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欺凌案件频发看小学生生命教育

2017-03-22 12:05陈秋艳
祖国 2017年5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生命教育小学生

陈秋艳

摘要:进来,校园欺凌案件频发,一件件悲惨的事件不断发生,悲剧不断上演,我们在心痛的同时,要深刻认识到这中间存在的问题,就是在校学生们对于生命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敬畏生命的意识,笔者旨在通过对校园欺凌案件的些许思考,对小学生生命教育的教学活动中敬畏生命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结合美国的相关经验,针对我国实际,提出相关对策。

关键词:校园欺凌 小学生 生命教育 敬畏生命

在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无论世界的哪个角度里发生了何种事情,不论事情大小,都会第一时间被外界知晓,在享受信息化带来的便利的同时,生活也变得透明,所以,进来网上铺天盖地的校园欺凌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社会舆论界掀起了惊涛骇浪,让我们不得不把视角投到这一问题上。

校园欺凌,还被称作欺负、学校欺凌或者叫欺凌,是指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持续的,不间断的对于个人或者群体,无论是对其心理进行恐吓,还是对其身体进行恶意言语的攻击,或者行动上的攻击,并且前提条件是受害方与欺凌方是在权力、体型等外界因素极其不对等的情况下,致使受害方不敢作有效的反抗的行为。校园欺凌的欺凌方和受害方可以是个人,亦可以是群体,通过攻击受害方的身体和心灵,让受害方感受到无法承受的痛苦、恐慌、羞愧、尴尬以及忧郁等一些列的不可逆转的伤害。无论校园里或者校园外都是有发生校园欺凌的可能的,更有甚者可能也会发生在互联网上。

在当今的校园中,校园欺凌的主要表现形式基本包括以下几类:一是索要钱财和贵重物品,如果不给就恐吓威逼利诱。二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倚强凌弱。三是伺机找茬,因为很小的事情就大打出手,侮辱他人人格的同时,伤害他人身体。四是莫须有的讲“义气”,用非正常手段暴力争论高低。

近来我们关注较多的校园欺凌案件有:山东省兰陵县8名中学女同学群殴一位初一女同学,她们从网络上学来的大人方法,而后又将整个打人的过程记录下来,传到网络上去。南京的一位初中生再被高年级的学生索要财物不成后,不仅遭受毒打,还被拉到厕所被强制吸食粪便,更有甚者他们将这一行为记录下来,发送转发给其他同学,完全是非人的行为,人人闻而诛之。

不论是何种的欺凌都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校园欺凌是对受害方和欺凌方都有着同样的伤害的。对于欺凌方,长期的内心得到欺负他人带来的成就感,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缺少同情心的不健康心理,不能及时正视自己,会误入歧途。对于受害方是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很大的创伤,会留下很久都不会平复的阴影。

其实,我们在震惊于校园欺凌案件的频发的同时,应当正视这一问题,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的发生呢,我认为,答案就是现在的学生们没有对于生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没有重视生命,敬畏生命,他们对于自己欺负他人,欺辱他人生命所带来的后果是多么的严重根本没有意识,根本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和生命的结束是多么的悲痛。所以加强当代小学生对于敬畏生命的教育,亦是解决校园暴力不可缺少的一环。

所谓敬畏生命的教育就是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的价值、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对终极信仰的追求,养成学生的关爱情怀,使他们学会过现代文明生活。敬畏生命的教育是通过对认识生命的起源、发展、终结,从而认识生命、理解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进而珍惜有限的生命,建立乐观、积极的人生观,促进学生价值观、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

在美国,从州级立法到校园管理再到家长的介入,都有明确的规定来约束和要求他们对于孩子敬畏生命的教育,从而管控校园欺凌案件的发生。这点是我国应该借鉴的,在法律法规,各项规章制度中,应明确规定让当代小学生们有敬畏生命的意识,不轻易欺凌他人,这一点应当在小学生行为规范或者行为守则中得以体现。大数据显示,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孩子是校园欺凌的参与者,要么是欺凌方要么是受害方,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校园欺凌案件闹得沸沸扬扬的今天,我国也必然有所作为了,作为一名小学生命教育的老师,我认为,应当先营造出一个大环境,从规章制度中强调教育学生们敬畏生命的信念,制定一个从高到低,从无到有,不断细化的规定。在规定的遵守和实施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偏颇和不正确履行的异样标准。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敬畏生命的生命教育,对高年級的学生在进行生命教育的同时也要对他们进行法治教育,加强他们对于生命的敬畏和珍爱生命的意识,不随意欺凌其他生命个体。

此外,要求学校必须采取三项措施:首先是提供举报欺凌事件的渠道,老师和教职员工一旦发现欺凌行为必须举报;第二是必须对被举报的欺凌事件进行调查;第三是要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干预,轻者口头警告,重者开除学籍。对于那些因为欺凌而被开除的学生,政府会安排社会组织对其进行心理干预。在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这一层面,亦是要对家长强调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敬畏生命的必要性,如果学生在学校有了问题,马上进行沟通,同时告知父母,他们对于子女的责任是必须要尽到位的。

敬畏生命不仅能增进人的希望,而且能在压力与抑郁中起调节作用。小学生对于敬畏生命的程度越高,就越能以积极的方式面对生活。越是敬畏生命的人,就越能与社会相适应。自然就能生活的越来越好。

生命是伟大的,斗转星移,日升日落,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的开始,每一天,都有一些生命的离开,生生不息,由此,我对生命不禁充满敬畏……

参考文献:

[1]曹保印.直击中国教育底线[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刘济良,李晗.论香港的生命教育[J].江西教育科研,2000,(12).

[3]刘环.让生死不再“两茫茫”[J].思想理论教育,2003,(01).

[4]李虹.自我超越生命意义对压力和健康关系的调节作用[J].心理学报,2006,(03).

[5]江颖盈.大学生生活压力、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之研究[D].台湾:政治大学教育学院,2008.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饶河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生命教育小学生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