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情境为课堂添彩

2017-03-08 05:23肖国香
湖南教育 2017年47期
关键词:八戒车轮猴子

文︳肖国香

让数学情境为课堂添彩

文︳肖国香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实践证明,生活化的数学知识学生都比较喜欢,小学数学知识大都可以生活化。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素材教数学。

一、引入生活原型,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

例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教师可先让学生摸摸书本封面、课桌面等,再请两名学生上讲台,用皮尺量黑板面的长和宽。交流计算方法后,又让学生量自己课本的长与宽,并计算其面积。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形面积的方法。这样从身边的事物中直接感知数学知识,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

二、引入故事情境,帮助理解知识

没有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动画故事和童话故事,尤其是故事中的卡通人物,它们让孩子们倍感亲切。教师教学时选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卡通人物和童话人物作为素材创设故事情境,能提高孩子们对所学知识的关注度,激发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新知。

例如,教学“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这一内容,教师以故事引入:悟空、八戒一起去游玩,偶然发现一个大西瓜。八戒贪吃,就对悟空说:“猴哥,俺吃得多,你就多分给俺一些吧。”悟空想了想,说:“就分给你吧,俺要。”八戒一听高兴地笑了。教师问学生:“八戒真的多吃到西瓜了吗?他们俩究竟谁吃的多?”学生意见不一。教师说:“你们先不要急,我先演示,你们仔细看就知道他俩谁吃的多。”教师拿出两个一样大的西瓜,将其中一个切成4份,另一个切成2份,再拿出八戒吃的份西瓜和悟空吃的份西瓜。学生看后,发现八戒吃的少。这样教学,孩子们不仅听得欢,学得欢,想得更欢。

三、引入探究情境,探索数学规律

数学教学是一种有意义的活动,活动就应该丰富多彩。因此,教师可采用实物演示、游戏、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创设探究操作情境,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更便捷地沟通书本知识与联系,激发学生探究数学规律的欲望。

例如,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有教师是这样创设情境的:动画演示猴子坐在一辆车轮是正方形的车子上颠簸,并设问:猴子舒服吗?为什么?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提出车轮应做成圆形的。接着用动画显示:猴子坐在一辆车轮是圆形但车轴不在圆心的车子上颠簸,设问:车轮已改成圆形的,为什么猴子还是不舒服?学生依据刚刚所学的知识很容易想到:要使汽车不上下颠簸,必须使车轴到车轮的距离处处相等,因此车轴必须装在圆心处。最后用动画显示:猴子坐在经过学生改进后的汽车上笑,教师语言配合:“猴子在谢谢我们大家呢!”这个问题情境具有强烈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笑声中探索了圆的性质,并体验到了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感。

宜章县第二完全小学)

猜你喜欢
八戒车轮猴子
八戒打工(下)
八戒打工(上)
车轮的位置
车轮开启赴爱之旅
男猴子和女猴子
淘气的猴子
猴子出海
有趣的车轮转动
修车
永远的新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