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职业教育

2017-03-07 23:21孟庆黎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信息 2017年6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教育

周 俊,孟庆黎,等

专家谈职业教育

周 俊,孟庆黎,等

1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特”起来

对于职业教育来说,没有特色就没有旺盛的生命力。“让职业教育特起来”是陈宝生部长对职业教育发展生态的期望,更是对职业教育特质的揭示。“特”就是与众不同,与他人有异;“特起来”就是致力于从学校专业实际、师资实际、文化实际出发,致力于“名优土特产品”的创造。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特”起来,特不特,看工作。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形成,需要提升工作探索的广度、工作创新的深度和工作推进的力度。

1.1 厘清思路把握内涵,建构“特”起来的理论基础

特色的本质就是与众不同。企业管理学上将“特色”定位于“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好”。中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应是一种先进的、独特的,既具有丰富实践基础,又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理论和行动的综合体。

1.2 让中等职业教育“特”起来,其内涵应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职业教育是一种类型教育,相对于普通教育,在理论基础、应用规律、服务面向、需求特点、学生特质、教学要求、教师能力、办学目标、评价标准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个性。中等职业教育对其类型特色的研究深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亟须从职业性与教育性相融合的维度去归纳和创新,打造出中等职业教育的“名优土特产品”,形成职业教育的“中国特色”。

二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主要载体,也是中等职业教育特色的最终落脚点。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形成需要众多特色学校的存在,也需要通过特色学校的打造来显现、巩固和提高。

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归纳、提炼和特色学校的打造是中等职业教育“特”起来的两大行动任务。类型特色是中等职业教育“特”起来的前提和基础,我们不能简单地将职业教育特色归纳为特色学校建设。必须认识到,类型特色是特色学校建构的前提,对特色学校的打造发挥着规范和引领作用,没有类型特色的归纳和提炼,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职业教育特色学校的出现;特色学校的打造是中等职业教育“特”起来的落实和成果,没有特色学校的出现,类型特色的提炼基础就比较薄弱,建设水平就难以得到保证。只有着力于高水平的特色学校的打造,才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水平”的中国职业教育特色。

1.3 围绕质量立体建设,创新“特”起来的行动基础

提炼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色,必须着眼于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念和行动,着眼于职业教育的未来,坚持整体建设的思路。具体要做到五个落实。

一要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职业教育工作,不仅明确了职业教育的重大意义、工作方针、根本任务、办学方向等,系统回答了职业教育“怎么看”的问题,而且深刻阐述了职业教育如何发展的问题,阐明了职业教育的办学重点、改革目标、工作原则和发展任务,为职业教育“特”起来奠定了思想原则和理论基础。

二要落实好职业教育规律。依据规律进行教育教学和管理创新。坚定不移地遵守坚持教育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等教育外部规律;坚持不移地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学做一体等教育内部规律。职业教育的“特”是以科学性为前提的,只有遵循好职业教育发展规律,才能使职业教育的“特”建构在科学基础上。

三要落实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决策和“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时代重任,谋划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整体思路。职业教育的“特”是以时代性、先进性为要求的,只有将建构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纳入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框架,才能保证职业教育“特”的时代先进性。

四要落实好服务需求的总体方针,探索让需求者满意的行动路径。中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需求服务才能求得生存资格,也只有通过高质量的需求服务才能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特”归根到底就“特”在服务需求上。

五要落实好提高质量的总体目标。让职业教育“特”起来,其整体思路就是通过追求特色、培植特色、发展特色、强化特色来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建设过程中不能为“特”而“特”,应将其纳入提升质量的目标上,汇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中。特色建设只有服务于质量提高才有价值、才有意义。

1.4 立足全程系统建设,打造“特”起来的学校基础

特色学校从本质上看,是在秉承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基础上形成的学校文化。特色学校的打造不可能一蹴而就,往往要经历积淀、显现、壮大、扩张的过程。特色学校的打造绝不能将重点放在方法上,而是要一切围绕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中等职业学校的特色探索要考虑9个“怎样”,即想给学校创造怎样的环境?提供怎样的师资?安排怎样的课程?建构怎样的课堂?传承学生怎样的知识?训练学生怎样的能力?培养学生怎样的素养?建构学生怎样的价值观?塑造学生怎样的人格?

打造特色职业学校在战略上必须坚持“全面建设”理念,在三个维度上做好工作。一要巩固传统特色。每一所学校都有自己的传统特色和办学优势,这是推进学校发展的宝贵资源,打造特色学校必须巩固和扩大自己的传统特色。二要创新发展特色。发展是硬道理,围绕发展创新特色是打造特色学校的必由之路。要深化学校内涵建设,积极对外拓展;在充分发掘校本资源基础上,创新自己的发展举措;要抢抓机遇,积极作为,在竞争中做强特色。三要培植未来特色。要从技术进步的时代趋势出发,围绕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做好文章。特别要抓住智能制造、“互联网+”等做好文章。

打造特色学校在策略上必须坚持系统建设思路,围绕可操作性在七个层面上做好工作。一在学校层面上,要高度重视特色学校建设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依据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从学校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办学优势办出特点。二在理念层面上,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产教融合、校企紧密型合作的基础上,以提升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关键。三在人才培养模式层面上,围绕强化学生核心素养建构、提高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能力、推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教育模式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改革,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四在专业建设层面上,注重专业的特色发展,重视特色专业、重点专业和优势专业的规划和建设,实行分类建设策略。五在资源建设层面上,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打造教学名师;要高度重视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建构数字校园综合服务平台。六在管理层面上,以科学管理、精细化管理为方向,创新管理方式。七在学校环境建设层面上,要致力于优雅学习环境的打造,致力于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

2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强”起来

“让职业教育强起来”是陈宝生部长对职业教育发展未来的期盼,也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职业教育的前提。“强不强,看成长”,“强”起来,就是市场有地位,发展有基础。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强”起来,政府的扶持、社会的支持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学校自身成长。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整合资源、拉长短板,在发展中强化自己,成长自己。

2.1 深化产教融合,培植“强”起来的力量基础

产教融合是中等职业教育生存的基础,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强大、成长的平台。对于中等职业教育来说,推进成长的力量,主要来自四个方面。

一是思想的力量。思想上的力量来自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和对职业教育的坚守。对教育的热爱,要求遵循教育规律,按科学的理念办教育,将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对学生的热爱,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德为先,致力于学生道德品行的提高,致力于学生人格的完善,致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建构,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致力于专业技能的学习。对职业教育的坚守,要求立足于职业办教育,立足于校企合作办教育,不能把学校办成第二高中。

二是产业的力量。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支持,现代化程度越高,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就越旺盛。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产业的支撑,产业是职业教育力量之源,产业盛则职教兴,产业弱则职教衰。要创新传统办学理念,在学校各种事项的决策上,更多地烙上产业的印记。如学校选址尽可能向产业集聚区靠拢,专业直接定位于产业链,依据产业链不同阶段的具体要求,确定专业的规模、标准和技术层级。

三是课程的力量。强化课程建设要抓好四个重点:首先是课程标准的研制,学校要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发国标和省标以外专业课程的标准,明确相关教学要求,确保所有课程均有完善的课程标准或教学要求;其次是课程开发,通过校企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再次是课程实施,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强化信息化课堂教学和信息化实践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网络信息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等创设和优化学习情境;最后是课程评价,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使课程尽可能完善。

四是师资队伍的力量。师资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支撑。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要着重立德树人理念的强化、有教无类行动的体现、授人以渔意识的建构;要着重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班级管理能力的加强、应用现代技术能力的建构、持续学习能力的强化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精进;要打造教学团队,仅靠教学名师单枪匹马显然是不够的,打造教学团队是学校强大的利器。

2.2 夯实三大要点,找准“强”起来的工作重心

中等职业学校成长是中等职业教育“强”起来的支撑和体现。现代化条件下,“强”的内容虽然比较多,但关键是三个方面。

一是专业的成长。推进专业成长,须从立体建设思路出发,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制订和完善专业建设规划,力图体现智能制造、“互联网+”等时代要求,有效对接区域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战略新兴产业。其次要建构和完善专业建设机制,由校企双方共同对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过程、教学质量、毕业生质量评价定期诊断与改进。再次要围绕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重点,建设适应需求、特色鲜明的专业群。最后要整体推进专业建设,将专业师资、专业教学、专业实训、专业教材、专业管理、专业素养、专业文化等综合起来,切忌头痛医头式的“单打一”建设模式。

二是管理的精进。管理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学校能否顺利成长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现代化背景下的学校管理,应更多地体现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力求天地人的融合,上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下要立足具体校情,从学校资源实际和学校文化出发,突出以人为本;力求做到先“理”后“管”,“理”在先,然后言“管”;要学会从治理角度进行管理,通过治理来引领管理,提升管理。

三是特色的打造。打造特色,培养校本个性,是职业学校发展自信的第一步,也是学校走向强盛的基础。不同的学校,其文化禀赋、专业特色、管理特点都各有所长,学校的发展成长,不能步成功者的后尘,必须以校为本,立足于学校的具体校情,从学校的文化禀赋和资源状况出发,提炼和打造学校的个性特色,推进学校的整体发展和全面成长。

2.3 循环诊断改进,建构“强”起来的自强机制

中等职业教育“强”起来,必须不断在反思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改进不足。这就需要周期性地进行“诊断与改进”,通过诊改及时找出质量建设中的问题,解决问题,拉长短板。

质量提升需要外部力量的激励,但更需要内生力量的推进。通过诊改推进质量的自我纠正、自我调整、自我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要依据教育部《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和本省实施方案做好准备工作,研读诊改文件、制定诊改制度、编写学校诊改工作实施方案、建构诊改工作运行机制、完善“抽样复核”条件、修订计划、制定相关质量标准、建构数据管理系统,明确学校相关部门的诊断任务,分解“诊断点”。

二要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建构质量自我反思意识。反思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途径和方法。职业学校要通过宣传引导帮助大家认识到自我反思的重要性,通过规定动作让大家定期进行自我反思。教师可尝试课后备课,行政管理人员要写反思日记,学校要定期召开工作反思会,进而让自我反思成为一种习惯。

三要积极履行学校主体责任。重点体现在四个方面:首先,依据“需求导向”原则,通过社会调研,弄清学校教学质量上的问题;其次,依据调研结果和学校阶段性发展任务,确定教学诊改重点;再次,建构学校教学质量标准,特别是专业建设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教学管理标准等;最后,组织力量进行教学诊改,对诊断出的问题及时改进。(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

3 中等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忙”起来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紧密相连的教育,市场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职业教育产生变化要求。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提出要让职业教育“忙”起来,正是基于职业教育这一特质。“忙起来”意味着学校办学有生源、人人有事做、学生抢着要,富含活力,蕴藏生机,希冀发展。忙不忙,看市场,职业教育要勇敢地面对市场、走向市场。中等职业教育由于服务面向的区域性、岗位技能的多变性、学校招生的艰巨性、学生就业的复杂性,对市场的依赖性尤为明显,“忙”也就成为中等职业教育的显著特征。

