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及技术分析

2017-01-26 12:00王琛囡
中国传媒科技 2017年11期
关键词:电视广播模糊化广播电视

文/王琛囡

浅谈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及技术分析

文/王琛囡

广播电视是大多数老百姓理解我国重大新闻时事的重大途径,也是党和国家宣传重大政策重大事件的媒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的了解天下大事,并随时随地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舆论,舆论形式也就发生了重大改变,面对网上一些谣言以及突发事件发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承担着第一时间为群众解答的重任,扮演着引导社会舆论、稳定国内民心、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角色。信息爆炸时代,人人都是一个自媒体,舆论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于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来说,是一次发展机遇,更是一次挑战。本文就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特点以及相关技术进行简要的分析。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技术与特点

随着我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网络的普及,各类新闻APP以及视频APP层出不穷,广播电视想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主动承担起自身的责任,履行自身的义务,第一时间为广大人民群众解答相关事件的真相,应及时的引导舆论风向,维护社会的稳定。对于新闻编辑工作人员,更应该运用自身的写作技巧,将事件真实客观的展现在群众面前,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加强自身的培训,不断提高职业素养和工作效率,促进广播电视的可持续发展。

1.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主要特点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要接触各种各样的消息,广播新闻是政府传播相关重大消息的媒介,肩负着传达重大的政策,宣传党和国家政治建设的重要使命。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有许多特点,本文主要就以下几点作简要的分析。

1.1 时效性更强,信息来源广泛

传统的新闻工作编辑中,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信息收集、分析、整合、排版才会展现在公众的面前,其过程繁杂,最主要的是其时效性比较差,不可能第一时间将事件报道给群众。在信息化时代,传播信息的途径剧增,每个人都是一个自媒体,将自己身边计较有趣的事情散不出去,引起人们的积极讨论,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话题当中。同时,各种各样的新闻APP也层出不穷,并依据用户的喜好选择推荐相关的新闻实事,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想要吸引读者的眼球,就必须从众多信息中选取观众感兴趣的东西,并对其进行深度的采访、挖掘,整理,最后展现在观众面前。

1.2 通过编辑工作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

记者提交的新闻稿件一般都不能直接的出版,展现给群众,因为记者深入事件发生的第一线,在记录报相关重大事件时,难免将自己的主观情绪带入新闻事件报道中,不能很客观的记录事件,因此往往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将记者交付的稿件进行分析,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在信息,增加事件的吸引力,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者提升新闻信息价值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修改急着交付的新闻稿,并通过一定的编辑技巧,将其展现给群众;一种是对记者交付的新闻稿通过一定的图文编辑手段,丰富新闻信息的内容和形式,让新闻报道更加生动形象,便于群众理解。不论哪种形式,他们是都是不同的方式来提升新闻信息对群众的吸引力,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

1.3 引导舆论话题,维护社会和谐,国家稳定发展

数字化的时代,广播电视并不是传播新闻消息的唯一渠道,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承担信息传播的责任,并且,广大群众往往也是新闻消息的传播者与互动者。在互联网时代,不仅有各种各样的新闻APP传播新闻信息,还有各种“大咖”对事件的影响发表自己的见解,引发众多粉丝讨论,这些主流媒体的对事件的详细报道,不仅承担着将实施展现在群众面前的重担,还需要承担引导舆论的责任,潜移默化的推动我国政府、社会的良性发展。这也就对广播编辑新闻工作者的要求更高了,不仅要将事实展现出来,还要潜在的引导社会舆论,在新闻编辑时,可以通过与群众互动,了解群众对于事件的看法,发展群众的内在问题与需求,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进行全面的报道,这也就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进而引导社会舆论的发展方向,维护社会和谐、国家稳定。

1.4 严格把关各种新闻信息

新闻编辑工作者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记者的稿件进行加工处理,排版展现在观众面前。现阶段的,新闻出版部门主要是利用计算机采编系统进行接收新闻稿件,新闻编辑要将系统中收集到的稿件及相关信息进行核查、分类处理等工作,形成初稿交给设计排版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新闻编辑龚欧总这就需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站在客观的角度对相关新闻事件进行编辑,对记者的在稿件中新闻信息的政治倾向、真实性、准确性以及原创性作进一步的审核以及加工处理。尤其是在信息爆炸式增长的时代,记者每天接触五花八门的消息,在某些事件的稿件中多少都会混杂个人主观情绪,新闻编辑工作这就需要深入记者稿件真实性问题,还原事件的真相。

