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

2017-03-11 08:21洪海峰杨建国
露天采矿技术 2017年4期
关键词:外委露天煤矿预控

洪海峰,杨建国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25)

安全与环保

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

洪海峰,杨建国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25)

通过深入运行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将体系各项要求与实际生产结合,运用PDCA的运行模式,通过检查、审核、评审等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安全风险预控体系,将事后控制转变为过程控制,规范影响安全的各要素,为构建露天煤矿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0 引 言

我国地质条件复杂,煤矿装备水平及安全管理水平相对落后,近年来煤矿死亡人数虽逐年下降,但安全生产形式依然严峻。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主客观因素长期存在,安全管理上还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隐患排查不彻底、操作程序不清晰、管控重点不突出、防治措施不得力、现场培训不扎实、执行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必须在充分分析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广泛借鉴国内外各种安全管理方法的优越性、先进性、科学性,同时结合长期以来积累的管理经验,通过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目标管理、规范作业和隐患排查等步骤和手段来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从而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体系[1]。

1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产生的背景及内容

神华集团在生产规模高速发展、安全生产压力骤然增大、安全问题日益严峻的情形下,为快速夯实煤矿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采取非传统的安全管理办法解决神华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将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化、将国际标准本国化、将国家标准行业化,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自主创新,研究出一套针对我国煤矿特点的管理体系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为构建煤矿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2]。露天煤矿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含 1个流程、2个理论、17个部分。1个流程为风险预控管理流程,是实现煤矿 “人、机、环、管”4种危险源管控一致性、程序化的方法,主要包括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危险源监测、危险源预警5个步骤;2个理论为海因里希法则和能量意外释放2个理论[5];17个部分为神华集团实施的Q/SH1002 1003—2014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内容包括总要求;安全方针;体系策划;体系文件;资源、机构、职责和权限;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估;能力、培训、安全文化;建设项目;生产系统运行控制;不安全行为控制;其他要素控制;相关方安全控制;应急准备与响应;隐患和事件;安全信息;安全检查与评价;持续改进;

2 神宝露天矿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创建过程

神华宝日希勒能源有限公司露天煤矿(简称神宝露天煤矿)于1998年9月开工建设,2000年10月试生产,2001年4月竣工移交。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核定生产能力为3 500万t/a,现有在册职工630人,劳务人员87人,共717人。设有采剥段、运输段、工务段、防排段4个生产段队,调度室、机电管理部、生产技术部、安全管理部、经营管理部、综合部6个职能部门。现主要生产设备有WK-35电铲6台,WK-10B电铲4台;100 t级自卸车33台,220 t级自卸车30台;洒水车6台,其他工程机械49台。原煤生产采用单斗挖掘机-自卸卡车-地面半固定破碎站-胶带输送机半连续工艺。土方剥离采用单斗-卡车间断工艺。

露天矿于2007年末建立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2008年完成了风险预控管理手册及体系配套文件的编写,2009年正式运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经过7年的体系建设,于2013—2015年连续3年获得集团体系一级(最高级别)达标单位。

3 推进煤矿风险预控管理的主要措施

3.1 强化分级管控,严格落实相关单位责任

参照安健环三体系自上而下构建原则,按照神华集团实施的Q/SH1002 1003—2014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要求及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审核指南,将体系各条款、各元素到部门、单位,将体系各条款要求分解落实到矿领导、全矿10个单位部门及各家外委施工单位,明确主体责任单位、业务保安部门、安管部门落实风险预控体系的“三条责任线”,形成基层单位实施、业务部门参与、安管部门主导的自下而上的安全风险预控运行责任体系。同时结合体系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完善责任制落实考核机制,对职责不履行或履行不到位的单位和个人,通过约谈教育、经济处罚等问责手段,促进岗位职责的执行落实。

由主控部门与实施部门探讨后,由主控部门制定相关制度、计划、标准,由实施部门按要求实施,做好上报与总结,共同发现解决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需改进的地方。逐步提高标准,将安全管理与现场结合,各项记录体现实际工作。

3.2 抓住重点有效控制现场风险

风险管理具体是指组织通过识别、衡量、分析风险,并在此基础上有效控制风险,用最经济合理的方法来综合处理风险,以实现最佳安全生产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3]。

