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让世界爱上中国造

2017-03-22 22:38续佩佩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格力电器董明珠格力

续佩佩

从业务员到大总裁,董明珠打拼出了一个业界传奇。然而很少人知道,初入职场时,她竟追债追了整整一月!还有人说她“走过的路不长草”,铁血手腕、公私分明。请随本刊记者整理的资料了解董明珠的传奇故事。

从基层销售到格力电器董事长,这一路走来,凡是和董明珠打过交道的人,都会对她的强悍抱有敬畏。当年关于“渠道霸权”的争锋,她就无畏国美的挑战,压住苏宁的气势,走自己的渠道之路,令黄光裕无奈,张近东默然。

在格力,她排斥用温情、用亲和力去感化别人,她始终坚信,制度与纪律才是管理的核心。董明珠说,我经常在公司骂人。其实我们这种所谓的骂人,并不是那种对人侮辱,只是恨铁不成钢。我相信对任何人我都不会是恶意,只是他往往犯的错误不是因为能力不行,是责任心不行,这种人长期在你这里,你又不批评他,又不指责他,那最后这个企业就完蛋了。如此果决甚至有些霸道的行事风格,或许也和董明珠的人生经历有关。

人物经历

董明珠,1954年出生于江苏南京一个普通人家。毕业于安徽省芜湖干部教育学院统计学专业,1975年在南京一家化工研究所做行政管理工作。董明珠的丈夫在儿子2岁时病逝,这一事件成为董明珠人生的转折点。

1990年,董明珠来到了珠海并且加入格力。董明珠在格力工作期间基本没有休过年假。

1992年,董明珠在安徽的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占整个公司的1/8。1994 年底,在格力电器最困难的时候,董明珠接过了经营部长一职。1996年,空调业凉夏血战,已升为销售经理的董明珠宁可让出市场也不降价,董明珠带领23名营销业务员奋力迎战国内一些厂家成百上千人的营销队伍,1995年至2005年,连续11年空调产销量、销售收入、市场占有率均居全国首位。

2002年9月,荣获"中国企业女性风云人物"称号。2003年,当选为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荣获"南粤首届优秀女企业家"荣誉称号。2007年,出任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2012年5月,格力电器宣布,公司总裁董明珠正式被任命为格力集团董事长。2016年9月,董明珠在《财富》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女性中排第11名。10月18日, 董明珠卸任珠海格力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董事、法定代表人职务。

2017年2月6日,董明珠位列2017中国最杰出商界女性排行榜第一位。然而,就在董明珠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关于董明珠同志免职的通知》开始在网上流传,内文显示董明珠已于去年10月下旬被免去了格力集团董事长的职务,董明珠已不在格力集团任职,今后仅为格力电器的董事长兼总裁和法定代表人。

有分析认为,董明珠此次职位调整恐意味着对格力电器的控制权争夺趋于激烈。因为格力集团为格力电器第一大股东,董明珠在格力集团任职的唯一职位是董事长,而此次被免职意味着其将失去对第一大股东的影响力,进而有可能让格力电器的控制权陷入争夺。毕竟,董小姐已经62岁了!有人已经开始窥视她的职位。网友热议:“就一句,让世界爱上中国造,她绝对是一个伟大的女性。”“原来,董明珠只是个打工的。格力原来是国有控股,不值得如此卖力。”“要学褚时健,此处不留姐,自有留姐处!带着核心技术团队出走,开新厂,专搞空调,搞死格力和其背后的权势!”“万科没有了王石,格力没有了董小姐,有多少人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新天地被收购架空,一个企业如果离开了开创者的怀抱,也就沒有了所谓的情怀,也就没有了生命力,未来他们势必会被同行所超越的!”

