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

2017-03-07 01:07徐俊峰
理论月刊 2017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发展

□ 徐俊峰

(1.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2;2.上海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701)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

□ 徐俊峰1,2

(1.南京大学 经济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2;2.上海政法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701)

马克思经典著作蕴含着丰富的共享发展思想,界定了共享发展的要素内涵和理论结构,规划了共享发展的制度载体、市场属性、实现路径,设计了共享劳动成果的原则和共享劳动过程的要求,明晰了社会“发展”的逻辑与“共享”的实现路径。社会主义沿着“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的“发展”逻辑,探索了“绝对公平—效率优先—效率公平兼顾”的“共享”范式,发展实现了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这启示我们要坚持“共享”与“发展”整合的实践向度,“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共享机制,“共建”与“共享”统一的建构原则,实现共享劳动成果与共享劳动过程,保障人民共享经济成果、政治成果、文化成果、社会成果、生态文明成果。

马克思;共享发展;实现路径;借鉴启示

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共享发展的概念,但其理论蕴含了丰富的共享发展思想,规划了未来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原则。在国内外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中,共享发展理论逐步走向成熟。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共享思想及其实现的历史经验研究,为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和借鉴启示。

1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的理论意蕴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是以西欧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性异化”问题为突破,运用市场批判的基本手段和唯物史观的基本方法设计的关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相统一的人类社会解放理论。

1.1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的概念内涵

马克思在对工资、资本、地租、劳动价格等要素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统一,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共享发展理论。他认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这其中就蕴含了共享发展的基本要素,即社会人、社会有机体、社会活动、社会享受。接着马克思又揭示了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精神发展与生产力发展、人道主义和自然主义等互为基础的逻辑关系。其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享发展的核心价值目标;社会发展是人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人类共享发展实现的前提;人类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是共享发展的基本内容等,明晰了共享发展的基本内涵,即共享发展是以社会发展为前提基础,以劳动者共同享受劳动成果和劳动过程为内容,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理论逻辑体。

1.2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属性向度

马克思围绕三个方面探索了社会“发展”的属性向度。一是关于社会“发展”的制度抉择。马克思运用“人体解剖”到“猴体解剖”的逆向思维,否定了原始社会形态的共产主义及政治意识形态的共产主义,设计了以公平正义为导向的共产主义,明晰了共享发展实现的制度载体。这种共产主义是以社会所有制和计划经济为共享基础、以“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为共享原则、以“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人联合的共享主体[2]。二是关于社会“发展”制度的市场属性。马克思指出,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要废除市场以消除市场机制产生的问题,共产主义必然要保持“无市场”的属性。但对于什么时候废除市场,通过何种方式废除市场,采取何种方式废除市场等问题并未作出系统阐述。三是关于社会“发展”制度实现逻辑。马克思主张通过暴力革命的手段推翻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通过国家占有生产资料的所有制过渡形式实现社会所有制,建构新型意义上的个人所有制,奠定未来社会实现共享发展的基础。同时马克思也明确指出,在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等不能完全废除市场经济,因为这个阶段的共产主义 “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应该保留“调节商品交换(就它是等价的交换而言)的同一原则”[3]。但到了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社会精神财富极度高尚的社会条件下,必然要实现废除市场的主导目标。

1.3 马克思关于人类“共享”的实现路径

1.3.1 关于“共享”劳动成果的基本原则。马克思设计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与“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两大基本原则。他认为,一是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必然采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必然采用“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二是“各尽所能”是“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前提。这个前提“鼓励我们去寻求一种最能够发挥人的能力来安排生产的方式 (用马克思的话来说,这样做至少使生产力中一个要素获得了解放)”[4],只有人类尽其所能地参与社会活动以创造社会财富,才能夯实共享成果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按劳分配”的难点在于如何界定“劳”的问题。马克思主要从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属性、劳动种类等视角出发进行界定,蕴含了“按劳分配”标准的多样化,而非单一“劳动时间”分配标准;关于“按需分配”问题,马克思更多从“需求”与“人性自由”“全面发展”等角度进行探索。