2. 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技术研究

2.1 新闻题目及结构的编辑

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新闻编辑工作相当重要,一个新闻事件只有经过一定的排版编辑之后才能展现在世人面前。在新闻编辑工作中,首先就要注意新闻结构和题目设计,新闻题目相当于一个人的“颜值”,而其结构安排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身材”,观众每天都会接触大量的信息,只有新颖的题目才能抓住读者的眼球,并吸引读者继续看下去,因此,不能简单依靠图片以及相关的视频来博得观众的眼球,更重要的是考虑如何排版,编辑吸引观众,依靠一定的编辑技巧提升新闻信息的价值,这也就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了解观众的需求,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展现出来,增强新闻的趣味性。同时,在编辑时,应当考虑到电视广播新闻时间短的特点,在编辑时应注意简洁明了的将事件说清楚,将事件展现在观众面前。

2.2 适当运用模糊化技巧处理新闻稿件

广播电视新闻的关键在于第一时间的播放真实相关的新闻事件,但某些涉及国家机密以及商业机密个人隐私的信息则需要新闻编辑工作者进行模糊化处理,保护他人隐私和相关机密。因此对部分稿件进行模糊化处理十分重要,但是新闻编辑工作者要掌握好模糊化处理的尺度,不能过度模糊化处理,影响事件的真实传达。例如,在拍摄相关视频时,可以选择马赛克拍摄,对相关灾害地区进行报道时,可以只说明地点和时间,在需要当地相关人员配合进行相关信息的实时报道时,需要征得群众的意见选择是否模糊化处理。在涉及到的类的播报时,这些报道往往会涉及当事人的隐私,并成为广大群众饭后讨论的重大话题,为了保护当事人的隐私,英爱选择模糊化处理,以及使用化名进行报道。值得注意的是,在新闻报道中对相关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的稿件中也需要进行模糊化处理,避免泄密,可以使用比较模糊的词语一笔带过,无需详细的说明。

2.3 关注民生,与受众群体利益形成联系

电视广播是党和国家发布重大政策媒介,同时也是人民群众监督领导治理国家的媒介,并且,电视广播的受众更多的是人们群众,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电视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应关注社会民生问题,并积极的将国家的惠民政策宣传到位。通过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可以引发社会广大群众对民生问题的关注,也是吸引受众的一种重要方式。从这个方面来看,电视广播不仅能够改善民生,还能够促进民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让社会群众能够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关爱与关注,有益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民生问题的编辑,电视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者应该注意深入民生问题的根源,深入探讨民生问题背后存在的问题,而不是简单浅显的报道存在这样的民生问题。同时,在开展实际的编辑工作时,应当升入了解社会群众的普遍需求,通过一系列的系统的报道针对某个问题进行详尽的报道,最大化的满足社会各个阶层对于新闻信息的需求,增加电视广播的收视率,推动我国电视广播的发展。

结语

在新的时代,我们要转变“重新闻采访,轻新闻编辑”的传统思想,在电视广播工作者,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新闻采访记者将事件反映给新闻编辑工作者,帮主新闻编辑工作者完成工作的,同时新闻编辑者经一部加工新闻事件,增加新闻的价值,忽视其中任何一个角色都会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

[1]胡彦辉. 浅谈县级广播电视新闻采编工作的创新意识[J].科技风,2015(16):233-233.

[2]刘繁华. 浅析电视新闻编辑中的创新工作[J]. 中国科技投资,2014(A01):480-480.

[3]郑辉. 浅析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及方法分析[J]. 中国科技投资,2016(34).

[4]马琳. 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编辑技术[J]. 新闻研究导刊,2017,8(17):209-209.

G224

A

1671-0134(2017)11-110-02

10.19483/j.cnki.11-4653/n.2017.11.039

秦皇岛市山海关区广播电视台)

猜你喜欢
电视广播模糊化广播电视
([0,1],[0,1])-模糊拟阵的基和秩函数
餐饮娱乐空间的“边界模糊化”态势探讨——餐饮娱乐空间设计专辑
电视广播发射设备与手机终端的互控操作技术应用
从NHK BS8K说起 聊聊8K电视广播发展现状及其现实意义
我国村级环境政策末端执行模糊化问题研究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