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

2017-03-11 15:48葛江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7年17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教育

葛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江西南昌 330038)

创业革命在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美国也成为最早和最成功实行创业教育的国家,自1967年起,美国的斯坦福大学等院校就先后开设了创业教育的相关课程。如今,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绩。如:自1990年起,美国每年都有100多万个新公司成立等。同时,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发展,比如英国很早就成功制定出了开展创业项目和创业园等有力政策,日本已形成了紧密的官-产-学的协同体制。而与国外发达国家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相比,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普遍发展较落后。直到1998年,我国清华大学才率先开设“创新与创业管理”课程。接着在2002年,我国教育部才首次指定武汉大学等9所高校为我国创业教育开展的试点高校。目前,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高校创业教育正逐渐地在我国湖北、上海、深圳等中东部地区犹如雨后春笋般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与成绩。相对于中东部,我国西部地区高校创业教育则发展较为缓慢,不及中东部高等院校深入。由于西部包含四川、陕西、青海等12个省市区,这些地区不仅偏远落后,而且社会经济文化等都欠发达。所以,在这些地区的高校中,职业院校的数量占居主要位置。然而,受“地理”和“人和”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这些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具有创业教育开展活动少且多走形式,创业平台和师资等缺乏,创业教育氛围不浓等特征,所以多数西部院校创业教育发展落后。而处于全国高校“最低档次”的西部职业院校,在开展创业教育不仅具备西部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所有短板,而且还具备受社会环境“冷漠”和学生自信心等综合素质不强的特征。所以,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发展更是滞后。只有极少数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取得了不错的发展。比如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今天,重新探析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是西部职业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迫切任务,也是西部职业院校就业形势的必然需要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长远要求。

1 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现状

1.1 起步晚,课程、教材、师资等简单化

相对于我国“211/985”高校创业教育而言,西部整体乃至全国的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起步都比较晚。例如通过对院校类别和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时间的交叉分析,“211/985”高校早于2000年之前便开始自发探索,并于2000-2011年间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地方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普遍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012年以后[1]。在我国教育部的2012年《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要求下,大多数西部职业院校都已陆续开设了诸如 《创业学》,《创业精神》等缺乏学生教材的较单一理论性创业课程作为学生的公选课或限选课,并每周安排1~2个学时且实行100人左右的大班教学,同时讲授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很少是由校外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担任,多数是由本校经济类专业背景的教师担任,这些教师主要是针对创业理论和就业技巧对学生进行培养和传授知识,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增强就业竞争力。

1.2 平台场所基础设施不完备、活动缺乏,认识不够全面且有待深化

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西部职业院校没有建立自己完备的创业学院和网站以及科技创业园等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所需的平台与场所。虽然大多数西部职业院校都会每年举行一次“创业就业知识竞赛”,但却较少开展创业社团等相关活动。在创业教育的开展上,多数西部职业院校的领导只把创业教育作为就业培训的手段,认为它是一种附属教育,工作重心往往一直停留在专业教育上。同时,相较于985,211等本科学生,西部职校生真正的自信心等综合素质能力普遍较低,他们人生和就业观念也普遍偏向传统。

1.3 政策资金扶持不够和校企合作不利

在外部环境上,政府部门对西部职业院校重视度普遍不及其他重点本科院校,大多西部职业院校对创业教育设施等的建设往往都是没有足够的资金和政策扶持而搁浅。还有西部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极少和企业合作,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共建孵化器发展非常缓慢。由于处于全国高校“最低挡”位置,社会对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较为“冷漠”,缺乏足够的包容。

2 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

2.1 对创业教育理念认识有待全面深入

在我国,高校是最早自主探索创业教育的。但是全国高校学生对双创教育的了解程度主要集中在 “一般了解”,占总体比例为44.5%,其次为“不太了解”,占总体比例为27.2%[1]。因此,可推出,对于落后的西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了解度来说,上述比例更高。所以,西部院校职业教育的总体认识有待大幅度提升。同时在实践中西部职业院校不像创业教育发展好的高校那样去注重全面培养学生双创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反而较多西部职业院校领导、教师认为创业教育就是简单地对学生提供创业就业培训指导。创业教育本质上应是一种先进的教育理念,其目的应是全面培养学生双创意识和综合素质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持。为此,我国西部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发展理念、教育管理过程等都有待全方位和深层次的认知。不应只停于表面上的 “热闹”,如随便举办讲座和开设课程等。同时,创业教育也没有真正有效地变成学生、教师、学校的共同行动,也都缺乏积极性。故创业教育的氛围一直淡薄,认识多停留在表面。

