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好人之城”对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研究

2017-03-22 11:21付媛媛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付媛媛

摘要:沧州市正在集全市之力大力推进“五城建设”,其中“好人之城”建设所形成的强大的舆论氛围与环境氛围都将对沧州地方性大学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主要对如何将“好人之城”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效果最大化进行研究,探索将“好人之城”的建设成果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好人之城 推进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意义 途径

一、沧州市“好人之城”建设情况

推进沧州市“五城建设”,是市委、市政府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好人之城”建设,着眼于城市精神的培育,着眼于更多正能量的弘扬,着眼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协调推进,着眼于社会力量的引导。“沧州好人”典型代表的评选开始于2007年,此时的沧州,正面临着成为全省新的增长极和隆起带这一新的历史发展机遇;谋求大发展,就要转变思维方式,提供发展需要的环境,保住斗志和后劲,关键靠人、靠精神。精神文明是一个城市的魂,道德建设必须要抓好。道德堤坝必须修复与捍卫,市委将精神文明建设提上了重要日程,大力加强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之所以叫“沧州好人”典型代表,一是离老百姓近、亲切;二是希望全体沧州人都是好人,选出的只是代表。截至2015年底,全市先后评选出各级各类身边好人48000多名,累计有157人荣登“中国好人榜”,上榜人数连续多年领跑全国地级市,“好人之城”已成为沧州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好人之城”建设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好人就在身边,学好人做好人,在沧州已成为一种风尚。沧州市为“崇高的小人物”建立道德馆,500多名身边的榜样展示感人的事迹,蓬勃开展的好人之城建设,展示着人间真情,演绎着人间大爱,也彰显着一座城市的道德力量。 大学生是社会正能量的有力传播者,也是沧州市“好人之城”建设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沧州市各高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如火如荼的开展,爱心组织数量不断攀升,爱心援助、义务帮扶等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届届学生中传承,在沧州市承办的各类大型活动中(如国际杂技节、国际武术节、省运会等)大放异彩;在日常生活中,志愿者深入到沧州市的各个角落,他们关注留守儿童、关注空巢老人、关注弱势群体,他们奉献爱心,捐衣捐款,奉献着他们的爱心,贡献者自己的青春力量,“好人之城”在时刻感召着这些大学生志愿者,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

大学是一个人思想成长和成熟的重要时期,能否科学、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是衡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标准。伴随着教育制度的不断改革与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来袭,在重利轻义、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大有繁衍之势的今天,简单的、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走近学生的灵魂深处,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行动上形成自觉。而沧州“好人之城”的建设所形成的强大的、良好的教育氛围和感召氛围,对学生思想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着学生学好人、做好人,不断实现思想和心灵的净化与洗礼,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好人之城”建设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宣传沧州好人、学习沧州好人、走进沧州好人,让学生在入学之初就感受到沧州“好人之城”的氛围

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从小的生长环境各不相同,对沧州市“好人之城”情况的了解程度也不尽相同。通过团课、班会、参观、校内宣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好人之城”建设的背景和成果,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道德馆,走访沧州好人,向身边的好人学习,使学生身处“好人之城”,感受“好人之城”,从而自觉地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社会正能量。

(二)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抓手,引领更多的学生在“沧州好人”精神的感召下,自觉成为“沧州好人”,加入到建设“好人之城”的队伍中来

通过学习“沧州好人”的感人事迹,有很多同学被好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所鼓舞,有强烈加入到爱心组织中服务的愿望。学校号召在校学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提倡广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为他人提供更加高水平的服务。从历史与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为游人提供义务讲解到体育学院的学生为市民科学健身提供帮助;从计算机专业学生为大家提供电脑义务维修到教育专业学生为自闭症儿童提供的爱心帮助;从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为多个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到电子专业学生为市民免费维修家电;从国际杂技节到国际武术节,志愿者“蓝精灵”的高质量服务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与会来宾的称赞……高水平、精准的志愿服务工作赢得了赞誉,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收获到了快乐,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得到了提升,成为“好人之城”建设的重要力量。

(三)让“好人之城”的精神对大学生个人良好道德准则、行为习惯的养成做起到的积极作用

将“好人之城”的工作推进情况以及“好人之城”建设过程中所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和人物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开展方式要多种多样,要在原有教育模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互联网+”条件下所产生的新的宣传和教育平台,将QQ、微信平台、贴吧、微博等多种大学生更易接受的形式运用其中,保证教育效果。时代进步需要健康向上的道德风尚引领,社会发展需要道德楷模的力量推动。 大学生良好道德水平和行为习惯的养成也需要榜样的力量。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为平台,以重大活动、重大节日为契机,组織学生开展好活动,对学生进行正确、科学地引导,有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戚建霞,王颖.打造石家庄市城市文化品牌的新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07).

[2]田海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现实目标和根本追求[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5).

[3]秋石.正视道德问题 加强道德建设——三论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现阶段道德状况[J].求是,2012,(07).

[4]艾文礼.走出中国特色河北特点文化强省建设之路[N].光明日报,2012-04-12.

[5]赵爱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的建设全过程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9).

[6]常朴.一座城市 因为好人而充满温情——沧州,好人之城[N].渤海早报,2014-11-11.

(作者单位:沧州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完善司法责任制度
试论推进黔南州森林资源普查工作采取的措施
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