3.1 立足职教:明确“忙”起来的工作前提

职业学校对自身与经济社会关系的知识存有一个从模糊到清楚、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转换过程,其中第一步就是职业意识的建构。职业学校与普通学校在表征上截然不同,优质的普通学校往往是静悄悄的,一切按惯性有序运转。而职业学校则不同,优质的职业学校往往门庭若市,家长念着你,企业盯着你,政府想着你,也就是说,优质的职业学校都是比较“忙”的学校。学校忙于市场调研,校长忙于企业接待,教师忙于课堂教学,学生忙于社团活动。正是这些“忙”,为职业学校赢得了生存资格和发展机遇。

中等职业学校存有“忙”与“不忙”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从目前学校的办学行为来看,有没有立足职教、按职教规律办学是重要原因。

建构现代职教体系命题的提出,让一些职业学校产生了误解,将建构体系简单理解为通过职业学校的跳板,将学生曲线送上本科大船。加之招生的巨大压力,诱导职业学校心生异念。有的人在职教心在普,主次颠倒,将主要资源、主要精力放在单招单考上;有的以职业教育为幌子,将职业教育异化成升学教育;有的直接取消了专业教育,把学校办成了第二高中。这样做迎合了一些中考落榜生通过单招单考上本科的需求,也一时缓解了生源困难,但从长远来看,却不是明智之举。职业学校的生命之根应该扎在职业土壤上,真正出路是在充分满足市场需求过程中实现质量的提升。

中等职业学校想要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必须坚定不移地按职教规律办教育,依据企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依据工作实际设置课程结构、安排教学内容。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做到工学一体、产教融合,实现脑体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只有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符合职业教育的特质,才能真正提高质量。

3.2 需求导向:夯实“忙”起来的工作基础

需求导向是中等职业学校赢得市场、赢得发展的必由之路,其需求主要来自学生、学生家长、用人单位和政府四个方面。

对于学生的需求来说,一是优雅的学习环境,二是舒适的学习条件,三是完备的实训资源,四是可亲的教师队伍,五是生动的课堂教学,六是周到的学校服务,七是丰富的学校生活,八是多彩的校园文化。

对于学生家长来说,总的需求是好的教育,一是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是学生的平安幸福,学生能拥有强健的体魄;三是能让学生乐观积极,成为一个好人;四是能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美丑。

对于用人单位来说,需求则是能录用到具有核心素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对于政府来说,其需求一是有助于实现政府的战略规划、成就宏伟蓝图,二是能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适宜的劳动力,三是学校管理科学到位、平稳有序。

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只有满足了上述四类主体的需求,其质量才能被认可,办学才有意义,招生才有市场,就业才有门路。

需求是职业学校办学的风向标,但需求的把握又是不易的。因为需求是动态的、变化的,感性的、非客观的,且充满个性。这就要求职业学校深入进行需求调研,不仅要调研需求现状,还要调研影响需求相关因素的变化趋势;不仅要调研影响需求的客观因素,还要调研影响需求的主观因素,如消费者偏好等;不仅要调研相关专业对接的产业,还要调研相关专业对接的产业链,尽可能掌握一手需求信息。对调研得到的需求信息进行科学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筛选出理性的需求信息。通过科学路径,在深入分析个性需求的基础上,提炼出基于个性又高于个性、综合个性的需求信息,以此定位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

3.3 超前谋划:开创“忙”起来的未来空间

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来说,“忙”意味着有市场,孕育着发展的希望。中等职业学校必须不停顿地围绕市场转,不断地巩固市场、发展市场、开辟市场,乃至于创造市场,为“忙”开创未来空间。

职业学校创造市场,存有两层含义。一是现有市场的开拓。既包括行业、企业等外部市场的开辟,也包括内部市场的开发,特别是目前存有许多空间的学生市场。如何让学生喜欢学校、喜欢学习;如何让学生感觉到职业教育有意思、有意义,让学生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成长;如何让教师在快乐中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快乐教学,这些都需要通过市场开发来实现。二是未来市场的创造。现代科学技术一日千里、迅速发展,每天都有一些职业被淘汰、一些新职业在诞生,新职业的出现迫切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而这一切都需要职业学校来完成。

创造市场需要职业学校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要确立积极进取的意识。市场单纯靠守是守不住的,只有不断开拓才能真正拥有。另一方面在满足今天市场的同时,积极研究明天的市场,提前谋划,做好适应明天市场的准备。相对来讲,职业学校满足今天的市场比较容易,适应明天的市场却比较难。人才培养相对于市场现实需求本身就具有滞后性,而且需求主体在人力资源市场上一直处于强势地位,具有较大的话语权,是人力资源市场上的强者。职业学校要取得市场上的主动权,必须将需求主体,特别是行业企业引入学校人才培养过程。只有这样,中等职业教育才能赢得市场、拥有市场,长久处于“忙”的状态之中。(江苏省扬州商务高等职业学校校长:周俊)

4 提升工匠精神要营造好社会大环境

全球超过200年历史的企业,日本有三千多家,为全球最多。这些“长寿企业”有着深刻的文化基因,就是都较好地传承了匠人精神。从各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成长过程看,职业教育只是社会大环境中的一个部分,社会价值观和工业文化中“工匠精神”的浓厚氛围,全社会对科学规律的尊崇,对规则、制度、标准和流程的坚守,是一个更为根本的基础性建设。

从我国目前社会环境的实际出发,营造工匠精神的大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4.1 调整畸形的社会价值取向

近些年,从尊称“师傅”到改称“老板”,从几级工很自豪到好技工难找,从崇尚埋头苦干到追求舒适高薪,这些现象的出现,需要从制度文化根源寻找解决对策。要分析德国、瑞士、日本等国家对工匠尊重的社会背景及体制特征,通过工匠职级晋升、荣誉授予、国际交流等机制,完善技能人才的评价和奖励制度;通过提高“巧匠”“大匠”的收入和待遇,持续不断地为工匠发声,为工匠精神扬名,让技能人才经济收入有保障,社会生活有地位;要引导全社会从发现、发动、推荐、评审、认定、激励等环节,宣传精益求精、工作一流的劳动者,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技术、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

4.2 在源头上重视工匠精神的培育生长

要通过中小学教学内容、教育教材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帮助中小学生树立“学一门技能,会一个本领”的成才观和就业观,培育做事认真、追求完美的良好素养;安排中高职院校向中小学开放,在参观、交流和现场互动中,让中小学生接触到技术技能的工作环境,树立长大做一个能工巧匠的远大理想。

4.3 营造企业内部重视工匠精神的氛围

在关注城市新蓝领群体的学历提升与技能提升的同时,组织职工开展“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小攻关、小建议”等活动;通过培训执法检查、激励持证上岗、改造考证机构等措施,改变一些企业舍得投广告、买设备,却舍不得花钱培养员工的落后习俗。

4.4 推动公共媒体对工匠精神的传播引导

组织公共媒体对时下企业不重实体经济,企业工程师和技术人员弃技从商,制造类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等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报道,对当年英国和当今美、日、德等国以高附加值制造业睥睨天下的事实进行分析介绍,强化制造业实力决定企业和国家兴衰的社会价值观。

4.5 引导新型政商关系的养成

工匠精神不仅是对劳动者的要求,也直接关系到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价值观和经营理念。要通过严格法律规范、提高政务透明、发挥市场作用和创造公平环境等,让企业家们把竞争力的重点从依靠“关系”放到产品质量和商业模式上,从而激发企业培育工匠精神内生动力。

4.6 加大现代工业文化的引导和宣传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工业文化中存在的急功近利、重商轻工、诚信不足等问题,研究促进工业文化发展的相关政策,优化实体工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品牌建设、工业创新设计、工业旅游等重点领域,加大工作投入,提升工业领域的文化价值和文化传播力度。把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作为工业文化的重点工作,抓住品牌质量、安全生产、诚信体系、创业创新、知识产权、绿色低碳等关键工作,强化企业履责意识,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内涵。

4.7 培育法制先行、标准引领的制度文化环境

产品和服务标准的提升,不仅需要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也需要全社会努力构建质量共治机制。要逐渐提高产业生产流程和供应链流程的质量、节能和环保标准,提高产品的精致性、可靠性和耐久性品质要求。要加快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严格监管市场秩序,惩治假冒伪劣产品,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保证优质高端产品得到应有高额回报,推动形成有利于工匠精神生长传承的制度文化环境。

4.8 营造留人留心的企业文化环境

目前企业员工“跳槽”频繁,这种用工环境不利于培育工匠精神。除了继续推进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之外,要引导企业在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人性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文化吸引力等方面加大投入;政府职能部门和公共媒体要跟踪信息、发现典型和传播经验,促进留人留心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

4.9 营造激励企业参与职教的政策文化环境

一方面,各类职校要定期上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相关情况,政府部门要在公共媒体上及时表彰那些社会公认的支持校企合作的先进企业,并将其作为评选“最受尊敬的企业”“最具社会责任感的企业”“最佳顾主”等称号的重要考核指标。另一方面,要通过执法检查,督促企业对职工培训经费做出法定提留并落实执行,制定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培训的经费补偿(或减免教育附加费)规定,明确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费用分摊方式,解决企业参与合作的原始动力及校企合作中的相关责权利问题。

4.10 加大全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认知观念的引导

要通过领导讲话、政策创新、企业参与、典型引导、媒体宣传等手段,传播和培养“能力本位”的成才观,推动“行行出状元”社会氛围的形成;逐步落实“就业准入”相关制度,尽快改变一些用人单位只看学历不重技能的做法,推动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新定位,引导大学生确立技术技能人才是宝贵人才、掌握技术技能就是掌握发展本领的理念。(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孟庆黎)

5 以工匠精神引领高技能人才培养

世界上的制造业强国,都有一支数量充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也都有适合自己国家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具体到我国,主要由中、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业承担培养高技能人才和技术工人的任务。在“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与挑战面前,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用工匠精神来引领。具体而言,就是要用“慢”的精神陶铸职业信念,用“专”的信念提升职业能力,用“创”的理念助推职业发展,用“德”的秉性重塑师生关系,让工匠精神渗透到教育教学全过程。

5.1 “普职融通”,强化职业认知

要将职业教育融入各级普通教育体系,发挥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的协同作用。中小学阶段,应在文化课和实践活动课中加强职业基础知识、能力和观念的启蒙,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和行业产业特点,培养初步的职业认同意识,为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打下基础。本科教育阶段,要形成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围绕产业链和价值链科学、灵活调整学校的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凸显特色。研究生阶段,要加强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能力,让学生参与重大工程项目,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5.2 “慢工细活”,陶铸职业信念

古语说得好,“慢工出细活”,工匠正是追求这种精神,在不断修改和完善中实现对完美的追求。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教师与学生缺乏这种“等待”与“琢磨”的态度,效率第一,质量第二。要转变教师与学生的这一观念,培养追求精致的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他们体会工作的价值,有效提升产品与服务质量,满足企业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5.3 “知行合一”,提升职业能力

