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

2017-03-22 11:00徐炀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生态文明意义建设

徐炀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基础和原则就是道德问题。生态道德建设事关生态文明的整体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及可持续的生态文化具有战略性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研究生态道德建设涵盖的主要内容,进一步剖析这种意义,希望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起到主要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 建设 生态道德 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是现代名词,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一种文明体系。它主要涵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三方面的体系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在其中处于基础地位,它从文化价值观的角度入手,对整个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起到了理论支点的作用,同时又对生态文明建设实践发挥了指导作用。本文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三方面进行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研究。

一、生態道德建设概述

生态文明建设当中所包涵的道德问题,并不是单一的道德问题,而是多种道德混合的问题。比如伦理关系、生存关系、利益关系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不同的道德问题。

最初的道德问题,来源于原始宗教生活。我们知道原始宗教讲究万物皆有灵,这对于古代的劳动人民而言,极具诱惑性。因此人们长期受这种观念影响,在许多劳动、生活当中,充满了隐晦的色彩,比如过鬼节、烧纸等等,这种敬神敬鬼的思想,仍然存在。这恰恰反映了宗教文化当中的实际一面。孔子提出,鬼神可以敬而远之,意思就是强调鬼神不要得罪它就可以了,现实生活才是最重要的。这种思想影响了人们的心灵,因此我们看到,人们对于道德认识,从宗教的基础上,逐渐转变为了世俗生活。从精神信仰,变成了实际生活原则。这种实际性原则体现在了生产、生活、娱乐等各个方面,可以满足了人们的现实需求。

我国古代生态道德主要体现在君臣伦理、家庭伦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上面。伦理作为一种手段或者方法,对于稳定各种关系,具有实在的好处和意义,成为了整个社会运转的良好纽带。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人们的意识产生转变,这种平衡稳定性开始被打破,因此,现代的生态道德建设需要重新被构建,按照现实需求要去重新考量和评估。

二、生态道德建设意义之人与自然道德关系

生态环境当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由来已久。随着人们的认识转变,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最初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相互融合,不分彼此的。人就是自然,自然就是人,人对自身从来没有“非分之想”,人觉得自己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这从自然宗教就可以看出来。自然宗教里面,人和自然平起平坐,互相馈赠。自然给人类带来阳光、带来水、带来空气、植物,人类在享受这一切后,通过敬鬼神、敬天地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感谢。这个阶段,人与自然的道德,是和平共处、不分尊卑的道德原则。

随着工业文明的发生,自然科学的发展,人对自然有了重新的认识,人类发现,自然不过是一堆没有生命的客观物体,自然所蕴含的价值,可以让人类得到欲望的满足。在这种私欲的膨胀下,人类开始内心发生转变,将原来坚持的平衡道德原则打破,从自然中彻底脱离出来,将自然踩在了脚下,以我独尊,肆意践踏自然,有学者认为,这种心理其实是人类的一种长期受困与自然束缚的报复心理。本文觉得有一定的道理。总之,进入近现代,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许多巨大的变化,那么其中所维系的道德关系也悄然变化。这时候的道德关系,是单方面的关系,是利用并且不负代价的关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环境的不断破坏,自然似乎开始报复人类了。人类重新开始审视几百年来的发生的一切,重新评估这种不平衡、不公正的道德关系。这种必要性已经凸显。

从人与自然的这个层面上来看,加强生态道德建设的意义总结如下:

首先,重新评估人与自然的关系。本文认为人与自然是一种此消彼长的关系,人在自然属性上,属于自然,在社会属性上,脱离自然,因此,人与自然的道德原则应该是相互尊重、不分尊卑的关系。

其次,重新确立人与自然的道德原则。本文认为人与自然要本着适度相处的原则。在生态建设当中,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不能过度开发资源,给自然一个喘息的阶段。

三、生态道德建设意义之人与人的道德关系

生态环境当中,人与人的道德关系始终是重要的关系。它不仅仅是一种生态道德建设的关系,更是一种生存的关系也是一种存在论的关系。

西方关于人与人的道德关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哲学是鲜明的个人哲学,他主张人要认识自己身边的事物,不要迷恋于寻找自然的奥秘。自然世界是神创造的,没有智慧的人是无法认清的。人的最终目的是认识神。如何认识?先认识你自己,认识身边的事物,靠美德认识。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就是这个意思。在之前的智者学派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后,苏格拉底又找到了人的本质,即人的精神主体和道德事物。他认为哲学家的事业就是让灵魂从身体里面解脱出来。对身体的认识导致了神学目的论,对心灵的认识导致了道德哲学。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发现,苏格拉底第一次旗帜鲜明的将人与人的道德提出了出来。这样道德关系问题就从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转移到了人与人的道德关系上了。

我国的孔子在构建道德关系上面影响巨大。它几乎影响了几千年的文化进程。孔子所构建的家庭伦理观,是我国道德关系的基石,甚至是社会关系的基石。他把家庭伦理关系构建为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这种实验,孔子旨在将这种模式推行到社会关系层面,虽然最终没有实现,但是,这种家庭伦理关系向我们展现人与人的道德关系的最高标准。

总之,生态道德建设的人与人的道德意义总结如下:

首先,生态道德建设是一种基于文明体系下的道德体系,它的基础就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原则和标准。

其次,重新认识人与人的相互超越性生存,构建一种合作互助模式,在合作的基础上有序竞争,力保实现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四、生态道德建设意义之人与社会道德关系

从本质上说,生态文明当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就是人与他人的关系,生态道德中的人与社会道德问题,其实就是个人理性与共同理性的问题。在个人的眼中,社会就是一个由他人组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某种程度上包涵所有人,但是某种程度上又独立于个体,其中所蕴含的矛盾性,才是构建人与社会道德关系的最大难题。

生态道德建设意义,必须要考虑到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问题,本文将这种意义总结如下:

首先,人与社会的道德问题是一个生态存在的问题,什么样的存在,就决定了什么样的道德关系,研究这种关系的难点在于生态的存在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研究生态变化的规律,就是意义所在。

其次,人与社会道德关系的根本是人与人的道德问题,难点在于人的权利分配问题,如何有效的分配人的权利,决定了人与人的道德相处关系,同时也决定了人与社会的道德现状关系。解决好了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也能有效的对生态道德进行合理的预测和控制。

五、结语

目前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道德建设讨论越来越多,我国由于处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此类问题的研究,对于现实的指导具有实践意义,因此本文对此展开了三方面的讨论,希望通过这种讨论,可以为这个话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梳理作用,希望可以为生态道德建设起到一些帮助。

参考文献:

[1]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存危机与资本主义[M].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2]费希特.自然法权基础[M].谢地坤,程志民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环境伦理学[M].杨通进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猜你喜欢
生态文明意义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