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理论对英语二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启示

2017-02-25 11:01
关键词:构词二语范畴

赵 蔚

原型理论对英语二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启示

赵 蔚

(华东理工大学 外国语学院,上海 200237)

本文将认知语言学领域的原型理论与二语习得领域的词汇习得相结合,探讨原型理论对英语二语词汇深度知识习得的启示。文章首先回顾了传统的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的历程,对两者做了系统的对比,然后从原型角度剖析了英汉构词的差异,最后提出原型理论给予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四个方面的启示。

原型理论 二语词汇习得 词汇深度知识

一、引言

原型理论(prototype theory)(又称“类典型论”、“原型范畴理论”)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由于它对语义范畴的性质提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一源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不久便成为认知语言学的基石”。①杨忠、张绍杰:《认知语言学中的类典型论》,《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第2期。语言研究与范畴研究历来密不可分,随着原型理论的影响波及到语言研究的各个方面,它对二语习得,尤其是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引起了应用语言学研究者和英语教师的注意。国内已有学者就原型理论对英汉构词对比、词汇教学以及词汇范畴的动态界定的影响做过研究,②③④⑤梁晓波:《认知语言学对英语词汇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年第2期。但尚未有人从词汇深度知识的角度探讨原型理论的应用价值。

词汇深度知识是词汇知识的一个重要维度(与之相对的另一维度是词汇广度或宽度知识,即学习者词汇量的大小),词汇习得的深度是指词汇知识的质量或词汇能力发展的程度。词汇知识的“连续统”(continuum)观和词汇能力的发展观认为,习得一个词并非“所有或没有”(all or nothing),而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词汇学家Nation⑥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33.曾指出,本族语者穷尽一生都在丰富自己的词汇知识,即使是熟悉的词汇也经历语义和用法扩展的过程。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国内外近年来对单纯词汇量的研究已逐渐减少,而对词汇深度知识的研究则正在占领二语词汇习得的核心地位。原型理论对词汇与词汇之间、词汇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解读虽然与传统语义学和词汇教学的的观点背道而驰,却提供了扩大词汇语义网络的视角,从而有利于词汇深度知识的增长。

二、原型理论

原型理论,也称原型范畴理论,顾名思义,是关于范畴的理论。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Lakoff曾指出“对我们的思想、感知、行动和言语来说,没有什么比范畴化更基本的了”。①Lakoff,G.,Women,Fire,and Dangerous Things.Chicago 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7,P.5.所谓范畴,简单地说就是分类,具体地说,范畴是客观世界和意义世界在人类认知中的归类。人们通过范畴化来建立概念框架和语义系统,进而认识这个世界,而范畴化的结果就是范畴。没有范畴,我们赖以思考的意义世界就丧失了基本的秩序,我们就无法对这个世界进行正确的把握。关于范畴的理论,在哲学界、思想界影响最长久最深远的是亚里士多德延续达两千年之久的经典范畴理论(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y)。而从经典理论到原型理论,经历了数位哲学家、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的不断探索。

1.从经典范畴到原型范畴

亚里士多德对意义所作的细致的分类辨析可以概括在他的范畴论中。他认为人所赖以理解和思考事物的意义世界可划分为几个大的范畴,根据他的《范畴篇》,一共有十类范畴,分别是“本体,数量,性质,关系,地点,时间,姿态,具有,动作和被动”。②亚里士多德:《范畴篇》,转引自褚孝泉主编《语言哲学——从语言到思想》,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版,第66页。由此可见,在经典理论中,范畴被视为是一组拥有共同特征的元素组成的集合。某一元素和某一范畴的关系只有两种可能,属于或不属于。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指出这一理论曾对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起到了很大作用,③王寅、李弘:《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结构主义的一个根本概念——“二元对立”——就体现了这种“非此即彼,泾渭分明”的范畴观。音位学中,音位有元音和辅音之分,辅音有清辅音和浊辅音之分;句法学中,句子划分为小句,小句划分为NP和VP,VP又由V+NP构成;结构主义的语义成分分析法,把整个词义分解为语义特征,如 Man(+HUMAN,+MALE,+ADULT),一个词要么具有某种语义特征,要么不具有,没有第三种可能存在。

