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有机协同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2017-03-07 15:33孙琳
湖北社会科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理论课辅导员协同

孙琳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有机协同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视角

孙琳

(上海师范大学,上海 20023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和未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这项战略任务的组织保障,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识形态属性指向、价值导向和内在必然要求共同决定的。因此,我们必须在更大的视野和格局中来认识和实施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从整体上讲,需要反思和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从具体的路径支撑来说,则需要有效对接和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程协同、课外协同、网络协同等方式,构建起基于两支队伍有机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与工作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协同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第一课堂”、以社会实践为主的“第二课堂”和以网络为载体的“第三课堂”之间没有形成相互支撑,造成知行分离;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两支重要骨干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之间相互疏离,尚未形成育人整体合力。造成上述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主要有这样一些因素:

一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和机构布局缺乏系统的整体设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分属不同行政职能部门负责,由不同的校级领导分管,因而相对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与辅导员队伍之间缺乏信息的沟通交流和工作内涵的有机连接,使得教育资源难以实现整合和共享,造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过程中“各自为战”。因此,从顶层设计上来讲,学校需要有一个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来规划和协调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队伍,使理论与实践在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中实现有机统一。

二是知识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之间结合度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往往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必须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体系,其实质是“把社会主义价值理念与教材内容相融合,让大学生在有挑战性的学术课程中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转化。”[1](p34)但是,目前的课程教学内容尚未充分对接、转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没有有效发挥理论对价值观的引导作用,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虽然融入和渗透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之中,但又难以上升到理论高度指导教育实践,造成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前者缺乏对学生的真实了解,后者陷入琐碎的学生事务管理,在理论的提升上得不到有力支持”[2](p85)的局面。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将知识传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进行深度结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课堂、课外到网络空间进行一体化设计。

三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形成有机整体,相互之间缺乏整体观照。形势与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形势与政策课是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渠道。我们要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基于思想理论教育角度的形势与政策课,是对四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的实践补充。但是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往往“单打独斗”,许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分别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各自承担,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没有形成教育合力。由此,从课程的整体性和学科支撑来讲,形势与政策课应纳入思想理论教育的框架范畴内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建设。

二、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高校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有机协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属性指向、价值导向和内在要求决定的。

一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意识形态的属性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知道,课程是教育目标和教育价值观最系统化的表达形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承担着国家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重大使命。只要稍微考察一下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设置发展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设置的更新和发展都是建立在符合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价值体系和理想信念基础上,它基本上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发展息息相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而不断向前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系统讲解、传授政治理论知识,从而达到规范意识形态的目的。

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它主要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公民道德以及素质教育。①参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4]16号)但是,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隐性,渗透在学生的专业学习、校园生活、社会实践等,通过主题教育、宣传引导、文艺活动等途径和方式实现育人目的。由此,承担理论课的思政教师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辅导员是高校中最重要的两支意识形态教育主体,共同的育人目标和历史使命为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奠定基础。

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知行合一的价值导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就高校而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将核心价值观覆盖到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渗透到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以及各类活动之中,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具有理论与实践并行的必然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承担的是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转换、有机融入到理论课的教学内容,从而解决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知”的问题,帮助学生坚定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但是,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脱离实践性、缺乏主体性参与感,难以真正有效发挥理论知识的解释作用,演变成脱离现实社会的空洞说教和知识灌输,因而迫切需要在实践性、参与性、针对性方面增强。而辅导员教师则是利用更为广泛教育场域中的“第二课堂”、“第三课堂”,通过打造时时处处的育人空间、营造润物细无声的育人环境,通过策划主题教育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帮助学生践行和实践“第一课堂”的知识内容,从而解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的问题。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知识性取向即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内容体系的设计,又富含实践性要求即与知识体系相匹配的实践教育体系的规划,因而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正是体现了知行合一的价值导向。

三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协同互补的内在要求。高校推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从理论上讲可以分为这样几个步骤:首先,应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深度解读,并转化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教育目标和重要内容;其次,根据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进一步设计转化为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接受意趣的实践育人体系和网络教育体系以及与之相匹配的校园文化营造,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过程设计和全方位覆盖,形成对“第一课堂”的有效支撑;再次,将上述的设计通过专业教师、管理者、服务者转化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在课外、在网络、在校园文化中的意识和能力,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效。最后,构建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体制机制保障。在这个过程中,就自然蕴含了高校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要有多元育人主体的协同参与,多种教育元素的资源整合,多方部门的协同联动。因此,从工作内涵和实施过程来说,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是高校实现核心价值观教育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三、两支队伍有机协同的整体设计和路径支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两支队伍的有机协同是一个系统工程。从整体上讲,需要反思和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从具体的路径支撑来说,则需要有效对接和转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课程协同、课外协同、网络协同等方式,构建起有机协同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与工作体系。

