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研究

2017-03-22 23:31言意文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高职院校

言意文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主导信仰,给我们带来了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目前高职院校多数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状况良好,但是个别学生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从而妨碍他们健康成长。鉴于此,本文就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高职院校 马克思主义信仰 培育 研究

信仰是人类所独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它作为人的精神支柱和行动指南,对个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影响都是巨大的。然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可谓是困境重重,不仅影响了高职院校思想道德工作的开展,而且给学生的长久的发展造成困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自身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探究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对策,切实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力度,从而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一、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现状分析

(一)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识不到位

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只对思政课老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较为熟悉,而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容的实质还缺乏足够清晰的认识,甚至有的同学将马克思主义信仰等同于共产主义的实现,界定模糊导致了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坚定的情感。另外,我国一些高职院校还存在着一定的功利教育现象,他们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放在首要位置,而忽略了思政教育,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但是由于缺少马克思主义理念,使学生难以形成科学的、正确的信仰,最终影响其自身的发展。

(二)培育方法不到位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出现困境的主要原因是培育方法的不合理,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理解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都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放在思想政治课程中进行共同教学,而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方法,一些院校仍然沿用传统的理论知识灌输式教学手段,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得到培养,从而导致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难以正常开展。另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较为抽象,单一的理论灌输式方法无法让学生学习到该理念的真谛,最终影响学生正确科学信仰的形成,同时也给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造成困扰。

(三)师资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素质高低是决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进展顺利与否的关键所在,加强和改进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学水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一方面给教育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造成制约,另一方面也影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和对马克思主信仰的认同。由此可见,要想改善当下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困境,关键要加强师资队伍的素质建设,只有保证教育者本身的素质足够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相关理念,从而实现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的目的。

二、加强高职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对策分析

(一)提高重视力度

当下解决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问题的首要工作就是提高对其的重视力度,只有这样才能给学生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首先,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为核心,构建多部门合作、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大格局;其次,院校应当定期从校外聘请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学家进行讲座,给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的正常开展创造条件,从而促进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最后,高职院校相关思想教育工作者还应当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全方位的掌握,一旦学生掌握一些不良的信息,要及时进行遏制,从根本上防止资本主义观念对学生思想的蛊惑。

(二)创新教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相对抽象,这使得学生在进行理解时较为困难,因此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核心所在,相关教育工作人员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具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摒弃传统的理论教学手段,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基础上进行创新,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开展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涵。另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要注重主要渠道和校园文化相结合、一般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必修课与讲座课相结合,拓展教育渠道,补充教育内容;

第二,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高职院校教学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了便利。因此,高职院校相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将多媒体技术与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进行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将复杂、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进行具体化、简单化,从而更加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前文分析了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素质水平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还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思想政治课程相关教育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提高教育工作者的道德品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是一项对思想道德素质要求较高的工作,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品行,才能更好地开展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工作,从而促进学生科学信仰的形成。另外,还应当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保证教师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专业素质足够高,才能更好地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让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从而提高自身的修养。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包括重视程度不够高、教学方法不合理以及师资队伍水平有限等,这使得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进度缓慢。因此,高职院校相关教育者必须重视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工作,在原有教学方法基础上进行创新和优化,从而为社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春丽.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困境及途径探析[J].科技风,2015,(13).

[2]曹俊.高职院校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原因[J].文学教育(中),2014,(04).

(基金项目: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专项课题(D201601)“当代高职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的成因及对策研究”;作者单位: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高职院校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网络多元时代如何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问题的哲学思考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