业界传奇

董明珠说,当时做业务员的时候,我能够被调回来当部长,并不是谁恩赐给我,是因为在这个领域里,我们几十个业务员,我一人占了公司四分之一的销售额。而且我是唯一一个不欠公司债的,在我做的那一个区域里面,没有一分钱应收款。她从最基层的销售做起,崭露头角的第一步就是不依不饶连续40天追讨一笔42万元的欠款。

1994年,董明珠开始担任格力的经营部部长。这之后的故事,已经成为中国家电业的共同记忆。从1994年公司实际年销售4亿左右,到2012年,格力已经实现1000亿的销售额。连续8年空调销量排名世界第一,也就是这一年,董明珠除了担任格力电器董事长及总裁之外,还正式出任格力集团的董事长,格力正式开启了权力高度集中的“董明珠时代”。

董明珠说她在格力工作25年,“没有休过一天年假,有人说可以放松放松,但是心里放不下。”她说自己生病住院才后悔为何那么辛苦,心想出院了坚决不干了,但一出院又忘了。

推崇军事化管理

在董明珠手底下干活,没有不累的。

湖北格力公司总经理何远航,能不跟董明珠打电话就不打,基本发短信。“她的思维太快了,打电话,问一句,我可能答不出来,发短信,还有时间缓冲一下。”

“我推崇军事化管理”,董明珠坦言:“很多人说女性管理者,更人性化;我说没有‘人性化的管理,管理只有一种,就是制度,不分男女。管理是企业的根基。”

在格力,人行道和车道泾渭分明,如果员工在车行道上走路,就要被开除。“如果被车撞了,这是人性化么?”她说。

对干部,董明珠更是容不下一粒沙子。从去年10月份起,她要求格力1000多名党员,全部要佩戴党徽上班。

“要重塑党员形象,更重要的是要让员工监督你“,董明珠说:“干部不好,员工才不好。好的干部,往往是敢于做“坏人”;一个事事对你点头的干部,可能正在伤害大多数人的利益。”

20多年来,从最基层的业务员到全球最大制冷企业的掌舵者,董明珠成为许多创业者崇拜的偶像,成就了一段中国商界广为传颂的传奇。她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业界的眼光,她的令行禁止影响了整个中国制造产业。

针对空调售后服务老大难的问题,董明珠带领格力电器多次在业内掀起服务升级革命。从“空调整机六年免费包修”到“变频空调一年免费包换”,再将变频空调的包换年限升级为两年,董明珠的一举一措引发全行业的跟进,一次又一次刷新行业服务的新标杆,推动中国空调产业的升级。

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形势下,董明珠转换海外出口思路,毅然放弃白热化的OEM订单争夺,潜心拓展自主品牌海外销售渠道,在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力推自主品牌,成为“中国创造”走向世界的典范。

对我最挑剔,就是

对我最爱护

珠海的质检机构,多次跟格力表示“会多多支持企业”。董明珠却一口否决:“最大的支持是严检,哪怕产品有一点点问题,你就给我退回来。”

质检人员不理解:“别的公司都是希望我们‘放一马,你怎么希望我们再严点?”

“今天放一点,明天放一点,到最后,我的产品就变形了。卖出去,消费者会说格力不行了,美国人就要说你中国产品不行了。放一马,就是伤害,对我最挑剔,就是对我最爱护”,董明珠说。

有网友说,我们做自主品牌的就应该这样严格管理,中国的企业管理不能学国外,人文不同,环境不同,基础不同,所以有个性的企业家才是企业的核心灵魂!为董姐加油!

践行“精品战略”

夯实百年根基

在董明珠看来,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更是打造百年企业的根基。

格力电器在“追求完美质量,创立国际品牌,打造百年企业”质量方针的指引下,明确提出了“打造精品企业,制造精品产品,创立精品品牌”的战略思想。

早在1995年,格力电器就已深入开展“零缺陷工程”,倡导“一次就把事情做好”、“下道工序即用户”的理念,将质量意识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坚持“不拿消费者当试验品”,专门成立了空调行业迄今为止独一无二的“筛选分厂”,对所有外协外购的空调零部件进行 100%的全检,用这样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笨”办法,保证每一台空调都能经受岁月的考验和使用者的见证。

超越国际标准

引领产业升级

本着追求卓越品质的高要求,董明珠提出“格力标准要高于国家、国际标准”的管理理念,树立“格力空调不需要售后服务”、“格力空调八年不维修”的质控目标。

在许多空调品牌把“采用世界知名品牌压缩机”作为主要卖点的时候,格力电器却俯下身,潜心专研空调器的成百上千个零部件。就是一个小小的电容器,国家标准规定的寿命是600小时,而在格力,600小时的电容器是不合格的,董明珠苛刻地要求格力空调上采用的电容器必须保证使用寿命长达2000小时,只因为600小时的电容根本不足以支撑8年的时间,无法达到格力空调8年无故障的目标。