工匠操作机器、制作器物和传授技艺的过程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工匠在学徒时,需要尽可能多地“知”,除了向师傅学习各种工具的使用和操练技能外,还需要对师傅所授的技艺心得不断加以揣摩和领悟,持之以恒;在“行”的方面,学徒不仅需要对自己所制器物反复比较、总结改进,更需要勇于突破前辈的发明创造。可以说,“知”与“行”的结合程度直接决定技能水平。对于职业院校的教师,除了了解显性知识外,还有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嵌入在工作场景里。总而言之,教师职业能力的提升必须扎根于日常实践,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形成不断思考的学习方式,培养反思能力,从学生的眼中认识自己,在与同事的合作中提高自己。

5.4 “除旧布新”,助推职业发展

工匠精神并不是因循守旧,而是除旧布新,它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不断创造新工艺、新技术的过程,是传承与创新的并存。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职业教育的发展迫切需要创新理念,需要教师不断根据新问题思考新办法,这些新办法既包括宏观重大决策,也包括微观层面的调整。职业院校教师应当以“创”的理念,拓宽反思视角,丰富反思内容,建立一种持续不断的、积极主动的、严谨认真的科学思维。过去,部分职业院校教师往往将反思狭隘化为一次教学的总结和回顾,反思不仅是对教学内容选取和教学内容展开顺序的反思,还应从单纯的教学反思向科研反思、师生交往、工学结合等领域拓展。

5.5 “面向职场”,创新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关联度比较高的一种教育类型。如果职业教育的人才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相适应,人力资源配置就达到最优化,反之则会导致人力资源配置的低效率。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素有“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技能训练”的弊端,当务之急是解决人才培养方向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企业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传统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培养方式远远不能满足行业企业需求。根据产业设置专业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原则,职业院校不同专业毕业生之间就业率差异巨大,实际上反映了专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吻合程度不同。比如,为追求专业门类的齐全,一些原本具有行业特色的职业院校盲目增加会计、计算机等所谓热门专业,导致一定程度上的“过度教育”,供大于求、供不适求,学生毕业即失业、用非所学现象普遍。因此,职业院校要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在专业设置上尽可能与国家宏观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匹配,如有可能还要有一定的前瞻性,把人才培养工作做在前头,以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

5.6 “心传身授”,重塑师徒关系

教师是技术工人职业生涯里的“关键他人”,教师的水平,直接关系工匠能否更好地踏入职场和完成工作任务。振兴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需要有更多知技兼备的职教名师。源自古代的师徒制度,师徒之间的“心传身授”没有固定模式和范本,师傅不仅有责任将技艺传授给徒弟,而且要承担像父母一样教会徒弟做人的职责。与古代师徒制度相比,现代职业教育的形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是不变的。职业院校应当推行现代学徒制,让名家大师、能工巧匠与学生建立师徒传承关系,重视“默会知识”,重视情感态度的影响。职业院校教师要将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用欣赏增强学生的信心,用信任树立学生的自尊,让每一个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以“德”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之情,对行业、企业、岗位的向往之情。

5.7 “完善制度”,深化校企合作

目前,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的校企合作多停留在中低层次,且多以项目化形式存在。为此,必须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打造制度化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推进校企合作所涉及的学校、企业、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等各方的责权利,加强职教法与教育行政法规、劳动法规、税收法规之间的匹配和衔接。二是建立企业、学校、政府、行业等多方信息互通的对接机制,真正做到学校专业设置契合产业需求,课程内容符合行业标准,学生能力素质满足职业资格要求。三是明确校企合作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各级政府应鼓励校企合作,给予企业接收职业院校实习学生和在实习设备以及实习生补贴等方面的税收优惠,挖掘和开发校企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共同需求。(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庄西真)

6 紧扣产教融合,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以行业产业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创新四大职能,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切实增强为“三农”服务能力,努力为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提供优质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撑。

6.1 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产教融合

学院和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组建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以“人才链、产业链、师资链、信息链和成果转化链”为纽带,通过产业驱动、校企联动、平台带动、项目推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赢,开创了“产学研创”深度融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新生态。职教集团成员单位共同筹建混合所有制隆平学院,试点多元投入主体的办学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集团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

学院与地方政府合作,校地共建占地2653亩的省级科技示范园区——江苏农博园和江苏茶博园,将两大园区建设成为集实训、科研、成果示范推广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服务“三农”,致富百姓。学院还依托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在江苏乃至全国推广“太仓班”办学模式,探索校地联合培养、定向就业的合作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培养“新农人”。

学院优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围绕学院草业、茶业、种业、彩叶苗木、生态循环、药用植物等特色产业,利用落户学院的江苏现代园艺工程技术中心、江苏省现代农业装备工程中心、江苏现代种业发展研究院、江苏茶业研究所、江苏草业研究所、江苏食用菌研究所、院士工作站等省部级科研平台,与境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在此基础上,学院将力争立项国家级项目6个以上、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超过5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100项以上、主持制定国家标准和省级地方标准10项以上、培育动植物新品种30个以上。争取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2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项以上。

6.2 聚焦人才培养,深化教学改革

作为农业部“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和“国家青年农场主创业孵化基地”,学院承担着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责任。学院通过理实融合、教学做合一的培养模式,开展网络教学、远程田间病虫诊断,给农民提供生产指导;依托新禾创业学院,“导创业于教学,成论文于大地”,构建“项目训练、大赛模拟、创业孵化、创业实战”四级实践模式,培育现代农业创新创业人才;依托“农业职业教育云平台”,将职教集团的教育资源以及其他社会化、多元化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产业资源相结合,进行模块设计,为“新农人”提供全面而持续的教育。

学院是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基地和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赛项比赛和训练基地。通过承办世赛、国赛、省赛、院赛等四级赛事,学院对接世界一流技能标准,建立起基于生产过程和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建有四级技能大赛项目库,以80个院级比赛项目为基础,对接24个世赛项目、30个国赛项目、30个省赛项目,形成学生专业核心技能项目库,并健全核心技能抽考机制、专业核心技能操作规程、技能竞赛常态化机制、技能竞赛激励制度等,真正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

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级技能大赛,实施“教师+”行动计划,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技巧与水平。“教师+创新”,选派教师以蹲点锻炼、承包管理等方式,到生产一线培训实训技能;选派骨干教师以挂职锻炼、顶岗训练的方式,到基层锻炼科研开发能力;选派教师以经营承包、技术承包等方式,到学院控股公司培训经营管理能力。“教师+服务”,每年组织20名左右的专业技术人员到以“三农”为主体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开展社会服务,培养一支科技服务能力强、社会影响力大、服务成效显著的科技服务团队。

6.3 依托技术优势,引领区域经济发展

学院做强做特科研平台,组建“种业院士工作站”和“新农村建设研究院”,集聚高层次人才,提升学院科技创新平台层次,提高科研支撑力。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学院加速培育技术创新团队,依托“挂县强农富民工程”联系的沭阳县、泗洪县、溧阳市、句容市四县市,探索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与新机制。

根据江苏各地现代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特别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需求,学院利用自身技术、人才等优势,依托江苏省政府确定的草业、应时果蔬、茶业、彩叶苗木、种业等五大丘陵地区优势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打造科技含量高、基础设施完善、推广能力强的示范推广基地,引领地方农业产业调结构、转方式。

学院创办的实体产业——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在新三板上市。学院将依托这一优势,提升现代种业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育、繁、推”一体化,并力争再培育可产业化的科技项目3~5项、孵化高新技术成果30个。学院建立“专家—基地—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的技术服务网络,成立讲师团、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队,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观摩指导、进村指导、网上“专家在线”和“科技富民热线电话”等方式,让科研成果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6.4 深化国际合作,激发办学发展新动能

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学院援建了中肯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与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合作,示范园将建设成中国现代农业产业示范的窗口和教师锻炼的基地。

学院依托中法农业培训中心、中法校企合作联盟等平台,通过师资互派、学员交流、新型职业农民联合培训、共同开发农民培训教材,加强中法双方的交流与合作。

学院与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的合作,依托中航国际在肯尼亚、加蓬等国援建的职业学校项目,为非洲地区培养高层次农林类人才。(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俞卫东)

7 用好“互联网+”,提升高职办学水平

7.1 “互联网+”的内涵

所谓“互联网+”,就是让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相结合,使传统产业升级和孕育出新型产业形态,从而发挥“1+1>2”的效果。教育作为一种传统行业,也应该积极与互联网融合,这会促进教育行业升级和教育新模式的出现。而且,在教育中注入互联网基因,能促进教育行业从人才培养目的、人才培养过程和人才培养评价等全过程实施变革,以培养满足互联网经济时代和社会发展所需人才,实现教育全局性发展和战略型转型。

2013年初,美国教育委员会认证了在线学习平台Coursera旗下5门课程,标志着慕课开始出现在教育本位体系之中,也标志着互联网真正开始影响学校教学模式。在这样一个“互联网+”背景下,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如加快了高职教育国际化、多样化等。因此,如何利用“互联网+”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高职教育系统合力,实现提升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和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服务能力,最终支撑中国制造和实现“中国梦”,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7.2 “互联网+”对高职院校办学的影响

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构成了高职院校办学的三大主体,它们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在互联网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背景下,“互联网+”思维方式对这三大主体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

首先,“互联网+”对高职办学理念的影响。过去,许多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固守”于传统的模式,没有创新的动力。而“互联网+”办学理念,无限地放大了人的价值和最大化地释放人的主体性,体现在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上,就是要为学生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划时代影响,将视野开放、合作素养、和谐发展和终身学习作为学生能力体系的核心,并为此形成一整套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和评价标准,把严格和科学性融入整个办学体系之中,实现高职教育效益最大化。

其次,“互联网+”对高职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模式的实施者和接受者,他们构成了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两大参与者。一方面,“互联网+”对教师课堂教学影响巨大。传统高职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认真听”,但在“互联网+”模式下,高职生有越来越多的途径来获取知识,教师课堂讲授知识的作用越来越弱,因此,教师应运用项目教学法、慕课、翻转课堂等更加适应“互联网+”要求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指导学生积极转换学习方式以及学会自主探索和思考问题,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强调学生个性学习,注意运用多元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以适应“互联网+”对人合作精神的要求。另一方面,“互联网+”对学生课堂学习影响巨大。随着移动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兴起,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获取课堂教学所要求的专业理论知识,然后进入教室进行实践、反思、讨论和应用,将成为未来主要的学生学习模式,而要保证学生现在的课堂学习方式与未来社会生活的需求不相互冲突,就需要高职院校把现代教育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营造出虚实融合的学习环境,从而让“互联网+”对高职生课堂学习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再次,“互联网+”对高职管理方式的影响。高职院校管理的主要对象是教职工和学生,信息化下的管理模式要求创新、效率和突出人性化。一方面,“互联网+”改变了传统高职院校管理模式中领导掌握大局、员工服从领导的局面,在信息化时代,领导和教职工互相理解、合作成为高职院校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职院校还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交互式学生管理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学生管理中的激励、约束和服务机制的建立及完善。

7.3 用“互联网+”提升高职办学水平的对策

面对“互联网+”对高等职业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高职院校应在自身实际情况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确保自身办学水平的提升。

