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

2017-03-22 10:54曹广超孙语林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形成过程

曹广超+孙语林

摘要:了解与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更好的围绕群众路线开展党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依据党发展的历史进程,本文首先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分阶段描述,然后对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分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党的群众路线 形成过程 丰富发展

党的群众路线与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一样,是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特征。毛泽东把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党的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为我国的革命斗争、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基本方向,为我国社会实践提供了方式方法。另一方面,我国的革命斗争也推进了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因此,了解与认识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对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鼓励党员更好的围绕群众路线开展党的实践活动。

一、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过程

(一)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萌芽阶段

中国共产党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萌芽阶段。1921年党的一大会议召开之后,提出的纲领和决议中没有直接反映出群众路线的概念和思想,但强调了要“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1922年党的二大通过的决议中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是一个群众党,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员一定要深入到群众中去开展运动。这个时候虽然没有形成群众路线,但已明确提出了群众的概念,并强调了深入群众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之后的几次党的会议中,虽然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群众路线思想,但都强调了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性和团结农民、青少年等的具体工作方案。因此,在建党时期和大革命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萌芽时期,虽然没有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明确群众路线的思想,但在这个阶段,中国共产党已经深刻认识到了群众是党的重要工作对象,强调了群众工作的重要性。

(二)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孕育产生的阶段,当时的形式对于形成党的群众路线提出了现实要求。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次年4月,朱德的部队与毛泽东的部队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这就是著名的“井冈山会师”。此时,建设、巩固和发展根据地成为了党面临的重要任务,关系到党和红军生存和发展。党内急需正确的思想指导,来引导党员如何定位和处理群众关系。1928年11 月,李立三首次中国共产党提出群众路线的概念。紧接着,次年9月,周恩来在审定的《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强调没收地主豪绅财产、红军筹款等工作需要通过走“群众路线”来进行,再次提出了群众路线的概念。此后,毛泽东在一系列文章、讲话和指示中对于“群众路线”进行了反复的强调和深入的阐述。

毛泽东认识到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通过唯物主义的理论指导,结合现实需求,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将“群众路线”思想上升到指导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指导思想之一。1929年12月,毛泽东在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上作了报告。强调中国共产党除了通过发动军事力量消灭敌人以外,还肩负着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重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政权。并阐述了一些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方式方法,认为中国共產党应进行议会讨论形成统一的思想和方案之后,再经过群众去执行。通过确立群众路线,中国共产党真正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的核心价值观问题。

(三)党的群众路线正式形成阶段

抗日战争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正式形成阶段。全国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成了全国性的大党,担负了更加重大的历史使命。党的建设方针和路线不再仅仅在部分革命根据地贯彻实行,而是要逐步扩展到全国范围。此时,如何建设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对于中国共产党全体成员来说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1.《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的起草

1943年6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提出了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两种工作方法。认为在党的工作过程中,切实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才是正确的领导。中国共产党需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深入分析总结研究,得出方案,再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使群众理解接受并采取行动,并通过实践检验理论方案的正确性。然后再将检验结果从群众中集中起来,由中国共产党成员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研究,得出下一步的新方案,再到群众中坚持下去,经历实践的检验。这样反复循环,使真理在不断的检验中明确并被提炼出来。

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对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进行了系统、科学、完整地论述,对于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形成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它详细描述了如何坚持和完善党的群众路线,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2.党的七大的召开

党的七大的召开是党的群众路线形成的又一个标志性事件,对于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系统化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七大会议召开前,党在六届七次全会上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系统总结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

1945年,党的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着重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报告中强调了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力量,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紧密联系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关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是中国共产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中国共产党每一个党员都要坚持和人民打成一片,信任和帮助广大人民。与此同时,刘少奇也在七大会议上强调了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的政治路线,进一步确立了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地位,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思想的正式形成与确立。

(四)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善阶段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完善阶段。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地位出现了转折,其面临的国内外形势也更加严峻,此时,完善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深入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是一个紧迫而现实的问题。

1956年党的八大会议对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进一步的总结和完善,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更加精炼明确。邓小平认为党必须在工作中坚持并发扬群众路线的传统。邓小平在会议中,将党的群众路线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民群众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中国共产党要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另一方面党的领导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并将党的群众观点和党领导群众两者进行了概念上的统一,进一步丰富和明确了党的群众路线的内涵。八大将党的群众路线第一次正式写入党章,要求全党成员发扬群众路线传统,不能脱离群众,凌駕于群众之上,戒骄戒躁,与官僚主义现象做斗争。

二、党的群众路线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此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党的群众路线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之后的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高度提炼和概括。之后的十二大也通过的党章指出了党要继续坚持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强调要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党的十四大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补充进党章。之后,我国的历届代表大会都会强调党的群众路线,并不断完善和提炼,最终在十八大会议通过党章确立和体现了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经典表述,即以“两个一切”为基本群众观点,“一来一去”为党领导群众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其中,“两个一切”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来一去”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除了对于党的群众路线的不断精炼概括和反复强调,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还不断对党的群众观点进行了继承、创新和发展。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党要依靠群众,同时又要对于群众进行教育和引导,对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两个一切”根本观点进行了进一步拓展。

三、结语

党的群众路线是唯物主义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实际工作相结合的产物,形成于我国革命时期与建设时期,发展于我国改革开放时期,是经历了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是行之有效的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之一,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征与政治优势。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每个党员都需要坚持和发扬的光辉传统,对于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觉悟、更好的围绕群众路线开展党的实践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亚丁.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及其主要条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3,(05).

[2]曲青山.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J].前线,2013,(10).

[3]王晋林.对党的群众路线形成发展的历史考察[J].实事求是,2014,(01).

(作者简介:[1]曹广超,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 历史与政治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2]孙语林,硕士研究生,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形成过程
题组设计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习近平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思想形成过程探析
柳田国男民俗学形成过程的研究
论职业中学立体几何中的过程性教学
中小企业吸收能力形成及特征研究
网络舆情的形成过程与演化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