1.3.2 关于“共享”劳动过程的基本要求。马克思提出了以下四个方面设想:(1)通过“消除旧的分工”以化解人性异化的社会现实,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他认为,社会分工越精细,人的能力和技能越受到某种条件局限,人的劳动能力被局限在狭小的专业技能领域之中,在单一枯燥的专业化、精细化环节中从事简单循环的劳动,从而使人失去了生存发展和就业选择的广大空间,限制了主体劳动能力的提升。(2)通过“生产教育、变换工种”等手段,提升主体参与社会活动的基本技能。马克思主张要专门扣除一定的劳动产品基金用来发展公共教育,保障公共劳动者自我技能素养提高;主张把教育活动和就业实践技能相结合,关注教育功能的实用性和技术性,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实践相结合;另外他非常关注妇女儿童劳动教育保护问题以实现劳动力的再生产;通过高效全面的教育公平和教育实践以保障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提升。(3)坚持“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他明确提出,在社会劳动产品的分配中,必然要保留一部分社会产品分配给残疾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真正实现所有社会劳动者共同享有社会产品的目标。(4)通过“城乡的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5],促使不同区域的劳动者实现共同参与社会劳动,倡导培育人类具备理性的福利观、消费观、休闲观、幸福观等。

2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实现的历史逻辑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实现衍发于前苏联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沿着“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发展路径;探索了“绝对公平—效率优先—效率公平兼顾”等的共享路径。

2.1 “社会主义”与“市场”博弈的发展逻辑

2.1.1 “反市场”发展的逻辑起点。主要指以前苏联模式为代表包括东欧国家在内的早期社会主义实践,开始于列宁的早期探索,形成于斯大林时期,曲折实践了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如前所述,马克思关于“发展”的制度属性是共产主义,关于“发展”的经济属性是“无市场”;关于“发展”的实现路径是“亲市场—去市场—无市场”等;其实现的制度基础是发达的生产力,其制度阶段是三阶段理论,其实现路径必然以“亲市场”为起点等。历史证明,虽然列宁把马克思所指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理解为社会主义,但早期社会主义的条件与马克思所设想的情况仍然具有差别,受到历史局限性条件所限,列宁并未准确区分社会主义与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三阶段理论的联系和区别,加上斯大林急于求成的历史性错误,过早提出了反对市场的高度集中的集权化发展范式,违背了马克思设想的经济属性和实现路径。

2.1.2 “近市场”发展的逻辑转折。主要指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南斯拉夫、匈牙利等为代表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被西方讽刺性称为市场社会主义。其展现出两个鲜明特征。一是重新思考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理论设计。在南斯拉夫、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等都有所突破(如科尔奈、布鲁斯等为代表的分权理论设想)。二是引入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如南斯拉夫铁托、卡德尔探索的工人自治市场经济模式,匈牙利涅尔什·雷热的“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结合模式”,保加利亚、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关于新经济体制的理论探索等。这些理论与实践探索是在坚守社会主义公平的基础上,以市场机制为突破的重效率实践探索,我们称之为效率优先的近市场发展范式,共享发展实践出现了拐点。

2.1.3 “亲市场”发展的逻辑延展。主要指20世纪90年以来,前苏联和东欧等国家的社会主义解体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左翼思想家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念的思考,赞同“社会主义原则应当在考虑平等、自由和效率的基础上加以确立”[6],设计出亲市场的效率公平兼顾的模式,理论界称为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包括英国的工人自治型、福利民主型、市场分配型等,美国的经理经营型、经济民主型、银行中心型等模式;同时在日本、德国、白俄罗斯也兴起了探索社会主义的热潮。这些理论立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的价值理念,关注公平、平等、经济民主、工人自治等问题;同时又关注银行、股票、投资、职业经理人制度等发展机制,从理论层面拓展了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的当代意蕴,把共享发展的实践推向了新的高度。

2.1.4 “市场决定性作用”发展的逻辑升华。主要指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社会共享思想的实践探索。其重点针对我国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共享”与“发展”矛盾,在总结世界其他国家发展模式的基础上而提出的现代发展模式。1978年以前,聚焦计划经济和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发展形态;1978-1992年,建构了商品经济与计划经济共同发展的范式;1992-2012年,进入了市场经济的基础性作用的发展阶段;2012年以来,确立了市场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等。这些实践肯定了社会发展立足于市场经济的导向,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经济属性相吻合,是对“反市场—近市场—亲市场”逻辑的经验总结,符合马克思关于社会制度属性实现的路径,为“亲市场—去市场—无市场”的实践建构了基础,升华了共享发展的实践逻辑。

2.2 “公平”与“效率”博弈的共享逻辑

2.2.1 绝对公平的共享范式。绝对公平的共享范式为早期社会主义发展与人民共享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但同时也与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矛盾。主要表现为:在共享实现基础方面,普遍采用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忽视了马克思设想用国家所有制向社会所有制过渡的条件,曲解了废除私有制的社会阶段,建立了绝对公有的所有制形式。在共享原则方面,忽视了马克思分配原则的时代内涵,按照单一的劳动时间进行分配而走向平均主义。在共享属性方面,忽视了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运用市场的充分条件,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精神道德水平尚未达到废除市场的基本条件下,抑制了人类共建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人民素质能力发展方面,普遍采用大一统的计划管理模式,对教育多样化、社会福利制度化、城乡差距均衡化等探索不够,忽视了马克思关于共享主体发展的理论设计。