首先,更新办学理念的对策。考虑到“互联网+”思维模式对学生、教职工行为方式的影响,高职院校办学理念的转变要突出创新,特别要符合时代特征要求。在这一过程中,高职院校政策制定者要积极学习党和政府关于职业教育的重大方针政策,学习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技能,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还要有所选择地利用“互联网+”学习和借鉴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好的经验,确保本校办学理念的创新性和适应性。比如,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时,可以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以抵制互联网带来的消极人生价值观;为适应互联网,可以把电商基本知识和技能融入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以提高学生今后就业的竞争力;还可以要求教职工适当学习“互联网+经济、行业”等知识,让他们感受互联网带来的生产经营方式变革,从而促进他们育人理念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在高职教育中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投入大量资本,而资本往往具有逐利的特点。因此,高职院校在转变办学理念过程中,要做到高职教育资本投入和利益回报相平衡,同时还不能丧失高职教育的公益性,这也是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办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其次,改革教学模式的对策。在“互联网+”影响下,慕课、微课、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造成了较大“冲击”,也对高职院校的网络设备和师资队伍等条件提出了较高要求。因此,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在注意方式方法的基础上,推广应用这些新型教学模式;而条件不太好的学校则可先利用已有的网络设备,着重推广简单的在线课程录制工作,同时加大网络资源建设资本投入和师资队伍培训的力度,待条件成熟后再实施新型教学模式。总之,在整个教学模式转变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不应该一味地被否决,在立足自身客观条件的基础上,高职院校还是应该采取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模式相结合的方式以及混合多元化的课堂授课模式,来迎接“互联网+”的机遇和挑战。此外,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也可通过网络完成,且评价标准和指标要多样化。比如,针对学生专业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知识掌握的评价,可以在互联网上设定一个具体任务,让他们自主完成,并且利用信息技术的智能化特性完成对其知识掌握的评价。

再次,创新管理方式的对策。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带来的有利条件,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和服务机制三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其中,激励机制可以从通过互联网寻找成功案例、及时宣传做出成绩的学生入手,增强他们的“自豪感”;约束机制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探索适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灵活多样的机制,避免单一粗暴造成学生“不满”情绪和反抗迹象的出现;服务机制要特别突出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互联网提供了服务学生多种途径,如QQ群、微信群等,都可以用来关心和服务学生。此外,还要顾及“互联网+”可能会给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要教会学生辨别互联网消极信息并加以及时消除的本领,从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同时,按照“互联网+”思维要求,教职工管理工作也要突出人文关怀和效率,真正为职工利益着想,凡是教职工合理的请求应该及时给予合理的答复,突出效率和速度,从而提高他们工作热情,进而推动高职院校各项工作水平的提升。

最后,还要重视社会评价。高职院校利用“互联网+”提升办学水平能否取得成功,外部评价是主要标准之一。因此,高职院校只有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加强自身改革,充分利用“互联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真正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其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才会被外部环境最大化地容纳和认可,最终形成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董事长:林夕宝)

8 提高职教吸引力,有些功课必须做

酒香“更”怕巷子深。自我营销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的必修课、公共课,在职教人努力追赶奋勇前行的同时,更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全力配合,让职业教育“这壶好酒”获得社会的真正认同。在做好自我营销的功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在推行相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认真进行思考和分析。

8.1 圈里热闹圈外冷

随着“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国大能手”等活动的开展,犹如一阵清风,引起更多职教人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圈里热闹、圈外冷清”的现象,甚至不久前笔者与一位地方教育部门领导交流时,他竟然对“职业教育活动周”一无所知,不禁令人愕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教战线内部的大事、好事,更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行业企业,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大事、好事。如今,地方招商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而能否提供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企业最关注的因素。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让职业教育更加“走俏”。

8.2 名匠效应不出名

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以资历深、技能精的一批高级技师为载体,宣传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精神,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职教战线也对这些名匠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笔者身边的一部分教师表示,“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都该倡导的精神,硬把这些名匠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太过生硬和牵强。笔者认为,挑选名匠要典型化、常态化,既要挑选资历深、贡献多、职称高的老技师,也要挑选那些学生身边的典型。如从北大退学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在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中“一战成名”的周浩,就是名副其实的“名徒”,这似乎更能唤起年轻人的共鸣。在宣传名匠时,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多方位、多层次宣传,切实做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文章。

8.3 墙内开花墙外香

有目共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在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不过,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名声在外,吸引了大批外地学子,但很多当地学生和家长却对“家门口”的学校所知甚少,遭遇“近处无风景”的尴尬局面。出现这样的局面,应该是职业教育在校政、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职业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和重点产业,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共同目标,提高职业院校优势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当地民众对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同度。

8.4 出身相同命不同

提到“劳动”,人们会下意识地将其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似乎与体力劳动画上了等号,受学历限制,甚至连考取公务员、事业编或留校的资格都没有。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本科是高等教育,高职只是次等教育;本科是象牙塔,高职却是无奈选择;本科生是人才,高职毕业生是锅“夹生饭”。为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要尝试学历制度改革,逐步在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设立本科专业,淡化职业院校低学历层次印象,让优秀的职业院校学生不再受学历的牵绊,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不再是因为无奈,而是“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鲁彬之,苟雪,李朝晖)

9 “综合型”这条路高职不能走

高职院校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诸多问题,其中师资不足、生源下降、经费短缺等问题主要归因于外部条件,而追求综合性、盲目设置专业、进行外延式扩张则主要归因于自身决策失误。

要知道,作为技能人才培养的主力军,高职院校之所以被各级政府和各类企业所重视,皆因其专业设置契合地方和相关领域的产业发展需要,其人才培养填补了普通高校毕业生动手能力不足、专业实践不够的空白。此乃其提高办学质量的不二法门。但一些高职院校企望迈上“高大上”之列,不再满足于自身原有的相对优势,而是盲目上马一批自身并不擅长、并非地方急需又缺少竞争力的长线专业,如经济法律、影视艺术类专业,率先成为高职院校中的“综合型大学”。在师资短缺、生源不足、学校美誉度较低的情况下,这种罔顾自身实际之举势必重蹈许多普通本科高校的覆辙。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多年前,在盲目追求综合性、无视自身特色和个性发展的过程中,一些名校利用教育主管部门与当地政府的政策倾斜和巨额投入,成为拥有多校区、学科门类齐全的“巨无霸”大学;许多颇具行业特色、办学实力稳固的中小型大学盲目跟风,设置诸多缺少基本师资的外语、法律、会计、影视艺术类等专业,并大举“跑马圈地”、扩充校园面积;众多新建本科高校稍加迟疑之后,也迅速跟进,开启了综合型发展之路。

经过多年发展,多校区、学科门类齐全并未有效提高名校的办学质量,反而大大增加了办学成本;因为大量增设新专业和外延式扩张,行业特色鲜明的中小型大学变得无所适从;至于新建本科高校,由于整体办学实力偏弱,又以综合型大学为尊,结果只能与名校在同一条跑道上竞速,被越抛越远,导致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地方产业)严重脱节,人才培养质量日益下降。学校既不能顶天,又无法立地,只能悬在半空,在经历曲折、痛苦的综合型选择之后,绝大多数普通高校,尤其是新建本科高校,正在陆续回归办学的本真——走内涵发展之路、不断彰显自身特色、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

在较短的时期内,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难望名校和地方重点大学的项背。除极少数学校外,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办学实力甚至无法与新建本科高校一决高下。在总体实力积弱的情形下,高职院校更应该收紧拳头而非撒开五指,集中精力办好自身的优势专业、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强壮筋骨、练好内功、提升办学水平的核心之举。舍此,恐无其他良策。

反之,如果某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稍有起色后就四面出击,即使校园面积扩大,专业门类增多,学生数量上涨,其办学质量却日渐稀释和下滑,最后被激烈的竞争市场打回原形。届时,高职院校将再次成为边缘角色,部分高职院校或许被迫走向倒闭、破产之路。(嘉应学院发展规划与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胡解旺)

10 由“就业”导向走向“发展”导向

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是鲜明的,即培养面向未来职业生涯、胜任岗位能力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然而,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职业教育却是遭人诟病较多的一种教育形式。究其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的认识错误使得职业教育发展走向误区。

首先,将职业教育的一种或主要功能视为“唯一”功能和目标。职业教育的类型特质就是它的“职业性”与“教育性”的融合,而且其“职业性”尤其突出。因此,从功利目标看,职业教育就是“生存教育”。据统计,中国现有1600多万名中职学生,其中89%来自农村,多数来自留守儿童家庭,超过30%来自所谓的问题家庭。不仅是中国,世界各国都将职教视为解决民生的重要手段。由此可见,将职业教育视为“就业导向”的教育,是正确的,也是必须坚持的。但是,如果将“就业导向”理解为“就业技能导向”,则是职业教育功能的“窄化”,即只见“工作技能”,不见与之共生的“职业精神”,丢掉的是“人之为人”的“育人”功能。

其次,将职业教育培养对象的岗位低薪视为“劣等”教育价值。从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特点以及未来所从事的工作领域看,无论是中等还是高等职业院校甚至是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人才,更多从事的是具体的工作,甚至还有很多人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在鄙视体力劳动和现行劳动分配制度不尽合理的就业背景下,流水线上的操作工就成了“低薪”的代名词,社会公众将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的“低薪”看成职业教育的“低等”附加值而“迁怒”职业教育并视之为“劣等”教育。没有体面的劳动尊严,人们不愿意从事流水线操作,不仅企业“技工荒”的矛盾不能得到解决,而且会殃及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教的发展。

再次,将社会分工引发的人的片面发展视为职教的“定向”发展。教育的本质是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但是由于旧式分工和私有制导致人的片面发展,使得教育尤其是实施专业定向教育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出现了走向“片面”的极致,即“重技能轻文化”“重实践轻理论”。于是,人们提出职业教育不能因为过分关注职业技能而忽视人文教育和人格培养。职业教育的“定向”教育,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某个职业领域有较强职场能力,但是专业“定向”不是终极目的,而是要在此基础上全面发展。因此,现代职教也是基于“人的完整性”的一种教育,也是全人教育、人生技能教育。

由此可见,尽管职教集平民教育、技能教育、生存教育等诸多教育功能于一身,但绝不能将职教的某一功能放大到极致,并使之与职业教育形成“等式”。因此,职业教育要重视技能教育,但不仅仅是技能教育,还要重视与之相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职业教育是生存教育,但不应该视为化解民生困难的职业技能培训,还要重视受教育者未来发展能力的教育。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普惠教育,但绝不是专属特殊人群的另类教育。必须充分肯定,“就业”导向是职教的基本导向,因为就业是人获得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社会活动,所有的受教育者最终都要回归现代社会,成为职场中的一员。因此,将“就业”导向作为职教的基本导向是正确的。但是“就业”导向只是走向“发展”导向的基点和起点,因为“职业”虽然是融入社会并参与社会分工的途径,但职业与职业形式及内容也是发展的。因此,职业教育不仅仅指向“当下”,同样也要指向“未来”;不仅服务当下的“就业”,而且要引领“就业”甚至要创新未来的“就业”。由“就业”导向走向“发展”导向是职教发展的必然之路。(江苏海安县教育局:徐健)

11 高职教育能做到宽进严出吗

在高职教育的宽进成为无奈选择之后,严出成为众望所归。但多数高职院校能够做到宽进严出吗?如何才能做到呢?

