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该有怎样的“新常态”

2017-03-11 13:47刘美冬
辽宁教育 2017年6期
关键词:新常态常态公平

◎刘美冬

教育该有怎样的“新常态”

◎刘美冬

当下,教育的发展正进入新常态。教育新常态具体表现为:立足常识,理性定位;回归现实,延续传统;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新常态的教育内涵为以尊重生命成长规律为前提,且以满足个人和社会多方面需要为追求。有效实施新常态教育的举措:新常态下的教育要保证教育公平;新常态下的教育要开拓真德育;“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新常态;教育;有效实施

所谓“新常态”,“新”有别于旧质,即建立在原有事物发展基础之上、与以往不同的新发展、新变化;“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它不是病态甚至变态,而是祛除那些虚假的虚荣,挤掉有意掺杂的水分,进而恢复其本来面目。钱理群曾说:“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那么,教育该有怎样的新常态呢?

一、新常态与“新常态教育”

新常态教育明确了当前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长处,体现了一种基于传统和已有成绩的发展教育的自信,以及探索中国特色的教育发展新路的自觉。那么,针对我国当前的教育状况,新常态下的教育需要不再受升学率所捆绑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也不要被恶意的竞争、虚荣心、攀比心所驱使。

致力于做实的教育,不做虚假的教育;要做活的教育,不做呆板的教育。新常态下的教育,不是强迫,而是引导;不是灌输,而是浸润;不是施压,而是影响;不是改造,而是改变。它不是让孩子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而是帮助他成为应该成为的那样的人。

“人口红利”的消退,意味着我国教育规模扩张期的终结,推动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型是应对这种新常态的根本办法之一。新常态下教育的治理方式在加大教育投入的前提下需要改变以往一元、单项的管理方式,走向多元共治的现代治理方式。

二、教育的新常态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众说纷纭,但大家的共识基本是“为了人”。教育的新常态具体说来,应具备如下追求。

(一)回归教育本真,关注个体差异

英国教育家赫·斯宾塞说:“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个性。”教育绝不应该成为学生发展、成长的枷锁和禁锢,教育应回归到“人”的本原上来。教育转型,其实就是教育回归,回归到教育本质,也就是说教育的新常态需要尊重客观实际与规律,让教育回归其本源。

对以往的常态进行调整,把解放孩子的身心,推动人的全面发展,提升人去适应未来、创造未来的能力,作为教育唯一的过程和旨意,让教育实现尊重生命,促进生命发展、生命超越的价值。因此,在教育实践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本”“遵从人性”这一基本前提,把是否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促进师生的生命超越,作为首要的衡量标准,使“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成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笔者认为,有个性的学生才会适应社会“任性的”需要。学校勇于反思,大胆实践,积极打造以“问题导向”为原则的本真课堂。本真课堂就是朴实、真实、扎实的课堂。要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去伪存真。学生各具禀赋,因此教育需通过关注个体差异实现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新常态教育强调教育要回归本真,这个本真就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教师要依据学生“量体裁衣”,因势利导,为每名学生提供恰当的学习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尽力让教育适应每名学生的发展需求,为每名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使每名学生的个性得到解放与张扬,特长得到培养与发挥,把良好的东西积淀成为素质。

(二)重视素质培养,注重优质发展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追求绿色质量,培养自食其力的合格公民,也为将来每名学生的终身发展、一生幸福打下坚实基础。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为每名学生提供机会均等的教育,使其优质发展,进而全面提升国民素质。让孩子们在共享同一片蓝天下的和煦阳光,成为一个精神独立、人格完善、品德高尚、懂得担当的合格人才。现阶段,我们要实现基础教育优质化发展,推进教育公平将是不变的主题。

爱因斯坦说:“我确实相信:在我们的教育中,往往只是为着实用和实际的目的,过分强调单纯智育的态度,已经直接导致对伦理教育的损害。”因此,教育将不再以“分数”为向导,以“考试”为法宝,以片面追求教育的“GDP”为目标的“伪素质教育”,而是基于“人”的哲学考量,把“育人”放在首位,更加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淀,让每名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公平、优质、适合的教育,是中国教育现代化之梦。

