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舞的传统继承与现代发展

2017-03-22 10:08伍梦烨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传承发展教学

伍梦烨

摘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党和国家对精神文明建设高度重视,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成为摆在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面前的新课题。

民族舞蹈这种艺术形式深入群众日常生活、与民族情感有机融合在一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从民族民间舞教学在课程编排中的问题出发,提出民族民间舞创新发展的思路,希望可以为广大从事民族舞蹈教学的老师和舞蹈爱好者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民族民间舞 传承发展 教学

民族民间舞(以下简称民间舞)是我国舞蹈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舞具备民族性、群众性、娱乐性,是各民族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族民间舞在不断自身发展的同时,更应该重视保护、继承和传承,让民族舞蹈艺术生生不息并走向世界。

一、民间舞的发展现状

(一)民间舞的继承现状

民间舞,泛指产生并流传于民间、受民俗文化制约、即兴表演但风格相对稳定、以自娱为主要功能的舞蹈形式。不同地区、国家、民族的民间舞蹈,由于受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性格、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因素影响,以及受表演者的年龄性别等生理条件所限,在表演技巧和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汉族的秧歌、花灯,藏族的郭庄(圆圈舞),蒙族的盅碗舞,维吾尔族的麦西莱甫,朝鲜族的长鼓舞,傣族的孔雀舞等都是广为人知的舞蹈形式、并且在舞蹈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成为了展示不同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

(二)民间舞的后续发展

民间舞的灵感来源于生活,舞蹈家通过细心观察和提炼,将一个个生活的细节以艺术的表达方式再现、再经过编舞的艺术糅合,将一幅幅生活的画面联结成一部美妙的艺术作品呈现给观众。但由于多元文化、流行文化的冲击,民间舞在很多观众的眼中是传统的、复古的、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作品,民间舞一旦沾染现代元素就会变得不伦不类,失去原有的魅力,此类说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在长期的编舞实践发展过程中,民间舞的现代融合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但不可以一竿子否定所有的作品。例如,由杨丽萍编导,主演的《云南映象》原生态歌舞集在编排上即彰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内涵和风俗特点,在配乐设计上又引入了现代乐器和新型节奏,帮助整台作品实现了层次性,得到了广泛观众的喜爱,成为一部中国乃至世界都为人乐道的作品。因此,民间舞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也不断创新发展着。

二、民族舞教学编排实践总结

(一)注重文化内涵

民间舞既然起源于生活,那么舞蹈的编排在注重写实性的同时不能忽略文化内涵的传达。舞蹈的风格要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引导观众对美的正确理解和思考。通常情况下,人们对舞蹈产生精神文化方面的共鸣主要是依托情感的渲染,民间舞在编导方面应该着重注意由情感带入文化归属感。文化内涵的展现要求舞蹈演员的演绎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不仅仅将舞蹈动作表演正确,而且要求将情感注入每一个环节中,让整部作品有血有肉,带给观众实实在在的感动。

(二)尊重各民族风俗传统

在编排组合时要遵循当地的文化传统,并且教师要了解一些动作的由来。比如,藏族的撩步,这是一个用脚撩长袍的动作,但是这个动作对撩的高度是有要求的,男子脚撩的的高度为45度,而女子脚撩的高度为25度,并不是随便多高都可以。为什么男子撩得高,而女子撩的低呢,因为在藏族的风俗传统里,女子脚撩太高把袍子里的腿露出来是一种非常不雅的行为。所以教师在编排女子藏族组合时就不能把藏族的撩步教成高过25度。由此可见教师在编排组合时要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做到脚扎土地,头顶蓝天。

(三)动态复合类型舞蹈编排

民族舞有一个重要特点是动作多样性。在组合编排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符合类型的编排训练,做到每个单一动作的连接纯熟自然,整体又连贯流畅,展现领舞和群舞的不同风貌。比如“波浪”的动态动作在扇子舞和秧歌舞中是十分常见的动作,波浪动作的原理比较简单,就是舞蹈演员高举扇子过头并排站立,依次蹲下舞动扇子,在短时间内做成碧水荡漾的波浪形态。在“波浪”动作的指导教学中,仅凭老师的口头指挥是不够的,每次动作缺点的指导也应该结合具体位置进行实践讲解。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舞蹈演员们整体面向镜子,领略动作的运行形态,找出自身不足,也可以让一名演员出列,直观观看动作效果,此类做法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舞蹈队形编排

舞蹈队形是民族舞教学组合中的重要因素,体现舞蹈整体空间结构、表演张力。在队形编排的实践中,总结了以下两个方面需重点把握:一是文化内涵,舞蹈队形的安排和变换不是编舞者的一时兴起,是有规律的变化。要注意搭配舞台审美,注意表达舞蹈动作的内涵,实现观众与作品之间的精神沟通;二是和谐统一,民族舞本身就是一个群众性的舞蹈种类,舞蹈演员的众多可以充分将情节故事演绎完整,将队形设计融入和谐统一的观念,使舞蹈的队形安排有序不乱,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

(五)提升舞蹈素养

提升舞蹈教学技能可以在实践中探索进行、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采风学习,参加舞蹈比赛也不失为是一种挖掘自身潜力的方法,通过比赛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激发教学工作者、创作者的灵感,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提升了自身对民族舞的理解、积累经验,对个人和团队的专业素养提升来说受益匪浅。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舞教师应该勇于承担起民族舞蹈文化传播的重任,推动民族舞蹈事业蓬勃发展,通过提升自身专业舞蹈素养,深入探讨和学习舞蹈中蕴含的美学思想,更好的诠释民间舞的真谛,促进我国民族文化薪火相传、融入世界文化之林。

参考文献:

[1]朱宇翔.中国民族民间舞传承方式研究——民间舞教学与民间舞蹈比赛比较分析[J].黄河之声,2013,(19).

[2]邱晓晨.试析当代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由当代舞蹈作品创作想到的[J].戏剧丛刊,2014,(01).

(作者單位:广州市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民族民间舞传承发展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论民间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民族声乐创新教学与贺州瑶族民歌传承初探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