2005年,格力电器打破空调行业“整机一年包修,主要零部件三年包修”的国家标准,率先在业内推出“空调整机六年免费包修”,引发了全行业的跟进;2011年,格力正式向消费者承诺格力变频空调“一年免费包换”,催生新一轮的行业变革;2012年,董明珠再次提升格力标准,实行格力变频空调“两年免费包换”政策,加快变频空调普及速度。

据中国家电协会相关人士透露,格力电器此举不仅超越了国际标准,也超越了目前国内所有空调品牌的标准。格力电器之所以敢开行业先河,率先推行“变频空调两年免费包换”,正是源于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和自身技术实力、产品质量的绝对自信。

弘扬中国创造

铸就世界名牌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日前在央视《对话》节目中表示,银隆收购案还没有画上句号,虽然目前仍不清楚反对者的目的,但不会放弃造车。“收购失败并不影响我的心情,我一定要坚持造车。”董明珠说。

在格力电器收购珠海银隆失败后,双方仍然保持紧密联系。据媒体报道,春节过后,天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东峰会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总裁孙国华一行,并分别签署市政府与格力电器、银隆公司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打造全国先进的智能电器、智能装备、新能源电池及汽车产业基地。

董明珠表示,为中国实体经济代言的责任是要打造出世界最好的产品,让人们真正能在新的环境下,生活更美好。

业内分析认为,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一共有两大核心技术受到社会瞩目,一项是新能源汽车,另一項则是储能。业内普遍认为,比起新能源汽车,应用于储能中的钛酸锂技术更具有商业价值。

对此,董明珠曾对媒体说,“如果只是为了造车,为了造出格力的下一个一千亿,那格力和银隆的合作就是盲目的。光伏和储能设备结合,那将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

董明珠认为,收购珠海银隆不是因为有某人利益在里面,而是要实现中国制造强国的梦想,格力电器要用新的技术来找到自己的突破,电池技术对格力电器转型、对国家工业革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如果现在路上跑的车都换成新能源动力汽车后,雾霾可以减掉一半。为什么不坚持去做?

董明珠说,“我们要有一种责任,一种担当,所有生产产品的企业、企业家,首先第一个想到的,是不破坏环境,不以消耗资源为代价,那才是真正我们的初心,是我们的价值,是我们存在的必要。”

面对记者的采访,董明珠说:“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是每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应尽的义务,也是‘中国制造对全球消费者的基本承诺。坚持自主创新,凭借完美的产品质量,赢得全球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企业的重任。”

为世界提供“制造之制造”

然而,就在董明珠的事业如日中天时,她被珠海国资委免去格力集团董事长,也引发了外界关于格力内部控制权之争的猜测。有分析人士表示,多年来,董明珠成就了格力电器,用二三十年时间将这个寂寂无闻的珠海小厂打造成世界第一空调巨头,全球五百强企业;但另一方面格力电器也为董明珠提供了发展平台。人们现在认识董明珠,也是因为她是格力电器掌舵人,“对于重情重义,讲究有始有终的董明珠而言,在功成名就之后,放弃千万年薪并不意外,这符合她的个性,也是出于对格力电器的感情,这里有她的梦想。”

虽然关于她的多元化战略在市场上的反响褒贬不一,手机与新能源汽车业务更是站在风口浪尖,然而在媒体的聚光灯之外,她已经领导格力自主研发出百种自动化产品,覆盖了机器人、高端数控机床、大型自动化线体等10多个领域。以先进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工业4.0正大潮涌动,董明珠也将装备制造作为了新跨越的突破口。

63岁的董明珠依然有着宏图大志,她要创造“中国好制造”,帮助更多中国企业从设备、流程这些根本问题上,升级提高。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新领域,为世界提供“制造之制造”。不管未来她能证明多少,她已经出发。

猜你喜欢
格力电器董明珠格力
怎么看待美的集团业绩预告
Comparative Efficacies of Next-Generation Insecticides Against Yellow Stem Borer and Their Effects on Natural Enemies in Rice Ecosystem
格力电器未来十年内在价值大探
“铁娘子”董明珠:最好的爱是给儿子发展的空间
格力电器扮演举牌方 引发交易所关注
格力电器开板
海格力斯和仇恨袋
格力玩“多栖”
格力 大玩家的小确幸
热刀董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