如果说高职院校没有严格执行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多数学校领导会激烈反驳,但一所万人高职院校,每年校领导批准劝退、除名了多少严重违反学校纪律的学生?当然,开除学生不是学校的法宝,能够促进每一名学生向好的方向转化才是教育的目的。但如果学校制度没有任何威慑力,学生就会漠视纪律,宽进严出就会成为空话,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就没有希望。

高职学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表面看是学习成绩不佳,根本原因是纪律性差,不能认真地遵守学校的各项制度规定。纪律是一切工作的保证。高职学生的学习成绩差,不是智力原因,而是不良学习习惯逐渐积累的结果,不预习,不认真听讲,不认真完成作业,不复习,考试敷衍,成绩逐渐下降。如果在高职教育阶段不能严格要求,任其延续陋习,最终会白白浪费高职时光。学校不仅要教育学生能够做事,掌握技能,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要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高职院校需要认真完成以下工作。

一是学校领导要有长远发展理念。能够遵从教育规律,坚决执行已有的制度,中层干部、教师才能有底气。高职学校招生困难是普遍问题,如果学校领导担心因为管理严格的名声影响招生,而不敢真正落实已有的管理制度,中层干部和教师就会敷衍搪塞,从而造成越是招生困难,学校的管理制度越难落实,学校越混乱,培养质量越差,学校越早关门。只有学校领导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严格执行制度,学校的管理才能越来越好,教师才能有信心、干劲,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才能越来越高,才能吸引更多学生报考。

二是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修改、制定、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特别要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违纪处理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主要是完善课堂管理制度和学业考核制度,严格规定学生的出勤和听课纪律。对于学业考核,可以根据学生情况进行改革,调整难度、内容、方式,但制度必须落实。对于违纪学生,要坚持教育挽救的原则,但不能姑息。纪律必须有威慑力,各系主要领导、班主任、辅导员、任课教师要齐抓共管,共同培育良好的学习风气。

三是开展制度、纪律的重要性教育,提高学生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在制度纪律教育中,不仅要重视学校内部纪律教育,更要广泛吸收企业的制度纪律内容。可以将企业的违纪处理规定、违反企业规章制度造成的危害等内容以各种方式展现给学生,并强调企业制度的刚性和遵章守纪习惯的重要性。

四是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高职学生的劣势是理论知识的学习,高职教育的特点是培养学生职业岗位的行为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从职业岗位实践能力学习开始,先参与实践后学习理论,引导学生进入职业环境,了解职业工作,培养职业意识。在学业考核上,要改革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生职业技能的掌握水平而非理论水平。要通过职业技能比赛等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发现自己的优势,使其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

五是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各行业技能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工匠文化氛围。可以通过图片展、报告会、社团活动等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学习氛围;还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观摩技能大师的工作过程,增强技能人才的自豪感和主动性。学生对前途有了信心,自觉性和潜能才能激发出来。

总之,高职教育要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培养出高素质高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领导者必须有长远理念,带头严格执行各项学生管理制度,并进行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育教学改革,以短痛换取学校更好的发展和未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赵永红)

12 做真正适合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

职业院校深化改革创新,就是要着力给学生提供更适合、真优质的现代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职业院校推进改革创新,必须采取科学理性和适合适用的办法,真正解决有意义、有价值的职业教育真问题。正是当今教育存在并凸显的消极价值取向,使得真正适合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成为值得关注、备受瞩目的新课题。职业院校学生为什么要接受适合的职业教育?职业院校学生正在接受什么样的职业教育?如何确保学生接受真正适合的、更加优质的积极职业教育?这些问题需要深入思考、理性回答和创新行动。

12.1 适合的教育是积极职业教育具有的时代品格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为了人的幸福人生,真正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心理需求与个性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激发每一个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潜能,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建构适合学生的职业教育,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让职业院校每一个学生幸福成长、人人成才,是中国职业教育梦的核心。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彰显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价值,既是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逻辑起点,也是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必然归宿。积极职业教育是适合职业院校学生的一种现代教育和优质教育,与中国职业教育梦的基本理念是相融相通的。

12.2 为积极而教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实践信念

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是专业化的科学行动,是有思想的理性实践。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要有新思想、新范式,在培养现代人的探索进程中反思理论基础,在职教改革创新实践中审视科学依据。现实职业教育最突出的问题和症结就是消极,在教育思想观念、管理方式与教学方法、师生关系与语言、考核评价标准等,都留有消极教育的痕迹和烙印。因此,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要在育人的观念转变、过程转换和方式转型等方面追寻积极取向,从消极教育实践误区走向积极职业教育行动范式。积极职业教育主张立足挖掘每一个职校生的美德、优势和潜能,理解、尊重和包容学生间的差异、差距和差别,让每一个学生努力成为最好最优的自我,成为具有核心积极素养的现代人。职业院校要积极变革,注重培养职校生的自信、乐观、希望和坚韧等积极品格,培养职校生理性平和、阳光向上的社会心态,引领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多样选择、多元发展,支持和鼓励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幸福生活。

12.3 校本化行动是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的基本策略

创造适合学生的积极职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创新而又极其复杂的校本教育工程。职业院校教师要树立“为积极而教”的教育信念,确立“积极育人、人人有责”的工作理念,全面把握积极职业教育的基本意蕴和思想精髓,追寻积极、追求理想,坚定执着地反思现实职业教育,反思学生学习,反思自身成长。要从心开始读懂当代职校生的心灵,理解00后群体的心理特征、心理需求和心理状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与学生携手发展、共同成长。要自觉创新实践,自主校本研究,做专业卓越的实践者、思想者和研究者。

12.4 追寻积极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一种新理念、新范式

做真正适合学生的职业教育,意味着现代职业教育范式的一种理性选择和理想重构,在理念、目标、内容、队伍、过程等方面努力实现从消极向积极的转变,科学系统建构积极职业教育范式。这必定会成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趋势,也必将对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与科学实践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心理教育研究所所长,江苏省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江苏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主任、首席专家:崔景贵)

13 重构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

“在大二结束时,学校对每个专业都给出了3~5个岗位方向,由学生自主选择,大三开始后我将按照自己选定的‘钣金喷漆’方向,开始岗位导向模块课程的学习,所以想提前熟悉一下这个岗位。”刚刚过去的这个暑假,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学生于志坚很忙,他主动联系了一家汽车维修厂,在钣金喷漆岗位上跟岗实习了一个月。

像小于这样由学生自主选择岗位导向课程,是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构建面向职场课程体系中的一个环节。该校从2014年开始探索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改革,以对接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变化,为学生提供适合的课程资源,提高技术技能人才质量。

13.1 打通从学校到职场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在与企业接触中发现,学校培养的是专业领域通用性人才,而企业用人是按岗招聘,存在专业通用性、技能普适性和岗位针对性之间的差别。企业需要上岗就能胜任的能手,但我们的毕业生上岗后还需要一个适应期,从学校到职场还存在‘最后一公里’的距离。”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冯新广介绍说,“让学生胜任第一份工作,是学校而不是企业的责任。打通‘最后一公里’是我们重构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

打通“最后一公里”,不能仅在毕业前的最后环节发力,需要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整体重构。因此,该校构建的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包括专业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三类课程,这三类课程充分融合、相互渗透。其中,专业课程又分为基础通用课程、专业平台课程和岗位导向课程三个层次。基础通用课程在大一开出,针对专业群内各专业的共性发展而设,旨在奠定学生的基本能力;专业平台课程在大二开出,瞄准各专业所对应职业岗位的核心职业能力,旨在夯实学生的通用能力;岗位导向课程在大三开出,针对产业新兴、市场急需、技术技能含量高、具有上升空间的岗位,旨在强化学生的岗位能力。

重构之后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改变了传统“万金油式”的人才培养,实现了从宽口径职业领域到专门化就业岗位的系统培养,使学生既有突出的岗位能力,又具有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13.2 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从大一开始,我们就开始自己选老师、选课程,同一宿舍6个人的课表全都不一样,我的学习我做主,越学越带劲。”刚上大二的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张晓川介绍说,一入校门,学生们就拿到了一套详细的“课程地图”,从中可以清晰看到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发展方向,并明晰每个方向的学习阶段以及各阶段的课程学分要求。学生可以把职业生涯规划和学习规划相统一,并自主规划学习路径。学校还通过丰富选修课程、开放专业课程等措施,给予学生更多的课程选择,极大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高职学生是高考的失利者,普遍学习兴趣不足、自信心不强。我们任何一项教学改革,都把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放在首要位置。”该校教务处张永花介绍说,为克服专业教育带来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学校建设了包括7个模块在内的通识教育课程,每个模块重点建设10门以上核心课程。全校不仅开出200余门通识课,同时还开放所有专业课程全校公选,引导学生文理兼修、交叉选课,促进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的交融。此外,学校还建设了全覆盖、成体系的创新创业教育专门课程群,从双创基础课到专业融入课,再到实践实战课,依次递进、有机衔接,使创新创业教育从面向少部分学生的创业实践成为面向全体学生的系统教育,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以上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改革从以“教”为中心转到了以“学”为中心,将传统刚性培养模式变革为自主学习型柔性培养模式,每年600余门次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努力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支持,促进其职业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同步提升。

13.3 为教师创造“十年磨一剑”的发展平台

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大都按照专业设置教研室,每名教师都根据专业背景归属到不同教研室。教师更多关注学校里的特定专业发展,对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关注度不高、敏感性不强,使教学一定程度滞后于产业发展前沿,并且教师跨专业协作少,也不利于复合型人才培养。

为给教师创造更科学合理的发展平台,该校打破传统的专业教研室模式,依托岗位方向组建教学团队,引导教师聚焦方向,针对具体的岗位方向持续开展深入研究,每个方向都有主导的教师、每个教师都有擅长的方向,形成了错位发展、各有所长、能力互补、结构优化的教师发展格局。

刘操是该校工业机器人专业的年轻老师,她两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现代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赛项一等奖。在面向职场课程体系建设中,她深有体会:“现在每个教师都‘定向’了,都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五年一小成、十年一大成’,我相信自己一定能成为电气控制的专家。”(日照职业技术学院高教研究中心主任:郭庆志)

14 打造“两链”,找准诊改的起点

14.1 关注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

立足于自己制定的目标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本应是顺理成章的事,但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抑或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引起了误解,不少职业院校在制定诊改实施运行方案时,常错把“参考提示”理解为目标、任务,并以此作为起点,忙于在管理部门之间“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看似雷厉风行、得心应手,却将诊改演变成了“迎评促建”,把诊改目的异化为了“通过复核”。

诊改不同于传统评估,“主体”从他方转向了自身,“目的”从证明变为了改进。搞诊改,如果起点出了偏差,后面的工作就都会偏离预定轨道,甚至不知所终。因此,找准诊改的起点,打造“目标链”与“标准链”,至关重要。

14.2 诊改首先要制定目标和标准

目标是指个人或群体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它在教学诊改工作中的重要性无需赘述。简言之,诊改中,目标决定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方向,如果连“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都模糊不清,质量便无从谈起。目标是标准制定的主要依据,标准是目标的具象表现,没有明确的目标,就没有清晰的标准。目标是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的逻辑起点,试想,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标准,如何“设计、组织、实施”,又根据什么进行诊断、改进?自然也就形不成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

目标是诊改动力产生的源头。诊断就是通过现状和目标的比较来发现问题和偏差,从而产生解决问题、消除偏差的愿望,再转化为学习、创新、改进的动力。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比较,一切任其自然,诊改就成了无源之水。客观地说,一些学校之所以找不准诊改起点,其关键不是因为不重视目标设置,而是不清楚诊改的目标应当由谁来设置。诊改有一条核心理念:质量归根到底要靠自身保证。道理很简单,如果质量的直接创造者连目标都要靠他人代为设置,又怎么能负起质量保证的主体责任?

