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7-03-09 04:14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小学政治思想

郑 娟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论《小学》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郑 娟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朱熹的《小学》集历代蒙学的品德教育之大成,作为学童儒学入门书籍。其内容丰富,主张立教、明伦、敬身与稽古,尔后方能修身养性,“小学”之教对于以人格的完满为内在追求的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具有深远意义,包括内化机制的发挥,良好动机的形成以及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并为创新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发展思路。

朱熹;《小学》;思想政治教育;蒙学教育

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体现了其对“修学即是修身”观点的肯定,所谓教育、所谓学习,皆与修身养性有关。而在人的一生之中,孩童时期的启蒙教育直接为其将来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了基石。朱熹编纂的《小学》作为学童儒学入门书籍,既具有很强的礼书性质,又集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之大成。本书彰显了“小学”在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时代价值,为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何谓“小学”之教

“小学”之小,于辩证之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其重要性之“大”。从修己与治国的关系中更是可以看出蒙学教育的重要性。在《庄子·天下篇》中提到“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1],儒学一方面通过“内圣”,修炼自己的道德修养,成就道德人格;另一方面通过“外王”,建立一个美满和谐的大同社会。那么,何谓“小学”之教?“小学”之教在“明人伦、遵孝道、知天理、修其身”。朱子集百家之言,聚圣贤智慧,在《小学》中详细介绍了“小学”之教所包含的教义、教学、教法。

首先,何谓“小学”之教义。在朱熹的蒙学经典《小学》中通过内篇四纲、外篇二目从日常衣食到人情世故各个方面对孩童的教育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教育者多为长者,对幼童谆谆教诲,言传身教重于行,用自己的行动去教导孩子。书序中开篇提到“古者小学,敎人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2]393用圣人之教促人“成人”,用文人轶事教人“做人”。“小学”之教的主旨正是在于通过这些繁文缛节教会孩子懂礼做人,是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圣人强调的不仅仅是外在的这些周礼规范以及严格的等级制度,更是要求人们将礼内化于心,从内心对礼产生一种认同感和崇敬感,同时也就是从自在到自为的一个过程的体现,懂得这些方能成为真正的“人”。

其次,何谓“小学”之教学。一谓之立教,知天理遵圣法。首先启蒙教育要让孩子知道学习什么,知其然,才能更好地知其所以然。在《小学》一书中,对孩子从出生开始的各个方面都作了详尽要求。二谓之明伦,行孝悌懂规范。琢玉难以成器,人不学习非能知义,人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懂得为人之礼数,明白人情与世故。世界上最深的感情是血缘亲情,世界上最大的恩情是养育之恩。“无违”是孝,“劳而无怨”是孝,父母舅姑等长辈的建议“应唯敬之”。三谓之敬身,循礼节修人性。“君子无不敬也,敬身为大”,“食不语,寝不言”,只有遵循阴阳自律,朝作夜息,“当食而食,当寝而寝”,顺应自然,修身养性,方能令人心情愉悦。孟子曰:“为其养小,义失大也。小,口腹。大,心志也。”而只知吃喝享乐、保养口腹的人则会失去人的道德性,这样难免受人非议与鄙夷。现今的人们对于自己的外貌、皮肤保养可谓是格外重视,但是其自身的内涵却远比不上外表的光鲜亮丽,与其注重形体,不如“养大”;为了培养仁义道德,不如有所“用心”,用其心行其志,方能成人。四谓之稽古,辨是非明人事。子曰:“子全而归之,方谓之孝。不亏其体,不辱其身,方可谓全。”(《礼记·祭义》)孟子也说“吾人身之发肤,受之父母”亦即此义。老莱子虽行年七十仍着斑衣作婴儿戏,只为博父母一笑。诸如此古之孝行,实有可学之道。

最后,何谓“小学”之教法。在《小学》中体现出朱熹的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其一,朱熹强调遵循教育的榜样示范性。孩童时期的教育更多的是言传身教,长者应以身作则,在孩子面前树立一个示范榜样。“子始生”时要择“稍温谨者的良家妇人”为乳母;老师则要“敎示以善道者”;古有孟母三迁培圣贤,今来桃花一笑看山水,由此可见父母长辈对孩子幼年时的教导对其今后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二,朱熹主张熟读圣人之言明理做事。比如诵读《弟子规》,教导孩童孝悌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更加体现了其对待思想教育方面的重视。其三,朱熹认为蒙学教育应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人生而禀气不同,须因气质施以不同的方法。同时,孩童的心理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教学内容也要区别,循序渐进。朱熹也强调身心发展的统一性。教育既包括德育还应有身体素质的加强。儒门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正是身心同步发展要求的体现。

我们常说天地所生所养,惟人为大。随着年纪增长,人的心智也在不断成熟,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以及为人处事中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稽古揆今,是故“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天下皆按自然之法有序生长,则国泰民安,各享其福。