(一)整体重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是一种线性的平面教育模式,这种模式的理论支撑是“知性德育”,以此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比较注重知识点的传授、教学环节的设计,注重知识过程,强调教师的输入,实施效果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与此同时,隐性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网络的迅猛发展带来的冲击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因此,在反思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的基础上,笔者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不应是单向的、单一的、线性的平面模式,而应该是双向的、多元的立体模式。

这里的双向是指教师与学生的密切互动,教师输入与学生输出也即是教育与被教育的过程进行双向交互,从而形成新一次的输入和输出,如此循环往返,形成一种螺旋上升和循序渐进,这是教学相长的重要动力,也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传承与超越。而多元的立体模式,从纵向上说,是本科、硕士、博士阶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层次递进;从横向上说,则是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在第一、第二、第三课堂的相互贯通,也即是实施路径的一体化,就是“三个课堂”的设计,包括第一课堂的知识体系一体化、第二课堂实践体系一体化、第三课堂网络空间构架的一体化;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模式中的多元则是指学校党政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辅导员、共青团干部等育人队伍全方位对学生施加影响,形成多元立体的育人模式。

(二)两支队伍有机协同的路径支撑。

在双向的、多元立体化的育人模式下,两支队伍可以通过以下路径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有效支撑。

1.课程协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形势与政策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个有机整体,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同时,形势与政策课是对思想政治理论四门课的深化,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补充。因此,选拔具有相关学科背景的辅导员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讲师参与教学教研活动,聘请思政课教师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指导专家,探索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建设之中的协同。我们知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相对于其他思政理论课更加贴近辅导员的工作内涵和工作实际,有利于发挥他们的特长。一方面,辅导员可以利用平时掌握的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生活实际等情况运用课堂教学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活动。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能够利用他们深厚的理论功底,扎实的学科知识、开阔的宏观视野参与形势与政策课程的教学指导等,帮助辅导员提升教学能力和授课水平。同时,还可以在这两类课程中试点课堂上的协同联动,由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共同教授同一门课程的不同环节,实现课堂的育人合力。

2.课外协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方法,主要途径有主题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大学生通过教育实践,在活动中形成自我的体验和感受,补充思想理论教育的教育效果。因此,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特点和需求导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共同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性研究,系统梳理重大节日、重要节点和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定动作”,把分散的教育主题和内容科学化、体系化、序列化,形成规范有序的实践育人教育内容体系,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层次性。与此同时,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还可以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环节中进行深度融合,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知识要素,共同对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行分层次、分类型规划,并将此深度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环节,实现课堂内外联动,增强“第一课堂”的育人效果。

3.网络协同。网络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空间,成为青年一代的生活方式,因此也自然成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重要阵地。网络当中如何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内容,在网络生活、网上活动当中如何体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导向,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阵地的建设和舆情引导都需要加强系统设计。辅导员在社会阅历及话语体系上与学生更为贴近,对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接受意趣更为把握,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于理论问题的阐释和讲解更有底气,因此两支队伍可以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策划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呼应的网络主题系列活动,将线下的课堂教学和线上的教育活动深度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课堂、教学视频、在线答疑等形式,将课堂教学延伸到网络平台,帮助学生答疑解惑;辅导员可以利用易班、班级微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主题公众号等进行宣传引导,在网络空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协同机制。一般来说,高校的辅导员队伍属于学生工作部门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属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会科学基础部)负责,隶属于党委宣传部门统管。目前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在各自的管理序列中分别进行队伍建设,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两支队伍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无论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性而言,还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合一来说,我们认为,在高校都迫切需要有一个统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机构来规划和协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从基本属性来看,两支队伍的核心工作是意识形态教育,因此,党委宣传部门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强化意识形态建设,在各自具有针对性的队伍建设基础之上,从战略的高度整体布局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整体规划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整体思考两支队伍协同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整体发展。

在现有基础上,统筹学生工作部门、相关职能部门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会科学基础部)的优势资源,建立长效沟通、密切配合的工作协同机制。具体来说,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会科学基础部)参与学校学生工作与辅导员队伍建设中重大问题的研讨;建立双向培养交流制度,马克思主义学院(或社会科学基础部)每年划拨一定名额用于优秀辅导员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工作相关部门每年留出一定岗位用于思政课教师的挂职锻炼;开展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的“结对计划”,利用思政课和辅导员的不同学科专业背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跨学科交叉研究,组建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共同参与的研究团队,协同攻关,共同申报各级各类课题项目;建立沙龙制度,定期开展辅导员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专题研讨。思政理论课教师定期为辅导员开设学术讲座,帮助辅导员提高理论修养与科研能力;辅导员定期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交流学生思想状况,帮助教师了解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实现知行合一。

[1]周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个转向及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5,(12).

[2]秦淑娟,梁存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辅导员合力育人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21).

责任编辑 张豫

G41

A

1003-8477(2017)02-0195-04

孙琳(1981—),女,上海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博士,副教授。

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资助的“阳光计划”项目“基于政治认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成果(13YG20)。

猜你喜欢
理论课辅导员协同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新课标下中职体育与健康理论课有效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