开关、自动手动选择开关等元件。2)测量钢带速度、长度及排线控制使用的接近开关。3)变频器、变频电机风机热继电器保护报警信号及伺服控制器报警信号。需要13个数字量输入点。

三、南海渔民护渔维权的多重困境分析

渔民在南海护渔维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他们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领海主权意识不强、设备陈旧、渔业转产困难、保障体系不健全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南海渔民作用的发挥。

(一)渔民整体综合素养偏低,自身发展能力具有局限性

由于所处环境的限制,渔民和外界联系较少,没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综合素质偏低,大多数渔民只拥有捕捞相关技能,领海主权意识不强。他们一般也不了解我国海域及周边海域形势、历史文化和地理状况。同时,大多数渔民法律意识淡薄,缺乏有关法律、法规教育,特别是国际海洋法规、法律。由于文化素养和法律水平上的不足,渔民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海洋权益,依法维护自身正当合法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存在困境。除此之外,南海周边地区,世代以捕鱼为生,教育水平较为落后,不乏一些渔民存在理解能力差、听不懂普通话等语言障碍,直接影响渔民理解、接受和学习有关维权知识、技能发展自身的能力。

1.遭遇危险报警请求救援,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为

随着南海近海的渔业资源日益匮乏,渔获中优质鱼的比重也在急剧下降,渔获质量越来越差,而远海的渔业资源相对丰富优质。为了满足更大的生产生活需要,中国南海的渔民不得不由原来的近海捕捞作业转向远海捕捞作业。但是,南海周围各国强行霸占南沙群岛中的众多属于我国的岛屿,菲律宾、越南等强行进入我国领海,无视渔民的正当权益。有时渔民被扣,有时船只被扣,甚至暴力驱离,严重损害了我国渔民自身正当合法权益。加之,渔业以捕捞为主,属资源依赖型行业。进行远洋捕捞,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需要先进的捕鱼装备。在访谈过程中,一些去南海捕鱼的渔民,每次出海都是好几个月,需要配齐先进的装备,而且去南海捕鱼的渔民都没有休渔期。因此,行业发展本身的脆弱性更加使得南海渔民发展举步维艰,南海护渔维权也显得势在必行。

(三)渔业管理制度法规落后,渔民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2.加强渔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捍卫国家权益提供有力的证据

(四)领土海洋权益争端多发,没有健全的保障政策体系

先行者一号配备了1块7600mAh的电池和跑车仪表盘设计的触控屏幕,可视化展现5G网络信息及性能,让用户使用更加简便。同时,先行者一号还提供丰富接口,并支持20个设备同时无线接入,可满足各类业务场景的应用需求。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菲律宾、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为主的周边国家发起多起南海争端事件。而在这些南海争端过程中,受到最直接的伤害者就是南海渔民,不能正常开展渔业生产活动。更为严重的是,当前我国也缺乏健全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以保障南海渔民的基本生活。除了遭受外国时常在南海侵权伤害,渔民工作的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工作时间及成果受自然环境的影响。渔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季节性,长久没有出海捕鱼,会影响到渔民的正常生活。同时,渔业发展对自然资源具有高度赖性以及渔业资源遭受污染日益衰退、渔民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等原因,许多渔民面临“失海”危机。加之,随着船只老化、油价上涨等问题的产生,大量渔民靠传统捕捞已无法维持正常生活,许多渔民还面临失业危机。除此之外,海上作业存在极大的风险,船毁人亡的事情时有发生,高强度的作业已使很多渔民伤病缠身,且如若遇到船主破产,很多船员会被滞留港口,安全和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障。因此,迫切需要完善渔民社社会保障政策体系。

四、南海渔民参与护渔维权的路径选择

通过总结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的常态下主导行为、临时性主导行为、常态下辅助行为、临时性辅助行为的总体状况,分析渔民在南海维权中的多重困境,并引入分类思维,根据当前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行为的总体状况,从行为鼓励、规范、引导以及保障四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便南海渔民更好地参与到护渔维权的实践中去。

