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集中采购工作的思考

2017-02-04 00:30刘成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8期
关键词:集中采购思考工作

刘成

摘要:企业将一定时限内不同需求主体重复和分散的同类工程、货物和服务需求进行整合归并,形成集中批量采购的规模优势、实现采购需求、采购时间、采购人员以及供应商的适度集中,实现更高性价比的采购组织形式,就是企业集中采购。这种采购的模式具有规模化、规范化、节约成本,优化资金结构等优势,是现阶段我国各大企业采购的主要形式。本文针对企业集中采购工作的要点进行几方面分析。

关键词:企业;集中采购;工作;思考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01

引言:集中采购可以有效杜绝暗箱操控、贪污腐败等问题,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企业采购成本过多,浪费贿赂等问题.在企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积极采用集中采购的模式,并能够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采购方法,丰富采购经验,这样才能提高采购工作成效,为企业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一、当前企业集中采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制度执行不得力

良好的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对于集中采购工作也是如此,强化制度执行力度,才能够确保各项制度的落实,引导人们的行为。但是现阶段,在一些企业中,集中采购规范执行得并不彻底,个别的部门还是会自行采购物资,总是会找出各种理由逃避集中采购。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谈判与决策分离制度方面,不能够有效执行,或者受到利益的驱使,将采购限额与标准提高,导致企业资金严重浪费。

2.操作程序不规范

在执行集中采购单采购的过程中,操作程序不正确、不规范,都会导致成本增加。另外,采购策划不细致,临时性采购不断增多,从而导致原有的计划被打乱,不仅影响了采购进度,也增加了很多花销。在公开招投标的过程中,投标单位不足,公开竞争条件不足,咨询价格的过程比较简答,不严谨,进行采购活动的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认真,违反工作纪律等问题也比价普遍。

3.监督管理不到位

在集中采购的过程中,监督不到位的问题也比较普遍。一部分企业都是通过内部会议通报的方式进行的,这样基本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作用。另外,采购部门与会计、纪检缺乏沟通,在监督过程中,监督管理的作用体现不出来,监督合力被削弱。最后,集中监督机制不完善,缺乏对纪检、内审相关部门检查规定,检查的方法缺乏合理性,监督管理不到位。

4.基础信息工作薄弱

一些供应商对信息收集工作不关注、不重视,因此并没有建立“供应商信息库”,即便是建立了,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实地考察,没有建立一对一的供应商准入标准、办法,供应商生产过程不明确。现有的商品信息库,信息不完全,供应商的生产过程,信息查询不到,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采购质量。一些企业在采购档案管理方面的工作不完善,档案信息采集缺乏,比如通知书、定标文件以及补充合同等资料,这才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采购质量。

5.专业技术人才匮乏

集中采购工作需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才能把握采购流程和采购质量。如对货物、工程、服务等方面的采购标准了解,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对企业管理规定的了解。

二、企业进一步完善集中采购工作的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几点采购对策:

1.健全制度体系,保证集中采购工作规范运行

完善企业集中采购机制,首先需要针对现有的采购制度进行梳理,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与国家相关的法律、规定,完善现有管理机制,修订管理细则与相关工作流程,提升现有采购机制的可行性与规范性。修订完善之后的采购机制,将作为采购人员,采购行为的约束和准则,并能够切实减少各种采购风险与违规行为。然后,构建完整的组织架构,采购人员之间必须要秉持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原则,从而达到权利分流,切断贿赂的源头。最后,针对集中采购的项目范围,限额标准等方面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统一规范采购文件,健全采购内容,提高集中采购管理力度,规范采购行为。

2.规范集中采购工作程序

严格一句科学、合理、严禁的工作原则纪念性采购。首先,要做到相对集中,相同的采购项目必须要进行统一的筹划和安排,减少重复次啊狗的问题,优化采购成本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收益。要细致规划招标内容,定制相关规定,在招标顺序、内容以及相关合同放ian,要严格制定严格的标准。超标的供应商要严格控制,这样能够有效提升商家的竞争意识,提高采购质量。构建完善的采购商品信息库,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方法,与企业所规定的相关法律保持一致。最大限度解决企业资本,包括人力、物力与时间,提升物资采购效率。

3.加强监督管理,堵塞商业贿赂的产生渠道

集中采购工作是一项涉钱管物的重要工作,规范这项工作,必须建立集中采购长效监督制约机制,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监督上要将人与岗、岗与事、事与责、责与利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各个环节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监督制约机制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监督与社会外部监督。内部监督首先是建立和完善采购工作的考评制度。年初计划时将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结果与年度目标考核结合起来,对集中采购活动中发生的违规违纪和不廉洁行为要严肃处理,将责任落到实处。其次是加强监督检查,内审部门对集中采购工作事中事后可以开展专项审计,纪检部门要加强对集中采购的全程监督,可以开展效能监察,重视采购中投诉反映的问题。外部监督主要是向社会公开集中采购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报刊等形式,不断拓宽集中采购的民主监督渠道和范围,广泛接受社会和职工的监督。通过内外部监督,达到对某一项目在采购执行全过程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有效监督,将商业贿赂等腐败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使集中采购成为真正的“阳光工程”,彻底杜绝暗箱操作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三、结束语

在企业中,采用集中采购的方式进行采购,是企业节约采购成本,提升采购质量的有效手段。为了能够更好的发挥出集中采购的优势,企业管理者应该客观分析当前存在于企业集中采购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制定更加完善,更加富有针对性的采购标准、采购制度,提升监督管理效力,确保集中采购的可行性与规范性。

参考文献:

[1]宋光君,张伟伟.集中采购成本分析[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1,(01)

[2]李敏,杨义筝.论实施集中采购模式的几个重要环节[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2,(02)

[3]颜清风.B2B电子商务平台集中采购模式分析[J].中国招标.2012,(01)

猜你喜欢
集中采购思考工作
不工作,爽飞了?
强化电力企业物资计划集中采购的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