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90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2017-03-22 11:17陈正堂张宇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互联网

陈正堂+张宇

摘要:高等教育在增强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同时,最为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的社会主义坚定的理想信念。本文通过对90后大学生党员入党动机及理想信念教育问题的分析,明確我国当前90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现状,存在的问题,理想信念动摇的原因,并提出树立理想信念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 大学生党员 理想信念

2016年12月6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早在2004年国务院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表明国家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树立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是高校党校工作的重要基础。理想信念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坚定大学生党员的社会主义信仰,使其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中坚力量。在“互联网+”时代下,90后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已经完全离不开互联网,互联网接收、传递信息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播的速度不断加快和范围不断加大。信息获取渠道的不断拓张,为高校党建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通过互联网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使之成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阵地。但互联网的普及带动舆论信息的自由化,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带来一系列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90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问题现状分析

“90后”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现状分析。“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当代高校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理念、价值观进入中国社会,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造成巨大的冲击,“90后”大学生首当其冲,其中部分大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价值观、责任感等意识形态上,出现了困惑、迷茫甚至违背社会道德。笔者通过跟“90后”大学生党员的交流,探讨人生目标、人生规划、专业学习、理想信念,并对高校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和文化观念涌入我国社会,使得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趋势。现代信息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处可以获得,大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展,许多大学生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拼搏可以取得成功,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与此同时享乐主义、个人主义也充斥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使得部分“90后”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虚度时光,过分重视自身的精神满足,将拜金主义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追求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的竞争机制对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具有重要影响,“90后”大学生必须通过不断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为自己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也使得部分大学生将个人利益凌驾于他人利益至上,漠视集体观念、违背社会道德,损害他人利益。

“90后”大学生入党动机。理想型:他们拥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信仰马克思主义,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理性信念,通过加入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身价值,为促进国家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盲目型:部分大学生党员受到群体的影响,跟风似的选择加入共产党,以此寻求被群体认可。趋利型:部分大学生党员因现今党政机关、国家企事业单位等招聘时,招聘岗位要求政治面貌为党员,导致部分学生将党员作为入职和未来升迁的资本。

二、互联网+时代下“90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的作用

理想信念教育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将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给社会成员,使其成为全社会成员的共同的思想追求,并以此指导社会成员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键,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则是重中之重。

互联网+时代下,为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更加快捷高效的信息平台,实现了理想信念教育信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以此快速规模化的传播正确的思想、理论、政策,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全方位。同时提高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在数字信息和新媒体的支持下,利用互联网促进师生双向互动,打破时空界限,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能做到针对性辅导,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三、互联网+时代下“90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建议

(一)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时代性。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最为重要的内容,其目的在于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大学生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运用互联网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引导大学生党员提高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使之成为大学生党员的理想追求和精神支撑。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使理想信念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践性。将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从知识的讲授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使其充分融入到专业学习、校园文化建设、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帮助大学生党员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引导他们提升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对人生的社会价值进行深入思考,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坚持教育活动的实践性,关注“90后”大学生党员的群体和个体特点,才他们的实际出发,通过对自身客观的评价,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三)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多样性。在各个国家都存在理想信念教育,“90后”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须结合我国社会的实践,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又尊重个性发展,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教育。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现理想信念教育的完整性,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90后”学生党员在理想信念方面主体是积极健康的,但也有迷茫和彷徨。加强“90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充分了解大学生党员的群体特征和个性发展,明确理想信念教育的艰巨性。该教育关系到学生党员的个人发展、国家建设、社会发展。保障“90后”学生党员理想信念教育的提升,力求教育理念的时代性、实践性、多样性。

参考文献:

[1]徐俊川.论当代90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J].湖北社会科学,2010,(10).

[2]郑承军.理想信念的引领与建构——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黑河学院)

猜你喜欢
大学生党员理想信念互联网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坚定理想信念 锤炼优良作风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增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