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

2017-03-13 10:27黄美媚胡允兆黎宏庄欧阳基鹏李国兴黎泳欣
河北医学 2017年1期
关键词:依赖型回顾性贝沙坦

黄美媚, 胡允兆,黎宏庄, 欧阳基鹏, 李国兴, 黎泳欣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顺德 528000)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回顾性临床疗效分析

黄美媚, 胡允兆,黎宏庄, 欧阳基鹏, 李国兴, 黎泳欣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顺德第一人民医院, 广东 顺德 528000)

目的:回顾性分析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厄贝沙坦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临床治疗并对其与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评价。方法:对86例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的血管迷走性晕厥并分别应用美托洛尔与厄贝沙坦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基线情况以及经过治疗3个月后复查倾斜试验的结果,观察阴转率及药物副作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其中美托洛尔组HUTT转阴率略优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不良反应事件方面,厄贝沙坦组略优于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RB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一定的疗效,相比β受体阻滞剂,其不良事件较小,是临床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式。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β受体阻滞剂;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 血管迷走性晕厥

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的药物之一,大部分文献报道[1,2]认为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但是最近有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中并没有确切作用,仍需进一步临床实验证明[3]。关于ARB类药物用于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近年也有所报道[4],有效、不良反应小被认为 ARB可以作为治疗VVS的潜在有效药物。本研究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药物,选择我院2010年至2015年收治的8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并分别应用厄贝沙坦(ARB)及美托洛尔(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10年至2015年收入院的86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均≥18岁,对患者病史进行查阅,所有患者均进行过体格检查、常规心电图、24h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头颅CT或MRI及常规实验室检查,以及大部分患者经运动试验、心内电生理检查、冠状动脉造影、脑电图等检查,均排除明确原因的晕厥,所有患者均经直立倾斜试验(Head-up tilt test,HUTT)为阳性。

1.2 治疗方法:按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厄贝沙坦组和美托洛尔组。厄贝沙坦组患者均为应用厄贝沙坦75mg/d,美罗托尔组患者均口服美托洛尔75mg/d。两组患者均在连续服药3个月后,再行HUTT检查。

1.3 观察方法:患者在相关检测72h内需停用可能影响到植物神经功能的相关食品或者药物,在检测前12h患者需要禁食。患者在检查时需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在滴注盐水的同时进行心电与血压的检测。随后患者分别进行以下相关检测。HUTT检测[5]:患者在平卧10min左右,进行角度约70度的倾斜,直至出现阳性反应[6]:①出现晕厥或者相关先兆包括面色苍白,听觉下降,恶心呕吐,不能维持自主体位等;②动脉压出现下降,血压低于80/50 mmHg,和基础血压相较,平均动脉压下降达1/4以上;③心率减慢或心律改变;④患者因各种原因造成严重不适,无法继续试验。多阶段异丙肾上腺素激发试验[7]:整个试验一共由3个阶段组成,每阶段患者均倾斜10min后恢复平卧位,滴注异丙肾上腺素1μg/min,在患者心跳加快约10% 后(起效),再次将患者保持在70度的倾斜角度约10min;若患者仍未激发,加大肾上腺素的剂量至3μg/ min,当心率加快20%时再次进行倾斜70度并保持10min的实验;若依然无法进行激发,则将剂量继续增加至5μg/min至心率加快30%后,再次倾斜70度倾斜角并保持10min。

1.4 临床疗效评定:在随访期限内患者是否再次出现晕厥,或有复发迹象;在用药3个月后患者的直立倾斜试验是否转阴。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差异用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所有86例VVS患者中,男48例(占40.9%),女38例(占59.1%),其中在厄贝沙坦组和美托洛尔组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构成、心率及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

2.2 HUTT转阴率:所有患者HUTT结果均呈阳性,其中厄贝沙坦组中12例患者非肾上腺素依赖型,另30例患者为肾上腺素依赖型,而美托洛尔组中15例患者为非肾上腺素依赖型,另28例患者为肾上腺素依赖型。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治疗后,均有不错的HUTT转阴率,而其中美托洛尔组转阴率略优于厄贝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HUTT转阴率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3月后HUTT转阴率变化(s))

组别 分型 例数 HUTT转阴率 总转阴率 χ2/P厄贝沙坦组(42) 非肾上腺素依赖型 12 6(50.0%) 27(64.3%) χ2=44275 P<0.05肾上腺素依赖型 30 21(70.0%)美托洛尔组(44) 非肾上腺素依赖型 15 10(66.7%) 37(84.1%)肾上腺素依赖型 28 27(96.6%)

2.3 复发及不良反应事件:两组患者在治疗3个月期间均未发生晕厥复发现象。在不良反应事件方面,厄贝沙坦组仅2例患者发生轻咳,美托洛尔共有9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2例心动过缓,4例低血压,4例发生轻咳,但均能耐受。两组不良事件相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3月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3 讨 论