二、“小学”之教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解决主客观的矛盾以及满足人们认识活动的内在需要都离不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小学”之教都是为了规范人的思想和行为,站在“人本位”的角度,二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以人为核心,无论是《小学》中对孩童的礼节规范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根本上来看都有助于促进受教育者独立品格的形成与完善,实现人的更好发展。

(一)“小学”之教有利于实现内化,修养自身内在德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在于让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认知,增强人类实践活动的主体自主能动性、政治高度自觉性、群体分工协作性,激发实践活动的精神动力。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内化机制作为揭示出人的思想行为变化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重要概念,使得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协助下将社会所要求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观点等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使之成为自己道德品质意识体系的组成部分。中国先哲们早已看到了内化的作用,孟子曰:“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君子的本性中的仁义礼智早已植根在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人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无法脱离社会而独立存在,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即社会环境潜移默化对人的思想观念进行渗透和影响。马克思说:“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的力量……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3]9在受教育者将传授的知识或者思想文化吸收消化,即经历了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将品德信念内化于心,最终才能在实践过程中坚定的朝着自己的信仰奋斗。而小学之教重视孩童时期对孩子的教育,教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授以“仁、义、礼、智、信”五常,所谓“君、臣、父、子、夫、妇”之礼节皆在其中。

(二)“小学”之教有利于完善人格,形成良好行为动机

孟子的“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敎,则近于禽兽”体现了“人禽之辩”的思想。说明人除了本身具有动物的自然性以外,更重要的是人具有自主能力和社会实践性的根本特征。朱子把握住了儿童和青少年两个不同时期个体个性发展的心理规律,强调采用“居敬穷理”和“循序渐进”等教育方法,力求达到格物致知的效果。他把小学和大学阶段的教育看做是人生完整教育过程中两个层层递进的时期,主张小学时期的任务是“教事”,大学时期的任务是“教理”。在朱熹的观点中,孩子从八岁到十五岁是小学阶段,正是人接受新知识较为容易的时候,教孩童“学其事”,须从“洒扫、应对、进退”开始教以伦理纲常,这样才能够使孩子习于智长、化与心成,养成良好的品德,适应当时社会教育所要达到的要求。用正确的理论来引导孩子学习,有助于其正确世界观的形成,但假使没有良好的人格品质作为人生价值观念、特定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内在心理基础,单纯的外在灌输方法就难以实现。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中国的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个新兴的理论受到社会复杂化的影响,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对人格的教育和培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据主导地位,而采取的方法和手段都是为其服务,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得到极大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以人格教育为基础,如若失去此根基,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深入人心。要想真正实现和完善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社会、家庭、学校三方都需要重视公民的人格培养。在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以外部、显性的教育模式为主,借助单纯灌输法去教育受教育者,却鲜有通过把握人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规律来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这样的结果只会导致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性与实效性得不到很好的发挥。

(三)“小学”之教有利于促成外化,实现知行合一过程

人从孩提婴儿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顶天立地,离不开教化。陈忠肃公有言:“幼学之士先要分别人品之上下。何者是圣贤所为之事,何者是下愚所为之事。向善背恶去彼取此。此幼学所当先也。”[2]434人类不仅能自主地去认识、反映世界,还可以去用自己的实践活动去改变世界。受教育者从自主去接受和选择教育内容开始,经过感性判断到理性分析教育内容的价值性,对符合自己原有道德品德结构的知识框架予以内化后产生新的情感体验。幼童的气质和性格可以通过教化来完善不足,所谓“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君子之行则要从小开始培养,并通过外界环境加以熏陶引导,在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使其人格得到不断的完善。人的思想行为以及发展遵循某种规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人的实际表现入手分析影响实际行动产生的主客观因素,看其是否具有良好的行为动机。同时,通过分析影响行为产生的因素之外还应注重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根据教育要求改造客观世界来促使行为发出者形成良好的行为出发点。这种外部客观条件的改变使得教育者更好地掌握人的需要并随之引起受教育者需要的变化,引导其树立良好的行为动机,形成知其本而行其言的完整的行为过程,达到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

三、用“小学”之教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乃是一个国家的兴国之本,“家国同构”的思想早在中国古代就产生了,家庭作为社会结构体系中的基本单位,其发展的好坏对国家的命运前途影响重大。在一个家庭中,儿童教育问题是家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衡量尺度。为了塑造儿童的思想品格,促进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为国家的建设提供人才的保障,需要从文化和实践中去寻求发展路径,而《小学》中的思想教育方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剂良药。