第一个撼动经典范畴理论的学说来自于哲学家维特根斯坦。20世纪50年代,维特根斯坦在他的《哲学研究》④[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页。中提出了对game一词意义的质疑:什么是game,什么不是game,似乎很难说清楚,假如我们列出100个game来,恐怕很难找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那么,属于game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是竞争性吗?是娱乐性吗?似乎都不是,如果它们没有共同特征,又怎会都被称作game呢?以此为基础,维氏提出了著名的“家族相似 性 ” 理 论 (familylikenesses或 family resemblances),论述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范畴中心与边缘的区别以及成员对于家族的隶属度问题。这一学说其实是对传统的经典理论和排斥中间状态的理想二分逻辑的反思,促使人们对范畴有了新的认识。

对原型理论作出贡献的还有色彩范畴的研究。人类学家Berlinamp;Kay收集了98种(20种基于口语,78种基于书面)语言的颜色词汇,发现对众多颜色的指称实际上是由基本颜色词汇(称为focal colors)所决定的。⑤Berlin,B.amp;Kay,P.,Basic Color Terms:Their Universality and Evolution.Berk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虽然不同语言背景的人所指颜色的焦点区是相似的,但划分颜色界限时有很大差异,颜色词的边界是模糊的。而且,一种语言中所有颜色词的地位是不相等的,有中心和边缘之分。

社会语言学家Labov①Labov,W.,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s.In C.J.Bailyamp;R.Shuy (eds.).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 in English.Washington: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3,PP.340-373.的杯子实验进一步证明了人的认知中原型的存在,也进一步揭示了范畴边界的模糊性。他以二十多个形状各异的简图进行问答式调查,让受试指出每个简图分别是cup、mug、bowl、vase 中的哪一种,并对受试的回答做出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受试一致把深度与口径相似、上大下小、带把的器皿称为cup。在口径与深度的比例增大的同时,被称为bowl的简图所占的比例也随之上升。同样,随着深度的增加,称作vase的图所占比例上升,随着上下端口径趋近,称作mug的比例上升。这一实验还发现范畴甚至体现了功能性,同一个容器,装咖啡时被人叫做cup,但装土豆泥时就被叫做bowl。所以,在四者之间很难按照传统二分逻辑划出一条清晰的界线,其间具有渐变性。

而最终提出“prototype”这一概念的是心理学家Rosch。在色彩实验得出了和Berlinamp;Kay相似的结论之后,她将实验扩展到自然界和社会的其他范畴,如鸟类、水果、蔬菜、工具、家具、服装等。她的多项调查研究发现,自然范畴是建立在最佳或最典型成员上的;范畴的最终形成是围绕着最佳或最典型成员以特征典型性程度差别而表现出来的,即成员在范畴中的优良度(goodness),而成员间的关系是一种家族相似性。②Rosch,E.,“Natural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No.4,1973,PP.328-350.在对一个范畴下定义时,人们总是挑选范畴中最为典型的个体。

2.经典理论与原型理论的对比

以上从经典范畴理论到原型范畴理论的发展过程已揭示了二者的部分区别,然而更系统和细致的区分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看出。这四方面是由Taylor总结的所谓亚里士多德的四大范式,③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P.23.我们从对比的视角列举原型理论与经典理论的根本区别。

(1)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是在同时满足充分和必要条件的基础上定义的(Categories are defined in terms of a conjunction of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features)”。一个事物若符合充要条件则属于该范畴,若不符合充要条件则被排除在范畴之外。而原型理论认为范畴成员间未必具有共同特征,只有相似性。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我们可以考察一下我们称为“游戏”的活动。我指的是棋类游戏、牌类游戏、球类游戏、角力游戏等等。它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看不到所有这些活动有什么共同之处,但你会看到相似之处,亲缘关系,看到一整系列这样的东西”。④[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9、40页。对于相似性和共同性的区别所在,维氏的解释是:相似性的确只能通过性质的共同性来定义,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解释一个一般概念时所需要的那种相似性只能通过全总的,贯穿于属于其的所有事项的性质上的共同性来得到解释。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交叉重叠的、局部的共同性。⑤韩林合:《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解读》下册,商务印书馆2010年版,第1062页。

(2)经典理论认为“定义范畴的特征或条件是二元的(Features are binary)”。对于定义范畴的某一特征,个体只有两种可能,具备或不具备,没有中间状态。而原型理论则认为并非所有的范畴都遵循二元定律,范畴的成员满足某一条件的程度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原型理论的实验中提出“桌子和镜子在何种程度上属于‘家具’这一范畴”,这一问题本身就暗含着范畴的连续体特性,与经典理论的根基相悖。