2.2.2 效率优先的共享范式。效率优先的实践发展通过市场经济提升了社会发展的效率,但由于在引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忽视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引发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矛盾。具体表现在:在经济制度方面,在传统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框架中植入了市场经济形态,突破了传统的绝对公有制形式,实行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发展形态,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嫁接联姻。在收入分配与福利安排、经济民主等方面,重点突出“人民需要”的人本发展形态,实现了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相结合,计划分配手段与市场分配手段相结合等,但由于没有从深层次处理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度,导致了社会主义国家解体的历史命运,证实了效率与公平矛盾的博弈性。

2.2.3 效率公平兼顾的共享范式。这种共享范式借用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外壳,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或集体所制形式,楔入了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和福利安排制度。具体表现在:在企业管理方面,引入股票、银行、社会资本、经济法规等手段,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和收入分配均衡化。在收入分配方面,关注职业经理人制度、采取工人一人一票、社会投资监督、经济民主,鼓励工人参与企业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民主选举等。在福利保障方面,关注工人的机会公平、教育公平、起点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改善工人的教育状况和福利安排,如罗默利用证券股息资本形式实现初始起点的平等,并利用股息分红实现收入分配的均衡化,通过限制证券买卖以避免代际不公平等现象。这些理论探索突破了传统的市场局限性,把市场作为主导社会发展的基本机制,把公平作为核心分配导向等,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和共享实现的逻辑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2.4 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共享范式。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共享范式是“共享”与“发展”高度整合的实践形态,是人民共享社会成果和社会活动的统一体,是共享发展实现的高级形态等。但这种新型的共享范式并不完全等同于马克思关于共享的设计,其立足于当代中国“共享”与“发展”的现实矛盾,是以历史经验为基础而超越其他国家发展范式的新型范式。一是理论定位独特。其是社会发展观的重大突破,总目标是创新发展、开放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等,一切形式的发展最终都要以人民共享为目标。二是共享基础独特。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所有制形态,能够确保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三是共享手段创新。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模式。四是共享路径独特。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等一体化的改革思路,通过“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目标指向[7],保障人民共享经济成果、政治成果、文化成果、社会成果和生态文明成果。

3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实现的经验启示

3.1 坚持“共享”与“发展”整合的实践向度

“共享”与“发展”的矛盾冲突是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问题,是我国共享发展实现的现实障碍。一是经济总量与人均数量的差异化问题,收入分配过程中出现的两极分化问题、城乡差距问题、行业差距问题,凸显了破解“共享”与“发展”主要矛盾的重要性。二是“发展”诸要素之间的矛盾,包括经济发展的内部性问题和外部性问题,如资源短缺、人力成本上升、国际空间缩小、金融市场不稳、环境污染加剧等。三是“共享”各要素之间的矛盾问题,社会福利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共享观念不正确、共享主体差异性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度安排、实践机制、思想观念等领域进行创新,为实现共享发展提供基础性保障。社会主义国家关于“共享”与“发展”整合的经验启示我们,要关注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统一,既不能不顾人民发展而片面追求经济的发展,又不能不顾经济发展的水平而片面追求享受成果;既不能片面追求享受而影响了社会主义物质积累,又不能片面追求社会生产力而忽视了人民共享的目标。必须关注共享发展要素的协调性和矛盾性,处理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共产主义的联系与区别,处理好当前社会消费和社会积累的关系,正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发展现实,激发广大人民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不断提升人民的教育、医疗、就业等发展问题,破解资源、环境、人力成本、消费等问题,真正实现“共享”与“发展”的统一。

3.2 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融合的共享机制

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大大拓展了人民共享各类成果的范围和质量,但同样也面临经济发展与分配不均、拜金主义、福利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问题。这就要求我们,一要处理好社会主义性质与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整合向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社会与市场、企业与市场等的关系。二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基础,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按劳分配为主、多种收入方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三要不断完善政治文化的保障机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大力推进依法治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等,实现政治公平的享有和制度保障的统一;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深化文化的导向功能和育人属性,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与主体能力提升合一的功能机制等。四要强化社会福利保障和制度,不断完善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社会保障等机制,完善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等基本制度,建构“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高度兼容的共享机制。

