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策略探讨

2017-02-04 16:49尹洪刚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28期

尹洪刚

摘要:企业财务内部控制,通常指为实现企业市场经营的目标而制定的措施,目的是通过风险评估、内部监督、信息沟通的方法,实现企业财务内部资源优化配置。因此为保证企业的各项业务都能顺利开展,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出发,深入研究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措施,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财务内部决策将直接影响企业整体经济效益,因此强化企业的财务内部控制,应当让企业的投入的资金更具稳定性、合理性、安全流通等特征。因此要求相关部门财务内部控制具有前瞻性,能够应对复杂多变的企业经营管理。本文将立足于当前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工作,深入研究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相关工作人员认识不到位

企业内部财务控制与企业的财务风险控制机制息息相关,因此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很多企业的基层员工都意识不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这会导致从事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的员工对从事的工作缺乏整体性、宏观的把握,这给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贯彻执行造成巨大的阻碍,甚至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1]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基层领导以及高层领导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模糊,很多管理者甚至搞不清财务内部控制的基本工作步骤,导致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僵化,影响企业业务项目的开展,从而影响企业的市场战略计划落实。

(二)企业预算编制工作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石,因此如果预算编制不具有合理性就会导致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缺乏可操作性,甚至导致企业实际的损失。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定方面,要对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实地的考察与深入研究,实事求是的完成预算编制工作,此外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一厢情愿,极容易导致在财务预算管理上缺少前瞻性、目光短浅,漏掉了企业的长远战略目标,给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容忽视的损失。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战略目光短浅则会导致执行力缺乏弹性,从而影响企业财务内部控制执行力的积极性问题。把握市场中的机会成本也是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一些企业财务预算部门却忽视了这一点,只考虑财务预算的编制中业务预算与资本支出预算,滞后性便显示出来。最终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僵化会导致企业资金流动的速率降低,造成企业面对风险的抵御力降低。[2]

(三)企业财务管理执行机制不健全

企业财务管理执行机制不健全会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流于表面。在企业机制的建设当中财务内部管理机制是企业重要的环节,因为财务管理执行机制能否取得良好的效果关乎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能否实现。但在一些企业里面对财务管理执行机制的构建还不够健全,管理执行机构的工作目标缺少长远的规划、或者管理机构的结构松散、没有进行财务管理的工作细化都会导致管理人员的职责不够明确,没有发挥出财务管理部门的灵动性,最终使企业财务管理缺乏执行力。此外重视企业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也是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执行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因为财务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够完善会导致在预算编制的工作中存在着许多显而易见的问题,而小公司更多考虑到资金的周转会忽视企业财务内部管理的监督机制的建立。

(四)新环境下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混乱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最大的难点,在于企业内部核算的失真,这导致企业大量资产流失,一度让企业陷入混乱的局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随着企业现代化的转型,大部分企业面临着管理上的难题,同时,对财务决策的专业化也提出较高的要求。在这个大背景下,原有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纷纷暴露出瑕疵,面对着规模化、多元化的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显得无能为力,从而造成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工作难以控制的局面。因此如何针对市场的新环境,制定行之有效的财务内部管理制度,成为了每一个现代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在管理模式上,要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才能将原有财务内部控制的弊病处理清楚。具体的方式是改变管理模式,将原有的集约型财务内部管理模式分散化,让每个层级的工作人员都保留相对独立的决策权,这会大大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决策的科学性。但也要注意适度放权,否则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在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的基础上,提升部门机构的灵活性。

二、强化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施行综合全面的财务管控考核机制

企业最大的市场目标是盈利,因此加强企业的预算控制,是提升企业财务内部控制的有效措施。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将更大的利润作为财务预算编制的根本目标。改进预算编制的方法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从企业的长远利益来考虑,改进预算编制是势在必行的,只有更好的预算编制才能平衡好长远利益与资金运转。[3]这样才能让企业在整体上朝着又好又快的方向发展。避免预算编制中的盲目性,需要相关的预算管理人员深入研究和探讨,制定更合理的预算编制,才能够提升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积极性。企业预算管理的目标制定要以企业整体的发展战略为基础,还要以企业在市场环境中的地位,进行科学的预算编制。重视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监督机制也是提高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只有企业内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的建构才能够有效的避免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人员配置问题与工作职能松散的问题。树立财务预算机制的监督部门也是一个企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过程,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一个科学化、合理化的过程。不但要把企业预算管理僵化的部分排除在外,还要发掘预算管理执行的积极性,从而协调企业各个部门的运行,建立起严格的评价系统,让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执行力提升一个档次。

(二)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控制模式

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控制模式是强化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的有效途径,尤其在企业自身的角度讲,多元化的管理控制模式,能够在最大的程度规避决策的失误。同时,实行多元化的管控模式能够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积极调整自身的战略目标,从而在企业之间激烈的竞争之中处于不败之地。建立多元化的管理模式,需要相关工作人员与时俱进,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并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整合,促进企业财务内部管理更具科学性、系统性,从而实现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优化。例如,要尽量保持企业财务部门的独立性,拥有一定的权利。一般来说,企业内部财务部门都需要配合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因此大大限制了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灵活性,影响财务政策、财务信息管控的科学性。因此要保证企业内部的财务部门的独立性的同时,还要避免权力过去分散。要适度集权,保持企业管理部门的领导能力。[4]

(三)强化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反馈

在现代化企业的财务内部管理中,交流与沟通发挥出来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强化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交流沟通与反馈成为了许多企业管理工作者的共识,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认识到,财务信息的交流并非单向的,还需要适当的反馈机制,才能保证财务信息发挥出应用的效果。此外,建立高效的信息平台,也是强化企业内部财务信息的沟通与反馈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具有开放性与公平性的平台,能够引起企业内部员工更好的参与到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工作中来。

(四)建立全面的财务管理风险防范体系

企业在发展之中,面临着多种多样的风险。建立财务管理的风险防范体系,能够有效的控制企业财务工作上的损失,从而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进行长期的市场调研工作,并记录下来作为企业财务内部决策的依据,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科学性。同时,财务决策应该反映出未来客观的经济环境和直接影响,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制定财务决策时,要听取各方的意见,对各种潜在的风险都进行一定的了解,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企业财务内部工作工作的不确定性。[5]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能够保证企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此要求相关工作人员针对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防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何文平.对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解决策略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4,22:139-140.

[2]冯轶群,曾光宇.如何在新时期背景下强化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效力[J].时代金融,2015,06:253-254+262.

[3]马健.现代企业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策略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02:145+255.

[4]万芳.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127-129.

[5]钮雪涛.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现状问题和优化策略[J].财经界(学术版),2013,23: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