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美育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渗透

2017-03-11 14:46马卓识马翠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8期
关键词:美育政治生态

马卓识 马翠萍

(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 150040)

1 前言

生态建设和综合发展是社会与建设的基础和目标,利用生态美育丰富大学生精神生活,促进当代大学生发展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好工作的重要部分和基本目标,要让生态美育全面融入到高校思政工作之中,通过生态美育的教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在认知、审美、情感和思想上的转化、更新和提升,形成充分发挥生态美育的策略和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生态美育的功能和价值,找到新时期大学生工作更为扎实、更为有效的切入点和基础平台,通过生态美育的强化、激发和固化作用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势和新局面。

2 生态美育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生态美育是大学生工作的新方式和新方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度、系统、全面地思考和认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各类困难和各种难题的今天,利用先进的思想和系统的思维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已成为必然趋势,改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从理解和运用生态美育方面入手。

2.1 生态美育的形象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功能

生态美育有着形象性、科学性和发展性的特点,对于具备高级基础和高能力的大学生来讲生态美育可以起到规范学生审美观念,积极进行自我发展的价值和功能,这是一种将大学生带入生态体系和系统之中,通过生态结构的科学性和功能性激发学生的共鸣和震撼,进而获得生态美、科学美的感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发展和教育。生态美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对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逐步发展和渐次渗透的过程上,通过生态观念和生态美感的形成,可以有效转变灌输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进而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表现和内在形象,将枯燥说教和机械反复转化为生态美感的形成、锻造和陶冶,进一步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说服力,在不断发展和逐步提升的过程中体现生态美育的价值,进一步开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新体系和新方式,达到发展大学生思想、心理、素质和能力的功能。

2.2 生态美育的功能性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功能

生态美育具有渗透性的价值和功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利用生态美育这一特点,积极进行体系调整和功能重构,要利用生态美育激发出来的情感共鸣高效率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驱动力和推动力,催促大学生在情感态度、行为方式上的主动转变,使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更多地向积极方向发展,向榜样模式靠拢,并随之调整大学生思想品德和实际行为,切实锻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使渗透的功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实现对大学生的发展价值和功能,让大学生在思想品质和政治素质上获得自我完善的机会和能力。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态美育渗透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1 将生态美育的审美观念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体系之中

生态美育理念倡导方法和立体的建设,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具象性和审美性,将生态、情感、意境和思想全面整合在具体的过程和细节之中,从主动方面进行优化和重建,构建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形式,打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体系。要注意生态美育对大学生主观性的激励作用,教师要立足于生态美育的理念,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将既有经验和知识融入教育体系之中,充分补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形象性不足和技术性不强等问题,使学生深刻理解生态美育的内容,加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功能和作用,有效地发挥生态意识中思想价值和社会意义,加速学生对生态美育的感悟力提升,通过思辨精神和理性认知实现对生态理念实质和精神的领悟,在享受生态美育带给个体的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更深层次地体现生态审美的价值和功能。

3.2 加强生态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功能和作用

在市场经济与网络平台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作品、概念和思想林林总总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指导学生的鉴别能力形成,使其能够在众多思想、内容、品种的意识和产品中做出正确选择,既要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又要促进大学生成长的自由性,有效屏蔽垃圾信息、精神毒品和有害思想对大学生的影响,将正确的生态美育观念作为引导和吸引大学生的思想基础,摒除有害信息和消极思想的负面效果,以富有时代的特点和勃勃生机的气息做到对大学生思想的全面规范,既让大学生接受和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让大学生接近和靠拢生态美育体系,并组织大学生展开各类争议、纠纷、热点的研讨工作,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规范、高效的生态美育和思想观念,什么是低劣、错误、负面的信息和思潮,在提升大学生思辨能力和意识水平的基础上,深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成长的导向与规范功能与作用。

3.3 利用生态美育的优势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交流形式

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现交流形式和交流体系的改变,利用生态美育的特点,通过激发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基本需求和兴趣促进生态美育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细节的渗透,形成教师与学生、教育和大学生之间新型的关系,在适应大学生成长规律和思维特点的同时,求新求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质和细节,增加交流的维度、扩宽交流的范围,实现生态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有效、全面渗透。要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不断渗入生态美育的内容,丰富师生、生生间交流的形式,利用多样的活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情趣和时代感,在情真意切的大氛围条件下,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既避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枯燥讲述和机械说教,通过激发学生生态审美能力,激发生态美育的教育功能,在促进学生系统发展的同时,形成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品质上的更好、更好追求,在更新颖的交流体系和更丰富的交际平台之上高效率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价值。

3.4 加强生态美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

生态美育具有普遍性和隐含性,因此发挥生态美育的功能要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和生态美育的理论联系实际方面入手,要将生态美育结合大学生现实状态和普遍生活,利用生态美育的优势实现大学生社会生活、组织活动、个体行为的形成、改变和优化,通过具体而现实的生态美育活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的接触,使实践活动与大学生认知统一起来,让大学生通过生态美育更为系统地了解社会,更为全面地接触先吃,将生态美育转化为大学生主观的感受和主体的认同,实现生态美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力度和提升强度,进一步开拓大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环境、热爱民族、热爱祖国等高尚情操和意识,指导大学生更为科学的生态美育思想与行为,达到大学生态美育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渗透和系统创新的功能和作用。

4 结语

生态美育是大学生思想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高校政治教育工作的焦点和热点,要准确理解生态美育的概念,明确生态美育对大学生发展价值和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的功能,力主思想政治教育更多地融入生态美育的方式方法、价值功能和向导功能,组建大学生工作新时期的新维度和新体系,内化思想政治教育向生态美育方向发展,利用生态美育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创新大学生工作的新局面,更有效地保障高效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生教育向全面性、科学性的方向发展和前进。

[1]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谭霞.经济师.2017(10)

[2]大数据时代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探究[J].赵琳琳.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04)

[3]新媒体环境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赵晨.教育现代化.2017(36)

猜你喜欢
美育政治生态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生态养生”娱晚年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