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

2017-02-04 19:33刘斌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8期
关键词:房租失业流动性

摘要:本文分析了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机制有三种:第一,租赁性保障房的流动性陷阱作用;第二,租赁性保障房区位的空间错配效应;第三,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力参与可能产生负面的激励作用。

关键词:租赁性保障房;失业持续期

中图分类号:F29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就业乃民生之本,是维持社会稳定,保障社会民生的重要前提。当前,中国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就业问题,结构性矛盾和区域性问题逐渐凸显。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和小城镇转移到大城市,然而,就业与住房问题始终是制约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的重要因素。因此,对于城市低收入人口和流动人口等弱势群体的就业问题的关注就显得相当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失业问题的相关研究较多,对城市低收入人群的失业问题的研究较少;同时,对弱势群体失业期问题的讨论也少有涉及。而本文将主要从租赁性保障房的角度,来分析入住租赁性保障房对城市低收入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

一、奥斯瓦尔德假说与劳动者失业持续期

本文的研究主要来源于对奥斯瓦尔德假说的一个延伸。所谓奥斯瓦尔德假说,是由英国学者奥斯瓦尔德在1996年研究英国失业率问题时最先提出的,他认为劳动者拥有住房会限制其流动性,进而减少了劳动者获取更多工作机会的可能性,因此,住房自有率的上升会引起更多的失业。有学者认为,由于租赁性保障房的制度性限制,入住租赁性保障房也有可能限制劳动者的流动性,那么,入住租赁性保障房是否也会增加劳动者失业的概率和失业期的长短呢?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观察。Flatau 等以澳大利亚数据为样本进行的经验研究发现,入住租赁性保障房可能承受比租住私人住房者更高的失业风险和更长的失业持续期。Battu 等对英国劳动者的失业期问题进行的研究也发现,入住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尤其是失业者的流动性有明显的限制作用:已经处于失业状态的租赁性保障房租住者宁可继续保持长期的失业状态,也不太愿意接受一个距离较远需要搬家的工作机会[1]。Dujardin 和 Goffette-Nagot对法国租赁性保障房和失业概率问题进行的经验研究发现:入住租赁性保障房的劳动者的流动性虽然小于租住私人住房的劳动者,但是租赁性保障房租住者的失业概率并没有因此而明显高于私人住房租住者。也有学者利用中国数据进行了研究:Monkkonen利用香港地区的租赁性保障房与失业数据进行的研究发现:与私人住房租住者相比,入住租赁性保障房显著增加了劳动者失业的概率[2];刘斌等利用中国大陆的微观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入住租赁性保障房显著增加了劳动者失业后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

二、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的影响机制分析

奥斯瓦尔德假说认为自有住房限制了劳动者的流动性,因此会导致失业增加。而对于租赁性保障房来讲,为什么入住租赁性保障房会对劳动者的失业持续期产生影响呢?存在以下三种潜在的影响机制。

(一)流动性陷阱

这一机制与奥斯瓦尔德假说得以成立的影响机制一样,租赁性保障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劳动者的流动性,原因在于,世界很多国家关于低收入租赁性保障房的申请制度和程序都是缺乏流动性的,而由于户籍制度和供需矛盾等方面的原因,我国公租房和廉租房等租赁性保障房制度对劳动者流动性的限制可能更为突出。租赁性保障房的流动性陷阱效应会使得经过竞争或者长时期等待才得到入住租赁性保障房资格的低收入者不太可能因为就业的原因放弃已经得到的租赁性保障房而流动到其他地区,显然,租赁性保障房租住者的流动成本要大于私人住房租住者。

(二)空间错配效应

租赁性保障房大多集中于远离劳动力市场的地区,这会造成租赁性保障房的租住者在缺乏更多工作信息和工作机会的同时,承担更高的通勤成本,从而增加了劳动者失业的可能性。我国部分地区为了节省成本,将保障性住房集中建设与远离城市中心的郊区,这会增加劳动者的通勤成本,造成明显的空间错配效应。

(三)劳动力参与的负面激励

由于租赁性保障房的保障性质,很多国家只对租住者收取象征性的租金,同时,租赁性保障房的申请也与其他形式的社会保障相联系,对于处于失业状态的租赁性保障房租住者而言,为了继续享受租赁性保障房的福利,他们可能继续保持失业状态甚至不再工作,租赁性保障房福利对租住者产生了负面的激励,使他们失业后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的可能性增加。

三、结论

从本文对租赁性保障房对劳动者失业持续期影响机制的分析可以看出,租赁性保障房可能会对劳动者的就业产生负面的激励,使得劳动者的失业概率增加,失业持续期延长,因此,我国在进行保障性住房申请和规划建设时,应该完善进入退出机制,尽量避免保障性集中建设于城市郊区,以减少对劳动者就业的负面激励。

参考文献:

[1]Battu H.,Ma A., Phimister,E. Housing Tenure,Job Mobility and Unemployment in the UK [J].The Economic Journal,2008,118 (257):311-328.

[2]Monkkonen P. Public Housing and Unemployment: Skills and Spatial Mismatch in Postindustrial Hong Kong[J]. Institute of Urban & Regional Development, 2011.

猜你喜欢
房租失业流动性
美联储“顺潮”降息或将提升全球流动性
防范未然 “稳房价”更要“稳房租”
金融系统多维度流动性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于三元VAR-GARCH-BEEK模型的分析
失业预警
无人机 会有时——飞行员的失业时代
鸡同鸭讲闹笑话
组织成员流动性对组织学习中知识传播的影响
不同类型失业青年的生存现状与发展趋势
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