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的“行政化”和“去行政化”

2017-03-22 10:26王艺璇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去行政化高校管理行政化

王艺璇

摘要:高校“行政化”是我国高校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管理方式,会因为管理层的非专业性而降低高校决策的科学性,增加办学成本,妨碍高校学术的有效开展,甚至滋生腐败,影响社会风气,高校“去行政化”进程势必需要加快。

关键词:高校管理 行政化 去行政化

高校的“去行政化”在2016年的两会成为一个全民性议题,正逐渐受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关注。它主要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政府部门对学校管理的行政化,二是学校内部管理的行政化。

一、高校“行政化”的形成

自我国的大学开始建立以来,大学就受到行政人员的管理和制约,经过多年的发展,这种高校行政化不但没有减缓反而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一)中国传统思想的禁锢

我国在历史上是一个权力高度集中的国家,“官本位”的传统政治文化思想根深蒂固,教育也难免落入这种思想的深渊。古代的学者为谋一官半职而参加科举考试,现在的学校更是行政色彩浓厚,这种行政制度下的高校吸引了大量的教师对待遇更高、发展机会更多的仕途道路的向往。

(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建国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一切社会资源由政府主导,政府分配。在这种体制下,我国的学校很少拥有自主权,一切按照政府的规划,循规蹈矩,在招生、学校建设、科研等各个方面都基于国家的指令办事。

(三)高校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教授”解决不了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化进程在加快,高校的发展不仅仅是学术上的问题,而更多地涉猎高校市场、竞争甚至是高校间、高校与政府之间的博弈。基于此,高校的发展需要一个有实权,说话有分量的人来主持大局,行政权力便成了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高校“行政化”的弊端

目前,高校的“去行政化”已经成为一个必须重视起来的议题,我们不得不承认高校行政管理的严格行政等级制度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弊端。

(一)强化了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甚至滋生腐败

高校的领导是由上级部门选拔,中央部门任命,高校领导的选拔权、任命权、考核权等都集中在政府手中。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校领导很少会不接受和采取上级的建议和命令。这就导致了不管上级的决定是否符合高校发展的实际,高校领导都更倾向于唯命是从,从而更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对高校的行政管理。而且对行政管理人员来说,他们有更有利的条件获得这些称号,甚至可以用职位便利,操纵职称的评审。

(二)降低高校决策的科学性,妨碍高校学术的有效开展

行政管理人员把重点过多地放在行政管理上,对学术发展的重视欠缺。一方面是,他们缺少学术上的知识,缺乏学术见解,不能提出有效的学术管理手段。另一方面是,他们在考虑学校的学术发展的同时,还肩负着“官员”的责任,必须时刻注意自己的态度、方式,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这对充分发挥其领导的积极性、创造性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三)增加办学成本,制约高校功能的有效发挥

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在工资、待遇、升职机会等各个方面都比教师要多很多,学校把高额的费用用在行政管理上,而教师的科研经费却有严格的限制,本身科研就是一件花费不确定的事情,高校的硬性规定,很可能会限制了教师科研的进程,不仅增加学校的成本,还制约高校学术功能的发挥。

三、高校的“去行政化”

高校的“去行政化”虽然已经受到了重视,但是要真正施行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和磨合。其在过程中受到了各种制约,所以,要想最终完成“去行政化”的任务,只能一步一步地逐渐采取深入措施,不能急于求成。

(一)高校“去行政化”的难点

高校去“行政化”难点主要体现在,旧有制度的难以废除和新制度的推行阻碍。首先,高校“去行政化”会受到既得利益者的阻碍。与高校教学活动相关的政府部门、管理者、教师甚至学生等主体对公立高校“去行政化”的认知不足,仍存在着“官本位”的传统思想。其次,高校“去行政化”的方向尚不明朗。现有的高校行政管理模式和体系早已根深蒂固,多年的高校管理体制把大学固锁在“行政化”的路径之中,行政权力凌驾于学术权力之上,高校去行政化后的高校管理制度难以确立。

(二)高校“去行政化”的建议

第一,改革政府对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完善有关高校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的法律法规。政府适当减少对高校教育的干预,尽可能多地利用市场竞争机制来调节高校。减少空降校长的专业风险,更注重培养学术型人才。将教授治学与行政管理有机结合起来,更加强调教授治学的重要作用,缩减行政管理人员的编制和预算,适当增加科研和教学经费。

第二,改革高校内部的行政化管理,建立独立的学术权力机构及学术决策体系。行政管理人员的决策往往是听从上级安排,或者从一个行政人员的角度来治理高校,虽然行政管理人员早已知晓这种高校决策体制的弊端,但是每个高校的管理人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不想特立独行而想与其他高校保持一致的心态,甚至,不愿意放手权力的心态。所以高校内部不仅要注意培养学术至上的良好风气,还要从思想上改变并端正行政管理人员的态度。

第三,主張高校“去行政化”并不意味着短时间内完全摒弃高校的行政化管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要扭转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失衡状况,强化学术权力,弱化行政权力。

参考文献:

[1]韩建华,叶志坚.高校“去行政化”的理性审视[J].教育发展研究,2010,(09).

[2]张发旺.关于高校“去行政化”的几个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03).

[3]赵峰.论高校的政治权力与“去行政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2).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烟台))

猜你喜欢
去行政化高校管理行政化
高校行政化与去行政化探析
高等学校“去行政化”路径探索
去行政化 必越的关山
“去行政化”破冰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