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艺术的黑色花冠
——颜翔林教授新版《死亡美学》导读与评论

2017-03-09 23:57
关键词:美学意象价值

章 辉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编织艺术的黑色花冠
——颜翔林教授新版《死亡美学》导读与评论

章 辉

(玉溪师范学院 文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死亡美学》从美学、文化哲学、神话学、阐释学等多重角度,对人类精神现象的最高命题——生与死予以本体论、生存论、价值论的运思,进而展开对死亡现象的美学探究。《死亡美学》以“死亡意象”为核心概念,结合文化史、艺术史的丰富资料,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见解。全书具有高度的逻辑思辨性,结构丰富完整,分析细致入微,不仅有助于艺术受众把握死亡意象的创造与欣赏,也对当代人诗意地领悟死亡这一根本性哲学问题具有启发意义。

死亡;《死亡美学》;死亡意象

一、死亡美学的可能性与《死亡美学》的缘起

“死”是与每个个体生命最密切相关的问题之一,尽管人们在最大程度上忌讳它,回避它。但是,一个无情而冰冷的事实就是:每个人从生下来就在逐渐走向死亡。但正是“死”,促使人沉思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为人类其他一切的思考与行为提供了一个原生点。正如海德格尔所言:“在向死存在中此在对它本身之为一种别具一格的能在有所作为。”[1]恰恰由此,死亡哲学成为可能。

那么,除了对死亡的纯粹理性的形而上思考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视角对死亡加以感性的呈现呢?当庄子鼓盆而歌时,这便是给死亡哲学第一次带上了美学的诗意色彩。它是一种洞察和智慧,也是一种豁达与洒脱。若我们能艺术性地洞烛死亡的幽微,揭示死亡的奥秘,解释死亡的意义,乃至倾听死亡叙述,感受死亡抒情,欣赏死亡意象,洞悉死亡隐喻,那么,人类波澜壮阔的历史和理想便平添了一种或崇高或悲壮、或哀婉或神秘的美,这也就有了死亡的审美意义。由此,死亡美学成为可能。

正是鉴于此,颜翔林先生自20世纪80年代末赴湘求学之时,就开始关注死亡现象的美学价值,试图从这一新颖的角度解读艺术中的死亡之花。他曾一度将其作为硕士论文选题而展开研究,后因时间不足,方改作他题。20世纪90年代初,在南京任教的颜先生于执鞭之余,再度重拾此题,矻矻成书。1996年,该书终于以《生存与毁灭——对死亡意境的美学研究》为名,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并获得美学界前辈樊篱先生的高度评价。两载后,颜先生又孜孜不倦地将书稿加以完善提高,携至沪上,获得学林出版社资深编辑曹坚平先生的垂青,改以《死亡美学》的新名重新出版。2008年,《死亡美学》又获得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慧眼识玉,得以再版。近年,颜先生又在百忙之中精益求精,将此书再次全面修订,交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行。这部经历十余载磨砺而出的著作,可称为颜先生为死亡的美学价值所编织的黑色花冠。用宋代欧阳修的话来形容此书的际遇,可谓“文章如精金美玉,市有定价,非人所能以口舌定贵贱也”。此为《死亡美学》的现实缘起。

而该书的理论缘起在于:在作者看来,死亡是生命的终极,但也是美学价值和创造力的诞生起点。死亡作为人生最强烈、最灼痛、最悲哀、最激愤昂扬的诗意印象,构成艺术创造的动因和源泉。从艺术创造主体来看,艺术家在具有强烈生命意识的同时,也往往具有独特的死亡意识,具有发达的想象力和敏感的死亡体验,对于死亡这一哲学的最高主题有着独特的领悟。千百年来,他们借助作品或是肯定死亡,或是否定死亡乃至超越死亡,使得死亡成为一个文化现象、精神现象和心理现象,构成哲学和艺术的永恒母题。死亡是严肃的哲学课题,但对于艺术,死亡除了严肃而外,还蕴含了丰富复杂的情感内容,包容了难以言喻的精神现象和琳琅满目的审美意象。美、爱、良知、意义、智慧、信仰、价值等等精神性的存在,无不潜藏在艺术对死亡的诗意表现过程中,飘泊在审美的神秘空间里。

