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实践创新发展之路

2017-02-17 06:12
中国科技产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产学研科技成果大会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 校地共建新型研发机构 实践创新发展之路

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简称研究院)是中山大学与惠州市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共建的科技创新平台,成立于2011年5月,是广东省第一批认定的新型研发机构,也是广东省唯一一家专业服务石化产业的新型研发机构。

研究院建设初期,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每年以科技资金的形式给予建设支持,过渡期满即实行自负盈亏;中山大学以管理人员、科技成果、科技人员与研究团队等形式投入研究院建设,负责研究院的日常管理。研究院遵循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原则,以石化产业为依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及产业源头创新能力为目的,攻克精细化工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高效开放凝聚创新资源,为惠州大亚湾石化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生态石化基地提供强大驱动力,并拓展服务到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大石化产业基地。

激流勇进——石化产业创新体系实践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下,研究院围绕石化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需求,建立了绿色化学工艺、功能性精细化学品、电子化学品、化工新材料、减排和资源化、安全与节能、化工园区管理和近岸海洋八个研究方向。通过整合中山大学等高校资源与惠州石化产业优势资源,链接高校为技术创新上游、研究院为中下游,建立起“小试+中试+企业孵化+成果推广”四位一体、极具精细化工专业特色的科技成果孵化链条。打造了化工成果快速转化一站式平台:

1.通过资源整合,建立省级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引进高校院所具备产业化前景的技术资源,保障技术源头供给。

2.根据化工单元操作和特色项目中试研究,建立反应、分离、表界面、仿生催化、3D打印材料等14个中试基地,以促进技术的熟化。同时结合区内科技企业创新创业需求,搭建起检测、科技服务、情报检索、教育培训、危化品安全服务等公共服务平台,为化工科技创新提供必不可少的产品检测、科研辅助、人才培训等服务。其中检测平台现装备有总价值1200万元的大型分析测试仪器60余台/套,满足标准化检测需求,已获得中国实验室认可资质(CNAS)和广东省实验室计量认证(CMA)。

3.技术成熟阶段,依托政府孵化基金和场地支持,协助研究团队孵化企业。研究院在石化区内建立中山大学化工产业化基地,配备完善的生产、检测等公用设备资源,实现化工生产“拎包入驻”。

4.首创建设中山大学服务驿站,进行研究院和合作企业产品、服务的推广。

研究院现有专利技术86件,协助孵化企业5家,销售额近2000万元,所有企业均具有核心知识产权,并将保持每年2-3家孵化企业的增长。研究院持续地致力于如何投入最少的成本,把最前沿的科研成果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周期实现转化,并发挥技术成果最大的经济效益。

推陈出新——人才与科普并重

(一)特色的育人、引人、用人体系

人才创新是科技创新的一大核心要素,研究院大力推进区域人才平台战略,工程硕士培养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行高层次人才平台战略,形成了一条特有的育才链和引才链。

1.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实践

1)制定具有鲜明化工行业特色的培养方案。学生前半年在中山大学完成专业理论知识,其余时间在研究院与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实践基地开展专业实践。

2)突出企业导师教学队伍建设。引进一批中海油、中海壳牌、百利宏化工、科莱恩化工等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化学、化工业界精英,聘作研究生企业导师,定期对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指导、举办系列专题讲座。

3)加强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建设。已建立一批包括中海油、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广东成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在内长期稳定的实践基地。基地的研究课题紧贴生产实际运用,有助于推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产业化目标。

2. 创新人才引用机制

1)建立创新的人才选拔、使用机制。研究院实行“任人唯贤,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现已形成一支专业架构搭配得当、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队伍,现有人员156人,其中高级职称以上人才30人,专业工程师22人,以及一批博士、硕士研究生。同时,通过“柔性引才”,做到引人、用人瓶颈时可“轻装”上路,充分体现新型研发机构的特点及优势。

