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017-03-22 23:27宫树华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高职学生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宫树华

摘要:近十年来,互联网技术已在我国各层次院校内陆续普及。广大院校借助互联网可以轻松实现网络教学,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同样也能利用互联网涉猎各类知识。对于高职院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尽快适应“互联网+”背景下对高职学生的塑造和引导功能,进而不断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高职学生 实效性

对于高职学生而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使全体学生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互联网带给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越性,进而不断提升教育效果。

一、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和领域

鉴于高职院校以职业教育为主题,以培养学生对未来职称的适应性以及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度为基本教育目标。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立足于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现状。首先,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自觉转变观念,学会摒弃陈旧的教育方式,积极运用互联网对全体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家在学好专业课和公共基础课的同时,增强主旋律意识,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思想问题。具体地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以校园网站为平台,完善网站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块内容,并渗透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案例,使学生们通过电脑和手机随时查阅到最新的思政工作目标和要求,宣传主流意识形态,使学生们在潜移默化中领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和内涵,明确教育目标和要求,以实现“线上收看,线下实践”的基本教育目标。其次,为克服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偏向于枯燥的理论说教的弊端,高职院校可注册“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博、微信公众号,选取优秀的思政教育纪实片、电影、主旋律民歌和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宣传片等视频资料,将其发布到微博和微信公众号上,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学生们通过订阅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就能了解到本校思政教育的最新动态。在每篇博文后面都要開通评论功能,使学生们在观看后记录下个人的心得体会,便于找准心中的标杆,同时激励自己以先进案例为榜样不断前行,引领思想航向不偏不倚。让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平台真正成为院校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网络平台;同时也使思政教育更“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缩短思政教育与学生心灵的距离。

二、奉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互联网+”背景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绝非简单意义上的理论灌输,也不是机械性地“要求”与“被要求”,更不是要垄断话语权。这些基本的认识问题若不加以解决,那么思政教育无疑会丧失“实效性”,甚至只能沦为形式意义上的一项任务。这就需要思政工作者善于将心比心,密切结合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善于捕捉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动态,自觉深入到学生之中,常去学生寝室与大家谈心,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这样一来,学生们才不会感到思政工作有多么“严肃”和“枯燥乏味”,而是对其倍感亲切,更有兴趣地接受思想教育。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与院支部、院团委密切沟通,了解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状态,特别要追踪观察应届毕业生的就业行情,了解学生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善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体现其思想智慧。在教育课堂上要与学生转换角色,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教师要对每一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抛砖引玉,学生们可以分组讨论、交流心得。例如,在宣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的精神主旨时,教师切忌纯粹地宣讲理论,而是要借助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学生们播出“六中全会”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可以搜集大量的网络资源,以动画小视频的方式再现会议情景,便能让学生们感到思想政治工作离自己很近,绝非那么神秘和遥远。与此同时,教师要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鼓励4-8名学生为一个小组,分组交流新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及《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并结合本院校的实际,谈一下对这两份重要文件的认识。可见,在新媒体的教学环境中,教师给予学生一个独立思考的广阔空间,在提高全体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极大地宣传了党和国家最新的大政方略,使全体学生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始终同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维护党中央的核心权威,更坚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伟蓝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基本规律的认识,使学生们更高效地掌握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理论修养。

三、善于分辨网络信息,捍卫思政教育的主导权

由于广大高职学生涉世未深,对于网络上大批量的信息的鉴别力尤为关注。为此,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引导学生剔除不健康、低级、庸俗的网络信息,在网络上要不看、不信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非法有害信息,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辨能力,同时要对错误的网络舆论进行坚决抵制和严厉惩处。院校要会同信息监管部门一道,通过设立防火墙等技术有效屏蔽一切有害信息,防止其污染思想政治教育领地,始终确保学生所接触信息的健康性和正确性,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四、结语

高职院校必须善于运用“互联网+”平台,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围和领域,奉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能力,从而为思政教育注入更多正能量。

参考文献:

[1]王峰.“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高职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企业导报,2016,(11).

[2]杨薇.浅析“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快乐阅读,2015,(18).

(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高职学生实效性思想政治教育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