鉴于此,本文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新版《死亡美学》做一导读与评论,以便读者能对此书有更好的理解和把握。

二、《死亡美学》的逻辑结构与主要内容

新版《死亡美学》全书共13章40万字,由导论、价值论、本体论、创作论、接受论5个逻辑相承的板块组成。

导论部分即第一编《美与艺术的永恒家园》,简述本书的缘起,指出从美学角度探寻“死亡”这一黑色魔咒的重要而恒久的意义所在,拈出“死亡意象”一语作为本书的核心概念并加以界定。此外,还分析了艺术活动主体对死亡的不同态度(肯定死亡、否定死亡、超越死亡等)。

价值论部分即第二编《死亡的价值追问》,梳理归纳出了死亡的伦理价值、宗教价值和美学价值,并指出:古典艺术家注重前两者的开拓和深化,而近现代艺术家则从本体论意义、生存论意义和超越性意义三个层面注重对后者的提升和高扬。此外,作者还进一步探究了死亡价值实现的可能性,依照目的性和客观性的相互联系,条分缕析了4种情况:A.主观有目的与客观合目的的体现价值;B.主观有目的与客观背目的的丧失价值;C.主观无目的与客观背目的的丧失价值;D.主观无目的与客观合目的的体现价值。对于以上不同情况,作者均根据古今中外的艺术现象来加以归类和分析,体现了思辨的精神。

本体论部分即第三编《人类精神的黑色花冠》是本书的重头戏。作者首先把死亡作为一般的文化现象来考察(这是外部研究),接着再进入到特定的美学性质的内部研究,对死亡意象进行了一般的探讨,最后切入到死亡意象的美学巡视。在第一步骤中,作者细致探寻了原始时期的死亡观、西方古典时期的死亡观、中国古典时期的死亡观(包括儒家的死亡观、释家的死亡观、道家的死亡观、现代死亡观和后现代死亡观)。在第二步骤中,作者对艺术境界中的种种不同死亡意象做了界定和分类,并分别加以举例。在第三步骤中,作者重点考察了三个问题:死亡意象的象征意蕴;死亡意象的价值实现;死亡意象的情感倾向。这三个步骤,构成了本书的最核心内容。因为艺术世界中的死亡意象具有想象性和虚拟化的特点,它比现实世界的死亡现象更为丰富多变,故而作者还对艺术世界中的死亡方式、死亡原因、死亡过程做了分析,使论述更加全面和丰满。由于作者的思维严谨缜密,还注意到了以下两个层面:相关性的观照(死亡与语言、死亡与爱及性、死亡与美、死亡与高峰体验);特殊性之诠释(非人物性质的死亡、喜剧性死亡、音乐象征死亡)。整个第三步骤的探讨长达143页,作者在其中旁征博引,纵横捭阖,既结构宏大,又纤毫毕致,显示了渊博的学养和宽广的学术视野。

创作论部分即第四编《面对死亡的艺术灵感》,作者援引丰富的中西方艺术史现象,阐释艺术家的死亡意识,对死亡的审美选择及其产生的生活背景,艺术家超越死亡的工具(神游山水、沉醉药酒仙、寄寓性爱、向往虚无、反思历史、走入哲学、回归神话与宗教),艺术家创造死亡意象的过程、特点等等。

接受论部分即第五编《如何解读艺境中的死亡意象》,从阐释学、接受美学角度分析欣赏者对于死亡意象的接受过程。包括接受的条件(文化语境、艺术经验、意识观念),接受时的判断(价值判断、理性判断、审美判断)和接受的内容(情感分享、意义领悟和审美发现)。

以上五部分的论述中,作者所采取的写作思路是:首先,在一般方法论方面,作者遵循逻辑思辨和历史经验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探究艺术与死亡的诸种逻辑联系,诠释它们的美学特征。其次,在具体方法论上,兼取多学科、多视角的方法,移植和借鉴现象学、解释学、接受理论、符号学、语言学、心理学、文化学、神话学等学科的观念和方法,选择其合理性的思想资源,深入分析研究艺术文本中的死亡意象。再次,就一些具体的技术性方法而言,作者适当地采用了统计、类比、训诂、考据等方法,力图对死亡意象做出相对精细的说明。因此,高度的思辨性成为本书的特点。