2)搭建人才进驻平台,“筑巢引凤”。2015年10月,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获批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推动了研究院高端科研人才的引进工作,进而推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的深入合作,进一步强化了产学研合作的条件。

(二)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同步开展

研究院致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石油化工科普基地。

1. 撰写石化科普知识图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企业成长路线图

石化知识有效普及不足与石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以致石化区建设、石化项目落地困难重重,为了改变这种“谈化色变”、“化工猛于虎”的氛围,让人们对石油化工行业有个客观正确的认识,研究院组织编著石化园区管理丛书,其中《石化科普知识》为第一本,全书包括二十一讲,从产业到经济建设,从原油开采到石化的完整产业链,从环保安全到废物资源化利用,兼具科学性、知识性、通俗性和趣味性,是普通大众可以读懂的“专业书”。《石化科普知识》于2013年5月出版,作为研究院和石化园区所在政府开展石化科普活动的主要宣传资料,同时是大亚湾区初高级中学科普读物,对外发放近2万余册,并于2014年荣获了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优秀出版物(图书奖)二等奖。

2.建立石化科普教育基地,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研究院紧跟社会聚焦的石化热点问题,依托研究院资源建设科普长廊,利用社会及媒体力量,组织和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教育活动,科普传播对象涵盖了社区群众、青少年、企业与机关服务人员。科普活动长廊年开放时间达300天,接待量达1.5万人/次;举办各类科普主体活动30次、接待已达2万人/次。

稳步前行——深化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产学研合作对接是成果转化的重要手段,传统的产学研合作更多是因私人关系而促成的合作,没有形成良性的对接机制,只是单一的、个别的行为,不具有普遍性。研究院在作为校-院-企产学研合作中的关键一环,通过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保障更具深度和广度的产学研合作。

研究院通过产学研合作与多家企业共建13个共建工程中心,形成产学研合作项目23项,金额918万元。与惠州宇新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建“绿色溶剂工程技术中心”,并协助其获省重大科技专项立项、省工程技术中心认定等;与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共建精细化工产学研基地,实现专利4项;与深圳合诚润滑材料有限公司共建润滑与表面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研发特种润滑脂实现年销售200万元;与广东汇绿实验室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废气净化与控制工程技术中心,形成“智能通风-净化一体化设备”,已实现销售额1200万元;与惠州晟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姜黄素低溶剂残留的分离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项目,实现年销售额532万元。另外,研究院积极拓展国际合作,现与以色列希伯来大学Yissum技术转移公司、俄勒冈州立大学等相关科研团队形成紧密合作,目前双方共同推进海洋防腐涂料、天然芳香材料的风味设计及产业化等工作。

同时,为进一步推进全省石化中下游产业的创新发展,研究院结合大亚湾建设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的现实需求,联合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惠州百利宏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等17家知名企业,以及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8所科研院所组建广东省石化中下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并于2016年2月获广东省科技厅批准成立。广东省石化中下游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广东省首家石化类产学研创新联盟。

再接再厉——进一步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

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等法规政策的指导精神,按照新型研发机构 “投入模式新、组织结构新、运行模式新、发展机制新”的特点,研究院“十三五”发展目标将建成包括国家平台在内的各类工程技术和成果转化平台,具体包括有精细石油化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精细石油化工)、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石化)等,并积极拓展国际科技合作渠道,有效整合国际创新资源并进行有效转化,进一步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新的力量。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11月27日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进行讲演交流和项目对接。大会发布了《杭州宣言》,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陈小娅主持了大会。

大会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旨在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会得到了23个国家有关部委和单位的支持。

路甬祥强调,产学研合作要认清新形势,把握协同创新新机遇;要加强平台建设,增强创新实效;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车俊表示,“十三五”期间,浙江省将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的生态环境,举全省之力建设“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在大会设置的“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峰论坛”“产学研联盟与特色小镇建设高峰论坛”“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高峰论坛”“互联网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四个专题会场上,“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代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和互动交流,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和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期举行,连续进行了5场科技成果(技术难题)竞价(拍卖)会,竞价(拍卖)的科技成果数量达到189项。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召开

