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的研究

2017-03-11 15:48史朝霞郎吉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图书馆服务发展

史朝霞,郎吉才

(1.重庆图书馆,重庆 400037;2.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重庆 400015)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互联网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工作,我们都在深刻的感受着互联网带来的深刻变革。基于此,“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应运而生,让整个社会都形成了一种新形态、新业态、新生态的前进方向。尽管“互联网+”能够结合传统行业与互联网两者之间的优势,但是各个行业之间也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之处,所以必须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地位

公共图书馆本身具备五大职能,即文化保存、开展教育、开发智力、传递信息以及提供娱乐。在传统社会背景之下,这五项职能都可以很好地发挥出来。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也开始变多,同时在保存文化的形式上也趋于多元化,公共图书馆的五项职能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也可以实现。除此之外,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也在不断的优化,与场地和时间没有关系,这样群众可以在比较便捷的方式下来获取信息,这样就使图书馆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因此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体图书馆的作用被弱化。但是,实体图书馆的作用虽然被削弱并不表示会消失。图书馆可以传承文化,这是其长期存在的必要。因此,在近几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图书馆的投入,同时深入的研究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2 我国“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发展现状

伴随着“互联网+”战略提出以来,“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融合就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首先,通过互联网新技术,能够为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带来极大的创新与变革,通过互联网海量的资源与服务,能够极大的促进公共图书馆的业务提供新服务内容。我国目前“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已经形成了互联网+服务体系、互联网+战略规划、互联网+资源建设、互联网+知识空间等[1]。

3 我国“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创新

3.1 互联网时代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本身也具有两面性,而公共图书馆就是因为互联网的虚拟性,在发生意外时就会出现信息的整体流失;而公共图书馆的便捷性也是因为其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信息的手机、传递、管理都比较方便。所以,在使用互联网的同时,我们需要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的优劣性,同时扬长避短[2]。基于“互联网+”,传统的图书馆不再单纯的将互联网作为一种工具,而是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实现线上与线下的双重互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的改变读者与图书馆之间的供求关系,而且也能够更加有效的促进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效率,从而使传统图书馆适应新时期的发展趋势,更加积极主动的利用自身的资源储备和新技术等共同为客服创建个性化的服务,从而主动服务于用户[3]。

3.2 “互联网+”时代下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意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人们开始对社会各界出现的问题更加关注,而图书馆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也就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互联网技术在本质上来看,对于公共图书馆的存在和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但是,因为互联技术本身具有先进性和服务性,因此给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目前,我国很多的图书馆都开始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图书馆的管理当中,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的力量来扩大馆藏量,同时为用户带来方便,建立新型的数值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体系。

4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转型发展策略

在图书馆服务能力提高的同时,图书馆的思想并没有发生转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自然会受到限制,所以想要实现公共图书馆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转型,必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4.1 重新梳理“互联网+公共图书馆”转型发展思维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互联网络渗透到各个行业之中是大势所趋,所以在这样的发展前提下,必须要充分的利用好“互联网+”这一有利资源,不断的促进公共图书馆与“互联网+”之间的深入结合,从而提高并且推动“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创新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和服务方式,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需求。通过“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融合,能够充分的利用大数据思维、平台思维等分析读者思维,提供读者满意的精品。

4.2 为“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提供更多人才

人才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尤其是在 “互联网+”的时代,只有掌握大量的人力资源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发挥优势。随着读者们的需求不断的多样化、个性化,“互联网+公共图书馆”也必须尽可能的完善自身的职责,从而保证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2]。而公共图书馆当中的所有工作一直都是依靠工作人员来完成,换句话说人才是立馆之本。虽然,我国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不错的管理能力,但是却没有基本的服务意识和现代化操作能力。这也导致在其运行的过程中,无法与用户的需要相适应,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引进一批有素养、有知识、有眼界、懂读者、会营销的新时代互联网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互联网+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服务水平的快速提高。

4.3 保障“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顶层设计

所谓的顶层设计就是根据全局的角度,对各项任务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以及各个要素之间进行完全的规划统筹,从而快速高效的进行资源整合,达到最主要的目的。“互联网+公共图书馆”这样的公共服务机构也需要顶层设计,从而快速有效的找到未来发展方向和目的。通过“互联网+”这样的模式,能够加大公共图书馆发展动力,保证了资源有效利用、服务快速提升、管理符合科学加快促进公共图书馆满足社会大众的发展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互联网+公共图书馆”顶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项目,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具体工作,所以必须要结合政策标准、安全隐私、人才保障、福利提升等方面的有效统筹,尽可能的完善产权保护、资源优化、基础设施建设。

5 结语

“互联网+公共图书馆”要想在今后能够进行转型升级与服务创新,必须要坚持资源共享的原则,利用“互联网+”的平台资源优势实现服务的发展与完善;其次还要加快新技术与传统公共图书馆之间的资源深度整合,进一步提高服务效率;全面的完善管理信息,保证科学管理、有效管理。通过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尽可能的增强“互联网+公共图书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适应性,从而保证与时代发展相接轨,符合未来读者的需求,进一步为社会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1]陈阿霞.基于“互联网+”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转型发展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7(4):136-137.

[2]朱芳辉.互联网+公共图书馆:既是服务创新也是转型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20):166-167.

[3]常雅红.“互联网+”背景下财经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与发展研究[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7(2):123-125.

猜你喜欢
图书馆服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图书馆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