(3)经典理论认为“范畴之间有清晰的界线(Categories have clear boundaries)”。如上面第一点提出,符合范畴的区别性特征(defining features)就是范畴成员,否则就不是,界限分明。而维氏对界限模糊性的经典解读则代表了原型理论的范畴边界观,“我们可以划一条界线——为一个特殊的目的。但划了界线才使这个概念有用吗?根本不是!”“用一张清晰的照片代替一张模糊的照片总会更好些吗?那张不清晰的照片不正经常是我们需要的吗?”①[奥]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哲学研究》,陈嘉映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37、39、40页。事实上,并非所有的范畴都能划出清晰的界限,正是由于范畴的成员只有相似性没有共同性,成员们满足某一条件的程度有异,某些成员可能游离于两个甚至几个范畴之间。

(4)经典理论认为“范畴成员的地位是平等的(All members of a category have equal status)”。成员之间没有典型性差异,不存在某一成员比另一成员更为典型。而原型范畴理论则提出成员之于范畴有隶属度的问题,某一成员相对于另一成员可能更典型,可以作为范畴的代表,因而它们的地位不平等。例如,作为“水果”的代表,“苹果”显然比“番茄”更具有代表性,更典型。

3.“原型”的定义和特征

前文提出,在范畴中,某一成员可能相对于另一成员更加具有代表性,更典型,这一成员就是范畴的“原型”。首先提出“原型”这一概念的Rosch,她所下的定义是:“原型是一个特定的对象,是根据一个语言群体意识中最典型的个体所形成的心理映像,作为鉴别同类事物的尺子标准。”②Rosch,E.,et al.,“Basic Objects in Natural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No.8,1976,PP.382-439.原型是“对象”的这一定位意味着,原型是范畴内的实例,而且因为它具有范畴内大多数或全部成员的多种特性,反映了范畴的中心倾向,它应该属于典型实例或最佳实例。由于原型在范畴的所有成员中与其他范畴的原型具有最大区分度,它对于识别范畴起重要作用。对“原型”这一概念的另一个较有影响力的定义来自于Taylor③Taylor,J.,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Prototypes in Linguistic Theo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3,P.23.,不同于Rosch,他并不把实例看作原型,认为实例仅仅例示了原型。原型是对某一范畴的所有成员个体的概括表征,是图式表征,是“理想化的”心理表征。例如,“鸟”的原型是“一种有羽毛、有翅膀、产卵、会飞的动物”。“椅子”的原型是“一种有靠背、底座、四条腿或者还有扶手的供人坐的家具”。

动态性和相对性是原型的重要特征。从个体的角度,原型与个体的主观因素密切相关,可以说是个体实时的心理表征。“原型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不断更新,人从儿童时建立起的原型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被修正,被替换,或者说被范畴中真正的原型所取代”④梁晓波、李勇忠:《原型理论对外语教学的启示》,《外语教学》2006年第4期。。例如,如果家中只有笔记本电脑而没有台式电脑,儿童认为“电脑”这一事物的原型就是笔记本电脑,在看到台式电脑时可能不会将其识别为“电脑”。但是在成长过程中接触其他种类的电脑之后,儿童会自然地修正自己的电脑原型。另一方面,从群体的角度,不同地区、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范畴原型。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我们常常提到中西方迥异的“龙”的原型等。

三、从原型理论看英汉构词差异

王寅曾经对原型范畴理论背景下的英汉构词差异做过系统的评述,⑤⑥王寅、李弘:《原型范畴理论与英汉构词对比》,《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笔者在此择其要点略谈一二。人类是以“基本层次”(basic level)范畴作为出发点来认识事物并理解世界的,基本层次范畴是指在认知和语言上比其它层次更显著,更容易形成原型的层次。例如,在上义层次“家具”和下义层次“躺椅、摇椅、餐椅等”,“椅子”就属于基本层次。基本层次范畴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特别是词汇学习和教学的意义在于,在基本层次范畴上形成了基本层次词和原型意义。基本层次词是出现较早,较为常用,生活中的基本词语,也是儿童习得母语时掌握得最早的词语。表达基本范畴以下层次的词语常用复合词。不同语言的基本层次词大都有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且运用基本层次词构成复合词的情况不尽相同,词汇空缺现象也各有差异。