主题为“协同创新 转化成果 绿色发展 开放共享”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11月27日在杭开幕,2016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时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致辞,并和其他与会领导一道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得者颁奖。

会上,路甬祥、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启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与会代表通过了旨在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杭州宣言》。

据了解,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设有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发展、产学研联盟与特色小镇建设、校企业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等4个分会场论坛。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期举行。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省领导毛光烈、冯飞等参加会议。

中国产学研大会浙江举行《杭州宣言》激发创业创新活力

中新网杭州11月27日电 (记者 江耘 实习生 杨韵仪)27日,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6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在杭州开幕。

本届大会首次在浙江举行,恰逢其时。因为国家科技部刚刚批复浙江省建设首个全省域“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对此,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表示,浙江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的生态环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到浙江转化、产业化。

在举办本届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的同期,2016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也随之拉开帷幕。本届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周活动包括2016年浙江省秋季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2016中国浙江军民融合科技合作促进大会、科技金融支持创新创业论坛暨创业资本与创新成果对接活动等。

会上发布了《杭州宣言》,并将此作为行动宣言,协同贯彻落实国家创新发展战略。宣言指出,将协同建立高效的合作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同时,倡议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的实效。此外,宣言还计划培养创新型人才,造就高水平的协同创新团队,并呼吁加强国际交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竞争力。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行

央广网北京11月29日消息(记者雅萍)11月27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大会发布了《杭州宣言》,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据了解,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旨在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在大会上表示,“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发挥市场的决定作用,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加快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建立完善协同高效的创新体系,积极参与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行动计划”。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行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7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旨在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路甬祥强调,产学研合作要认清新形势,把握协同创新新机遇;要加强平台建设,增强创新实效;要适应经济新常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浙江卫视新闻频道截图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

中国经济网杭州11月28日讯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7日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进行讲演交流和项目对接。

大会同期举行了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连续进行了5场科技成果(技术难题)竞价(拍卖)会,包括1场综合性科技成果竞价(拍卖)会、1场农业专场、2场地方专场和1场企业技术难题“张榜招贤”竞价会,竞价(拍卖)的科技成果数量达到189项,企业技术难题12项。这些科技成果主要集中在浙江省重点培育发展的七大万亿产业,项目成果质量高、发展潜力大。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行

本报杭州11月27日电(记者严红枫)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7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进行讲演交流和项目对接。

大会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并发布了《杭州宣言》。

会议设置了“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发展高峰论坛”“产学研联盟与特色小镇建设高峰论坛”“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高峰论坛”“互联网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4个专题会场。来自全国的代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和互动交流。会议期间,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和联盟将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产学研与用的紧密结合。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召开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时启动 车俊致辞

本报杭州11月27日讯 (记者 王国锋 李文芳) 主题为“协同创新 转化成果

绿色发展 开放共享”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7日在杭开幕,2016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时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致辞,并和其他与会领导一道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得者颁奖。

会上,路甬祥、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启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与会代表通过了旨在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杭州宣言》。

车俊表示,我们将大力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坚持从科技成果转化的需求端、供给端、平台端、服务端和环境端同步发力,推进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着力打造一流的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中心。

大会设置了创新设计与智能制造发展、产学研联盟与特色小镇建设、校企业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互联网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发展4个分论坛。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浙江省领导毛光烈、冯飞等参加会议。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召开

11月27日,主题为“协同创新 转化成果 绿色发展 开放共享”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开幕,2016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时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致辞。路甬祥、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启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与会代表通过了旨在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杭州宣言》。

车俊指出,当前浙江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浙江将大力推动全方位、多层次的产学研合作,着力打造一流的全国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深化国内外科技合作、军民科技融合和高校院所对接,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到浙江转化产业化。

《人民日报》刊发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院士在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的主题报告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7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进行讲演交流和项目对接。会议发布了《杭州宣言》,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会议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旨在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行