(一)加大财政对渔业倾斜力度,鼓励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

针对我国南海渔民在护渔维权中维权能力偏低的问题,应加快对渔民行为鼓励性策略的构建。第一,为渔民提供多种学习途径,以提高渔民的维权能力。相对于其他地区而言,由于渔业的特殊性,南海沿海地区渔民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政府应加大对渔民学习上的经费支持,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为渔民提供学习的机会。如可以送书上渔船、建立船上图书馆、定期在各渔村举办各种讲座等,提高渔民的维权能力。第二,继续加大渔业柴油补贴力度,确保渔业柴油补助发放到位。渔业柴油补贴政策对于规范渔民捕鱼行为,鼓励渔民进行远洋作业都有一定作用。但是,在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渔业柴油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情况,需加大监督力度,让该政策真正惠及到渔民,提高渔民出海捕鱼的积极性。第三,加大对渔民远海作业的补贴力度,以提高渔民远洋作业的意愿。由于渔民对海上动态信息掌握及时有效,行动反应也更为便捷有效,通过激励方式增强渔民的远洋作业意愿显得尤其重要。因此,可以增加更多的类似补贴,以提高渔民开展远洋作业的意愿。

(二)完善渔业管理的制度与法规,更好地规范渔民护渔维权行为

目前,南海遭遇涉外侵权问题比较严重,需尽快完善渔业管理的制度与法规,更好地规范渔民护渔维权行为,以保障渔民切身的合法权益。第一,要建立渔业的科学管理决策机制,使各项决策更具稳定性和持久性。同时,扩大渔民在各项决策中的参与度,善于倾听民意,将渔民的意见和建议与相关专家学者的评估相结合,保证渔业各项决策的稳定性和科学性。第二,建立健全保障渔民捕捞养殖权利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我国法律中缺少对水域、滩涂等渔业使用权法律地位的明确界定,因而在相关问题中渔民的某些正当权利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尤其是其捕捞养殖权利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是导致渔民经济利益及生活状况遭受严重损失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建立健全保障渔民捕捞养殖权利的相关法律及规章制度,以此来确保渔业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第三,实现常态化的渔船组织化管理。我国渔业多采用分散经营的模式,渔民内部之间难以进行协调,同时难以实现资源整合,既不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不利于渔民竞争力和权益保护能力的提高。因此,建议在渔业生产中加强渔船编队跟帮生产,同时建立完善的通讯联络体系,保障海陆之间、渔船之间的正常联系,避免渔船单独行动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

语速一直被认为是影响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有效交流的重要因素之一。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与正常语速相比,较慢语速能明显促进语言学习者的听力理解。然而,近年来,随着第二语言教学和研究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向这一普遍共识提出挑战并为此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前人对较慢语速是否能够促进听力理解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而且,在中国英语学习环境下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三)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分类引导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

根据当前南海护渔维权中渔民行为的总体状况,不同时间段渔民采取不同的护渔维权行为,但是不同时间段的渔民护渔维权行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渔民对南海侵权的行为的反应并不是一致的,有的渔民看到外国军队在我国海域内就产生恐惧心理,从此出海捕捞便不再踏足该海域。这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外国的侵权行为,使外国更加肆无忌惮的挑衅我国南海主权。因此,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引导策略,分类引导渔民参与南海护渔维权行为,以取得更好的护渔维权的效果。第一,对于常态性主导行为引导,需增加随行护渔的时间,扩大随行护渔规模,提高随行护渔的效率。同时要加大海军护渔护航班长力度,增强我国海军在我国南海传统海域内的常规巡航护渔力度。第二,对于临时性主导行为引导,应重点对我国南海渔民加强应急事件处理的引导。沿海渔民应充分了解我国国情和南海局势的复杂性,树立安全意识,尊重他国主权,坚决不进入其他国家海域作业。一旦误入其他国家领域,应保持冷静,积极展开对话,竭力与相关部门联系,争取和平解决。第三,对于常态性辅导行为引导,需加强渔民思想文化教育,注重意识观念的引导,实现渔民在南海维权中对外的正义发声。引导沿海渔民树立主权观念和主人翁意识。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沿海渔民应充分了解我国传统疆界线内的海域范围,避免遭受所谓“西方版南海地图”的影响。同时,建设南海渔家文化景观,保护好《更路簿》等历史文化遗产。第四,对于临时辅导行为引导,应加强对临时性辅导行为的合作引导。培养渔民与渔政部门合作能力,建立渔政部门与渔民之间长效合作机制,可以加强渔政部门与渔民之间的沟通交流,维持渔民正常的渔业生产。

