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研究

2017-03-22 11:59许超吴桢张程陈国宾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

许超+吴桢+张程+陈国宾

摘要: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形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社会理念和公民道德的高度概括。中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建设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效果关乎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对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根据中学生特点探究符合社会发展的多元培育路径。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学生 路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国家精神、社会理念和公民道德的高度概括。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接班人,对广大中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仅关乎“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实现,更关乎国家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一、当下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

(一)中学生“重知识轻素质”现状没有真正改变

自2009年以来,我国开始实行新课程教学,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学“重知识、轻素质”的局面。但受中、高考压力的影响,多数普通中学领导仍然将教学工作放于首位,认为素质教育是软性的,甚至是可以忽略的环节,为此学校对素质教育的投入力度不大。且中、高考录取模式改革力度也较小,以致应试教育的片面性仍然普遍存在广大中学生中。

(二)信息时代导致学生价值取向模糊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已经渗透至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作为一个开放性的话语空间,各种社会思想都在迅速传播。面对传播速度快、信息量大的信息时代,处于“三观”形成关键期的中学生辨别能力尚缺,很容易受西方物质消费主义以及拜金主义的影响。甚至中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追求已经超越了对师长的崇拜与感恩,而这些都会对中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误导,使得中学生的价值取向陷于模糊状态。

(三)学校德育教育力度不够

学校教育重学术更要重视人格,这样才可以培养出有知识有德行的学生。但当前多数中学却将德育教育作为教学工作的配角,甚至无法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当前,很多学校的管理工作都依赖于班主任,以致班主任面临着升学与德育的双重压力,使其在某种程度上导致管理工作的随意性,管理学生时也简单粗暴,以致中学生对班主任产生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实行。除此之外,中学面对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及社会的中、高考强大压力,学校为完成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成绩,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四)家庭、社会教育欠缺,尚未形成合力

在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家庭、社会对中学生教育不够,依赖学校程度大。一方面,当前大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其极其溺爱,以致中学生缺乏同理心且抗挫能力较差,严重阻碍了中学生德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会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由社会大形势来看,社会上并未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良好态势,仍然存在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等问题,当学生面对时便会很容易出现思想迷茫的状态。总体来讲,家庭与社会也对中学生的健康成长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家庭与社会教育的欠缺也会拉低学生的德育水平。

二、中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探析

(一)扣好精神“扣子”,加强信念教育

坚定的信念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源泉与精神支柱,且其与国家历史使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政治的坚定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只有我们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念,才具备行动导向,进而做事时才会立场坚定,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时也就更加自觉。对此,通辽实验中学团委充分发挥舆论宣传阵地作用,不断深化仪式教育,每周一例行的升国旗仪式强化了学生的爱国意识、高三学生成人仪式和初三“告别童年迈入青春”青春礼活动强化了学生公民意识、“知事迹、探精神,多维度学雷锋”活动强化了学生助人意识、“我读宪法”活动强化了学生法制意识,夯实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品格基础。

(二)搭好活动舞台,创新教育载体

只有内心体验东西,才会真正铭记于心。为了加强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学校应组织学生参与并体验活动,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

(三)树好模范典型,发挥榜样作用

社会需要榜样,思想需要先导,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需要一系列的榜样在生活中进行阐述与实践。榜样的树立可以说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动力与向导。为此,各中学应推出榜样事迹,并使榜样更具体可感。例如,通辽实验中学团委不断找寻和挖掘身边的先进事迹,并续开展五届的感动校园人物活动,从宣传、推荐、评选、公示到颁奖典礼完全仿照“感动中国”。同时也开展了“实验雷锋”活动,向全校学生讲述了身边的“雷锋式”学生故事,推动了雷锋精神的傳承和弘扬,使学校逐渐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体效应。

(四)做好文化引领,建立长效机制

制度对人的约束是表面,文化对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学校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以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导向与激励作用。首先,学校应完善校园文化的活动设施,并加强图书馆、校史馆的建设,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实践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还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融入校园活动之中,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核心价值观念。例如,通辽实验中学团委组织优秀学生进行学法报告会,借助上级团委平台邀请名校学子进行励志报告,举办“书香实验——我讲名著”、“同心共筑中国梦”演讲比赛等文化活动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培育与实践是当前德育教育的重要课题,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备重大且深远的意义。本文中通辽实验中学团委开展了不同形式且兼具创新性的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学生中得到了广泛深入的宣传和实践,成为激励学生不断前行的强大正能量。

参考文献:

[1]于俊如,董翔.青年核心价值观的塑造:现实背景、基本内容与培育机制[J].中国青年研究,2010,(04).

[2]徐涌金.试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表述[J].社会科学战线,2013,(06).

(本文为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课题研究资助项目;作者单位:内蒙古通辽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