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生蒙古语文学习成绩的几点做法
——以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为例

2017-03-07 23:21王海梅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蒙语蒙古中学

王海梅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黑龙江 泰来 162421)

提高学生蒙古语文学习成绩的几点做法
——以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为例

王海梅

(黑龙江省泰来县第一中学,黑龙江 泰来 162421)

提高汉语授课加授蒙语学生的蒙古语文学习成绩,是当前蒙古语文教学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同样,蒙古语文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尽快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

提高学生;蒙古语文;学习成绩

蒙古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展好蒙语文教学,正确认识其教学目的、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学习和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积极性,提高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蒙古语文教学的质量等是每一个蒙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1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1.1 基本情况

泰来县蒙古族人口约有2万余人,其中有蒙古族乡镇3个、蒙古族小学4所、九年一贯制蒙古族中学1所。2010年,经上级部门批准在黑龙江省重点高中泰来县第一中学创办了高中蒙语班,开设了蒙古语文课程。我们了解到学生的蒙古语基础很差,98%以上的学生没有蒙古语文基础,从初中升入高中时他们只完成了小学蒙古语文课程的学习,这种跨越中学课程直接学习高中课程的做法无疑给蒙古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1.2 营造学习蒙古语文环境

首先,针对学生的蒙古语文实际水平,为激发学生学习蒙古语文的积极性,我们利用自编的《蒙语学习手册》,每日教授一句来提高学生的蒙语日常交流会话能力,如:“您好!你叫什么名字?您是蒙古人吗?谢谢!再见!”诸如此类的句子。就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基本上达到能用蒙语进行简单的对话和交流的程度了。在编写《蒙语学习手册》时,我们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情,设计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有见面礼义、待客做客、新年问候、同学聚会、问路、帮助别人等内容,也有课堂用语、蒙语语法术语等。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效地利用此手册,在营造蒙古语环境的同时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还教唱蒙古语歌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歌曲包括民歌与现代歌曲,如,《梦中的额吉》、《鸿雁》、《草原迎宾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等。通过教唱蒙古语歌曲,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激发了学习热情。再次,充分利用家庭语言环境的熏陶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无论是课堂上还是在家庭都给学生创造了宽松的语言环境,为学生学好本民族语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首先,为鼓励蒙古族学生学好蒙古语,泰来县政府从2010年开始在县第一中学招收了蒙语班。当时由于蒙古族学生的成绩达不到一中录取分数线,所以招收时降低80分录取,从第二年开始降低70分录取至今。据调查,蒙古族学生的成绩不如其他学生,并且学习热情也和其他学生有一定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树立自信心的教育,支持并引导学生自由发展、主动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其次,上级有关部门对东北三省、内蒙古、河北省施行了高考兑换生的政策,其中黑龙江省与内蒙古的兑换生指标为85名。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泰来县第一中学的30名蒙语生先后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和内蒙古医学院等高等院校,升学率为83%。我们就通过这样的教育和手段,给学生自信的。原本初中阶段没有学习蒙古语文的学生如今也纷纷开始学习蒙古语文。

2 蒙语教师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

蒙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善于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勇于质疑。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创新潜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真正做到多种感官并用,给学生创设更多的参与学习的机会。

2.1 有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学参考书、教材等。同时,要努力做到细读课文,对课文内容了然于胸。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 再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要想上好每一节课,教师必须要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如课前导入、课中过渡、课后总结等,力求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

2.2 转变观念,构建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教育理念

(1)创设开放性课堂环境,要多安排学生学习交流的机会,如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生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多边的对话和交流。这样,课堂才会有活力。

(2)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意愿,留给其自由选择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辟学生展示自己的平台,教师要做好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

2.3 创设“问题”环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的意识,应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开始,以引导者、合作者、好伙伴身份营造求异问难的氛围,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让学生敢问,会问、善问。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以及成功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创造的兴趣与愿望,激活思维。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探究中提高,逐渐在课堂学习中培养其“问题”意识,努力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问题”环境。

2.4 利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效率

电子白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对蒙古语文教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在设计教学和制作课件时,要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分解教学目标。通过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到白板上用各种彩色笔连线、书写文字、移动文字和图片等手段完成所学内容。如,在教授课文《一代伟人成吉思汗》时,可以采用这个方法,将成吉思汗的四夫人、四兄弟、四子、四杰、四勇、四个汗国一一展现出来。

2.5 狠抓课堂教学,大幅度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思考、细心揣摩、理论联系实际,把自己学到的教学理论应用于蒙古语文教学实践中。

第一,实施教学目标,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便于掌握每篇课文的生词、词组、疑难句式等,在讲解课文之前,准备好生词、词组及疑难句式的卡片。在课堂上,把事先预习的字词、句式进行巩固,剩余的时间用于阅读课文、讲解课文。如讲授课文《千年伟人成吉思汗》时,首先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如也速该、蒙古高原、冷兵器、举世无双、闪电战、被祭祀、佛灯、圣祖、长子、领土、大帝国、平方公里、一代天骄、骑兵、纪念日等词语留给学生回家预习,然后教师讲解课文。这样可以大幅度提高课堂效率。

第二,达标、检测、交流。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往往要三课时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其中第一课时内,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解决生词、词组、疑难句式及课文的分析和理解,做到对整篇课文内容的融会贯通;第二和第三课时为检测、交流。学生通过互相提问、探究、交流达到测试、交流,然后由教师讲解点评,从而完成教学目标。

3 紧扣高考命题,提高蒙古语文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尚未真正摆脱应试教育模式,学生仍通过一年一度的高考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因此,把握好一年一度的高考主旋律,引导学生沉着冷静应对高考是蒙古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3.1 做到高考知识点不遗漏、全覆盖

自东北三省(辽吉黑)统一命题以来,蒙古语文高考卷面为150分,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30分的听力(黑龙江学生无需作答);第二部分为40分的单项选择题;第三部分为50分的阅读理解题;第四部分为30分的作文题。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讲清蒙古语语音、词类、词组、句子等相关知识,使学生在答题时能够游刃有余,应对自如。

3.2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自2016年开始,东北三省蒙古族学校蒙古语文开始使用新教材,这一教材从内容到题型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年一度的东北三省蒙古语文高三研讨会的契机,认真学习和领会其精神,把握好新题型,依照新题型训练学生。

总之,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以上几点做法,泰来县第一中学蒙古语文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社会各界及家长们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2017-08-18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重点课题“黑龙江省蒙古族中小学汉语授课加授蒙语文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编号:JJB1215019)成果

王海梅,1964-,女,蒙古族,泰来县人,中学一级教师,中学蒙语文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崔一华]

猜你喜欢
蒙语蒙古中学
《御制满株蒙古汉字三合切音清文鉴》与《蒙语老乞大》中的蒙古语第一音节母音比较研究
蒙古靴
在多解中学创新
明英宗羁留蒙古陪侍考
《雲使》在蒙古
试析如何在小学蒙语课堂中锻炼学生口语交际
浅析介词“打”与蒙语“从格”对比分析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探析蒙语与汉语构词演变中反映的民族特色
蒙古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