有人质疑,不管是谁设的目标,教学工作关注的总是那几个方面,所以,不必纠结什么起点终点,搞个统一版本,让学校省点事、省点力不好吗?诚然,既然是教学工作,诊改的主要方面(诊断项目、诊断要素)存在共性,问题在于,各校所处的区域环境、行业背景、历史沿革、发展阶段、瓶颈短板千差万别,诊改的内在需求、工作重点、实施方案各具个性,不存在适合所有院校的万能目标。

尤其不容忽视的是,目标本身也有一个质量问题。能否树立科学、先进、合理、有效,切合实际又众望所归的目标,取决于目标设置的过程。没有广泛、深入的调研,缺乏大量数据的支撑,不做SWOT、坐标、比较、轨迹等分析,不组织全员充分互动、优化调整,不经过系统科学的论证,仅凭道听途说、先验假设树立的目标,只能是空中楼阁,既无法实现,也起不了应有的作用。所以,设置目标犹如用餐充饥,是没有人可以代劳的。将“参考提示”看成为目标、任务,显然是忘记了自己才是诊改的主体,把未来和命运交到了他人手中。

14.3 打造“目标链”,变管理为治理

质量保证的发展历程,走过了质量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治理的不同阶段。从依赖少数人居高临下的控制,到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再到“三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共”(共创、共治、共享),质量保证的重心逐步下沉,质量保证的水平不断提升。

零缺陷思维理论认为,一项由成千上万个动作完成的操作,只要有一个动作达不到要求,质量就无法保证。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每所学校都要“从一堂课、一张试卷、一篇论文、一门课程开始,构建起完整的、有效的、规范的质量监控制度”。海尔集团张瑞敏总裁说,十年前他砸冰箱(显示保证产品质量的决心),今天,他想的是让每个员工都成为CEO。传递的都是这样一种先进的、以人为本的质量理念。

诊改要求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不同层面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起点都在各自层面树立的自身的目标,也就是说,学校首先要树立“十三五”事业发展目标,在学校规划目标的“统领”下,各专业树立各自的专业建设目标,各门课程树立各自的课程建设目标,每位老师树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每名学生也要为自己树立成长成才的目标。每一层面目标的确定都要有充分可靠的依据,都需要各方的共同参与,都要经历反复研讨论证。但是,都必须由这一层面的质量保证主体为主来完成。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职业院校若是仍然习惯于组织几个能人笔杆,闭关数周拟就一个覆盖所有专业、所有课程、所有老师、所有学生的目标体系,无异于刻舟求剑、削足适履。

14.4 打造“标准链”,做实“目标链”

标准是衡量目标的标尺,是目标的具象体现,也是目标本质特性的显现。目标若是没有标准支撑,仅仅停留在某种“境地”或“水平”的描述,那就形同空泛的口号,照样起不了作用。

目前,院校在打造标准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是两个:一是谁来打造的问题,二是上下高低的问题。从标准和目标的关系不难看出,建立和目标相契合的标准是目标设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也就回答了应当由谁来建立标准的问题。并且,既然有目标链,也就一定有标准链。

至于应当眼睛向上建立高大上的标准,还是应当从实际出发建立“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历来颇具争议。目标要起到过程激励的作用,建立“跳一跳够得着”的标准就是必然选择。如果把明知无法实现的空话大话设为目标,并由此建立起脱离实际的“高大上”标准,看似聪明,却是自欺欺人,不仅与目标管理毫无关系,而且会付出失威、失信、失心的沉重代价。

标准的高与低存在着辩证关系。支撑发展目标的标准,相对于现状是高出一截的,但又不是遥不可及的。相对于某一层面的发展目标,标准守住的是不可逾越的底线,但向上提升创新又不受限制。例如专业建设标准,学校在专业设置和资源保障等方面应当有“底线”标准,各专业则需要根据其在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中的目标定位和实际,按照“品牌”“特色”“合格”等不同的目标定位来制定本专业的标准。

按“下有底线,上不封顶”的原则设置标准,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是关乎责任、担当的大事。试问,如果办学、教学都能没有质量底线,那么,谁该为学生的明天负责?如果标准意味着一成不变、不可逾越,那么,怎么能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底线”标准比建立“高大上”标准困难得多。因为前者面对的是所有院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后者考虑的只是少数,乃至极少数,两者背负的风险和担当更加无法同日而语。

德鲁克于1954年首次提出“目标管理”概念时就指出,制定目标是管理责任的五大基础之一。当高层管理者确定了组织目标以后,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分解,转变成各部门和个人的分目标,建立起纵横联结的目标体系(“链”是形象的说法,准确地应理解为“体系”)。目标管理的最大优点在于它能使人们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人们的内生动力,发挥最大的能力。因此,打造“两链”是职业院校落实“十三五”规划的必经步骤和逻辑起点。

今天,我们在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搞诊改,拥有德鲁克无法想象的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持,可以真正实施过程激励、奏响质量保证“三部曲(事前、事中、事后)”、实现持续的知识创新、创建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但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职业院校仍然需要树立属于自己的目标和标准,打造网络结构、相对独立、相互依存的目标链(体系)和标准链(体系),找准诊改的起跑点。(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杨应崧)

15 不创新只跟跑,建设不了“优质校”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提出,2018年年底前建设200所左右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目前,湖南、广东、浙江等省已选出省级层面“优质校”的建设名单。如何创建国家层面的“优质校”,成为高职教育界关注的焦点。

笔者认为,“优质校”建设应聚焦“新职教”,用新理念、新结构、新模式、新抓手、新需求、新质量、新体系、新目标,最终实现职教的新生态。

具体而言,就是要树立面向产业、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产教融合型、智慧型、创新型职教新理念;构建适应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新结构,既要有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如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信息技术、环境保护、机器人、云计算、新能源、新材料等,也要有传统职教专业的升级改造;积极探索供给侧改革,实施职业教育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协同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新模式;以信息化智慧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产教融合、工匠精神、治理现代化、校企人员双向流动两栖发展等作为职教新抓手;要服务“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地方经济发展等新需求;引进国际标准——悉尼协议,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招收国外职教留学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教新质量;重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专科、本科、硕士、博士职教新体系;把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具有可持续竞争力,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即“现代鲁班”和“大国工匠”,作为职教新目标。

“优质校”是国家示范(骨干)高职校的“升级版”,是标杆校、领先校。如果只是照搬其他优质高职建设经验,不“首吃螃蟹”,不创新,建设不了“优质校”。“优质校”是扶优扶强,其创建必须强化特色和领先的要素,在体制与机制、结构与形态、管理与服务、教育与教学、技术与技能等方面发挥优势,形成把优势转化为特色,错位发展、竞争发展、特色发展的职教新生态。(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教授:李焦明)

16 为高职院校支撑一片天

我国现代高职教育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尤其是近10年来,经过轰轰烈烈的示范校和骨干校的创建,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上了一个台阶,高职教育正在努力走向独特性、创新性和不可替代性。

在高职界热议“十三五”期间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当下,《中国2017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认为:“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领域被边缘化,在职业教育领域示范引领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发展模式优势和现实存在感趋弱并存。”

这提醒我们有必要在高职教育迅速发展的同时,重新审视我国职业教育所面临的诸多尴尬,寻找高职质量发展的坚实路径。

16.1 破解目标尴尬,探寻准确定位

高职院校与其他普通高校一样,首先必须解决好“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大问题,教育部明确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把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相较而言,企业和用人单位对“高素质”的理解就更为具体——良好的职业道德、对企业的忠诚度、规则和纪律意识、吃苦耐劳的务实精神和分工合作的团队精神等,是用人单位最看中的素质。近几年来,创新创业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养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中的热门词汇,一些高职院校把“高素质”等同于“工匠精神”,并试图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融入“工匠精神”的培养。这一愿望虽然很好,但事实上,无论是体现创新精神的“科学家精神”,创业精神的“企业家精神”,还是体现精益求精产品制作的“工匠精神”,在学校教育目标中可以倡导引领,但不可简单地与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相挂钩,否则,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必将是勉为其难。

至于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至少可以从“技术教育”和“技能教育”这两个维度来理解。“技术教育”是一种学科专业教育,高职的“技术教育”是“应用技术教育”,更偏向于学科专业中的应用实践教育。而“技能教育”是一种基于职业资格的教育,既有岗位知识的学习要求,更强调岗位操作技能的训练。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更多地强调了两者的联系。

我国高职教育关于“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内涵和外延的解释自由度比较大,并不像普通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各学位人才规格定位那么清晰和准确。尤其是在新技术、新行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变革的今天,岗位、职业和技能要求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密切相连的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和手段方法上必须探寻更准确的定位。

16.2 破解政策尴尬,探寻坚实保障

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从2016年起已达到42.7%,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而高职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国有高职院校1359所,已经超过高等学校总数的50%,高职在校生早在2014年就已突破1000多万,已接近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0%。从数量上讲,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真正的半壁江山。在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进而发展到普及化教育的过程中,高职教育功不可没。然而,高职教育长期身陷“国家很重视,企业离不开,社会看不起”的窘境,究其原因,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轻视职业技能的偏见外,国家在法律层面尚未建立职业资格准入制度,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缺失,以及职业院校本身的办学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都是深层次的因素。但就现实而言,高职教育需要突破政策保障的两个限制:

其一,经费保障政策不够到位。国际上一般认为,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应是普通教育的2.48倍。而据《报告》指出,2016年全国高等教育经费总投入10110亿元,其中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为1828亿元,仅占18%。同时,高等职业院校生均财政拨款水平差异很大,尽管国家已明确要求:到2017年,高职生均拨款经费应达到12000元,但全国尚有18个省份对公办高职院校的生均财政拨款中位数低于该标准。目前,高等教育的“另一半”,普通高校,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双一流”项目申报和评议,这是普通高校又一次大发展的好机遇。相形之下,高职教育在我国总体上还处于大力发展需要财政专项资金积极引导的阶段,前10年启动的示范校、骨干校建设,中央财政总共投入45亿,相比于同期对普通高校的投入,钱并不算多,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产生的效益是有目共睹的,高职教育可以说“给点阳光就灿烂”。