不过,尽管全书的运思具有高度的理性与逻辑性,但在具体行文中,作者的文字却绝非枯燥乏味,而是常常做到生动形象,善用精妙的譬喻,使得理论著作也同样流畅可读。例如,在第七章《死亡意象的美学巡视》中,作者以行云流水般优美的散文笔调,为读者解析艺术史中林林总总的死亡意象的审美蕴含与象征意蕴,使读者接受艺术的感性洗礼。在此过程中,作者呈现了中外绘画、文学、音乐、建筑、雕塑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名作,展示了艺术死境中的缤纷的现象,使得“死亡”这一在俗世生活中被人忌讳的主题变得充满意味和美感。

三、《死亡美学》话语的创新之处

理论性学术著作的价值在于创新。对于此,《死亡美学》的作者是有着强烈的自觉意识的。在书中,颜翔林教授自称“不满足扮演思想鹦鹉的角色,力求不重复他者的话语而做出独创性的阐释”[2]7。下面,本文就来举例分析该书所提出的一些新概念、新看法和新命题。

有人单凭一些片面的感性现象(如中国传统戏剧偏爱大团圆结局等)认为中国艺术没有死亡意识和悲剧意识。美国学者H·G·布洛克断言:“人类本身是相似的,他们居住的环境也大体上相似,因而可能发展出大体相似的文化。”[3]作者赞同这一理论,在细致考察了儒家、道家、法家、佛家等中国传统主流思想和《楚辞》《庄子》《古诗十九首》、魏晋玄言诗、《世说新语》、元代悲剧、《牡丹亭》《红楼梦》《聊斋志异》等传统艺术杰作之后,指出东西方文艺中无疑均能够正视死亡,“武断地说中国文化和艺术缺乏死亡意识和悲剧意识,无疑是缺乏美学考察的无知,或者是闭目不视的傲慢与偏见”[2]5。这显然是一个有助于重新认识本国传统文化的全新理论发现。

“死亡意象”一词并非作者首创,但作者对它的阐释却深刻辩证,颇有新意。作为《死亡美学》一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作者认为死亡意象“只适用于艺术的疆界……表征艺术对死亡的诗意沉思和审美表现”[2]11。它“以诗意的叙事、象征、寓意、隐喻等艺术手法,表现死亡对于人类精神结构的深刻影响,展示超越知识形式的诗意对于死亡的想象性否定”[2]12。

在死亡价值论中,作者澄清了某些混淆的观点:死亡意象的美学价值不等于认识;死亡意象的美学价值是伦理又不完全是伦理;死亡意象的美学价值不是纯粹的美感。尤其对于最后一点的阐释,作者以开放的心胸和与时俱进的学术姿态,反对“艺术=美”的僵死公式,认为:“艺术是精神结构有价值的自由象征,……审美只能作为艺术的价值构成之一,它有审美价值,也有‘审丑’的价值。”[2]63作者指出,死亡意象可能给人绝望和哀伤的美感,也可能给人以丑感和痛感,“重要的是,它只要给予人以一种精神提升和净化,让接受者领悟到一种美学意义,获得某种价值的生成就完成了艺术使命”[2]64。

在死亡本体论中,作者又继续深化了这一思想。作者说:“我们竭力排斥的一个方面,就是把美学狭隘地和审美等同起来,把审美价值视为艺术的全部价值。……其实,‘艺术价值’这一概念的包容性比较宽泛和富有自由性。”[2]141于是,我们可以“把死亡意象理解为存在着审美价值和非审美价值两个方面”[2]141。在这一理论的前提下,作者又着力批判了源于19世纪末德国的生命哲学及其派生物“生命美学”中“美=生命”的公式,启示读者:“众多的艺术文本告诉我们,无论是男性人物还是女性人物,死亡意象都可能显现审美意义。”[2]143并且“现代艺术中的死亡意象更多和丑感和痛感的审美体验相联系”[2]143。“对现代派艺术而言,死亡意象的非审美价值超过审美价值。”[2]144

