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级学生识字兴趣初探

2017-03-11 15:48郁红梅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郁红梅

(沭阳县胡集实验小学,江苏沭阳 223613)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一二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就意味着平均每课学生要认15个左右的汉字,其中要求会写的也多达8、9个。由此不难看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如此大的识字量,加之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很多地低年级老师反映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老师教的很辛苦,学生对识字也不感兴趣,学的很吃力。那么怎样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和效率呢?笔者认为主要是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从事低年级语文教学几年来,笔者从多种渠道学习,努力在教学中采多种带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轻松的氛围中愉快自主的识字。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识字效率。

1 游戏教学,增加学生识字趣味性

“在游戏中激发孩子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例如在复习课文中要求认识的字时,就让学生玩“认亲人”的游戏:把几个音节和几个生字送到学生中去,让手拿音节的学生广播寻人启事(拼读音节)拼读,让手拿生字的学生去认自己的“亲人”,认对的全班笑着读一遍,没认对的继续认;在学习形近字时,让孩子们玩“换衣服”的游戏: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偏旁,让孩子们读音、组词。在教学中,经常会碰到熟字相加变成一个新的字,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这类字时,让相邻的同学就分别手举一个熟字,然后运用加法熟记。如教学“灶”字,让相邻的学生分别代表“火”和“土”,口中还一边念“我是火,”“我是土”“火加土就是灶,炉灶的灶!”这种由旧知识引出的新知识学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生的识字兴趣也很浓,以后也记得牢固。

2 方法多样,调动学生识字积极性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己学习。在识字教学中,我不仅教学生识字,同时教运用灵活多变的识字方法让学生自己去识字,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识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教学质量,同时也让学生牢记已经学过的生字。

2.1 直观形象识字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教学时,笔者经常利用实物、图画等相关的直观形象教学生识字。如在教学“月”字时,先画一轮弯月,告诉学生:古时候,我们祖先就是根据月亮的模样,创造了表示月亮的字,后来慢慢地变成今天这个“月”字了。然后再教学“月”字的笔画笔顺。这样教汉字,汉字表义的特点就充分显示出来了,学生识字的难度也减小了。再如教“木”这个字时,笔者在黑板上画了一棵简易的树,在边上写一个“木”,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一横好比什么?(好比树的枝叶)一竖好比什么?(好比树的主干)那下面的一撇一捺又好比什么呢?(好比树根)这样一画一比,学生对“木”很快就记住了。

2.2 儿歌识字法

在教学中,笔者根据某些汉字的特点,编了一些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儿童理解水平的儿歌,让学生反复诵读,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从而提高识字的准确性。如教学“包”加偏旁时,笔者就这样告诉学生,包加草就是花苞的苞,加水就是泡泡的泡,加饭就是吃饱的饱,加手就是抱抱的抱。在教学第二册第9课《吃水不忘挖井人》时,部分学生对生字“金”总也记不住,笔者就编了个儿歌:一个人,他姓王,口袋装着两块糖。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一下子记住了这个生字,再也没有写错过。

2.3 特征强化识字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有效地掌握所学内容,就需要对材料作深入加工,以引起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有意注意。笔者认为,采用特征强化法,可以有效地引起学生对字词特征的注意。课堂上,笔者会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突出汉字的要点,通过鲜艳的颜色对比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如教学“求”时,笔者就用红色粉笔书写第七笔点,以引起学生的关注,强化对“求”的记忆。

2.4 结合课文插图,图文相结合识字

低年级的课文插图较多,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图文结合来教学识字。比如在教学“歪”时,墙上的画没有挂好,不正,就是歪了。还有“尖”,上面小下面大,结合图就很清楚了什么样子。这样学生很容易记住而且不会忘记。

3 识字教学与生活实际联系,激发学生识字热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其实生活就是识字的背景和舞台。生活是语文的内容,语文是生活的工具。那么怎样将识字与生活联系起来呢?首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所学的字,如,学了“面”字后,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生活中在什么哪里见到过?学生一下子想起来了:这是“方便面”的“面”,“面粉”的“面”。 这样,学生就牢牢的记住了“面”这个字。其次,要利用学生生活中的有利条件,形成识字的敏感性和浓厚兴趣。比如,校园内的文化墙,班级的班训牌,课程表,同学姓名等;校园外的街头广告,商品包装,电视节目中的说话字幕等都是学生识字的教材。笔者积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见到什么字,就认什么字,并自觉和同学交流识字成果,经常组织这样的识字比赛,交流中,孩子们尝到识字的乐趣,他们变得更加主动地识字。时间长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识字量,还培养了孩子们的观察能力,也明白了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语文,从而学会在生活中学语文。

4 学生自主识字,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孩子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事物,得到肯定后往往会很高兴,然后会用更高的热情,用更积极的方式去学习新事物。教学中笔者想方设法保护学生这种热情,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识字,而不强求统一。如,学习“唱”时,有的学生说是“口”加昌,有的说是“口”加两个“日”,笔者都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5 形式多样,巩固识字成果

学生的识字量多了,时间长了,往往会出现“回生”的情况。防止熟字“回生”,笔者常用的方法如下。

5.1 集体重现

每隔一段时间,笔者都会把某一课的生字集体出示,让学生认读巩固,以重复的方式巩固识字的效果。

5.2 以新带旧

阅读课文,可以让熟字在新的语言环境中出现,也是以新带旧巩固识字的最好办法。给新学的生字扩词也是巩固识字效果的简单易行的方法。

5.3 巧用字谜

笔者针对某些生字的特点,编了一些贴近孩子语言的字谜。如“闪”字:门儿大大开,一人跑进来。如 “春”字:三人同日去看花。如“告”字:一口咬掉牛尾巴。如“午”字:远看像头牛,近看牛没头,要问是啥字,看看日当头。

总之,低年级的识字教学非常的重要,它要为以后的语文教学打好基础,所以我们低年级语文老师要非常的重视。在课堂上,笔者努力创设形式多样、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识字、写字,巩固识字效果。在课堂外,笔者还注重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识字的有心人。经过教学实践,不仅培养了学生对汉字的感情,对汉字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养成了主动识字的习惯。

[1]赵景瑞.优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透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8.

[2]陈志平.语文课程新探[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丁艳.激发识字兴趣,提高低年级学生识字能力[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3):98,100.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