其二,一些误导政策应该取消。高职教育在入学制度、就业制度、薪酬晋升制度、学位制度和学生学历上升通道等一些基础性制度上面临重重困难。在入学政策方面,高职的学生约50%来自普通高考划定的“三类生”,这部分学生普遍被社会和家长认为是“高考的失败者”,另50%左右来自于中职毕业生,这些学生又被社会认为是“中考的失败者”;最遭人诟病的是就业和薪酬晋升制度,公务员考试必须有本科文凭,尽管公务员岗位中有许多是技能性岗位,但重学历轻能力现象还普遍存在;高职层次是没有学位的,尽管呼吁多年,希望能授予达到一定专业学识和能力水平的高职毕业生“本科副学士”学位,但至今仍没有摆上议事日程;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立交桥”始终没有很好建立,高职学生的上升通道并不顺畅。

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而当务之急还是应该在政策保障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看一眼”,在一些基础制度的设计上真正有所改革和突破,真正扭转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真正实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16.3 破解管理尴尬,探寻创新体制

高职教育是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的高等教育形式,近30年的发展,总体上处于规模扩张阶段:征地、建校、造房、上专业、引师资、建基地、拼项目……一直是这一阶段的主旋律。

在这一阶段,“六路大军”办高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企业集团、地方人民政府、科技(经济)或产业园区,以及企业和民间资本等,是对高职当下办学主体的真实写照。

“政府统筹”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变成党委政府各部门按各自的职责对高职院校实施“事业单位式”的管理,如组织部门管干部、配班子,考核党建工作;宣传部门管意识形态,考核思政工作;纪检监察部门管党风廉政,实施巡视巡查和审计整改;编制部门管定编定岗,实施内设机构备案审核;发改部门管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重大项目立项审批;人社部门管岗位职级、人才评定、绩效工资总额审定和技能鉴定;财政部门管预算、生均经费拨款和项目经费;经信、建设、交通、农林、卫生等行业主管部门实施行业标准和行业特色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的管理事项则主要集中在招生、国际合作教育、各类项目评审上、办学水平和质量评价。

无论是“六路大军”办高职,还是“九龙治水”管高职,都充分说明了目前的高职教育在管理体制上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局限性。

众所周知,高职教育是跨界的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组织形式,它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区域性的特点;作为一种有别于普通教育的类型教育,它不仅具有教育属性,还具有经济属性和民生属性;此外,高职教育还具有与终身教育相连,与市场规律相通等特征。因此,高职教育必须尽快从管理走向治理,加快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和修订,理顺关系、激发活力、推进统筹发展,这是实现高职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当务之急。

抓住发展机遇,站在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全局的高度,以战略眼光,现代职教理念和国际视野推动高职教育基本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高职教育的外部发展环境决定了其未来走向,也许只有当高职教育真正走出诸如示范、骨干和优质校项目建设依赖,探寻到质量内涵发展的坚实路径,我国的高职教育才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自信,这一类型和层次的职业教育也终将成为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的必然选择。(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列卫)

17 培养工匠精神,实现体面劳动

体面劳动是指根据就业人员自身和其所属集体的条件,保障其自由、安全、尊严和公正的劳动。这个概念是国际劳工组织为应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劳工问题而专门提出的,既是劳动者劳动权利的直接诉求,也是尊重劳动者劳动成果的有力证明。

体面劳动其实包含着一层深意,即最终通过劳动力价格的上升,促使资本转型和转向,并将改善劳动者的劳动环境,而重视职业教育顺应了劳动力代际更迭的现实。

17.1 体面劳动具有哪些特征

体面劳动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劳动者因劳动而体面、劳动应是体面的劳动。

(1)体面劳动的前提是劳动者有劳动才体面,职业教育要坚持以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导向。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通过融人文素养、职业精神、职业技能为一体的育人文化,使毕业生牢固树立有劳动才体面的劳动观念,坦然就业,敢于创业,用劳动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职业教育有助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第一,就地培训可以大规模提高农民素质;就地工作将改变目前农村缺少青壮劳动力、老弱妇孺留守的积弱现状,改变农民工盲目进城后“两头落空”的城市化尴尬,就地城镇化应该是今后城市化的方向。第二,职业教育结合农村实际“培养人”,能够脚踏实地推动当地农业进步和乡镇企业发展,从根本上发展“三农”,也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二元社会结构。

(2)体面劳动的主体是劳动者因劳动而体面,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劳动者的工匠精神。职业教育地位的提高和新生代农民工地位的提高,是两方面互为作用的。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新生代农民工本身的素质在提高;另一方面,社会所提供的就业机会、劳动环境也在改变,受过职业教育的新生代农民工进入改善后的劳动环境里,必将带来一种全新的良性互动。

首先是要形成尊重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社会氛围,即对劳动者劳动的尊重、对劳动者劳动成果的尊重,最根本的表现是对劳动者人格的尊重。尊重是体面劳动的本质,其实质是善待劳动者,要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技术、尊重创新的氛围,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其次是要用工匠精神彰显体面劳动。体面劳动的判断标准,归根结底反映在对劳动的态度、劳动力价格、劳动力自身价值的创造上。职业教育要着力培养劳动者的工匠精神,努力培养其专注忠诚精神、至善至美精神、批判超越精神,树立以劳动为荣、因劳动而体面的观念;努力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使每一位接受职业教育的劳动者,无论是综合素质还是技术技能,在劳动力市场上都具有明显的竞争力。

(3)体面劳动的根本特征一定是劳动者专业性的劳动,职业教育要坚持聚焦技术技能的积累。专业性是体面劳动的根本特征,办好职业教育,培养劳动者良好的技术技能和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在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劳动待遇、劳动保障等方面得到应有保障的前提。职业院校要培养具有较高知识水平和专业技术技能、具备良好素质的劳动者,需要坚持聚焦技术技能的积累,提高培养人才的能力和水平,提高技术服务的附加值。

17.2 如何推动实现体面劳动

(1)加强宣传引导,形成推动实现体面劳动的强大合力。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政策导向,平衡部分劳资关系的失衡状态;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引导作用,推动体面劳动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和价值取向;合理运用政策和社会舆论,迫使资本实现对体面劳动的社会认同,推动体面劳动成为衡量就业质量的硬性指标。

(2)健全法律法规,为实现体面劳动提供坚实制度保证。国家行政机关要切实担负起调整劳动关系矛盾的职责,合理制定并严格执行劳动定额、劳动标准等相关政策,加大劳动执法监察力度,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坚决予以纠正,不断增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刚性约束力。

(3)发挥工会作用,促进职工群众实现体面劳动。工会要引导职工不断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自我发展意识,组织职工积极开展建功立业活动,使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技术技能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通过加强宏观参与和维权机制建设等手段,维护职工在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劳动安全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

建立衡量体系,推动体面劳动不断落实和深化。实现体面劳动的实质性可持续,必须建立全面、准确、客观的体面劳动衡量指标体系,作为评价就业质量、劳资关系、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指标,对企业或行业的体面劳动实现状况进行持续的评估认证,并形成相应的奖惩激励机制。(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宋贤钧;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党支部书记:张士辉)

18 职业教育教材如何转型

职业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以项目化、任务化为基本特征,有力地促进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随着新一轮工业革命的到来,如何实现职教教材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以适应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需要,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当前,我国有1万多所职业院校,在校生2600多万人,教材需求量很大,每一门课程的教材少的有五六种,多的达十几种。然而笔者研究发现,目前职教教材还存在品种数量过多、质量参差不齐、特色不够鲜明等主要问题。此外,由于部分参与教材编写的人员没有系统学习过教育教学知识,对教学方法一知半解,导致许多教材知识内容陈旧过时、编排结构缺乏条理、逻辑叙述较为混乱,甚至出现一些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和错字病句。更为严重的是,相当一部分教材照搬普通高校教材,尽管采用了“项目”“任务”的形式,但许多都是由原来的章节转换而来,并未真正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改造。

因此,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十三五”规划应该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开放”的发展理念,实现由粗放管理向精准管理的转型,全面提升教材质量,实现教学资源的供给侧改革。

一是新教材应实现内容更新,适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需要。由于智能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原来的知识体系需要进行重大改变。比如在机电设备维修领域,原来主要是通过设备故障现象判断故障位置和故障原因,但随着大数据的运用,设备的运行过程被完整地记录下来,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以快速完成设备修复,还可以预知未来可能发生的故障,实现提前预防,这就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要求维修人员掌握必要的数据分析和网络应用知识。为了适应这一变化,教材编写人员需要具备丰富的新技术知识和生产经验,这就要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

二是中高职教材应该统筹规划,适应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的需要。传统的中高职教材是分别组织编写的,中职学校教材主要由中职学校教师编写,高职院校教材主要由高职院校教师编写。这种组织方式的主要优点是编写与使用紧密联系,出版的教材有利于被学校采用,但缺点是中高职教学被分割开来,教材内容重叠严重,不利于中高职衔接培养。由于中职学校教师对于新技术、新知识掌握的系统性相对较弱,对“中国制造2025”所需要教材的编写难度较大。因此,统筹规划中高职教材,由高职院校教师主持中职学校教材的编写,不仅有利于实现教材的合理衔接,而且还可以提高职业教育教材的整体质量,促进中高职协调发展。

三是实现职业院校教材与企业培训教材的协调,适应现代学徒制改革的需要。学校教育教材与企业培训教材重复编写,不仅难以实现对接,还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是学校教育与企业培训的统一,具有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教师和师傅两个教学主体,学习者以学生和学徒两种身份在两个场所工学交替。这种学习方式客观上要求将学校教材与企业教材统一起来,同步规划两种教材。因此,新的教材不仅要求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参与编写,而且还要担任企业教材的主编,使得两种教材相互衔接、相互配合,形成职业教育教材的“孪生模式”,突出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培养的特色。

四是实现职业教育教材的数字化,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要。目前,教育部已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全面融合,努力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专业资源校企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教师所接受,教育教学信息化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传统的教材主要以纸质形式呈现,知识信息传输效率较低,无法清晰地展示立体的设备结构和动态的生产过程,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将纸质教材与信息化教学资源紧密结合,是职业教育特质的体现,也是新教材所具有的最大特点。

五是职业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的编写组织方式也需要有一个较大的改革。传统教材的编写方式是封闭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教材编写应该采用开放、共享的方式。国家应该设立职业教育教材公益基金,支持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的多元化教材编写方式,打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共享教材。(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崔发周)

19 新时代教育肩负新使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描绘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强调我们党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宗旨,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明确把教育事业作为民生之首,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指明了新时期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点出了打造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升级版的时代主题。

19.1 五年来的教育成就与挑战

党的十九大报告用“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西部和农村教育明显加强”高度概括和精准评价了教育5年来的巨大变化。这是建设教育强国的5年,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部署一系列重大教育改革、政策措施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连续5年保持在4%以上,各级各类教育全面提质增效,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展,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提高了全民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5年也是人民的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的5年,在“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指导下,加强对农村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没有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目标基本实现,视力、听力、智力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90%以上,在公办学校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比例稳定在80%左右,30个省份实现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15万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报名参加高考,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显著增加,建立健全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覆盖各学段的资助体系,应助尽助,保障了不让一个孩子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揭示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发展不协调、不充分之间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同样反映在教育领域,群众在教育等方面还面临不少难题,社会大众的教育需求已向教育质量转变,从能上学到上好学,从能成人成才到就业创业,需要深入研究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形式,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新期待,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教育供给侧改革,在新的起点上、在更高水平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切实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满足对更好更公平教育的需求。

