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的守望与回响
——读高旭国、闫慧霞《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

2017-03-09 16:12黄明海
绿叶 2017年3期
关键词:文学创作改革开放作家

◎黄明海

绿叶书评

生态文学的守望与回响
——读高旭国、闫慧霞《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

◎黄明海

文学往往是反映社会现象以及存在问题的重要载体和突破口,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国当代部分作家重新接续古代文学中的绿色、生态传统,反思当下的自然、生态危机,以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类“以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反思为基础,以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生态现象或生态问题为主要表现对象,以拥有生态思想或蕴含生态意识为基本特征的文学”被界定为“生态文学”。我们忧思自然生态恶化的危机,同时欣喜地看到一些作家评论家对于生态文学的守望,并产生诸多回响。

浙江农林大学高旭国教授和闫慧霞副教授合著的《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文学创作做了全景式展示和系统性评估,受到学界广泛关注。作家哲夫在《北京晨报》推荐该书时写道:“近半个世纪以来,从无到有的中国生态文学创作,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关注。也说明生态恶化、环境污染比战争更可怕已经成为共识,生态文学登堂入室,并成为人类兴亡、我有责任的大众话题。”

《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是高旭国和闫慧霞两位学者花费五年时间凝聚而成的学术专著,系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成果。作者的初衷,是希望对我国的生态文学做一个阶段性的总结: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生态文学研究领域的不足;另一方面,对当下生态文学创作实践起到一定的引领、批评、促进作用。笔者在阅读中感受到,该书无论是思路、内容上,还是体例、行文上,都具有独到的思考和鲜明的特色。

一是问题意识。“导论”部分,作者从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的视角,首先梳理生态文学的称谓,厘清“生态文学”“环境文学”“环保文学”“绿色文学”“自然文学”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从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对“生态文学”做出界定。然后分析国内生态文学研究的四种模式,即“跟踪式的评介”“研究性的译介”“回溯性的挖掘”“理论体系的建构”,总结其发展过程中积存的问题。最后通过回顾新文学过往历程中的四种写作观念和写作范式,即“人”性写作、阶级性写作、政党性写作、领袖——集团性写作,归纳出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写作的文学史意义。作者通过问题引导,步步深入,直达要旨,为全书做了理论铺垫,也让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进一步领会文本。

二是系统概观。“上篇”部分,作者从文学思潮和文学现象研究的视角,先宏观概述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的创作背景和发展脉络,后结合具体作家作品,分1980年代和1990年代至新世纪两个阶段,全面系统地论述生态报告文学、生态小说、生态散文和生态诗歌的创作状况。这种视野开阔、条理清晰的文体研究,需要作者做大量的阅读积累,并且需要拥有很强的宏观概括能力。以生态小说为例,它是生态文学创作谱系中的主体,创作量大、面广,据笔者统计,仅该章节涉及到的作家就有90多位,作品超过180部。作者从主题内容方面将1980年代的生态小说创作分为两类,又从作家队伍的构成情况分析1990年代以来的生态小说创作,并对其发展新变做出总结,体现了行文当中的系统性和周密度。

三是微观解读。“下篇”部分,作者从作家作品研究的视角,选取了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领域具有代表性的8位作家即徐刚、李青松、王治安、哲夫、迟子建、张炜、李存葆、华海的作品,从思想文化内涵、艺术审美表现以及在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总体格局中的地位成就、价值意义等方面,做了深入细致的微观解读和分析评价。例如在“全景观照的生态报告文学家徐刚”一章中,作者从表现视野、思想内涵和文体风格三大方面,阐释徐刚在生态报告文学领域的宏大叙事,并对《伐木者,醒来!》和《守望家园》两部作品精读解析,文中多处引用作品文段展开论述。当批评回归文本,研究便更具说服力,作者不惜以万言解读生态文学作品,其目的旨在例证生态文学的方兴未艾。

作者的语言严谨而充满诗性。例如书中这些句子:“生态文学既没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更没有无病呻吟的悠闲,它有的只能是对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存现状和未来前景的深深的焦虑和切切的忧患。”“对野地的挚爱和对闹市的厌倦,使作家尽管在寻找和融入野地的路途上步履蹒跚、心力憔悴,但他依然故我,因为他相信只有在野地里能够获得心灵上的美和宁静。”读来毫无枯燥之感,而且充满灵动之意。一般学术专著往往由于理论的嵌套、术语的组合、词句的艰涩令读者望而却步,该书的作者避免了这一缺陷,可谓是难能可贵。

改革开放以来的生态文学创作已经走过近40年的历程,做好梳理和总结是有必要的,《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的出版,无疑是我国生态文学研究领域收获的又一重要成果。诚如作者所言,生态文学创作对于当代文坛的根本性影响是价值观和世界观层面上的。在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时代转型背景下,我们期待更多的作家、批评家、读者关注生态文学,放慢喧嚣的步伐,跳出功利的藩篱,在守望中脚踏实地、厚积薄发。

书名:《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学创作研究》;作者:高旭国、闫慧霞;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国际标准书号ISBN:9787109213630;开本:小16开纸张;页数:347页;字数:335000字;所属分类图书:生态文学理论。

(责任编辑 冷杉)

● 黄明海,浙江农林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文学创作改革开放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谈写作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梅卓文学创作论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读友“读友杯”全国少年儿童文学创作大赛之短篇文学创作比赛征文启事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