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2017-03-22 10:12由昌江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施工现场监理生产

由昌江

摘要: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健康发展,人们的安全意识、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对在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也提高了要求。由于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涉及的项目、内容比较多比较杂,管理难度大。本文就以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管理问题进行浅谈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 安全管理

安全文明生产管理是各地区主管单位管理部门及有关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生产人员对安全文明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计划、组织、实施、指挥、控制、监督、奖惩等一系列的活动。为了保证工程施工人员现场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无论是行政管理还是技术管理及安全预案都要考虑施工现场的不安全、不稳定等因素,根据以往的经验及事故案例,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文明生产,确保生产人员安全健康,社会和谐、维稳。所以安全是施工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一、生产施工现场不安全因素

(一)人的因素

施工现场主要以农民工为主,由于农民工人员素质的参差不齐,教育、地域文化的差异。所以工地就会出现以地域及血缘等关系为主的小群体,小帮派。这部分生产人员往往通过包工头,工友,劳务公司等方式联系干活。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工作不稳定,人员流动非常大,只要能挣到钱是这个群体的中心思想,工作环境无所谓脏活、累活、苦活,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不高不在乎脏乱差。于是导致这个群体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观念意识差。再加上施工单位教育跟不上,监理检查不到位,建设单位监督不到位。重进度、重质量,重经验,不会出事侥幸心理作怪,以至于当安全事故发生时,都是致命的,影响恶劣的,不可挽回的经济社会价值。

(二)建筑市场管理混乱

从全国建设市场调查来看,不难发现不论是建筑行业还是其他行业,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不论个人、无资质的小承包商等,只要有活,就想尽一切办法,找资质,不顾商业风险越级承包各种工程项目,然后挂靠、转包、分包层出不求。利益驱使下,偷工减料,压价。对于工人不了解,不关心,不教育,不签合同,对设备不检查、不维护、不登记,同时埋下了诸多的安全隐患。对于这些挂靠分包转包到个人手里的小个体,他们没有过硬的技术团队,没有完整的技术安全预案,不具备施工生产条件,管理存在巨大的安全管理漏洞。在加上基金不舍得投入,等、欠,问题突出,设备能用就用,从粗制滥造到滥竽充数,材料不正规,不合格弄虚作假等等。比如施工过程中对大型的施工机械塔吊的缆绳,用电符不符合要求,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劳保物资使用及安全网的质量等等。如提前不检查、不督促、不教育,不备案,那么在实际施工生产过程中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施工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方法

对于以上安全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种种隐患,就现阶段建筑市场虽然不景气,但对于监督方、管理方、施工方的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依然不容小觑,形式严峻迫在眉睫,因此,针对安全生产管理浅谈几点方法:

(一)完善安全制度、建立安全培训

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由于生产一线大部分是农民工,要提高和重视对这个群体的安全培训,让他们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识。对于建设管理方要加大对企业的三级教育落实,安全技术的交底,特殊工种的岗前培训持证上岗。班组会制度,对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对现场的安全知识不清楚,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缺乏基本的安全规范基础常识、安全意识差、自我保护意识差,违规操作等等应坚决制止,并应建立奖惩机制。同时发挥监理的作用,对当天的生产施工现场的作业情况、对安全、质量、进度等形成日记,记录施工人员、工程、天气等情况。施工现场还必须配备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严格控制施工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工程转序,特殊工种。坚决杜绝各种隐患的存在,随时检查施工各个单元,降低安全隐患的概率。监理安全员应监督检查施工现场以保证施工环境和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现场材料及技术措施要求

诸多的工程质量问题往往源自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所以在施工现场作为监督方、建设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要严格控制材料进场关。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材料须“三证”齐全,不具备“三证”坚决拒收,同时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及检验,并于市场上的该材料进行了解和应用情况走访,了解第一手资料。对于那些进场的材料要在材料出厂之前作为甲方要派监理进场监工,对材料的原材料来源、制作加工现场记录并留下影像资料。对于不合格产品,达不到设计要求的一律不允许进场。已进场的材料要分批次的进行对材料抽检,送检,(对分批次进场材料进行抽样封存)由施工方、监理方共同实施,并留下书面和影像材料进行备案。施工现场建立库存材料明细表,建立材料、机具台帐、易耗品汇总、材料入库单、出库单等等。

完善技术要求:首先强化施工单位的法制观念,依法治企,强化责任意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机制和技术机制及各级人员的责任制。同时不定期的组织员工参加培训,交流经验,不断地提高员工的法纪意识和技术业务能力水平,从而使施工人员能有预见性的发现安全隐患问题并及时的排除,让一切安全质量隐患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摒弃靠经验,不会出事,意气用事等想法。只有这样才能减少安全质量问题的发生,同时有助于建筑市场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新合.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效率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付广龙.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研究[J].中国房地产业,2012,(11).

(作者單位:辽宁大连长兴岛经济区工程建设事务中心)

猜你喜欢
施工现场监理生产
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关于建设工程监理发展趋势的探讨
工程监理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Сварочное Проμзвоσсmво(《焊接生产》)2012年第5期要目
推行输变电工程设计监理的必要性思考
新形势下监理发展趋势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