构词方法的差异具体体现在:汉语常采用修饰语+中心概念词,是一种十分常见而又经济的手段,同时也使得汉语中的词具有直接表明其生物或事物范畴属性的功能,具有较高的透明度。而英语从范畴层到基本层多用不同的单词,从基本层到具体层才会使用定中构词法。“松树”和“pine”,“博物馆”和“museum”这样的词对体现了这种差别。而且,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名词,也体现在动词的构词上。英汉构词方式上的这种差异是否会给中国的英语学习者造成困难呢?笔者为了回答此问题,在任教的班级上做了一个小实验,实验的内容是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独立将一系列汉语句子译成英语。篇幅所限,在这里仅列出其中四个:

(1)据说葡萄酒对老年人的心脏很好。

(2)刚进村子我就看到了一头公牛。

(3)听到这个故事她只是轻笑了一声。

(4)晚饭后他在花园里慢走了一会儿。

翻译的重点在于“葡萄酒”、“公牛”、“轻笑”和“慢走”四个词。需要注意的是,这四个汉语词采用的都是“定语+中心词”的构词方法,而相对理想的英语翻译“wine”,“bull”,“chuckle”和“stroll”则是独立成词。四个句子学生答出理想对等词的比例分别是53%、45%、13%和3%,而错误回答(或不理想的回答)中多出现了“grape wine”,“male cow”,“smile lightly”,“walk slowly”这样的表达,证明在构词上母语确实对英语形成了干扰。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英语中也有“修饰语+中心概念”的构词方法,但要注意英汉语可能会使用不同的修饰语来表达同一个属性区别特征。如“红茶”对应“black tea”,“红薯”对应“sweet potato”等等。

四、从原型理论看英语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的习得

原型理论背景下的英汉构词对比给英语二语词汇习得和教学提出了有益的启示,然而我们能够从中收获的还远远不止这些。人们常说:语言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量的大小。然而英语词汇浩如烟海,片面追求词汇数量而轻质量(或者说重词汇宽度轻深度)会带来极大危害。追求词汇量而背词汇表,背“红宝书”导致学生短时记忆了一些低频词和高难词,而这些对他们的口头表达和写作能力并无帮助。所以,词汇量大不等于词汇能力强,要想真正提高词汇能力,必须从词汇深度知识着手。词汇专家Meara的研究早已发现,学习者词汇量达到5000-6000的阈值后,重要的是质而不再是量。①Meara,P.,The Dimensions of Lexical Competence.In G.Brown,K.Malmkjaeramp;J.Williams(eds.).Performance and Competen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35-53.词汇质量或深度知识是指对单词音、形、义的全面掌握,其中最难的是“义”。它包括许多方面,除词典中给出的基本意义外,还包括词汇的感情色彩、搭配模式、语体特征等。另外,要想全面掌握一个词以便对之灵活运用,还需要知道它在词汇语义网中和其它词汇的关系。因此,对大部分只在课堂学习英语的中国学习者来说,完全掌握一个词谈何容易。Stuart Webb在2007年的一项对母语为日语的英语二语习得者的研究表明,词汇输入每重复一次,词汇知识都会获得某一方面的增长,在语境中碰到10次会基本习得一个词,但要完整习得一个词则需要10次以上的接触。②Webb,S.,“The Effects of Repetition on Vocabulary Knowledge”.Applied Linguistics,No.1,2007,PP.46-65.

如文章开头所说,由于原型理论对词汇与词汇之间,词汇与意义之间关系的解读提供了扩大词汇语义网络的视角,从而有利于词汇深度知识的增长。笔者经过总结,认为至少在以下四个方面,二语词汇深度知识的发展可以从原型理论中获得支持。