3.3 坚持“共建”与“共享”统一的共享原则

共享发展是共享发展成果与共享劳动过程相统一、社会活动和社会享受相统一的过程。但在共享原则和激励人民参与方面尚面临诸多困惑。对于如何协调按劳分配中各要素的关系,如何处理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质量、劳动类型等分配物质比例,并未找到完美的答案。关于按劳分配与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如何界定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知识要素分配等之间的比例,尚需要详细的思考和规划。关于提升人民能力和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性问题,由于市场经济导入,金钱至上的社会利益观念影响大众心理,集体主义和奉献服务的价值理念受到挑战,人民自觉参与社会主义建设、参与社会活动的机制等也有待完善。社会主义关于共享原则实践发展的经验启示我们,必须坚持发展马克思共享思想的理论导向,处理好“各尽所能”与“按劳分配”的关系,探索“按劳分配”中“劳”的相关分配标准,制定合理的按劳分配与多种要素的分配比例,设定好“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的逻辑,缓解当前的行业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地域收入差距,协调好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实现收入均衡化;汲取社会主义探索共建共享的经验,如关于公平正义的制度建构、经济民主的参与方式、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机制、教育优化的机制等,关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人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调整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社会公平机制。

4 研究结论

4.1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具有科学的理论内涵

马克思明晰了共享主体、共享前提、共享过程、共享目标等要素,界定了社会人、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共建共享活动,使共享发展的概念体系得以成熟,科学区分了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逻辑关系,共建活动与共享活动的张力结构,确立了共享发展目标的终极价值定位等。马克思认为,社会发展是基础性要素,是共享发展的前提,人类共建活动和共享活动是同等张力的结构,共同支撑整个共享发展的大厦,三者的共同目标是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等。他设计了共享发展的制度基础,即共产主义制度,进而详细区分了共产主义制度发展阶段、共产主义制度的市场属性、共产主义制度的分配机制等相关问题,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了科学的路径设置等。他阐述了共享发展的理论系统,构成了未来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发展的理论渊源,为当代中国共享发展理论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4.2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一是中国实践注入新鲜活力。国外社会主义大多走向衰退和没落,共享发展的探索在西方市场社会主义乌托邦的设想中走向终点;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拥有科学的社会主义制度基础、成熟的共产党的领导、改革开放的历史手段、实践探索的经验,为共享发展的实现提供了科学制度基础和改革探索的新型手段。二是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兜底意识。我国共享发展的提出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共享”与“发展”的现实矛盾而提出的,包括“共享”与“发展”的主要矛盾,如普遍存在的城乡差距、行业差距等问题;“发展”要素之间的次要矛盾,如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枯竭、人口红利、土地红利受困、市场不稳定等经济内部性问题以及环境破坏、道德滑坡等外部性问题;“共享”要素之间的矛盾,如共享主体的素质、共享主体的条件差异性、共享主体的参与性等,正是这种现实矛盾促使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打上了中国时代烙印。三是超越性和包容性。我国共享发展的提出是在借鉴吸收国外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同时针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模式的审视,如拉美模式、东亚模式等,吸收其社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教训,使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在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具有了鲜明的时代意蕴。

4.3 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马克思共享发展及其实现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诸多曲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实践教训,尤其是西方国家在实践中的模式设计等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启示。一是马克思共享思想的原创理论中包含的思想原则,如公有制原则、人民主体性原则、按劳分配原则、共建共享统一原则、社会发展优先原则、人与社会统一发展原则等为我们的共享发展理念创新提供了理论指南。二是社会主义实践模式设计能够提供微观基础设计的借鉴,如福利分配原则、教育创新模式、平等共享模式、经济民主模式、实用共享模式、银行管理模式等,为我们社会主义发展和人民参与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实践借鉴与指南。三是我国实践经验预示了诸多全新的理念,如市场经济决定性作用下的政府与市场关系、社会与市场关系、企业与市场关系的科学处理等为马克思共享发展实现的当代路径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

总之,马克思共享发展思想是在世界各国的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的科学的理论体系,与我国共享发展理念具有“源”“流”性关系。共享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原创性思想和实践指南作用,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具有包容人类命运共同体发展的时代属性。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87.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3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05.

[4][6]埃斯特林,格兰德.市场社会主义[M].邓正来,等译.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3:88,9.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368.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12.

责任编辑 梅瑞祥

10.14180/j.cnki.1004-0544.2017.07.003

A811

A

1004-0544(2017)07-0018-05

上海政法学院“共享发展”战略规划协同创新研究团队项目(GH16041);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4YJA710033)。

徐俊峰(1971-),男,河南杞县人,法学博士,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人员,上海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马克思发展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