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分析

2017-02-26 13:10范中敏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11期
关键词:心内科护士用药

范中敏

(息县人民医院 河南 信阳 464300)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临床分析

范中敏

(息县人民医院 河南 信阳 464300)

目的 探讨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息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0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护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差错事件和医疗纠纷发生,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8%和6%。结论 加强心内科用药护理管理,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防范用药差错和医疗纠纷,对保障患者权益和医院及社会效益意义显著。

心内科;护理用药;安全管理

药物为临床治疗心内科疾病的主要手段,安全用药为基本要求[1]。心内科护理人员任务繁重,若用药时出现失误,极易影响患者康复进程,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对和谐医患关系的维持造成严重影响,常导致医疗纠纷,加强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对改善护理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意义显著[2]。本次旨在研究常规用药护理与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对心内科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息县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患者200例,病程2个月~8 a,其中男108例,女92例,年龄40~71岁,平均(41.2±2.3)岁。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用药护理,即按时、分餐对口服药发放,特殊药物依据医嘱发放到患者手中,床头需确保无剩药。依据三查七对原则,对静脉输液药物标签核对,静脉穿刺和配药需无菌操作,抗生素现配现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重视护理用药安全管理,具体如下。

1.2.1 法律知识学习 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安全用药意识,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为执行医嘱者,为防范医疗纠纷和各种差错,需落实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三查七对;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多为护理人员缺乏责任感和自我约束力,而非操作技术的原因或业务水平问题,故需严加管理操作规程,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对护理人员的慎独精神进行培养,对各项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年终进行考核。

1.2.2 药物知识学习 组织护士在闲余时间学习药物知识,常见药物说明书可制成纸质版或电子版,为查阅提供条件,护理人员需娴熟掌握药物间配伍禁忌,科室如有新药引入,需在晨会上识记和阅读,防范差错。

1.2.3 弹性排班 心内科突发事件多,危急重症率较高,抢救率高,护士长尽量实施弹性排班,促使护理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疲劳引发的医疗纠纷和差错,提高工作效率。

1.2.4 精确药量 注射泵、输液泵在心内科应用概率较高,注射和输液速度需精确,可成立调配仪器中心,科室输液泵、注射泵等设备统一管理和保养,以满足科室需要,确保医疗资源高效、充分、合理应用,保证特殊人群、特殊药物可设置准确的输液速度。

1.2.5 配合禁忌 心内科患者病情变化迅速,用药种类较多,需注意配伍禁忌,依据需要,可建立2~3条静脉通路,提供不同药物输入条件。也需注意液体输注前后配伍禁忌。新药应用前需仔细查阅说明书,操作时观察药物配伍有无沉淀、变色、析出结晶混浊等不良现象,如心内科丹参酮ⅡA磺酸钠与左氧氟沙星、氯化钾、盐酸氨溴索等均有配伍禁忌,析有混浊、析出结晶的情况,诱导输液器近头皮针处出现堵塞,加大医疗风险。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愈率、好转率,差错事故率及医疗纠纷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性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选取的100例患者治愈率为26%,好转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和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差错事件和医疗纠纷发生,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8%和6%。

3 讨论

安全用药的问题目前已引起广泛关注,用药缺陷常诱导医疗纠纷,不利于患者权益的维持和医患关系和谐的建立,因此需加强护理用药安全管理[3]。本研究中,观察组首先组织护士学习法律知识,知晓未遵医用药或用药不当引发的不良事件处理手段,如何展开对患者的救护等,使护士可规避风险,保障安全用药。抢救药物需在醒目的位置摆放,利于快速取用。按数目对其他药物规范放置,并注明数量、名称等。避光药物需在暗室干燥通风处放置。需做好三查七对,对危险品,更应完善查对工作,用药前对患者姓名、病房号、床号核对,并经两人确认,再用药。同时,针对心内科用药护理特点,加强护士培训,就慎独的精神加以培养。护理人员为患者病情的主要观察者和医嘱直接执行者,护士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才可保障临床护理用药安全。定期举办讲座讲解药物知识,并找出本科室现存问题和差距,配合医师着力解决,加强护士职业道德教育,使其敬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增强,对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若有用药不当引发的不良反应事件,需立即上报,以控制伤害程度[4-5]。同时,完善用药环节管理,如集中配置静脉用药,做好配伍禁忌管理等,均可避免院内感染,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本研究显示,观察组选取的100例患者治愈率为26%,好转率为6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4%和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差错事件和医疗纠纷发生,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8%和6%。

综上,加强心内科用药护理管理,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防范用药差错和医疗纠纷,对保障患者权益和医院及社会效益意义显著。

[1] 吕亚玲,李魏嶙.心内科患者临床合理用药实例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27):40-41.

[2] 徐道珍,王永红,许海燕,等.我院门诊心内科不合理用药实例点评[J].内蒙古中医药,2011, 30(8):74-75.

[3] 明星,周立.心内科住院患者与医护人员沟通用药信息的主观障碍性因素的质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4):58-61.

[4] 罗美凤,彭梅.心内科临床药师为出院患者提供用药指导的实践体会[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1,31(23):1970-1971.

[5] 王洪梅.心内科患者家庭用药偏差及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2010,29(35):153,155.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1.123

2016-12-09)

猜你喜欢
心内科护士用药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最美护士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