每年按照前期培训、资料收集、确定工序、危险源、风险评估、明确管理对象、制定管理标准、管控措施等危险源辨识流程开展危险源辨识基础工作。按照风险矩阵法,年度内共辨识出危险源767项,其中重大危险源8项,无特别重大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基础工作完成后,将危险源日常学习与辨识工作与班前会结合,每班学习一道题,并当场提问。通过征求职工意见、强制职工掌握的方式使职工参与到体系建设中,提高全员对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认同度,现场严格按照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进行检查,确保职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有效管控现场风险。

将关注重点放到以上风险,通过制定、执行技术措施、管理措施降低危险源等级,如运输车辆由于体积大,导致设备盲区大。针对这一较大风险的危险源,露天矿为运输车、指挥车等设备安装防碰撞报警系统,该系统在主控模块的协调作用之下,利用GPS高精度定位技术结合语音报警模式,在生产指挥车辆靠近大型设备时给出图像和语音预警(报警距离可设定,现设定100 m内语音报警),从而降低了此项危险源的风险等级。

3.3 强化承包商管理

在严格审查开工条件的同时强化施工过程管控:①制定规章,明确管理要求,将外委单位全部安全管理要求合并成一项制度,即《外委施工单位安全管理制度》,对违章个人进行处罚的同时连带追究项目部的管理责任。运用对项目部经济处罚、责令停产整顿、撤换安全管理人员等强有力的手段,促进项目部强化自我管理;②强化承包商人员培训,外委单位从业人员流动性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我们转变照本宣科的单一培训方式,为承包商提供事故案例、岗位标准化作业流程等视频培训资料,利用雨休、班前会等时间反复播放,潜移默化的提升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实操培训考核,新上岗职工必须进行装车、道路行驶、排土场排卸过程实操考核,未通过考核的不得录用;③强化科技保安。建立了外委单位微信平台,各外委单位的负责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工长等必须全部实名加入微信群,每班将班前会情况、值班带班人员、出勤人员及设备等情况在微信群中报告;当班现场出现的隐患、三违等情况,利用微信及时通报处理,达到通报一处、警示全体的目的;通过微信传递安全生产事故案例、各项安全规程、各规章制度的相关要求,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大安全投入,为外委单位安装了卡车超速智能监控系统,重点管控卡车超速行驶这一重大危险源;④强化安全管理服务。组织外委单位与矿内单位对标学习;为外委单位提供各类培训材料、岗位标准作业流程视频资料;安排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与外委单位管理人员共同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解决现场实际问题。架设消防降尘加水设施,为外委单位创造便利的加水条件;无偿提供道路安全标识,做到标识统一、规范、明显,促进了外委单位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3.4 强化人员不安全行为管控

根据海因里希法则,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在煤矿各类伤亡事故中,有88%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是导致煤矿事故的最重要致因因素。为了转变现场作业人员劳动纪律差,行为涣散,不安全行为时常发生且大部分为同类不安全行为的问题。我矿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劳动纪律,强化不安全行为管控。

1)采用准军事化管理,加强劳动纪律,规范职工行为,从根本上降低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要求现场手拉手交接班,相互敬礼、共同点检设备,提高设备可靠性。规范现场作业人员行为,要求作业人员集体出入工作场所、交接班时2人成行,3人以上成一路纵队,超过10人组成2列纵队。人员统一穿戴工装、反光背心、安全帽、手电。坐姿、站姿、走姿端正,交谈使用文明用语,将准军事化渗透到现场工作的每一个流程当中,逐步提升职工安全执行力,使安全管理各项规定能够不折不扣的执行。

2)抓好职工教育培训工作,使职工干什么活就必须掌握相关技能。首先是加强班组培训,以“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融合岗位标准流程、岗位危险源、岗位应知应会等各项内容形成每日一题、每旬一检、每月一考、每季一评的“四个一”安全培训机制。将岗前风险辨识和任务观察纳入班前会中通过组织职工进行岗前风险辨识,使职工作业前清楚的知道本岗位当班作业有何风险,如何预控。班组长每班选定职工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括技能、危险意识、个人防护等方面,本班结束后对职工的行为作出评价,及时的指出职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使之能迅速作出改正。从而消除管理的盲区,减少工作的失误,有效控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其次创新培训思路。改变传统的仅靠班长读、职工听的传统学习方式,给各班组配备投影仪、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在班前会利用多媒体幻灯片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安排工作任务。同时与电视台合作,共同录制岗位标准作业流程的视频,定期组织职工观看视频进行学习。再次是抓好职工技能培训。新入岗、转岗人员除必须通过理论考试外,还要通过现场实际操作考试。每季度开展一次技术比武,对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水平高的人员进行表彰。最后是不断提升培训质量,除“四个一”中进行的每班班前提问、每月集中考试外,各职能部室根据职责划分,每次检查中都对现场作业人员“事故汇报”、“应急处置”、“岗位应知应会”、“岗位重点危险源”进行询问,作为日常培训效果的验证方式,促进日常培训工作质量的提升。