VVS是最常见的晕厥类型,它是由多种因素触发而引起周围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和/或心率减慢、心排血量减少,其实质是脑血流量急剧减少。常见的诱发因素为持久站立、精神紧张、疲劳、疼痛、饥饿及处于闷热环境中等。在治疗方面,目前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仍处于探索阶段且存在争论,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起搏治疗,国外报道使用较多的药物是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激动剂等。

研究显示茶酚胺异常增高是VVS发作的关键始动环节,因此抑制儿茶酚胺的分泌成为治疗VVS的可能途径之一。儿茶酚胺的分泌受到突触前膜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调节,刺激该受体可促进儿茶酚胺的分泌,并已有文献显示厄贝沙坦对治疗VVS具有不错的疗效。考虑到近来有研究提出β受体阻滞剂在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治疗中并没有确切作用,本研究因此针对这两种不同类型的治疗药物,进行回顾性分析。

分析结果显示,在基线无统计学差异,HUTT结果均呈阳性的两组患者,在经过3个月治疗后,均有不错的HUTT转阴率,而其中美托洛尔组转阴率略优于厄贝沙坦组(84.1%vs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 4275,P<0.05)。而在不良反应事件方面,美托洛尔组共有9位患者发生不同的不良反应事件,高于厄贝沙坦组的2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7439,P<0. 05)。

从机制考虑:血管紧张素Ⅱ具有促进儿茶酚胺分泌的作用。目前认为儿茶酚胺异常增高是VVS发作的关键始动环节,研究显示儿茶酚胺的分泌受突触前膜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调节,刺激该受体可促进儿茶酚胺的分泌。厄贝沙坦作为ARB,就是通过减少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刺激,达到抑制儿茶酚胺分泌的目的,从而阻断晕厥发生的关键启动环节,防止晕厥发作。从本回顾性研究上来看,虽然厄贝沙坦的疗效较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略低,但其副作用比较小,因此对于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1] Calkins H.Pharmacologic approaches to therapy for vasovagal syncope[J].Am Cardiol,1999,84:20~25.

[2] 廖莹,李雪迎,张燕舞,等.β-受体阻断剂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Meta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 40(6):603~608.

[3] Vyas A,Swaminathan PD,Zimmerman MB,et al.Are treatments for vasovagal syncope effective A meta-analysis[J]. Int Cardiol,2012,22.

[4] 夏林蔚,韩阳.厄贝沙坦治疗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疗效观察[J].现代实用医学,2011,23(7):799~801.

[5] 胡大一,郭成军,郭晋萍.倾斜实验诊断晕厥的规则[J].中国心脏起博与心电生理杂志,1997,11:217~220.

[6] 罗杰,李俭春,秦利萍,等.直立倾斜试验对原因不明晕厥患者诊断价值及美托洛尔疗效[J].中国循环杂志,1995,10:205~207.

[7] 李淑敏.倾斜试验及其临床意义[J].心血管病学进展,1995,16:321~325.

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Clinic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 in the Treatment of Vasovagal Syncope

HUANG Meimei, HU Runzhao, LI Hongzhuang, et al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unde Affiliated to Southem Medical Vniversity,Guangdong Shunde528000,China)

Objective:Retrospective analysis to clinic effect of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ARB)Aprovel in the treatment of Vasovagal Syncope,and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ith β blocker metoprolol.Methods:86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tilt table test,and retrospective analyzed the patients respectively in treatment of Aprovel and Metoprolol.Recorded the patients baseline and the tilt test result after 3 months,further to observe the negative conversion rate and drug side effects.Results:Compared with those before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while the metoprolol group Hutt negative rate is slightly better than Aprove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In adverse reaction respect,Aprovel group was slightly better than metoprolol group,the differenc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ARB has a certain effect o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Vasovagal Syncope.It is a kind of alternative treatment method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than β blocker.

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 β blockers; Metoprolol; Aprovel; Vasovagal syncope

A【doi】10.3969/j.issn.1006-6233.2017.01.018

1006-6233(2017)01-0054-04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编号:A2015613)

胡允兆,Email:hyz.4406@medmail.com.cn

猜你喜欢
依赖型回顾性贝沙坦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Fe/α-酮戊二酸依赖型卤化酶在绿色卤化反应中的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Effect of in ovo zinc injection on the embryonic development,tissue zinc contents, antioxidation, and related gene expressions of broiler breeder eggs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厄贝沙坦辅以非洛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5例疗效分析
512例老年结核病患者T-SPOT.TB结果回顾性分析
240例颅脑损伤死亡案例的回顾性研究
厄贝沙坦片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75例
骆氏肾衰汤治疗慢性肾衰竭的回顾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