最后,学生在十多年的英语学习中,虽经高中强化训练及大学四级专项训练后通过大学英语四级,但学生对各项英语技能的掌握情况仍不容乐观,反映出目前的英语教育“低效费时”的现状,英语教学改革应继续深化,大学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出发,因材施教,并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学校要加大网络自主学习平台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硬件和软件保障。

(四)构建和完善渔民社会保障政策,提升渔民护渔维权的积极性

当前,南海权益争端多发,没有健全的渔民保障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挫伤渔民护渔维权的积极性。因此,政府应加大政策倾斜力度,构建渔民社会保障性策略,以提升渔民护渔维权的积极性。第一,完善渔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严格审核保障对象,分地区制定渔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于沿海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制定渔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应该参照当地的财政水平,物价水平以及渔民的实际需要。同时,建立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调整机制。对于已经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渔民,除了每年进行复审之外,也要根据当地物价水平、工资水平等及时进行调整。第二,完善渔民的社会保险体系。渔民在开展渔业活动时,会遇到许多的危险。政府应完善有关渔民的工伤保险、失业失海保险、医疗保险,让更多地渔民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渔业生产活动中,提高他们的积极性。第三,完善渔民的社会救助体系。渔业是高投入、高危险的行业。在发生渔业紧急,应及时有效的对渔民展开救援行动。最大程度的挽救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并对于从事南海生产的渔民及其家属给予政治上和生活上的照顾。总之,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降低南海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后顾之忧,从而提升其护渔维权的积极性。

[1]王彩.海南渔民抄本《更路簿》所载南海诸岛俗名再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5(3):17-26.

[2]三沙概览[EB/OL].(2013-12-27)[2016-10-10].http://www.sansha.gov.cn/page.php?xuh=488.

[3]何时再现鱼满舱:海南近海渔业资源调查[N].海南日报,2013-09-24(A04).

[4]杜颖.海南代表团建议增加海南捕捞渔船指标[N].海南日报,2013-03-07(A02).

[5]陈道.广东渔民机智赶跑占礁外国人[N].羊城晚报,2012-02-22(A06).

[6]中国渔民闯荡南海的“保护神”[EB/OL].(2016-07-09)[2016-10-10].http://www.dooland.com/magazine/article_880808.html.

[7]中国加强南沙渔业基建[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5-07-01(4).

[8]赵秦川,于江澜.“祖宗海”上的守卫者:海南省琼海市潭门海上民兵连掠影[J].国防,2015(7):75-78.

[9]周伟民,唐玲玲.《更路簿》是我国南海维权的重要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J].琼州学院学报,2015(8):18-25.

(编校:李一鸣)

Study on Fisherman’s Maintaining Fishery Rights and Guiding Policy in the South China Sea

LI Min-liang, HU Si-qi, WU Fang-yang, ZHANG Ying, JIN Qing-man, WANG Ya-ge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88, China)

In recent years, some fishing events frequently happened around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maintaining our country’s legal rights has become the hottest issue in China. Fisherme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territorial security, marin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daily fishing activities, and the progress of solving the South China Sea issues scientifically. However, some factors badly restrict fishermen to take part in maintaining legal rights, such as their poor accomplishment, the vulnerability of fishery, and the outdated management system and regulations. Therefore, we should take the following effective actions to improve fisherman’s ability in maintaining legal rights, such as increasing fishery financial investment, making rela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perfect, guiding fishermen to take part in maintaining legal rights, and constructing fisherman’s social welfare.

the South China Sea; maintaining legal fishery rights; fisherman’s behavior; guiding; policy

2016-10-28

2015年广东海洋大学“海之帆——启航计划”大学生科技创新一般项目(hzfqhjhzxsk2015b05)

李民梁(1993-),男,广西贺州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6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胡思琪(1992-),女,广东惠州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分析。

D993.5

A

2096-3122(2016)06-0001-08

10.13307/j.issn.2096-3122.2016.06.01

猜你喜欢
渔民维权渔业
维权解难题,英烈归陵园
维权去哪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秘鲁渔民的生态平衡智慧
又来了个打算维权的
完美 打假维权
休闲垂钓 传统渔业新引擎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宣扬渔民一家 鼓励渔民互救 广东省渔业互保协会竭力打造“渔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