(一)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小学》全书分内外两篇,《内篇》有立教、明伦、敬身、稽古诸目,其核心内容是教育儿童如何待人处事,如何孝敬父母和尊重长辈,进而将做人做事的根基贯彻其中。《外篇》则有嘉言、善行二目,以古人行事体现《内篇》明伦、敬身的思想。人在自然界中是一种既渺小又独特的特殊的生物,作为一根“会思考的苇草”,人们能够对这个世界产生自己特有的观点和看法,而这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能性。

首先,“小学”之教使人知“仁”,开发四端之心。《韩诗外传》卷八:“学校庠序以立教,事老养孤以化民。”在孩童教育活动中树立教化,并对其进行引导是教育的第一步,也是关键一环。朱熹也认为“人性是天命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合体”[4],成人与成才是相辅相成的,拥有健全人格,才不至于成为手拿“屠刀”的高材生,以免落得贻笑天下。中国传统道德虽然是封建社会的产物,内含一些封建思想,但其中对人性的探索,对“真、善、美”的追求是中华美德五千年来淘尽沧桑的精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发展目标也正是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人的自由个性的培养需要从孩童时代的道德教育开始就重视起来,高尚的德行修养就像“素以为绚兮”那样可以文饰人的美质。其次,“小学”之教使人懂“孝悌”,学会事父母和友兄弟。正如孔子教导学生:“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父母给予孩子宝贵生命,须尊而又亲;兄弟乃一母同胞之手足,兄友弟恭,然后才能推己及人实现泛爱众人的理想社会。前人对身体完整性的重视也是对自己的父母极为尊重的体现,孝的观念在日常生活中已经自觉渗透。百德中以孝为本,百善中以孝为先,传统的孝道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股清流,其中所倡导的“孝义为先”的主张是值得继承和发扬的优秀文化传统。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曾国藩在其家书中对待子女的教育更是丝毫不含糊,十分注重子女的修身养性,向子女们提出的日课四条包括“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求仁则人悦、习劳则神钦”四目,历览古今,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中的修身养性、读书治学以及对孩子勤俭节约品质的培养为是现代家庭教育的提供了一个范本。反观当下,很多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片面地认为子女的成绩与升学更为重要,却不注重培养子女良好向善的品性,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思想只会使孩子成为单纯的提线木偶,反倒是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

(二)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孔子曰:“幼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本意是说儿童在年幼时期养成的行为习惯如人之秉性一样难以动摇。“小学”之教其实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将“仁”内化于心的过程,受教育者所具有的自主选择性使得其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借助此能力做到知行合一,大概这就是“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的道理所在。马克思、恩格斯也曾说过:“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5]因此,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带给孩子的成长不可忽视。当前,我国已经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就更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严把思想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除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外,文化环境对人们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需要我们在全社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支撑,同时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学习。明道先生曰:“君子敎人有序。先传以小者近者,而后敎以大者远者。”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很大,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良好的社会环境对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人往往会在所处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风气的好坏影响着生活于其中的公民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人,其生存、发展无时无刻不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马克思说过:“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32而与之相似的是古人强调的天人合一,则把环境与人的关系上升到更高明的层面。所谓天,作为至善的境界,为人们的道德修养提供终极的目标、典范,尽心、知性、知天,才能自明而诚。

(三)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拓展思想政治教育手段

《小学》教会的不仅仅是孩童所学的知识,更是教人如何“成人”,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小学》汇集古代圣贤的“嘉言懿行”,用前人的典范事例来对儿童进行生动而形象的教育,使儿童在日常生活和具体行事上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人伦道德,从而达到内化于心的程度。这本蒙学教材中涉及到了儿童生活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很有教育意义。同时这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功能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思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也需更加注重孩童的教育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最终追求目标且是在马克思主义教育观的指导下不断发展的,因此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科学与生产的重新结合,人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生产者。在思想道德得到内化过后,人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便发挥出来,从而会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符合自己的行动纲领。朱熹在《小学》中就“强调蒙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6],而社会实践活动的展开则是对教育效果最好的检测,鼓励孩子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既是让他们在社会关系中得到成长,也将教育的实践性和理论性的双重结合渗透在其中,使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教育理念和观点。

彰显儒家高度生命主体意识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名言,贯通人和,天地一心,读书、接受教育乃是一个人接触、深刻认识世界的唯一通道,“小学”不小,反而是安身立命的大学问。将《小学》中的蒙学思想贯彻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无疑可以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路径,为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提供更好的思路和启发。

[1] 庄子[M].孙海通,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7:375.

[2] 朱 熹.朱子全书[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陈兴华.朱熹《小学》与其童蒙教化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7(1):165-168.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2.

[6] 庞 瑶.中国传统教育礼仪的发展脉络及当代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6(9):154-157.

(责任编辑:刘应竹)

2017-05-18;

2017-05-31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BZX064)

郑 娟(1994— ),女,安徽肥东人,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G41

A

2095-4476(2017)06-0078-04

猜你喜欢
小学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