3)加强不安全行为矫正工作,减少不安全行为再次发生。制定《人员不安全行为管理办法》,将人员不安全行为分级、分类进行管理,采取安全教育、待岗培训、通报批评、经济处罚等多种手段进行矫正。建立矿、段两级不安全行为台账,对不安全行为的班次、年龄段、工龄等进行统计,根据发生原因进行分析、纠正与跟踪验证。并将人员不安全行为影像制作成幻灯片,在当月安全例会中播放、通报。对所有参会单位及人员起到了较好的警醒、教育作用。各单位建立了本单位的“职工个人安全档案”,将职工个人基本情况、历年培训情况、技能掌握情况、安全奖励情况、不安全行为处罚情况等一并填入,并将存在的行为缺陷制定提高方案、及时对方案的执行及效果进行跟踪验证。

3.5 强化体系检查与改进

制定并下发《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考核办法》,每月召集各单位人员组成体系专项检查组对全矿各单位体系建设情况进行考核,采取绩效考核扣分、经济处罚、通报批评、责任人约谈等多种问责手段,对责任单位、责任人敷衍了事、不尽责、不履职等不良作风起到了较好的纠正和震慑作用,有效促进了体系的健康运行。每半年组织一次体系审核,每年组织一次体系评审,分别从审核员、矿领导角度查找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持续改进各项安全管理工作。

4 结语

神宝露天煤矿自推行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以来,从创建行到正式实施,持续改进,将日常安全管理与体系建设相结合,截止目前连续6年实现了死亡事故、职业病发病率保持零这一安全目标。

[1] 罗云.我国安全生产现状分析[J].中国发展观察,2005(5):33-37.

[2] 刘小杰.黑岱沟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露天采矿技术,2012(6):76-79.

[3] 郝贵,刘海滨,张光德.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2.

[4] 曹勇.谈黑岱沟露天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J].露天采矿技术,2009(5):76-77.

[5] 罗云,程五一.现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6] 管恩太,秦德智,赵德森,等.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

[7] 丁建国.论哈尔乌素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2):35-37.

[8] 陈维民.以风险预控为基础的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7(7):59-62.

【责任编辑:解连江】

Construction of safety 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in open-pit coal mine

HONG Haifeng,YANG Jianguo
(Shenhua Baorixile Energy Co.,Ltd.,Hulunbei'er 021025,China)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safety 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 in the open-pit coal mine,the mine combined system requirements with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used PDCA operation mode.Through inspection,audit,review and other work to improve safety risk pre-control system,the mine changed into the process control,and made norms the elements affecting safety, 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al mine safety management long-term mechanism.

open-pit coal mine;safety risk pre-control management system;safety management;long-term mechanism

TD79

B

1671-9816(2017)04-0067-04

10.13235/j.cnki.ltcm.2017.04.020

洪海峰,杨建国.露天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构建[J].露天采矿技术,2017,32(4):67-70.

2016-12-06

洪海峰(1984—),男,满族,辽宁鞍山人,注册安全工程师,硕士,毕业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技术与工程专业,从事露天煤矿安全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外委露天煤矿预控
我国露天煤矿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及可视化平台构建
《露天煤矿生产技术与安全管理规定》正式发布
黄土丘陵区露天煤矿复垦土壤熟化过程中团聚体碳氮演变特征
疫情预控公益广告
谈如何做好房建监理开展前的预控工作
加强后勤外委单位管理 提升后勤管理水平
监理预控在工程实施中的有效应用
民航飞机维修外委质量控制
实现安全预控管理的几点探讨
德国露天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