作者还注意运用西方近现代经典理论来解释死亡意象。例如在本体论中,作者在阐释艺术世界中的死亡原因时,还创造性地采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潜意识心理结构理论)来分析古今中外的死亡意象,探寻主人公的心理本能(死亡本能),在相关性的观照中,又用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高峰体验”理论来分析死亡意象中的两种体验“幻觉的快感”与“理性的痛感”。

在全书的五大板块中,作者对于任何一个领域的研究都不是浅尝辄止的,而是条分缕析,新意迭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第五编《如何解读艺境中的死亡意象》中,作者发前人之所未发,提出了“虚无”的终极判断。作者早些年曾经提出这样的观点:历来人们对死亡意象的审美判断中,由于很难摆脱现实性的功利目的、知识形式,囿于种种利益追求和意识形态,所以皆未能达到最高的审美状态。只有超越一切现实界的“虚无”,才是最高的审美,即“虚无是美的本体与本源,也为美之最高悬浮存在”[4]218。在本书中,作者进一步认为,“艺术最核心功能之一即在于引导人们的心灵走向纯粹的虚无,超越现实界的功利、知识,达到对精神、自我的纯粹观照”[2]364。可以说,“美即虚无”这一独特的理论不仅对于死亡美学适用,而且对于整个美学都具有本体论的独特而深刻的意义。作者因此特别推崇《庄子》中的死亡意象,认为它是与虚无同一的,因为“它超越了功利目的和知识形式及其他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它关注人类形而上的生存与毁灭的普世命运”[2]365。与此相呼应,作者又提出了“两忘”这一独特的情感分享形式。它直指最高层次的纯审美形式和纯审美体验,是对传统的同情、共鸣的情感分享形式的突破。

四、结语

庄子云:“方生方死”(《庄子·齐物论》),他显然在启迪我们:探讨死也就是探讨生。的确,生命正是通向死亡的漫长旅途,死亡是每个生命的终极归宿。如果说在自然界,死亡是新陈代谢的需要,那么在人类社会,有时正是由于有了死亡,生命才能得以升华,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实现。颜翔林教授解读死亡本体,不是出于悲观厌世,而是提醒我们注意生命意义之所以可能的阿基米德点,以更全面、健全和理性地看待生死,并懂得欣赏死亡意象所带来的审美价值。因此,阅读新版《死亡美学》,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感悟:死亡美学思索“死”的这一极乃是为了“生”的那一极。正是因为有了死亡的黑色花冠,艺术才得以升华,人生之美也才得以更全面、更健全、更理性地呈现。

[1]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熊伟,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290.

[2] 颜翔林.死亡美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3] H·G·布洛克.美学新解[M].滕守尧,译.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191.

[4] 颜翔林.怀疑论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责任编辑 龚 勤)

Weaving Black Corolla of Art——Introduction to Prof.Yan Xianglin's New Edition "Death Aesthetics"

ZHANGHui

(School of Humanities,Yuxi Normal University,Yuxi Yunnan 653100)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aesthetics,cultural philosophy,mythology,hermeneutics,etc,DeathAestheticsexplores life and death——the supreme proposition in the phenomena of the human mind——on the aspects of ontology,existentialism,and theory of value,and then studies the phenomena of death from aesthetic perspective.Taking "death images" as its core concept,this book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creative ideas by using a wealth of information from the history of culture and the history of Art.The whole book has a high logical thinking,a complete structure and a nuanced analysis.It is enlightening to modern people on understanding not only the creation of death images but also poetic comprehension of the fundamental philosophical problem of death.

death;DeathAesthetic;death image

10.3969/j.ISSN.2095-4662.2017.04.010

2017-05-09

章辉,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中西方美学。

I206

A

2095-4662(2017)04-0058-04

猜你喜欢
美学意象价值
抚远意象等
盘中的意式美学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外婆的美学
意象、形神
纯白美学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妆”饰美学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