11月27日电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27日在杭州开幕。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

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进行讲演交流和项目对接。会议发布了《杭州宣言》,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会议设置了4个专题会场。来自全国的代表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精彩演讲和互动交流。期间,高校、企业、金融机构和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行

本网讯 11月27日,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本次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旨在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化产学研合作,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大会在杭召开

世界浙商网11月27日讯 (记者 陈晓) 11月27日上午,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6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在杭州开幕。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是中国创新资源和优秀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的重要平台之一。作为中国产学研界的“星光大道”,历届大会汇聚“政产学研金”一线的专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本届大会首次浙江举行,恰逢其时。浙江将以此为契机,积极营造创新创业最优的生态环境,促进更多科技成果到浙江转化、产业化。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举行

11月27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

大会以“协同创新、转化成果、绿色发展、开放共享”为主题,发布了《杭州宣言》,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暨2016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开幕式于11月27日开幕。来自全国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等政产学研金各界代表,开展互动交流和项目对接。

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秘书长王建华表示,作为我国产学研界每年一度的盛会,中国产学研创新年度大会已先后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江苏、深圳、云南等地成功举办九届。本届大会与浙江省政府联合举办,有利于营造产学研合作创新氛围,促进全国创新资源和优秀科技成果在浙江集聚和落地转化,凝聚浙江经济转型、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

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举办14届,有效推动了浙江省技术市场的发展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截至2016年9月底,中国浙江网上技术市场已累计征集并发布科技成果 16.2万项,签约技术合同3.8万项,成交金额378亿元,成为全国集聚科技资源最多、技术交易额最大的网上技术市场。

浙江省人民政府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召开

主题为“协同创新 转化成果 绿色发展 开放共享”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11月27日在杭开幕,2016浙江网上技术市场活动周同时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会长路甬祥讲话,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致辞,并和其他与会领导一道为2016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获得者颁奖。

与会代表通过了旨在强化创新驱动、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的《杭州宣言》。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省领导毛光烈、冯飞等参加会议。

中国大唐集团公司 大唐集团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两项奖励

11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举行。会上,集团公司完成的《基于全业务链创新的风电提质增效优化发展研究与实践》项目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中国大唐集团公司创新驱动促进转型升级产研合作培育生机活力》被评为“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是经国家科技奖励工作办公室批准设立、我国政产学研金用合作领域的最高荣誉奖,旨在表彰产学研合作创新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鼓励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产学研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2016年10月26日,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建华接受人民网专访,就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的相关内容与广大网友进行在线交流。(http://tv.people.com.cn/n1/2016/1026/c150721-28810524.html)

人民网专访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秘书长王建华:推进创新工作落地实施 引领中国产学研合作发展

浙江大学 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召开 浙大获三奖

2016年11月27日,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开幕。大会组委会向浙江大学党委书记金德水颁发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以表彰金德水书记在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杰出贡献。浙江大学还荣获了“产学研合作促进奖(单位)”、“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等两项大奖。

浙江大学副校长严建华在“校企合作与创新创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发表了以《坚持创新创业校企联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一流大学的创新生态系统》为题的报告。

中国发布网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开幕

中国发布网讯(王健)11月27日,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两院院士、中国产学研促进会会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副书记、代省长车俊,科技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黄卫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出席会议并讲话。来自全国产学研、政金介、商媒用一线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等各界1000余名代表参加大会。大会发布了《杭州宣言》,表彰了2016年度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个人。

广东省惠州市科学技术局 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在杭州召开

由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与浙江省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昨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市委副书记、市长麦教猛等我市政、产、学、研方面的5名代表参加大会。

会上,麦教猛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突出贡献奖”,惠州学院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奖”,中山大学惠州研究院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并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好案例名单”,惠东县吉隆镇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镇”。

猜你喜欢
产学研科技成果大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推行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
WAIC与WIC大会简介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声讨大会
大会选举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图说大会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