1.聚焦高频核心词汇

既然词汇学习的任务如此艰巨,我们就需要缩小目标,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放在词汇教学的第一位。基本范畴词汇是指各个范畴的基本层次词所构成的词汇系统,也可看作整个词汇系统的原型词汇系统。我们一般把这些词称作高频词或核心词。核心词汇使用频繁,义项丰富,与其它词语的搭配多样,而在日常交流中担负了重要作用。Nation的研究显示:最高频2000词(2000-headword) 加 上 600多 词 的 大 学 词 表(the University Word List)就涵盖了大学水平学术文本95%的词汇,①Nation,I.S.P.,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P.33.而根据Laufer的调查,95%的词汇覆盖率足以使得二语学习者理解一般文章。②Schmitt,N.,Jiang X.Y.amp;Grabe W.,“The Percentage of Words Known in a Text and Reading Comprehension”.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No.1,2011,PP.26-43.当然,降低量的目标是以提高质的要求为代价的。大多数学习者对高频核心词都只是部分掌握,很难做到灵活运用,要克服这一点,必须增大输入量的隐性学习和提高关注度的显性学习。这需要来自学习者、教师和教材编著者共同的努力。

2.解读词汇各义项之间的深层联系

提高词汇深度知识的一个基本要求是掌握一个词的所有可能意义。原型范畴理论认为,在一个词各相关的词义中,有一个是更为核心的意义,因而成为其他词义的原型,其他词义都是在它的基础上进一步延伸出来的或辐射出来的,这些词义建立在转喻、隐喻、概念化等认知过程基础上。词的所有意义都在一个放射状网络中相互联系,它们之间具有“家族相似性”。例如head一词在 the head of a person、the head of a dog、the head of a queue、the head of a coin、the head of a department、the head of a chart以及 use your head的表达中所体现的不同意义并没有绝对共同性,但有着各种局部的相似性。教师在词汇教学中,有必要向学生解读这些深层的联系。

3.重视词汇间的聚合关系

国内外对双语心理词汇的研究表明,词汇知识以网络形式存在于心理词库。而且,国内外多项词汇联想研究③④⑤⑥Zareva,A.,Structure of the Second Language Mental Lexicon:How Does it Compare to Native Speakers’Lexical Organization?Second Language Research,No.4,2007,PP.123-153.表明,随着二语水平增长,二语心理词汇中的语音联想和横组合联想越来越少,而聚合联想(即语义联想)越来越多。因此,在词汇学习和教学中,将原型词作为中心,向其上义、下义、近义和反义延展,可以获得更多的词汇,同时获得词汇间的语义联系。词汇输入和存储过程越有规律性,就越方便将心理词库中的词汇快速、高效、准确地提取出来。

4.考虑词汇的非原型义和非范畴化

非范畴化指在一定条件下范畴成员逐渐失去范畴中典型特征的过程。词汇的非范畴化或非原型用法通常是习得的难点。例如词义的升格或降格就是一个非原型义产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在现今网络媒体发达的背景下十分常见。再比如,词性转换(conversion)是一个非范畴化的过程,例如 provided一词的从动词到连词的转变过程:

(1) The government provided refugees with food and shelter.

(2) Provided with advanced equipment,our team have accomplished the task ahead of schedule.

(3) I will vote for you,provided that you do whatever you promised.

provided在例(1)中还是一个典型的动词,在例(2)中是分词,已丧失了部分动词特征,而到了例(3),它作为动词的全部特征都已丧失,变成了一个连词。当然,这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由于词性转化法比词缀法更加简便而且传神,其在现代英语中的使用有增多的趋势。

五、结束语

范畴是对意义的解读,而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正是需要在新形与旧义之间架构一座桥梁。原型范畴理论自萌芽到现在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许多方面仍然不断从中获得养分。本文探讨了原型理论对二语词汇深度知识发展的启示,而二语习得的其它方面,如句法研究、翻译研究等,也可从原型理论找到抓手,推动本领域的研究向新的方向发展。

The Prototype Theory and the Depth of ESL Vocabulary Knowledge

ZHAO We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237,China)

With a combination of the Prototype Theory from cognitive linguistics and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n SLA,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rototype Theory for the deepening of ESL vocabulary knowledge.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Classical Theory of Category to the Prototype Theory is reviewed and a systematic comparison is made between the two.The paper then probes the differences in word formati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and points out that the Prototype theory can benefit the deepening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in four ways.

the Prototype Theory;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the depth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赵蔚(1976-),女,河南洛阳人,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和心理语言学。

H31

A

1008-7672(2017)05-0110-07

(责任编辑:亚立)

猜你喜欢
构词二语范畴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中日文化词汇在英语中的构词体系对比及利弊分析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正合范畴中的复形、余挠对及粘合
基于L2MSS理论的职业英语二语动机策略干预研究
Clean-正合和Clean-导出范畴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分”的音变构词及其句法语义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