2.2 对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有待全面强化

最近几年,由于政府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引导和西部职业院校开始发挥主体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在课程等方面的发展。但是,在对西部高校进行创业实践服务满意度调查中发现,28.2%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服务表示一般满意,41.1%的大学生对学校提供的创业实践服务表示不满意,17.5%的大学生选择比较满意,13.2%的大学生选择非常满意[2]。因此可充分推断说明西部高校,特别是“最低档次”的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开展实施没得到足够重视,往往在讲座或简单设置课程做表面文章。同时某些西部职业院校也没有去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和重塑,所以,学生在创业意识、思维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培养一直很难取得“实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方面,不少西部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手段、课外实践、课堂教学等方面均是换汤不换药,缺乏有深度和创意的活动。故大部分西部职业院校创业就业教育的开展实施还简单地停留在课程等方面的 “形式建设”,不“实”和“深”。

2.3 对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有待加强

当前我国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普遍都是专兼结合。在专职教师方面,几乎是经济类专业的教师来教授创业课程,然而这些教师绝大多数都没有创业的经历和经验,在兼职教师方面,聘请的是具备一些创业实践经验的企业家和创新者做讲座教师,但由于缺乏大学教学经验和时间,其教学过程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2]。在对西部院校“你认为影响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主要因素”和“你希望创业教育师资队伍教师应具备哪些条件”的调研中发现,有88.14%的受访者选择了师资不足和有59.21%的受访者希望老师具有亲身创业经验与丰富的理论成果,22.5%的认为教师应具备企业任职经历或创业经历,18.29%认为教师应具备创业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2]。可推出,西部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非常薄弱,特别是“双师型”教师的匮乏是西部职业院校非常严重的短板。

3 我国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3.1 全方位加强创业教育再认识工作

中山大学老校长黄达人指出:创新创业问题是一个人才培养问题,而不是就业问题[3]。它是一种崭新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教育思想,其目的是全面培养学生双创精神和其所需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和提供动力支持。所以,创业教育不是用来培养学生赚钱的“孵化器 ”也不是解决学生就业的“救命草”。精准认识创业教育,全面深化创业教育的理论研究,注重对创业教育实践经验的总结认识,将有助于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向前发展。所以,学校要安排专门分管创业教育的副校长,实行创业教育“一把手工程”,全身心抓创业教育的相关工作,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为目的,让创业教育作为学校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理念和突破口;同时,下设创业教育办公室等具体股室,建立创业教育分工负责制度,按素质教育要求开展创业教育相关实践活动和课程教学,把创业教育课程作为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从而全面有效地让全体师生加深对创业教育的再认识。

3.2 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的开展与实施力度

全面加强创业教育的开展,必须让创业理论教育和创业实践教育同时进行,且还要加强二者的实施力度;要理论结合实践,在学中去做,在做中去学,不能只偏其一;同时也要同步进行创新教育,二者是不能分开的,不能离开创新教育搞创业教育,反之亦然。因此,在教师讲授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后,必须组织学生去现实生活中走访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或创业者和让学生走进周边企业体验以及鼓励学生大力参加或组织创新创业模拟大赛,在实践中去感知检验所学知识。最后,丰富和加大创业教育实施手段与力度,比如,加强与周边高校合作,共同举办和设置有关创业教育活动及奖项;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和当地优势资源及农村淘宝等优惠政策探索自主创新创业之路,慢慢把创业教育强化融合到“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活动中;将有利于我国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3 抓住师资队伍、课程讲座、实践平台等基础建设,高效提升创业教育工作质量

由于西部职业院校的教师普遍偏专业理论化和缺乏创业实践经验以及校外兼职教师缺失等,学校不仅要通过高校生涯导师(UCT)、职业培训师(TTT)等项目培养在职的专任教师,并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支持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和市场一线,真正了解当前创业项目和信息;而且也要充分开发好校外兼职教师市场,遴选那些有丰富创业经验和能力的创业者成为高校双创工作的导师,有的放矢地指导和培养在校生[7]。同时,科学安排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注重聘请校外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和创业者开展讲座,为学生提供珍贵的创新创业经验。最后,加强校企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为学生创造实践环境,让学生能理论结合实践,在实践中去增强自身的创新创业和其所需综合素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另外,西部职业院校要广泛和其他高校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机制,落实学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把学生的创新成果产业化,充分把学生创业兴趣与当地独有的资源结合起来铺助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3.4 健全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考核评价机制

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特点主要是,创业教育的认识不全面,创业教育资金短缺,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工作开展较松散等等,因此,发展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必须健全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专项考核和评价机制。加大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资金支持和监控力度,全方位客观公正地对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进行考核和评价。鼓励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创业教育,纠正单纯以传授就业技巧和方法的创业教育。西部职业院校同时也要根据国家教育部创业教育的基本要求,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评价指标,使创业教育工作有章可寻,这将有利于西部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开展情况和创业教育成果全面客观地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

[1]中国与全球化智库等.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蓝皮书(2016),2016(7):19-39.

[2]马静.西部高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5):10-12

[3]于量,李小燕.原中山大学校长:创业教育是培养人才不是解决就业[EB/OL].

[4]吴伯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再认识[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 (10):20-25.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课程教育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