在德国,每一所从自己学校毕业的孩子及家长,都能自豪地说自己的学校是最好的。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新常态”的教育环境,或者说这就是真正的教育新常态。教育均衡发展是动态的,我们在初步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后,必须追求优质高效均衡,更高层面更高水平的均衡。

教育的发展必须是遵循教育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人的成长规律的渐进式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共容性发展。教育新常态需遵循素质培养与优质发展并举不懈怠。新常态教育坚持以未来理想与成功为价值观,它不以重复过去为己任,旨在人文本质上创造超越前人的一代“新人”。

(三)关注教学改革,突显课程核心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形式,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教育“换挡”不仅仅是换速度,也包括调整学校的价值观等问题。钟启泉教授认为:“课程的这五个层次是现代课程改革在通常意义上必然要经历的推进阶段或者实施步骤。”新常态的基础教育发展,要更加突出课程的核心地位,围绕“国家、地方、校本”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建设,全力推进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提升学校课程规划、课程实施、课程领导的能力,切实解决好“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新常态教育教学管理要在“常”字上下功夫,坚持常抓、保持常态。这里的教学改革涉及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设计、教学内容的处理、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辅助工具的使用、教学效果的评价等多个方面,但其要旨是引导教师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让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互动式的教学成为课堂的常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愉快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会学习,快乐成长,全面发展。

那么,新常态下的教育“就教育改革来说,信念伦理下的教育改革关注的是教育改革所追求的价值理想自身的‘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的动力来自于改革者所倡导的教育理想或教育理念自身所蕴含的合理性。”所以,关注教学改革,突显课程核心才是新常态下的教育该有的模式。

(四)重视发展性评价,优化多元评价

新常态下的教育应重视发展性评价,优化多元评价。教育评价是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反映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新常态的基础教育,评价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工具、评价反馈等方面强化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把评价定位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正确的发展性评价理念上。

评价主体应是多元的,在评价过程中,主体之间实现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改变评价主体单一的现状,使评价成为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主体的交互活动。评价内容应是全方位的,既重视学生的学业成绩,也重视学生的潜能发掘、特长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探究、创新、实践、合作与探索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和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评价过程是动态的,不仅关注结果,更注重成长过程,将评价贯穿于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评价日常化、通俗化。

(五)构建培训网络,突出科学管理

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核心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是一所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新常态的基础教育,促进教师成长的“国培、省培、市培、县培、校本培训”五级网络将更加完善,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再学习、再提高的主要培训形式,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渠道。在校本培训中,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建立教师岗位成长机制,健全检查督促、考试考核、学习研修等制度,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培训的学习、研究有序而高效地开展,促进培训学习和研究的良性互动。

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管理思想的指导下,建立学校现代化管理体系,全面实现依法治校,是建立与社会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新体制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新常态的基础教育,将全面推进学校章程建设,形成一校一章程的格局,让章程成为学校改革发展、实现依法治校的基本依据;将构建起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以校长负责制为主体,以党组织监督为保障,校务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家长委员会民主参与的学校内部现代化治理结构;将围绕学校章程的实施和学校治理的有序运作,依法健立和完善以学校发展报告制度、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校务财务公开制度等为主要内容的制度体系,形成适应现代学校建设和发展实际的常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体系。

三、新常态的教育如何有效实施

“新常态”就是指由过去的状态向一种新的相对稳定的状态的转变,是一个全面、持久、深刻变化的时期,是一个优化、调整、转型、升级并行的过程。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在相对长的时期内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将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公平和公正放在重要位置。这是一场攻坚战和持久战,除了热情更考验政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当前形势,顺势而为。

积极应对教育发展的新挑战,教育新常态也包括了承认现实教育处于不完善状态,在很多方面与教育发达国家尚有不小的距离,有些问题甚至还非常严重,解决起来非常棘手。中国人口众多,发展不够均衡,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等,均使教育发展举步维艰。研究现实存在的问题,把握发展趋势,就会发现通往理想教育的道路是不平坦的,需要我们每一步都走的踏踏实实,通过加强深化改革使之趋于完善。新常态的教育考验我们的教育发展战略。我们面对是世界上最大的教育群体,中国的教育新常态要走中国的道路。新常态教育无论政策设计,还是实践推动,都应该充满人性关怀。