19.2 新时代教育要增进全体人民更多获得感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教育而言,获得感是提高受教育机会、增加受教育年限、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分享更普及、更公平、更优质的教育红利,让每个孩子享受公平而又有质量的教育,让13亿人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一是扩大教育资源,提高受教育机会,让全体人民接受更多的教育,使更多的人民接受教育,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通过办好学前教育、特殊教育、网络教育、继续教育,通过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加快高等教育普及化,到2020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85%,普惠性幼儿园占80%以上,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实现高等教育基本普及,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地接受高等教育,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8年以上,从幼有所育到老有所学,实现教育总体发展水平接近发达国家目标。

二是更加注重面向人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义务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东西部教育协调发展,帮助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义务教育巩固率从93.4%提高到95%,在新技术条件下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人人时时处处都能受教育,实现有教无类和学有所教目标。

三是更加注重以学习者为中心,因材施教,提高教育质量,到2020年,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小班化教学,健全教育质量标准,加快课程教材教学改革,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制定相关政策措施,识才、爱才、用才、容才、聚才,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培养更优秀的学生,实现教有良师,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目标。

19.3 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更多幸福感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幸福感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幸福指数是社会发展状况及其问题的“风向标”和“晴雨表”。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教育发展并不一定必然提升幸福感,有时反而会与幸福感提升形成“幸福悖论”。不忘初心,教育的本质是增进人类的幸福,教育幸福感是指人类基于自身的满足感而主观产生的一系列欣喜与愉悦的情绪,幸福教育的样子是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提供可选择的多样化优质教育,是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的教育,是奠定学习者事业成功走向人生幸福的重要基石,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列格坦研究所(Legatum Institute)的研究人员曾甄选出世界上最具幸福感的国家,诸如挪威、丹麦、芬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其共同特点都是教育良好,能够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发展要求。为此,一是要有力保障人民对教育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参与权,参与教育事业的共建共享。二是要全面增强人民对中国教育的信任度和自豪感,通过开放包容和互学互鉴,使素质教育理念得以全面贯彻,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多样,中国教育优势特长全面发挥,中国教育的质量得到社会广泛认可,中国教育的社会贡献得到普遍承认,中国教育的国际竞争能力显著提高,成为世界富有吸引力的留学目的地国。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三是要维护人民受教育合法权益,全社会尊师重教,依法教学,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能够相互聆听和尊重,发挥更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享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四是要满足人民受教育的美好需求,为每个学习者提供适合的教育,搭建纵向贯通、横向衔接的教育立交桥,保障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让人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五是要幸福的教师培养更幸福的学生,传递正能量,传播主流价值观,传授科学知识,传输创新、创造、创业能力,为学生一生幸福奠基,让学生走上人生幸福之路。

19.4 新时代教育要增进人民更多安全感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安全”一词共出现了50多次,涉及国家安全、生态安全、网络安全、食品安全等方面,足见其重要性。生命第一,安全的需要是人类最重要的需要,也是决定身心健康的最重要因素。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人身和财物的安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是教育部门的职责所在。安全感是衡量教育运行机制和人们教育生活安定程度的标志,安全感的需要是实现人类更高层次需求的基础,安全感是走向幸福生活的支撑。增进安全感,源自人和物的可靠感,对于形成个体的信任感是极其重要的。而对于外在世界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

我国社会总体安全形势良好,但学生安全现状不容乐观,交通事故、溺水、自然灾害是威胁学生安全的三大杀手。据调查,涉及学校青少年生活和学习方面的安全隐患达20多种,包括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交通事故、火灾、溺水、黄赌毒等,这些都危害着青少年身心健康。学生在校受到伤害事故中,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学校防范意识不强、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设施条件差造成的,也有由于学生自身行为不当造成的。

保护好每一个学生,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到最低,让他们健康安全成长,是学校、社会的共同责任。为此,一是要从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出发,把学生人身安全放在首位,担当学生安全的主体责任,安全管理工作和安全教育相结合,织密安全保护网络,全面提高广大师生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努力创造学生健康安全成长的环境。二是预防为主,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保障校园环境安全,防范公共安全事件,消除安全隐患。三是确保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安全,保障教育教学过程安全。四是安全防范、有效应对和妥善处理校园欺凌(暴力伤害)事件,防止校园暴力,禁止从身体、心理、经济等方面惩罚学生。

五是加强安全教育,学校要把安全教育真正纳入教育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法制意识,有效开展逃生演练,熟练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技能,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主动遵守各项安全行为规范,做到“人人懂安全、人人讲安全”,掌握安全知识,培养及学会自我保护,提高自保自救逃生能力,远离溺水、交通、灾害危险及良好的应急心态。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最大限度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

六是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咨询和疏导工作,增强师生安定感、归属感,帮助学生克服各种心理障碍,防止因心理障碍而发生的自伤、自残事故,培养出具有安全感的下一代。

19.5 打造人民满意教育升级版循序渐进方得始终

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教育是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升级版,体现在教育机会、过程、结果的有机结合,体现在公平、质量、个性多个方面,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统一、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人民受教育权益都能够得到完全的维护,受教育的美好需求都能够得到满足,都能够向着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迈进。为此,一是要不忘初心,永不懈怠,坚持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把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二是要尽力而为改革创新,一切以人民福祉为中心,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建成世界教育强国,增强教育国际竞争力,使中国教育占据世界教育舞台中央,引领世界教育潮流,从跟跑者、并行者变成领跑者。三是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合理引导群众预期,稳中求进,不要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急功近利,不要盲目攀比而追逐虚荣,以知足的心态面对生活,着重补短板、强弱项、兜底线、保基本,保障全体人民对教育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曾天山)

20 把握机遇全面提高职教质量

《意见》的出台,对于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把握机遇,全面提高现代职业教育质量。

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是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质量的新机遇。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增长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依靠创新驱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显著变化,迫切需要技术技能人才的有力支撑。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新基础。近年来,国家财政加强投入,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着力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在中央财政专项投入引导下,地方财政加大经费投入,职业院校基础办学条件明显提升。职业院校对专业建设和课程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呈现从外延发展转向内涵建设的重要特征。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立足于解决教什么的问题,要充分体现国家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建设适应发展需要、具有时代特征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优秀教材,加强和改进课程教材建设。

评价体系逐步完善,是职业教育提高办学质量的新动力。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工作开始形成督导评估、学校诊断与改进、发布质量年度报告等多措并举、相辅相成的新体系,成为职业院校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动力。职业院校作为办学主体,正在实施的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这要求学校根据自身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教师队伍与建设、课程体系与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学校管理与制度、校企合作与创新、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

《意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这是新形势下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定位,也是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对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要深化产教融合、改进校企合作,强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意见》提出,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改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是职业教育全面提高质量的重要路径,当前要特别重视健全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体制机制和支持政策,支持行业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需求对接;明确企事业单位承担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实训的职责义务及鼓励政策;充分发挥行业部门的指导、评价和服务作用,支持行业组织推进校企合作、发布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育教学、开展人才质量评价。推进管办评分离,防止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落空。根据《意见》精神,要健全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健全教育评价制度,健全第三方评价机制,增强评价的专业性、独立性和客观性。要完善教育督导体制,依法加强对地方各级政府的督导,建立省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制度;依法加强对学校规范办学的督导,坚持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并举,实现学校督导常态化;强化督导结果运用,推动公开监督和行政问责。

《意见》也对各级各类教育谁来管、谁来办、谁来评,以及怎么管、怎么办、怎么评等问题作了部署。管办评分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政府评价”制度架构和政府规制架构进行的改革,是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之间关系,有助于破除权力缺乏有效约束的体制机制弊端,有助于解决职业教育发展政策难以落地的深层次矛盾,发挥社会评价的公示性作用,减少对行政管理者和学校办学者的干扰,从而使制度、体制和政策环境等有助于职业教育中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得到有效激发和维护,并保证它们切实发挥作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马树超)

21 产学研创深度融合带来了什么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浙江省温州职业技术学院主动把握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根据产业建专业,依托专业设平台,对接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促进实体经济发展,产、学、研、创深度融合,培养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人才。

21.1 以“产”拓广度:产教融合,培育创新创业人才

坚持“与区域经济互动、与企业行业共赢”的理念,构建产教融合、政行企合作的协同育人机制,打通产业链、营造生态圈,培养具有高职特质的创新创业人才。开展校政合作育人,与瑞安市政府共建瑞安学院服务汽摩配产业,与瓯海区政府共建温州设计学院服务鞋服产业,与浙南科技城共建智能制造孵化器服务轻工智能制造业,实现政府搭台、学校唱戏、共育人才;开展校行合作育人,与行业共建温州轻工学院等6个与区域支柱产业紧密结合的二级学院,尝试混合所有制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新模式;开展校企合作育人,与736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由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到校企研发中心的合作递进,构建高校、企业、学生、社会多赢共进的良好局面。

21.2 以“学”把宽度:深化改革,强化创新创业教育

坚持“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理念,以创新创业教育引领专业教育综合改革,提高培养质量。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完成专业课程学习,在创业学院完成最后一年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与实践;改革课程体系,融合温州区域特质与专业特点,构建“分层分类”课程体系,开设20余门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改革实践教学模式,打造以实训为基础、研发为动力、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训研创”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将“学中做、做中学、探中学”向“做中创、探中创”延伸。

21.3 以“研”掘深度:立地研发,提升创新创业能力

坚持“以研发驱动创新创业,以创新创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理念,牵头成立全国高职院校应用技术服务联盟,力争解决技术应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服务行业关键技术,由学校牵头组建的浙南轻工装备智能技术省级协同创新中心,已服务企业231家、提供技术服务210项;共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民营企业,与大中型企业共建企业研究院17家,与中小微企业共建产学研创中心20家,其中浙江省康奈鞋类技术研究院已为企业开发省级新产品40余项;夯实产学研基础,服务教师专业化成长,近3年学校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580多项,科技到款额6000余万元,已获授权专利770项。

21.4 以“创”提高度:应用新技术,打造创新创业高地

坚持“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理念,以新技术为导向,以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项目为载体,培养新技术应用的创新创业人才。依托45个研发平台,每个平台至少对接一个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全过程孵化服务;引导师生共创,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新技术,探索“师研生随、师导生创、师生共创”培养方式,实践“企业出题、学校接题、教师析题、学生答题”的培养途径;依托众创空间,助推项目孵化,已孵化科技型小微企业50余家、挂牌上市企业2家(新三板),2016年学生项目获风投2700万元,众创空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几年来,学校不断推进产中创、学中创、研中创,通过“创”将产业需求、学校教育、技术研发串联起来,形成需求导向的专业结构和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结构,助推温州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办学质量快速提升。(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谢志远)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我爱的职业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