(一)新常态下的教育要保证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 20年)》提出要促进教育公平。所谓促进教育公平就是使每个学生不仅能享受到受教育的机会,而且能享受到受教育的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国家已经保证孩子不会因为经济困难而入不了学,但促进公平的问题还是很大的难题。提高质量是根本的问题,之所以出现问题,教育公平也就是教育质量不均衡。与新常态经济发展相似,“换档期”的中国教育发展也需要新思路、新方法。教育要努力构建基于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的基本公共服务,这样学生获取知识更加容易,知识刷新将会像刷微博一样简单。其宗旨就是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和新教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统筹解决教育资源配给,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让学生实际获得公平的教育。

谓教育公平,主要有三个层次,一是入学机会的公平,现在基本能做到入学公平;二是教育过程的公平,教育的配置要公平,校舍的条件,特别是师资,教师的水平,这个现在我们还没有做到,现在要做的也就是要做到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教育结构的公平,并不是说每个孩子将来都一样,而是让每个孩子将来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在能力,所以要做到教育结构的公平,那就要因材施教,注意他们的特长、潜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取得实质上的成功,这才是根本的公平。

(二)新常态下的教育要开拓真德育

著名的前苏联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有许多种教育与发展,而且其中每一种都具有自己的重要性,不过德育教育在它们中应该首屈一指。”然而当今,在教育蓬勃发展的背后,我们能清晰地看到,在教育领域还存在许多“德之缺位”的现象。教育新生态中,人是最关键的要素。教书育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常态,倒不如说它是旧常态,韩愈还说过“传道、授业、解惑”。教育从来也不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只不过在应是教育、灌输式教育的环境下,教育需要更多地功能,逐渐偏离了教育的本来轨道,这还不能不说是教育的悲哀。

强调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主体,要有充实、强大和美好的心灵,要有道素养、法治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要从过去的“只重教书,不要育人”到“既要教书,也要育人”,发展到今天的教育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浓缩了诸多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追求,是中国教育理念最简洁的宣传语。”事实上,我们需要“安静地做教育”,更需要“本分地做教育”。

因此,学校一定要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这两方面着眼和着力,创新教育的形式和内容,牢牢抓住这两个根本,把他们作为教育新常态抓好、抓落实。作为教师,要有新心态,担负起属于自己的责任,立德树人是一项人心工程,人心工程最有效的途径是以心印心、以心塑心、以心传心,要以积极高尚的情感和美好情怀感染、影响学生,要以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坚守这一片心田。

(三)“互联网+教育”将成为教育的新常态

教育形态的演变史总是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和科技进步的发展史。中国经济进入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和增强创新驱动的新常态,这为教育新常态提供了必要和可能。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育环境、教育方式和师生关系,“互联网+教育”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技术革新使教育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但有一点是从未改变的,那就是教育的本质。“互联网+教育”当然有它的优势,比如多媒体课件具有直观性,可以把看不见的东西放大,让学生看得见,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互联网+教育”不仅仅是做课件,而且运用课件上课缺乏人情味,缺乏人际交流。如果教师一边写一边让学生思考,这会启发学生的思维。

“互联网+教育”的特点是:学习个性性、互动性、探索性。通过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设计个性学习方案,通过互联网与学生互动。我们当前对信息技术的认识还不是很到位,往往做做课件,有的运用远程教学将课堂“搬家”,没有真正做到个性性、互动性、甚至是探索性。也就是说,教育技术要遵循教育本质,切不可一味地迷信技术。

德国的哲学家雅思贝尔斯所说的:“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揠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方式严重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违背了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要回归育人的传统,这是教育的“正路”,教育是百年大计,教育的发展需要时间,也需要等待,一时的赶超或任何新举措是不会从根本上解决任何问题的。

[1]叶初生,闫斌.经济新常态呼唤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N].光明日报.2014-12-17(15).

[2]苏永兴.“新常态”下教师怎么办[J].教书育人. 2015-08-15

[3]李如密.教育新常态与新常态教育[J].江苏教育.教育理论与研究.2015,8

(责任编辑:赵静)

刘美冬,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新常态常态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公平比较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